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圍困燕城

羅士信沒有辜負張鉉的期望,短短四天時間便搭建好了一座浮橋,浮橋是用木筏爲基礎,將兩百多張大木筏用鐵鏈牢牢契合在一起,並在水中每隔一丈打下一根木樁,支撐住木筏免遭強大的水流衝力,木筏上面釘有三寸高的木條,然後在木條上牢牢釘上五尺寬的木板,一座平整的浮橋便搭建完成。

這時,張鉉的手下的軍隊已達四萬人,包括數千靺鞨士兵和剛剛從國內城北上趕來的一萬大軍,由徐世績率領,他帶來了南面高句麗軍隊的情報。

數萬高句麗援軍已經抵達鴨祿水南岸,但鴨祿水已被隋軍八百餘艘大小戰船封鎖,高句麗援軍無法渡江北上。

這個消息也是張鉉所期待的,他不再猶豫,留兩千隋軍守新城,便親自率領四萬大軍渡過了遼水,向西南方向的燕城浩浩蕩蕩殺去。

一支由數百輛牛車組成的糧車隊在醫無閭山西側的草原上緩緩行駛,在車隊的前後左右,還有大羣牛羊跟隨,這是一支從位於紫蒙川東側的松漠城開往燕城的後勤補給隊,有兩千名契丹騎兵護衛,領軍的千夫長叫大賀狐,是一名三十餘歲的契丹貴族。

淵蓋蘇文幾次寫信要求契丹出兵支援高句麗,大賀咄羅並不想出兵,但他顧及到與高句麗的關係,這纔派本部兩千騎兵押送三萬頭牛羊以及幾百車糧食前往燕城,就算是契丹給高句麗的支援。

由於有數萬頭牛羊跟隨,糧隊行軍十分緩慢,走了三日才行了三百餘里,前方已隱隱看見了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

“去河邊休息一下!”

大賀狐無奈地咒罵一聲,象這樣走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抵達目的地。

忽然,他隱隱聽到了一絲輕微的響聲,就彷彿突厥人鷹頭鼓的鼓點聲,短而緊促。

“將軍,你看!”

一名士兵遙指東方,大賀狐看見了,遠方草原上出現了一條細細的黑線,還有一面白色的高句麗大旗。

‘是高句麗人!’

大賀狐看見白色大旗,他不由咧嘴大笑,“這幫羊羔崽子,知道我運糧就跑來了,餓慌了吧!”

騎兵越來越近,黑沉沉的盔甲儼如一塊巨大的凝重的寒冰,契丹騎兵們已經看見了半空中閃爍着的一片耀眼白光,儼如夜空中橫亙草原的銀河,那是陽光下槊尖刀刃匯成的銀光之海,馬蹄聲勢如奔雷,漫天的殺氣席捲而來。

“是...隋軍!”

大賀狐終於看清楚了,是近五千名隋軍騎兵,他衝到隊伍之前,嘶聲大吼,“不要着急,準備迎戰!”

但他的喊聲卻沒太大的作用,運糧隊一片混亂,趕糧車的車伕跳下牛車,拼命往回奔逃,羊羣、牛羣被驚亂,四散逃竄。

兩千名契丹騎兵卻不慌亂,他們迅速結成鐵桶般的陣勢,拔刀高呼一聲,迎着隋軍衝去......

“殺!”

兩支軍隊猛烈地撞擊在一起,彷彿兩片巨浪拍擊,霎時間人頭滾滾落地,殘軀斷臂四散拋落,血霧蓬起,空氣中瀰漫着濃烈的血腥之氣。

一名契丹兵刀砍進馬頭鑲住,拔不出來,隨即數柄戰槊穿體而入,將他高高挑起;一名隋軍被砍斷臂膀,他慘叫着跌下馬去,羣馬踐踏,瞬間便血肉模糊一團.....

隋軍兩翼拉出,開始對契丹騎兵進行包圍,這時遠方也傳來一陣呼喊慘叫聲,另一支兩千人的隋軍騎兵從契丹人背後殺來,阻斷了退路,逃跑的車伕被隋軍趕殺,哭喊求饒聲不斷。

大賀狐見另一邊又殺來三千餘騎兵,這是萬名騎兵包圍自己了,他只有兩千名手下,難以抵抗,眼前形勢十分危急,他大喊一聲,“跟我撤!”

他掉轉馬頭便要從斜刺裡逃走,就在這時,隋軍主將的裴行儼早已看見了他,他拉弓如滿月,只聽弓弦響起,一支透甲箭如閃電般射出,一箭射透大賀狐的後頸。

大賀狐抓住穿透咽喉的箭桿,喉嚨‘咯!咯!’兩聲,回頭望了一眼裴行儼,轟然倒下,一名隋軍偏將飛馳而來,長槊一挑,將他屍體高高挑起,高聲大吼,“胡酋已死!弟兄們殺敵立功啊!”

隋軍士氣大振,大舉擁上,戰槊森冷、橫刀翻飛,片刻時間便將被包圍的數百契丹騎兵悉數殺死,其餘契丹騎兵四散奔逃,裴行儼喝令道:“不用追擊,由他們去!”

偏將拔出橫刀,一刀剁下大賀狐的頭顱,飛奔回來,他翻身下馬,跪在裴行儼面前獻上頭顱,“這是將軍所射殺,末將不敢搶功!”

