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

開春以後,周軍在幷州的軍隊也做了重大調整,除了穩守雀鼠谷的兩萬軍隊外,周軍將主力集結到了距離太原城約兩百里的壽陽縣,周軍陸陸續續向壽陽縣增兵,就在三萬唐軍抵達太原郡,使太原郡的守軍增加到八萬人時,壽陽縣的周軍也逐漸增加到了八萬人,加上部署在婁煩郡的三萬騎兵,準備攻打太原的周軍兵力已達十一萬人。

不僅是太原增兵,南方的河東郡也增派五萬軍隊,由蘇定方率領五萬大軍增援河東郡,加上之前魏文通的三萬軍隊,河東郡的兵力已達八萬之衆,周軍在幷州投放的兵力超過了二十萬,而唐軍在幷州的兵力也達到了十二萬。

戰爭還沒有爆發,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戰爭準備,壽陽縣是井陘前往太原的必將之道,從前年開始便被周軍控制,這裡也是周軍進攻太原的後勤重地,屯軍糧三十萬石以上,縣城在三年前重新修建而成,修建在半山腰上,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

這天上午,一支三千人的騎兵護衛着大周帝國皇帝張鉉浩浩蕩蕩抵達了壽陽縣周軍大營,旌旗招展,氣勢驚天。

張鉉身着百鍊精鋼甲,頭戴金盔,胯下名駒寶焰獸,當隊伍抵達大營門口時,尉遲恭和裴行儼帶着上百名大將一起出營迎接天子到來。

“卑職尉遲恭參見陛下!”

“卑職裴行儼參見陛下!”

這次幷州大戰北戰場以尉遲恭爲主將,裴行儼爲輔將,裴行儼受尉遲恭節制,這並不是說裴行儼軍職要低於尉遲恭,而是周王朝實行戰區主將負責制。

比如這次幷州戰區,張鉉指定了尉遲恭爲主將,那麼其他前來協同作戰的大將都要服從尉遲恭指揮,如果下次在遼東戰區作戰,張鉉指定了裴行儼爲主將,那麼就算尉遲恭來增援,也必須服從裴行儼指揮。

這次幷州大戰分爲南北兩個戰區,北戰區主將是尉遲恭,南戰區主將是魏文通,南北戰區之間協同作戰就要通過軍機臺來調配。

張鉉笑道:“兩位將軍免禮平身!”

他又對後面的百名大將道:“各位將軍辛苦了,請免禮!”

“陛下請入大營休息!”

張鉉催馬向大營內走去,衆將紛紛上馬,簇擁着張鉉進了大營,大營佔地足有近萬畝,長達數十里,大帳一頂挨着一頂,一眼望不見盡頭,由於佔地太大,光靠步行並不現實,所以大營中設置了多條馬道,一般只能緩行,但如果有緊急軍情,則允許在規定的道路上騎馬疾奔。

在大營的主馬道兩邊列隊站滿了五萬將士,當張鉉身影出現時,數萬將士一起下拜,三呼萬歲,氣勢震天動地,張鉉揮手向將士們致意,隊伍一直來到中軍大帳,軍機臺謀士凌敬上前向張鉉行禮,凌敬是以監軍兼任軍師的身份跟隨尉遲恭出征,他需要堅決貫徹張鉉的主戰略,但具體細節則由他和主要大將協商決定。

張鉉進了中軍大帳,尉遲恭讓手下大將帶領士兵回營,他和裴行儼以及凌敬走進了大帳,張鉉在帥座前坐下,笑道:“先給大家說清楚,朕只住一夜,明天南下河東郡視察,這次大戰朕就不親征了。”

尉遲恭笑着建議道:“如果陛下肯御駕親征,這次幷州就十拿九穩了。”

張鉉微微一笑,“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次幷州大戰需要各位打持久戰,至少要打半年,爲我們其他戰場創造機會,所以能否拿下太原倒也並不太重要,大家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衆人默默點頭,這次天下大戰令所有人都充滿了期待,張鉉又問道:“太原那邊情況如何?”

凌敬連忙欠身道:“剛剛得到最新情報,離石郡的三萬唐軍已經抵達了太原,按照陛下事先部署,我們沒有攔截這支軍隊。”

張鉉微微笑道:“這樣說起來,延安郡豈不是空虛了?”

“正是如此!延安郡那邊已無一兵一卒。”

“確認過了嗎?”

