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小國戰略

新城是位於遼河北部的一座堅城,也就是今天的遼寧撫順,高句麗又稱它爲蓋牟城,新城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城池並不大,人口也很少,事實上這是一座軍城。

無論南面的遼東城還是北部的新城,都曾給進攻高句麗的隋軍帶來巨大的麻煩,耗費了數萬精銳士兵傷亡的代價纔將它們攻下。

但就算攻下遼東邊的幾座堅城,還要行軍數百里,翻越一座座高山,穿過莽莽森林才能抵達平壤,這對軍隊後勤支援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第一次高句麗戰爭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後勤無法跟上,士兵潰敗於崇山峻嶺之間。

直到今天,高句麗想攻佔遼東,同樣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將糧食先搬運去遼河,進行戰爭的後勤準備。

爲此,高句麗足足進行了近五個月準備,先將糧食物資從水路運送到鴨祿江畔的烏骨城和國內城,再從國內城走陸路運送去遼東城和新城。

也正是這個緣故,當高句麗得到大隋的九艘橫洋舟時,簡直如獲至寶,成爲他們的鎮國重器,可以用來從海路直接運糧去遼東和遼東半島,可惜爲了贖回遼東半島和一萬軍隊,最後的五艘橫洋舟也被迫交割給了青州軍。

此時,遼東城已經集中了三萬高句麗的軍隊,由大將軍乙支文德統帥,而新城也集中了四萬軍隊,由淵蓋蘇文統帥,但攻打遼東是個風險很大的買賣,稍不留神會滿盤皆輸,這一點高句麗君臣都很清楚,可一旦成功,高句麗的勢力將推進到河北大門口。

巨大的利益誘惑着高句麗的君臣,儘管他們彼此齷蹉,但爲了高句麗的利益他們還是走到一起,高元最終選擇了妥協,下令乙支文德聽從淵太祚統一調遣,和淵蓋蘇文配合行事。

新城城頭上,淵蓋蘇文正在看父親寫來的一封信,信中交代了他和乙支文德的下一步行動計劃,一旦時機成熟,乙支文德將前往燕郡奪取燕城,而他淵蓋蘇文則負責奪取柳城,只要佔領這兩座重要的城池,遼東就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下一步就要集中兵力奪取臨榆關,那裡是通過河北的大門。

淵蓋蘇文看完父親的信,回頭問跟隨他出徵的幕僚趙萬生道:“我父親說時機成熟纔可渡過遼河進軍遼東,我想知道這個時機成熟指的是什麼?”

趙萬生年約四十餘歲,他是幽州漢人,飽讀詩書卻家境貧寒,尤其寫了一筆好字,二十年前跟隨一名商人來平壤尋找謀生的機會,在大街賣字時被淵太祚看中,從此成爲淵太祚的文書,漸漸得到淵太祚信賴,成爲淵太祚的幕僚軍師,這次是受淵太祚的委託來輔佐淵蓋蘇文。

趙萬生微微笑道:“我覺得莫離支大人所指時機成熟是契丹從柳城撤軍。”

“撤軍?”

淵蓋蘇文有些不解地問道:“先生認爲契丹無法攻下柳城嗎?”

“我不是指契丹能否拿下柳城,而是契丹不會要柳城,契丹人是遊牧民族,拿柳城做什麼,不過是掠奪一番便走,不過我覺得契丹想攻下柳城也並不容易,畢竟他們不擅於攻城,幾番失利後就沒有了信心,退兵是必然。”

淵蓋蘇文點點頭,“先生確實說得有道理。”

停一下,淵蓋蘇文笑道:“聽說先生並不贊成攻打遼東,是因爲先生曾是隋人的緣故嗎?”

趙萬生沉默片刻道:“我爲莫離支大人效力已經二十年,我妻兒都在平壤,公子卻說因爲我是隋人才反對,我無話可說。”

“是吧!或許是我誤會先生了,那先生是什麼緣故而反對呢?”

