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

東海郡雖然是孟海公的老巢,但孟海公在起兵後並沒有在東海郡留多少兵力,只留了三千人駐守東海島,孟海公本人並不看好東海郡,要糧食沒有糧食,要人口沒有人口,如果不是孫宣雅在琅琊郡牽制楊義臣,東海郡早就被攻下了。

所以孟海公在兵敗後直接退去譙郡,而沒有選擇東海郡。

但東海郡對張鉉而言卻是一條至關重要的通道,從江都直連青州,無論如何他要控制住東海郡,這個任務張鉉就交給房玄齡,這也是房玄齡沒有跟隨張鉉西進彭城郡的主要原因。

胊山縣是東海郡的郡治,它緊靠大海,狹窄的海峽對岸便是東海島,由於東海郡人口不多,所以胊山縣只是一座中縣,人口數萬人。

當孟海公將掌控勢力全部轉移到彭城郡後,東海郡便立刻安靜下來了,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深秋時節的胊山縣顯得有幾分蕭瑟,樹木失去了綠色,到處是光禿禿枝椏,地上飄滿落葉,當一陣陣秋風吹來,落葉便如一羣羣蝴蝶般的飄舞在空中。

縣城大街也冷冷清清,尤其入夜後更難得看見一個行人,到處關門閉戶,只有幾家店鋪和酒肆還開着門,但生意也不好,只看見懶精無神的夥計坐在門口打哈欠。

這時,一名黑衣人沿着街角疾步匆匆而行,幾條爭食的細犬從他面前狂奔而過,黑衣人並沒有受到影響,又匆匆向前走了十幾步,這時他停下了腳步,向兩邊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影,只有大街斜對面一家雜貨店的掌櫃坐在店鋪內打着瞌睡,這時,黑衣人一轉身,走進了左首的一條狹窄小巷內。

巷子不深。裡面只有三四戶人家,他走到最盡頭的木門前,有節奏地連續敲了敲門,過了片刻。門‘吱嘎!’一聲開了半邊,黑衣人一閃身進了門內。

“軍師休息了嗎?”

黑衣人摘下襆頭,露出一張清瘦的臉龐,霍然正是張鉉的斥候頭子沈光,他之所以這麼謹慎。是因爲胊山縣目前還有五百名孟海公的士兵,儘管孟海公已在留縣被張鉉全殲,但消息暫時還沒有傳到東海郡。

手下接過他的帽子笑道:“沒有休息,在等將軍呢!”

沈光快步走進內院,來到一閃透着燈光的門前,他敲了敲門,“軍師,是我!”

“請進!”

聲音十分清朗,正是張鉉軍師房玄齡的聲音,沈光推門進了屋。只見房玄齡手中拿着一卷書,正搖頭晃腦地讀得起勁。

沈光忍住笑等他讀完書,這才上前施禮,“參見軍師!”

房玄齡把書收進書箱,笑呵呵一擺手道:“沈將軍請坐!”

沈光坐下來,取出一卷材料遞給房玄齡,有些興奮道:“軍師果然料事如神,許延年的別宅內藏有大量布帛,足有五六千匹之多,還有官倉糧食。大約有三千石的缺口,賬簿記錄是被孟海公徵走,但糧食我已經找到了,就在許延年東海島的莊園倉庫裡。我至少找到了十個替他搬運糧食的民夫。”

在孟海公起兵後,前來東海郡接任太守之職的原東郡丞張世宗不幸死在亂軍之中,目前東海郡由郡丞許延年代管,這個許延年就是張鉉控制東海郡的關鍵,房玄齡就打算從他這裡着手。

房玄齡接過一卷倉庫記錄看了看,嘴角浮現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他很瞭解各地地方官,隋朝各地庫存豐盈,各地方官便利用匪患大發其財,自己把倉庫糧食和財物搬走大半,然後留一部分給亂匪,最後全部賴給亂匪或者饑民,給朝廷報一本糊塗帳,幾乎每個地方官都或多或少有點問題,這個許延年也不例外,關鍵是要找到證據。

張鉉派沈光協助房玄齡,就是要他幫助房玄齡找到證據,沈光以他細密的調查找到了證據和證人,沒有令房玄齡失望。

房玄齡笑問道:“現在糧食和財物可被將軍手下看守?”