“微臣確認過了,孫將軍的斥候探查過,只有上郡那邊有五千軍駐紮。”

張鉉取出一份手令交給凌敬,“這是朕的手令,待大軍抵達太原後,立刻派人把手令送往孫將軍。”

“微臣遵令!”

張鉉點點頭,又對尉遲恭道:“目前太原的主將是屈突通,此人是經驗豐富的名將,既擅於防禦,也擅於出奇兵,所以這次攻打太原必須要穩,尤其夜間紮營,不能讓他找到偷襲的機會。”

尉遲恭本身就是以穩重著稱,張鉉之所以任命他爲主將,就是看中他這一點,對陣屈突通,稍有不慎就會被屈突通抓住機會。

張鉉又對裴行儼道:“婁煩郡的三萬騎兵不可輕舉妄動,可駐紮在交城,如果我沒有料錯,屈突通很可能會部署疑兵,將騎兵調開,這一點裴將軍要千萬當心,騎兵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支援攻城主力,其他任何行動都不允許。”

尉遲恭和裴行儼一起起身接令,張鉉起身走到一張天下地圖前,他的目光卻落到了荊州,這次天下大戰,希望幷州能儘可能地拖住唐軍主力。

壽陽縣是一座中縣,縣城內人口有三千餘戶,兩萬餘人,由於縣城正好位於太原前往井陘的官道上,這是一條有着上千年曆史的著名商道,自古以來壽陽縣的商業就十分發達,縣城內人口雖然因劉武周之亂減少了一半多,但依舊擁有數百家店鋪,僅酒肆和客棧就有上百家之多。

在縣城西門附近有一家劉四酒館,在縣城內也是數一數二,頗有名氣,大家都以爲酒肆東主姓劉,但實際上,這家酒肆的東主是武士彠的兄長武士逸,當週軍確定壽陽縣作爲這次攻打太原的後勤重地後,十幾名唐軍斥候也潛入了壽陽縣,在劉四酒館便成爲了唐軍斥候的落腳點。

中午時分,一名酒保匆匆走進了酒肆內,他給掌櫃使個眼色,兩人走進後院,掌櫃姓蔣,是唐軍斥候的校尉,進了房間,蔣掌櫃便問道:“確定了嗎?”

“確定了,卑職親眼看見了張鉉進營,營內數萬士兵三呼萬歲,聲勢很壯觀,這可假不了。”

蔣掌櫃激動得直搓手,這可是重要情報,雖然不知道張鉉是特地來視察,還是準備御駕親征?但張鉉抵達壽陽縣本身就是一件大事,他需要立刻向太原彙報,想到這,他又吩咐道:“你繼續去查看,如果張鉉離開壽陽縣,也立刻向我彙報。”

酒保答應一聲便告辭而去,掌櫃取出一張鴿信專用薄紙,在上面細細地寫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一隻信鷹騰空而去,向太原城飛去。

就在張鉉視察幷州駐軍的同時,大唐皇帝李淵的聖駕也出現在蒲津關,這是李淵登基以後第一次親臨前線視察作戰,實在是因爲幷州對他太重要,是他的龍興之地,事關龍脈存亡,李淵下定決心要奪回幷州。

由於周軍又向河東郡增援了五萬大軍,使河東郡的駐軍達到八萬之衆,而唐軍投入只有四萬,只有對方的一半,對唐軍奪取河東郡極爲不利,李淵毅然決定再從漢中調兩萬駐軍投入到河東郡之戰,使唐軍在河東郡爭奪戰中增至六萬人。

與此同時,李淵也更換了河東郡主將,改由秦王李世民爲主帥,大將軍段志玄爲副帥。

目前六萬唐軍已經雲集蒲津關,蒲津關是由黃河西岸的蒲關和對岸津口合併而成的稱呼,目前除了蒲關有近六萬大軍外,對岸的黃河邊上的津口也有五千唐軍駐守,李神通雖然在河東郡大敗,但他還是保住了河東的一處小小據點,保住津口極爲重要,意味着唐軍渡過黃河時不會遭到敵軍的強力阻擊,也正是因爲他保住了津口,所以逃過了天子對他的處罰。

不過李淵也不再相信李神通能夠奪回河東郡,而是將軍權交給了次子李世民和勇猛善戰的大將段志玄。

中午時分,李淵在十幾名重臣和數十名大將的簇擁下登上了蒲關城頭,向黃河對岸眺望。。

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83章 勇救佳人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38章 矛盾激化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68章 北上大湖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2章 人心難測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
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83章 勇救佳人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38章 矛盾激化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68章 北上大湖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2章 人心難測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