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

“可汗,這就是柳城!”突地稽向李重九稟告言道。

李重九看向柳城的城池,雙眼一眯,這座可是東北的重鎮了。在漢代時柳城已成爲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當年曹cāo徵烏桓,以田疇爲嚮導,從盧龍出塞,沿着大淩河河谷行軍,在白狼山擊敗蹋頓了,降衆二十多萬,飲馬遼水。曹cāo大破烏桓,意氣飛揚,率軍返回後作了那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名詩。

而慕容鮮卑的慕容皩,也在柳城以北建立龍城,以此爲都開創了大燕。後來燕國爲北魏所攻,國主馮弘不能抵擋,於是投奔高句麗長壽王。長壽王派出的援軍接應馮弘時,趁火打劫將龍城洗劫一空,臨走前還放了一把火。因此這昔ri的燕國國都龍城,現在只剩下一片廢墟。

不過眼下兵臨柳城,李重九倒沒有那麼多發古人憂思的感慨。城內的軍勢雖被自己分了一半,但是柳城之中還有七百守軍。至於各個塢堡,戍堡中,隋軍守軍最少還有上千,而現在李重九的軍糧只有十ri,不能在十ri之內攻下柳城,那麼就只能糧盡退兵了。

李重九在中軍就佈陣於城東小山之上,在此俯瞰柳城。

“英賀弗,突地稽,你們二人率各部騎兵,與丁零人一併監視塢堡,戍堡中的隋軍,將之包圍在堡內,若敵軍不出戰,就圍而不攻,若是脫離戍堡,則必須將他們阻截,不可讓他們靠近柳城一步。”

“諾。”額託,突地稽當下應諾而下。

“額託,烏古乃,趙雀兒,你們各率兩千人馬,將柳城東西南三面包圍。設下兩道柵欄,內外防禦。王馬漢你率一千騎兵,埋伏於城北樹林,監視城北。”

“諾。”四將一併領命。

這圍三缺一,是攻城歷來的戰法,用意是給守軍一條生路,讓守軍不生拼死抵抗的念頭。

雖然只有七百守軍,但是柳城城池堅固,依託着白狼水而建,故而有水環繞爲溝渠,令攻城難度大大增加。李重九向遠處望去,柳城有五丈高,城頭上仍是大隋的赤旗飄揚,士卒們仍是統一穿着隋軍的戍黃sè戰袍,持戈而立。至於城樓之上有三矢弩車,那巨大的鐵矢令人望之心寒,而聽突地稽說城後還有守城專用的投石機。李重九不由想起,當年王須拔不可一世時,攻打涿郡卻給飛石砸死的事蹟來。

溫彥博在一旁言道:“要攻下柳城,我軍只有十ri,還要算進羅藝從北平郡揮軍北上解圍,我猜最多也只有五到六ri。滿打滿算五ri之內攻下此城,我軍沒有多少勝算。”

李重九當下看向溫彥博問道:“司馬有何高見?”

溫彥博捏須沉聲言道:“兵法有云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卑職來使君帳下效力,已有一段時ri,寸功未立,但叫我姑且試之吧!”

李重九當下喜道:“如此有勞溫司馬,若是能兵不血刃說下此城,真乃大功一件!”

溫彥博微微一笑,當下上馬,身着一件儒衫,策馬不緊不慢的來到城下。而李重九擔心溫彥博有失,當下命尉遲恭隨騎左右以作護衛。

只見溫彥博來到城下,朝城頭微微一施禮言道:“在下上谷司馬溫彥博,還請鄧太守答話。”

不久城上一名身穿鎧甲的將領,站到城垛邊上抱拳言道:“原來是溫兄,閣下怎麼不玩弄刀筆,來這裡當說客了?”

溫彥博捏須一笑,言道:“故人多年不見,何必擠兌在下。”

那將領冷笑一聲,言道:“故人?我羅太守與冠軍侯,從無恩怨,冠軍侯無緣無故行兵來伐,你助紂爲虐,看來今ri就是我們割袍斷義一ri。”

只聽噗地一聲,溫彥博拿去匕首,先自刺袖袍一角。

那將領冷笑言道:“你這是作何?”

溫彥博長嘆一聲,言道:“袍可以輕割,但義難以斷,我此來城下又豈是爲了吾主,更是爲了故友。太守眼下中我太守之計,分兵而把守城外,而城內空虛,不過七百兵卒。眼下我過萬大軍雲集城下,破城易如反掌,我此來不爲了軍功,而是爲了故友xing命,更是爲了全城百姓的安危。””

那將領聽了身子一顫,大怒言道:“爾敢亂我軍心,來人放箭!”

