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進軍東海

和房玄齡感到意外不同,張鉉對關隴貴族與江南會的勾結並不奇怪,至少幾年前他就知道傳授他武藝的張仲堅就是江南會借給武川府,這其間肯定達成了某種條件。

還有江南地區的造反始終連綿不絕,剿滅了劉元進,又來了沈法興,這背後就是江南會在興風作浪,而江南會的背後又出現了關隴貴族的身影。

竇家居然暗運兵器給江南會,這着實令張鉉有點爲難,如果插手這件事,似乎又沒什麼意義,況且竇慶待他也不薄,而且這種事情一旦揭開,竇家恐怕就是抄家滅族的後果了。

可如果不管,這幾千副兵甲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交易,削了自己的面子不說,一旦事敗,他張鉉也會戴上縱容匪患的罪名。

張鉉想來想去,決定還是給竇慶寫一封信,暗示竇慶暫時停止和江南會的兵器交易,至少不要在他眼皮子底下進行。

張鉉當即寫了一封言語晦澀,但竇慶卻又能看懂的信,他找來一名親兵,把信交給他,又叮囑他幾句,讓他進京給竇慶送信。

就在張鉉剛剛把親兵打發走,堂外跑來一人稟報道:“啓稟將軍,韋長史有急事求見!”

張鉉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多時,江都留守長史韋錚急匆匆走了進來,進門便道:“隋軍在中原大敗,將軍知道嗎?”

“是怎麼回事?”張鉉不解地問道,他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不等韋錚回答,張鉉又請他坐下,命親兵上了茶,韋錚喝了口茶說道:“我也是剛剛得到飛鴿傳信,張大將軍在彭城縣不幸身亡,孟海公全力進攻,昨天中午隋軍抵擋不住,損兵大半,向樑郡方向敗退了。”

張鉉吃了一驚。大將軍張瑾竟然陣亡了,他急問道:“張大將軍是怎麼陣亡的?”

韋錚嘆了口氣,“聽說在爭奪符離縣一戰時,張大將軍額頭被一支流矢射中。軍隊敗退到彭城縣,但因爲年事已高,最終沒有能治好,不幸身亡,隋軍失去了主心骨。軍心渙散,被孟海公趁機擊潰,中原形勢十分危急。”

張鉉負手走了幾步,他已經意識到韋錚來找自己,必然是另有深意,他不露聲色問道:“隋軍大敗,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嗎?”

韋錚點點頭,“鴿信從彭城郡到我這裡,半天時間就足夠了,肯定是昨天發生之事。”

他又低聲道:“張大將軍身亡。隋軍慘敗,必然會震動朝野,如果我們聯合出兵救援徐州,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張鉉心中暗暗冷笑,韋錚手中根本沒有什麼兵力,要出兵還得靠自己,居然還說聯合出兵。

不過張鉉一轉念,這個韋錚在朝中頗有人脈,又是曾經的兵部侍郎,如果自己能挽救局面。那經過韋錚來發酵,功勞就會成倍擴大。

俗話說,有利同享,自己從前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夠好。應該考慮改進,而且這確實是一次讓自己打通東海郡的機會。

想到這,張鉉看了一眼滿眼期待的韋錚,微微笑道:“我怎麼能不給韋長史一個面子呢?”

韋錚大喜過望,連忙道:“朝廷那邊我來解釋,請將軍儘快出兵。”

張鉉點點頭。“我準備一下,最快明天就可以出兵。”

.........

中原的戰局對隋軍十分嚴峻,正如韋錚所言,張瑾在符離縣一戰中不幸身中流矢陣亡,這對隋軍造成的嚴重的影響,隋軍士氣低迷,軍心渙散,隨即在彭城一戰中慘敗,被迫退向樑郡撤離。