趙萬生嘆了口氣,“和張鉉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公子覺得他會把遼東拱手讓給高句麗嗎?”

“張鉉當然不會,但他會被李淵牽制,使他無暇顧及遼東,或許他將來會反擊,但我們要的是現在的機會,這已是共識!”

趙萬生搖搖頭,“自欺欺人罷了,如果張鉉會被李淵牽制,他攻打遼東半島又有什麼意義?”

淵蓋蘇文竟無言以對,片刻他臉色凝重道:“無論如何,奪取遼東是我們數十年的夢想,好容易等待隋末大亂,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恐怕後世子孫也不會原諒我們。”

“問題就在這裡,高句麗只看見利益而忽略了代價,這種戰略被方向錯誤的帝國夢想所誤導,其中蘊藏着巨大的風險,在任何時候都不可取,坦率地說,我覺得張鉉攻打遼東半島,就是在爲反擊高句麗做準備了。”

淵蓋蘇文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先生是在譏諷我們自不量力嗎?”

“非也,我只是說方向不對,高句麗應該先滅新羅和百濟,先統一半島,然後再考慮向中原發展,否則高句麗一旦損失重大,新羅和百濟都會從我們背後下手了。”

淵蓋蘇文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或許先生說得對,但我也無能爲力,這是上面難得一致做出的決定,我只能執行。”

“但公子可以寫信提醒莫離支大人,請他務必防備張鉉從遼東半島向平壤發送進攻,這是隋軍一貫路線,我懷疑張鉉奪取遼東半島的目的就是準備進攻平壤。”

這也是淵蓋蘇文十分擔心之事,其實不用趙萬生提醒,他之前已經寫信回去提醒父親了,張鉉的水軍很厲害,又有運載能力強大的橫洋舟,隋軍攻打平壤確實很有可能,只是父親和嬰陽王都認爲張鉉會被李淵大軍牽制,無暇分身與高句麗交戰,他們才認爲這是攻取遼東的機會。

就在這時,遠處有士兵大喊:“將軍,乙支大將軍派人來送信了!”

淵蓋蘇文暫時放下心中煩憂之事,快步走上前,只見幾名騎兵已經進城,他走下城去,正好遇到了送信士兵,送信士兵將一隻信筒呈給淵蓋蘇文,“啓稟將軍,是緊急情報!”

淵蓋蘇文連忙取出信看了一遍,是柳城的最新戰況,契丹圍攻柳城不利,被迫北撤返回松漠,雙方皆死傷慘重,乙支文德認爲時機已成熟,建議雙方立刻出兵遼東。

淵蓋蘇文將信遞給趙萬生,“先生覺得如何?”

趙萬生雖然發了一通不滿,但他沒有戰局決策權,他只能在具體作戰上進行出謀劃策,而在大局上,他必須不折不扣執行高句麗高層所制定的戰略計劃。

趙萬生看了一遍信,點點頭道:“莫離支大人所指的時機成熟已經到來!”

淵蓋蘇文當即下令道:“全軍立刻集結,準備出兵!”

大隋興寧二年,唐朝武德元年三月十五日,高句麗五萬大軍分別從遼東城和新城出兵渡過遼水,乙支文德和淵蓋蘇文各留一萬軍守城,他們隨即分兵兩路,乙支文德率兩萬軍進軍燕城,淵蓋蘇文則率三萬軍向柳城進軍,遼東戰役終於爆發,而張鉉籌備反攻高句麗的十二萬大軍早已枕戈以待。

........(。)

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8章 初見蕭後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50章 咬金失手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25章 天下十猛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36章 用之信之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875章 當廷對質(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69章 人蹤乍現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916章 巡視井陘
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8章 初見蕭後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32章 將相不和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50章 咬金失手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25章 天下十猛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36章 用之信之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875章 當廷對質(上)第715章 血戰壺關(上)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69章 人蹤乍現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916章 巡視井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