沈光點點頭,“它們都在弟兄們的掌控之中,休想轉移走。”

“沈將軍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一起拜訪許延年。”

“軍師,主帥那邊情況怎麼樣?”

“主帥現在在彭城郡,不過尉遲恭率領五千軍隊已經過了沭水,最遲後天殺到胊山縣。”

沈光大喜過望,尉遲恭已經殺到,那麼收復東海郡指日可待了。

許延年是彭城郡符離縣人,出身貧寒,年約四十餘歲,一直在徐州地區做官,從小縣主簿一步步做到東海郡丞,在徐州地區人脈很深,和徐州各大世家都很有交情。

正因爲如此,無論李子通還是孟海公都對他十分倚重,他雖然只是郡丞,但整個郡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他做主。

孟海公從席捲徐州到迅速衰敗,許延年的心情也跟隨着起伏不定,眼看孟海公覆滅在即,許延年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是他終於可以擺脫被亂匪控制的惡名,而擔憂則是朝廷會怎麼處罰他?畢竟李子通和孟海公控制東海郡期間,他都是在任郡丞。

這幾天許延年已經嗅到了風聲,原因是大量參加孟海公軍隊的東海籍士兵陸續逃回家鄉,他們帶來了孟海公被張鉉和楊義臣腹背夾擊,屢戰屢敗的消息,這就意味着孟海公的敗亡就在眼前了。

許延年感到了巨大的緊迫感,他必須抓緊時間把手中的財物糧食脫手,換成黃金,然後進京打通關節,他才能脫罪,可問題是現在東海郡購買力疲弱,必須去江都才能脫手,但他一時找不到運貨的海船,令他心急如焚。

一早,許延年坐立不安地在官衙內等待海船的消息,他決定用漁船把貨先運到鹽城,再從鹽城上貨船去江都,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這時,一名心腹衙役匆匆跑了進來,氣喘吁吁道:“使君,緊急情報!”

“找到漁船了嗎?”

“不是....漁船,是使君的別宅出事了。”

“出事?”

許延年嘴脣哆嗦了一下,“出....出什麼事了?”

“別宅的大門被反鎖,放布帛的地下倉庫也被人用銅汁灌死大鎖,鐵門根本打不開了。”

“是誰幹的?”許延年頓時勃然大怒,他覺得這是惡作劇,誰在背後搗亂。

“不知道,還有那些運貨的民夫都找不到了。”

許延年忽然倒吸口冷氣,一屁股坐下,他終於意識到這不是什麼惡作劇,是有人盯住自己了,否則民夫絕不會無緣無故失蹤。

就在這時,又快步走進一名衙役,手中拿一份拜帖,躬身遞給拜帖道:“使君,外面有客人拜訪!”

許延年接過拜帖,隨便瞥了一眼,屁股又像被針猛刺一下,他一下子跳了起來,拜帖上竟寫着‘江淮招討使帳下錄事參軍房喬拜敬’。

許延年是官場老手了,他怎麼會不明白,自己的財物一定是被房玄齡控制住了,他的老底竟然被房玄齡知道了,他儼如一腳踩空,心中空空蕩蕩,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道:“請他進來吧!”

他隨即向堂外走去,在中門處迎候房玄齡。

不多時,身着一襲白色儒袍的房玄齡快步走了進來,他身後跟着一名臉龐削瘦,身材中等的男子,眼睛銳利得比刀還要鋒利,看得許延年一陣發慌,他連忙躬身行禮,“歡迎房軍師來郡衙,在下許延年。”

“許郡丞我已經見過了,房喬有禮!”

房玄齡給他回一禮,又介紹道:“這位是沈將軍,也張帥麾下名將。”

“久仰!久仰!”

許延年當然知道沈光,他心中一陣苦澀,估計自己的貨物就是被沈光控制住了,他勉強一笑,“兩位請隨我去內堂!”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房玄齡談笑風聲跟許延年進了內堂,沈光則一言不發,面無表情地跟隨在軍師身後。(。)

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73章 海中巖洞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章 莫非天意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1章 獵殺敵酋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7章 玄沙激戰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794章 呂氏兄弟
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73章 海中巖洞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章 莫非天意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842章 兵臨弋陽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86章 都督郭絢第71章 獵殺敵酋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7章 玄沙激戰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794章 呂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