此時,孟海公的軍隊已經壯大到十幾萬人,聲勢席捲東海、彭城、下邳和譙等徐州四郡,孟海公隨即自封彭王,定都彭城縣。

天還沒有亮,一支由百餘艘大型運糧船組成的船隊正沿着邗溝向北行駛,數千縴夫拉拽着這些裝滿糧食軍資的大船,在運河東岸,一萬五千隋軍列隊疾行。

隋軍主將張鉉站在大船船隊,目光深邃地凝視着北方天空,天色已變成了青藍之色,可以清晰地看見兩邊一望無際的稻田以及一片片樹林。

這次軍隊北上是張鉉和韋錚的聯合行動,韋錚負責後勤糧草、軍器以及民夫徵用,張鉉則負責軍隊作戰。

由於杜伏威已遭重創逃到淮南郡,江都暫時不會有什麼威脅,張鉉便率大軍全力北上迎戰孟海公。

當然,張鉉有自己的戰略目的,他主要想拿下東海郡,打通江都郡和青州六郡的通道,這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而且孟海公勢頭太猛,一旦他無法向西進軍,他必然會轉道向北,向兵力空虛的青州地區進軍,嚴重威脅張鉉的切身利益。

“將軍是在擔憂賊軍的兵力嗎?”房玄齡站在張鉉身後問道。

張鉉點點頭,“畢竟十倍於我,說不擔心那是自欺欺人。”

“那將軍打算如何應對?”

“我現在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說到這,張鉉回頭看一眼房玄齡,笑問道:“軍師可有好的策略?”

“策略暫時還沒有,不過建議倒有兩個。”

“願聞其詳!”

“將軍的優勢是戰船,我建議以山陽縣爲根基,首先控制淮河,勝可北上,不利則渡河南退,這樣進退有章法,不至於亂了陣腳。”

“其次呢?”張鉉又問道。

“其次就是情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軍必須要加強情報。”

張鉉默默點頭,這個問題他也考慮過,韋錚倒是建議他使用官方的情報點,沿途各個驛站傳遞情報,但張鉉已經不太相信官方情報,畢竟驛站已被賊軍控制,能不能傳遞真實情報還是一回事。

“軍師的兩個建議非常好,情報部署我就交給軍師去做,我來安排淮河駐防。”

……….

山陽縣是一座位於淮河南岸的中縣,通濟渠便從這裡折道轉入邗溝,山陽縣因地處交通要道而興盛,人口也逐漸聚集,目前這裡有十幾萬人口,有一半的青壯靠邗溝往來運輸生活。

張鉉大軍在北行兩天後抵達了山陽縣,大軍隨即在縣城西面紮下了板牆式大營。

城頭上,張鉉在衆將的簇擁下巡視這座周長近二十里的城池,縣令給張鉉介紹道:“將軍,本縣在五年前重新修築,城高兩丈八尺,下面護城河寬三丈,非常堅固結實。”

“護城河有多深?”張鉉探頭看了看護城河問道。

“南面稍微深一點,越一丈五尺,北面深一丈。”

張鉉點點頭,又指着水城門問道:“水城門通往哪裡?”

“將軍請看東城外!”

縣令帶着張鉉來到東城牆,指着東城外的一片湖泊道:“那片湖泊叫做野鴨湖,實際上是塊窪地形成,東連邗溝,西接護城河,縣城內有一條漕河,通過水城門和護城河,最後和邗溝相連。”

旁邊倉曹參軍崔元翰問道:“河道太窄,我們的大船恐怕進不來,無法卸糧,請問縣令,不知縣裡有沒有小船?”

縣令臉上露出爲難之色,“實不相瞞,縣裡的小船都被苗海潮徵用了,連一艘船也沒有。”

“元翰,船不是問題!”

張鉉在一旁道:“我們從苗海潮那邊繳獲了很多船隻,都停在盱眙縣,明天我派人把它們送過來。”

崔元翰連忙行禮,“多謝將軍,有小船就可以卸糧入城了。”

“那卸糧之事就煩勞元翰多多盡心了。”

張鉉又回頭對幾名參軍道:“這次對抗賊軍恐怕需要民夫協助,你們和縣令商量一下,儘量多組織一些民夫,以備無患。”

幾名參軍和縣令一起答應,張鉉這才轉身下城向軍營而去。

……….(。)

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6章 仲堅授藝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706章 李代桃僵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40章 面君述志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75章 初到幽州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40章 夜訪裴矩
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6章 仲堅授藝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706章 李代桃僵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40章 面君述志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75章 初到幽州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40章 夜訪裴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