說罷城頭守軍紛紛舉弓,而溫彥博旁的尉遲恭見當下撥馬上前,將溫彥博拿到自己馬上。這時身後箭如雨下,尉遲恭抽竹節鋼鞭一邊撥箭,一邊撥馬就走。只是溫彥博留在原地的戰馬倒是不幸中了十幾箭,當場倒斃。

回到土山的李重九大纛前,溫彥博,尉遲恭二人皆是毫髮無傷。溫彥博向李重九言道:“卑職已是盡力,雖不能說降守將,但足以動搖軍心。”李重九點點頭,本來也沒打算憑几句話說降鄧暠,但眼下攻心的計謀已是達到,當下還算滿意。

當夜,李重九與城外紮營休息,敵軍亦沒有襲營的打算,相安無事過了一夜。

到了次ri,戰鼓敲響。已秘密趕製十ri的三十多輛專擋箭矢的鐵牌豎車已都被推了出來。豎車與城牆一併都是五丈高,上面可容納十多名箭手,頂端用兩丈鐵盾遮蔽以防敵軍箭矢。

鐵牌豎車出現的一刻,引起了城頭守軍一陣sāo動,顯然他們沒料到對方居然無聲無息打造如此多的攻城器械。每輛車的後面都有十名大漢推動着,從城東北角向柳城移動。東北角的城池是一個尖形,突出城外。三十多部鐵牌豎車緩緩推進,在鐵牌豎車後,黑壓壓一片人頭出現。這些人或年老或年輕,各個肩扛着土包,目光中盯着護城河。

目光從護城河收回,望着巍巍的城牆,柯木倫吞了一口唾沫,他沒有想到自己進入遼西郡的第一戰,居然不是和敵人廝殺,而是揹着土包去填河。這事情令他最擅長的格鬥以及馬術,根本毫無勇武之地,但看着一旁自己的好兄弟,身爲幢副的乞阿術也是隊中,他也只能搖了搖頭。身後是上千奚族人頭攢動,而一座一座自己眼中如同墓碑一般形狀的大車則是緩緩地推進到城池下。

“殺!”一聲喝令響起,柯木倫與周圍的人一起,邁起步子,就朝前狂奔。而頭頂上弓弦的崩動聲響成一片,柯木倫根本沒有功夫擡起頭看,雙目只是盯着眼前。

己方的弓箭應該會很好的壓制對方城頭的弓箭吧,每個人與柯木倫一樣,都是如此期盼着想着,以爲自己奔跑多了一份勇氣。但是奔跑中柯木倫仍可以看見左右自己的兄弟,不時的中箭跌倒。

柯木倫感覺自己跑得很快,幾乎比得上草原上的奔馬,突然只見眼前一白,白花花的護城河就出現在自己眼前。柯木倫來不及有任何情緒,當即彎腰一甩,將背後的包裹丟入河中。土包濺起一大片水花,溼了柯木倫一身。

柯木倫一掃,自己的土包沒入河中,轉眼就是不見了。當下柯木倫撒開腳丫子往回奔跑,而乞阿術也是完成了任務。二人沒命的奔跑回出發之處,栽倒在地上,大口喘氣,心臟幾乎都要跳了出來一般。

遠處的城頭上紅旗舞動,看來城頭上正不斷調來弓箭手,朝這處吃緊的城頭上增援。兩耳旁弓弦聲崩動聲依舊不止,三十幾輛的樓車朝敵軍城頭上傾斜着箭雨。

而這時突然聽到城內嘣地一聲!

柯木倫擡起頭,只見一顆巨石從天空劃過。巨石落下的地方,四面衆人都發了一聲喊紛紛避讓開,只是那樓車卻是動不了。結果被這巨石一下砸中。樓車發出恐怖的歪曲聲,轟地一下向前倒塌。樓車上的木屑四處亂飛,而上方弓箭手們大叫着從樓車頂端紛紛栽落。

柯木倫眼中滿滿都是吃驚,向一旁的乞阿術問道:“這就是你說的漢人的投石機,居然能將一塊巨石拋得這麼遠!”

乞阿術沉重的點點頭,只見對方已將兩架投石機搬上城頭,開始朝己方拋shè起石頭來。而這時第二批填河的漢軍將士已是組織完畢。

而此刻就在城池的西南角,隔着一道護城河,烏古乃組織着靺鞨將士也是人人揹着一個土包,在護城河對岸對壘起一座土山來。無數靺鞨大漢拿着巨木,土包,冒着一道護城河後城牆上shè來的箭矢,以及巨石,不斷加高拓寬着這座土山。靺鞨戰士奮勇地奔跑着,一袋一袋的土包被丟在地上。

一座土山幾乎已肉眼可見的速度,正逐步增加,這只是頃刻之間,這座土山已是堆壘幾乎與城頭一樣高。

在另一面,距離柳城十幾裡的一座塢堡,接到柳城危及的信號,一隊百人的隋軍出城增援,但這纔出城不足一里,就遭到不知數量丁零,靺鞨戰士的伏擊。遼東高大yin暗的樹林裡,箭矢從暗中shè出。

隋軍將士就與丁零靺鞨人在樹林中纏鬥,雙方各拋下幾具屍體,隋軍不知四方還有多少敵軍,只能返回塢堡之內。

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章 遊獵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
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七章 遊獵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軍出陣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八十五章 厚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爲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斷則斷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