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

王玄應一臉算計,自以爲城府高深,但一旁沈悅卻露出失望的神色。

“虎牢關都要不保了,還要借刀殺人,這樣的太子着實無能,以此人的氣量,就算鄭主此番能撐住唐軍的攻勢,守住洛陽,但鄭國的家業也是早晚在此人手上敗光。”

想到這裡沈悅露出對王玄應不屑的神色。

就在這時,一旁鄭軍士卒前來稟告道:“在距離虎牢關以西五十里,發現唐軍大將李君羨,柴紹兩人的旗幟!”

王玄應聞李君羨的名字頓時色變,前一番自己在對方手上慘敗的一幕,早就嚇破了他的膽。王玄應問道:“唐軍有多少人馬?”

“這卑職還在查探。”

“廢物!”王玄應一腳將冒死前來稟告的士卒一腳踹翻。

一旁長史戴胄道:“李君羨爲唐軍馬軍副總管,麾下應是唐軍的精銳騎兵,而柴紹則是李世民麾下大將,乃是出兵的行軍總管,以我估計柴紹的唐軍最少在三千人之上。加上李君羨的馬軍,唐軍兵力大概是在四千至六千之間,甚至更多也是可能的。”

王玄應頓時色變道:“怎麼這麼多?”

隨即又有人入內稟告言道:“啓稟太子殿下,齊郡王薄有使者到!”

“王薄?這個草寇他來作什麼?”王玄應想唐軍在外,心慌意亂未來得及想王薄此時派使者前來何意。

“我沒功夫見他,立即打發走了。”

“諾。”這名士卒當下跑走。

王玄應看向衆人言道:“你們速速給我商量一個計策,如何解了這虎牢之圍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現在就是本太子要重用你們的時候,你們無論如何也要給我想出個辦法來。”

щшш ⊕ttκǎ n ⊕c ○

衆人都是無奈,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虎牢關內只有兩千殘兵,如何抵禦李唐的精兵。李君羨,柴紹這樣的名將。

就在這時城東有士卒前來稟告,言道:“啓稟太子殿下,在城東發現王薄的人馬,距離離城不足十里了。”

王玄應聞言大驚,言道:“什麼,怎麼到了這麼近了,才發現。”

那名士卒言道:“我們斥候都監視着成皋道以西的方向,而成皋道以東,根本沒有弟兄們監視。”

“王薄這草寇這時候來作什麼。難道也要攻虎牢嗎?”

王玄應看向戴胄連忙問:“戴長史。你有什麼計策可以退敵?王薄這個賊頭若是和李唐一併來攻。我虎牢城怎麼守得住?不,如何能守住?”

戴胄開口道:“太子殿下不要慌張,我看王薄和李唐,未必是一夥的。”

“你如何見得?”王玄應問道。

戴胄開口道:“聽聞王薄是投靠了趙國的。”

沈悅立即道:“但王薄之前也聽說是降了李唐的。”

“那王薄到底是趙國的人。還是李唐的人?”王玄應焦躁的走來走去。

王行本在旁輕聲道:“太子殿下,將王薄的使者找來一問不就知道了嗎?”

王玄應腳步猝然停下道:“快,王薄使者走了沒有,快將他找來,不,是請過來。”

王薄的使者是一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將領,見到其使者,王玄應雖是心裡慌張,但面上還是擺出一副鄭國太子的從容道:“我就是鄭國太子。你們王總管率軍逼近虎牢意欲何爲啊?”

這名年輕將領言道:“參見太子殿下,鄙主奉了趙王之命,率一萬人馬來援虎牢,以拒唐軍!還請太子讓鄙主大軍入城,稍事歇息。以解遠道之乏。”

沈悅在一旁肅然言道:“虎牢關乃是鄭國重地,豈是你們想進城就進城的。”

王軍將領開口道:“若不進城,唐軍若是從西面攻城,我軍不是隻能作壁上觀了。”

王玄應聽到這裡,口氣稍緩道:“那也不行,我虎牢城中不能隨意讓外軍出入,不過貴軍遠道而來,就不妨先駐紮在城下,待要你們協助時再說。”

王玄應本以爲這麼說,對方會大怒,哪裡知道那年輕將領卻是露出微微鬆了口氣的神情來。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一切就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來辦了。”

對方突然答應,卻讓王玄應大爲意外,愣在當地。王玄應問道;“王薄到底是何意?他們真的答應在城外駐紮,不入城內,還是另有圖謀?”