裴行儼伸手接過頭顱,看了看敵將死不瞑目的眼睛,他傲然一笑,將頭顱戳在刀尖高高舉起,隋軍之中頓時歡呼聲一片......

半個時辰後,隋軍騎兵聚攏了數萬頭牛羊,趕着糧車浩浩蕩蕩向南進發,剛走了數裡,幾名騎兵斥候從東面疾奔而來,奔至裴行儼面前急聲道:“裴將軍,大帥來了!”

裴行儼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大喜問道:“大帥在哪裡?”

“就在東面十五里外!”

裴行儼回頭令道:“第一營趕牛羊,其餘弟兄跟我走!”

他率領數千騎兵向東面疾奔而去。

在東面十餘里外的草原上,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正向西逶迤而行,隊伍前面旌旗招展,一面鑲嵌着金邊的青龍赤旗格外引人矚目,這是隋軍的王旗,這面王旗的存在就意味着齊王張鉉也在軍中。

張鉉確實在軍中,這是他率領四萬大軍從新城殺往燕城的路上。

張鉉騎在戰馬之上,一路打量着兩邊一望無際的牧場,遠處是青莽巍巍的醫無閭山,張鉉指着兩邊草原對杜如晦笑道:“我一直遺憾我們沒有草原牧草,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們早就有了牧場,這麼幾年竟然沒有發現,早知道,我又何苦在北海郡拼命種草呢?”

杜如晦微微笑道:“北海郡做的是畜牧,殿下要的卻是軍馬,北海郡已成爲天下第一耕牛產地,殿下卻懊惱在北海郡種草太多,似乎有點南轅北轍啊!”

張鉉呵呵大笑,“戰爭時期想着戰馬太少,和平時期又恨耕牛不夠,確實是自相矛盾,好吧!我不提北海郡了,我們有了遼東,那以後也有了養戰馬之地。”

這時,遠處奔來一名親衛騎兵,遠遠勒馬大喊:“大帥,裴將軍求見!”

張鉉也看見遠處來了一羣隋軍騎兵,爲首之人正是裴行儼,他笑着點點頭,“讓他過來吧!”

大軍停止了前行,不多時,裴行儼帶着幾名大將飛馳而至,裴行儼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大帥!”

幾名大將也紛紛跟着跪下行禮,張鉉下馬扶起了裴行儼,笑道:“元慶在遼東辛苦了,各位將軍請起!”

裴行儼撓撓頭,不解地問道:“大帥怎麼從東面過來?”

張鉉笑了笑,“你覺得我應該從哪裡過來?”

“我以爲大帥會從海上過來,或者從北平郡過來。”

旁邊杜如晦笑着補充道:“裴將軍或許不知道吧!我們已經拿下了鴨祿水以北的全部重要城堡,將支援的高句麗軍隊阻攔在鴨祿水以南。”

裴行儼大喜過望,“那豈不是遼東的高句麗軍隊沒有外援了嗎?”

張鉉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我想知道現在高句麗軍隊情況如何了。”

“啓稟大帥,大約有四萬人左右的高句麗軍隊被我們圍困在燕城,我們沒有攻城,雙方只是在對峙,對方也沒有突圍的跡象,似乎糧食比較充足,估計他們在等待援軍。”

張鉉當然知道燕城的糧食爲什麼充足,否則遼東城的守軍也不會糧盡突圍了,他也知道燕城高大堅固,不亞於柳城,想攻下燕城並不容易,不過只要高句麗軍隊被困住,遲早有崩潰的一天,這倒不用着急。

這時,張鉉看見了遠處來了不少牛羊,便馬鞭一指笑問道:“你們在哪裡搞到的牛羊?”

裴行儼連忙將契丹企圖援助高句麗,而被自己軍隊擊潰之事詳細說了一遍,最後笑道:“他們趕了三萬多頭牛羊和數千石糧食,全部被我們奪取,成爲了我們的戰利品,正好給大帥用來犒軍。”

張鉉心中奇怪,看了一眼杜如晦,杜如晦明白張鉉的意思,笑道:“這個契丹也是在和稀泥呢!高句麗已經被圍困了,他還派人來送牛羊,明擺着是不想出兵但又捱不過面子,裝模作樣應付一下,這三萬多牛羊也可以理解爲契丹的一種低姿態,對柳城之戰的補償。”

張鉉冷笑一聲,“三萬多頭牛羊就想打發我了嗎?這是打發叫花子呢!”

他隨即又問裴行儼,“奚人什麼態度?”

“回稟大帥,奚人對我們幫助很大,已先後給了我們騎兵五十多萬只羊作爲軍糧,他們是很弱勢的民族,一直被契丹和突厥欺壓。”裴行儼很感謝奚人對自己的幫助,刻意替他們說好話。

張鉉點了點頭,“你派人去告訴蘇支,說我就在燕城,如果他有悔改的誠意,就讓他來燕城見我!”

(。)

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0章 面君述志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832章 秘密地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38章 矛盾激化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29章 玉釵風波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45章 宇文太保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43章 青石之經第25章 天下十猛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44章 再提條件
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0章 面君述志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832章 秘密地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38章 矛盾激化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29章 玉釵風波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23章 真假之辨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45章 宇文太保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43章 青石之經第25章 天下十猛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44章 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