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當廷對質(上)

盧慶鴻苦笑一聲道:“盧家沒有在滎陽購買土地,而且這五千頃良田中,其實一畝地都不屬於二叔,所有良田都和他無關,只是有人將土地掛在他名下,他是替別人保管。”

“是誰?”

盧慶鴻搖搖頭,“二叔不肯說。”

“他爲什麼不肯說?”

盧慶鴻也驟然不滿起來,提高聲音道:“他是我的長輩,是朝廷工部尚書,他不肯說,難道我還能掐着他脖子逼他說出來嗎?”

“可是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盧家的聲譽,他保持沉默,置盧家於何地?”盧清也憤怒地喊道。

盧慶鴻慢慢冷靜下來,緩緩道:“小妹不覺得這件事是有人在背後暗算二叔嗎?”

盧清長長出了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對盧慶鴻道:“將軍告訴我,這件事水很深,他讓我轉告你,盧家務必繼續保持低調,多辦學開義莊,不要被金錢腐蝕了家風。”

盧慶鴻點點頭,“齊王的話我會銘記於心。”

盧清嘆口氣又道:“將軍讓我再轉告你們,應御史臺的要求,後天朝會要專門廷問此事,如果二叔通不過,可能要被彈劾免職,將軍讓他好好準備,只有兩天時間了。”

沉默片刻,盧慶鴻問道:“殿下不準備過問此事嗎?”

盧清搖了搖頭,“這是盧家的事情,盧家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事事都指望別人,

盧慶鴻掩飾不住臉上失望的表情,他還指望齊王能夠幫助他們,但齊王這次卻置身事外了,無奈,盧慶鴻只得道:“好吧!我再去和二叔談談。”

盧慶鴻離開了齊王府,隨即來到了工部尚書盧楚的府上,今天並不是休日,但盧慶鴻已經沒有心思顧及公務了。

盧楚剛剛下朝回來,他就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上朝下朝,忙碌公務,就彷彿中都最近的傳言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這也是很多人同情他的地方,他雖然貴爲尚書,但家境卻並不寬裕,住的是官宅,自己沒有宅子,傢俱破舊,只有幾個老僕跟隨,連妻子都要親自上街去買菜,飯食衣物都是十分儉樸。

這樣的清官居然擁有五千頃良田,怎麼想都不可能,所以很多人都替他辯解,既然五千頃土地是真,那也一定是盧家的財產,和盧尚書無關。

也有人認爲,土地在滎陽郡,又不屬於北隋的疆域,購買土地時,盧楚也不是北隋的官員,盧楚並沒有違反北隋的律法,這件事和朝廷無關。

還有人說,盧楚是洛陽的內史令,這些莊園土地應該是皇泰帝賞賜,朝廷應該調查清楚,不能隨意非議大臣。

儘管有很多譏諷他和同情他的說法,但盧楚卻絲毫不理睬,也不屑於解釋。

書房內,盧慶鴻向二叔盧楚轉達了王妃的態度。

盧楚因爲說話口吃,言語澀難,所以他一向沉默寡言,話很短也很少,半響他說道:“下午我見過殿下了。”

盧慶鴻一驚,連忙問道:“殿下提到此事了嗎?”

盧楚搖搖頭,“沒有!”

盧慶鴻苦笑一聲道:“這就對了,殿下根本不想過問此事,他只是出於好意,讓王妃來提醒我們,後天朝會要廷問此事了。”

盧楚淡淡一笑,“這件事殿下心如明鏡,其實我也知道是誰在傳播。”

“是誰?”

“別問了,你就不要操心了,好好約束族人,殿下說得對,莫讓家風被金錢腐蝕。”

盧慶鴻碰了一個釘子,這就是他二叔的臭脾氣,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不說,他也有點心灰意冷了,實在不行,就向父親請罪吧!

......