沈悅上前一步道:“王薄此人反覆無常,太子殿下不可輕信啊。”

王玄應點點頭言道:“沈司馬說的對,還是小心爲上,命令東門立即關閉,任何百姓不得出入。”

見王玄應如此模樣,沈悅微微一笑,當下藉機告退。

沈悅騎馬出了王玄應府裡,策馬而行,虎牢關城內的街道上,幾十名鄭軍傷兵就如此隨意,無人看管的丟在地上,發出哀嚎之聲。而其餘鄭軍士卒彷彿瞎了一般,無視於袍澤的哀求,直接走過。

沈悅也知道,這是因爲王玄應無能的指揮,以至於鄭軍打了敗戰,士卒上下士氣極端低迷的緣故。要憑藉這樣的士卒守住虎牢關,抵擋住李唐的精兵,簡直如癡人說夢。

沈悅家住在城南一處宅院內,他的妻子尚在洛陽爲人質,故而身邊只有幾名親兵侍奉。

但沈悅到了家裡,一推開門,幾人就擁了上來問道:“司馬如何了?王玄應中計了嗎?”

沈悅點了點頭,將袖子一攏,成竹在胸地道:“李唐大軍馬上就要攻來了,王玄應這蠢材毫無應對之策,虎牢是丟定了,王世充氣數已盡。”

幾人都是點點頭,一人開口道:“日他孃的,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了,王世充這狗賊。”

沈悅點了點頭道:“王世充弒君篡位之小人,今日也要有了報應了,我沈悅大好男兒屈身事賊,忍辱負重等得今日,就是要讓王世充此人授首。”

沈悅出自江南士族吳興沈氏,其祖乃是南陳名臣沈君理,沈悅對於王世充這樣用暴力強壓天下而上位的大軍閥,根本沒有絲毫好感。眼下唐軍還未攻入虎牢,他早早就如同其他鄭國官吏般,早就暗中投降了李唐,願作內應。

“不過事情卻是出了一點變故,李重九派王薄率一萬大軍來增援虎牢。”

“什麼?王薄的一萬大軍?”衆人皆是露出吃驚的神色。

沈悅將手壓了壓道:“稍安勿躁,從王薄使者的態度,我早看出王薄此人,不會那麼盡心替李重九賣命,其部下聽說可以駐紮在城東,不用至城西與李唐交戰後,神情露出歡喜,顯然可以揣測出王薄現在的態度。”

衆人神情一鬆,一人道:“不過有王薄這一萬人馬,終究是一個變數啊,要知道城西還有趙軍一千精銳。”

沈悅道:“我知道,所以這就看我們能不能成大功了,你們怕不怕?”

數人一併言道:“我等追隨你出生入死多年,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好!”沈悅欣然道:“我們要在唐軍攻城之時,殺向西門,打開城門放唐軍入城。各位不要擔心,成了此事就是你們大功,就是不成,你們的家小也會有人照顧,不用擔心。”

衆人對視了一眼當下道:“諾,我等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虎牢城東,頭扎紅巾,身穿革甲的王薄軍士卒,正在成皋大道上行進。寒冬之中,不少士卒甚至還穿着草鞋,身上的襖子也是破破爛爛的。

不少士卒的臉上,也是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早上他們只是喝了一碗半乾的粟米粥,走到現在早已是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虞世南策馬隨軍而行,但見王薄軍士卒的軍容,再與那日王薄的話一對照,方知王薄的話雖有點誇張,但所言不虛。

王薄倒是一臉樂觀,向虞世南道:“眼下此時此景比當初被張須陀追得滿山亂跑時強多了,那時我的身邊只剩下幾十個弟兄,連戰馬都殺來吃了,哪裡有今日上萬人馬的。”

一旁王軍的將領也是跟着吹噓道:“別看我們弟兄,現在都是這樣,一打起戰來,那可是嗷嗷叫的啊,我們山東人打戰就是不怕死。”

虞世南聽了也只能呵呵笑着,王薄這出兵前的漫天要價,還有這一百八十度轉彎,令他有些摸不着頭腦。

不過這幾日進兵,王薄確實是盡力了,虞世南是看到的。

“高兄弟回來了。”

前方有人大喊,這是出使虎牢關的將領回來了,向王薄,虞世南稟告說鄭國太子只肯王薄軍人馬在城東下營,而不肯他們入城。

聽到這句話,王薄臉上的喜色一抹而過,但卻是大喝道:“這像是什麼話,我們千里迢迢來援王世充這龜兒子,竟然將我們拒之門外。惹得老子火了,直接攻進虎牢關去。”

王薄這麼一說,手下大將士卒也是跟着起鬨。

聽王薄軍上下如此,虞世南連忙言道:“這怎麼可以。”

王薄聽了笑了笑,露出一種計已售出的笑容。

而此刻就在虎牢關東面成皋道上,唐軍依是向虎牢關挺進。但見唐軍陣容嚴整,旌旗飄飛,一看即是百戰之師。

大將李君羨,柴紹正率唐軍精兵,直逼虎牢關城下。

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
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