北隋朝廷並不是每天都舉行朝會,而是每年正月初五舉行大朝會,由太后主持慶賀新年,不討論朝政,只舉行一次簡單的儀式。

而每月則在朔望之日舉行小朝會,也就是每月初一的朔日和每月十五的望日,這兩天舉行一次小朝會,小朝會又叫廷議,朝廷七品以上的職事官都要參加,一般是宣佈一些重大決定。

兩日後便是六月初一,天不亮,中都各處的官員紛紛整裝出門,向紫微閣匯聚而來,廷議將在卯時一刻開始,所以官員五更時分就得起牀,在卯時之前便趕到了紫微宮。

朝會在安陽大殿內舉行,由於進殿時間還未到,羣臣們在三三兩兩聚集在安陽廣場上聊天,昨天下午從御史臺傳來的一個消息便悄悄在百官中傳播,今天廷議御史臺將廷問工部尚書盧楚。

這個消息引起了百官的軒然大波,首先御史臺並不認爲這是法外之事,北隋的疆域在天下,滎陽郡只是被王世充非法侵佔罷了,其次已經到了廷問階段,就說明御史臺已經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否則不會對一個尚書進行公開質問。

一旦盧楚無法在廷問中合理解釋,下一步就是御史臺彈劾了,就算張鉉也很難庇護,畢竟北隋嚴禁兼併土地,這是張鉉自己親自簽發的第三號攝政王令,百頃以上降職三級,五百頃以上將免職奪爵,何況這次是五千頃,免職後必然要問罪了。

廣場上三五成羣的官員們都在低聲議論此事,盧楚則一個人孤零零站在角落裡,沒有人敢和他接近,隱隱聽見有官員不屑的聲音,‘一個僞君子’

盧楚卻面無表情,彷彿一切都和他無關,這時,旁邊傳來腳步聲,一個低沉的聲音道:“盧尚書,這件事我真的很同情。”

盧楚一擡頭,卻見是納言裴矩,他淡淡道:“多謝相國關心。”

裴矩關切地問道:“這件事皇泰帝知道嗎?如果他知道,便可視爲他給盧尚書的賞賜,這件案子就可以了結了。”

盧楚搖搖頭,“他不知!”

裴矩嘆口氣,“盧尚書再想想,我覺得皇泰帝應該知道,只要找一個證人,就算他現在在洛陽也沒有關係,只要尚書堅持皇泰帝知道此事,老夫也一直支持尚書。”

“多謝相國,這件事我自有分寸。”

盧楚一旦着急就會口吃,所以他儘量用冷靜的語氣說話,雖然語速很慢,但意思卻表達得很清楚,這件事不需要裴矩幫忙。

裴矩無奈,只得道:“不管盧尚書是否願意,我還是要表達我的意見,這也是我的職責。”

盧楚笑了笑,便沒有再說什麼了。

這時,臺階上傳來一聲清脆的鐘聲,這是要進殿了,數百名大臣迅速列成兩隊,沿着盤龍道向大殿上方走去。

廷議由攝政王張鉉主持,他的坐榻位於丹陛之上,正對羣臣,卻不是皇帝位,因爲他的背後還有一隻象牙坐榻,坐榻前垂有珠簾,這是太后之位,蕭太后只有每年正月初五的大朝之時纔會出現在坐榻上,平時她的坐榻都是空的。

張鉉幾乎是和羣臣同時進殿,端坐在榻上,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把尚方天子劍,他是以攝政王的身份代行天子之權。

羣臣就位,在蘇威和裴矩的帶領下,一起躬身施禮,“參見攝政王殿下,祝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各位大臣請免禮!”

張鉉的聲音不大,但大殿設計得非常巧妙,儘管安陽大殿可容納萬人,但他的聲音依然可以讓每個大臣都能聽見。

“謝殿下!”

張鉉又緩緩道:“在廷議開始之前,我先向各位宣佈一件事,嶺南總管馮盎正式接受了朝廷冊封,願意歸順北隋,嶺南將駐軍三萬,其中一萬地方軍由總管馮盎統帥,另外兩萬軍隊由朝廷派駐,嶺南八郡和之前歸順的建安郡,一共九郡官員都將由朝廷任命,希望吏部儘快落實此事。”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興奮的議論聲,嶺南終於迴歸了,他們都知道唐朝的特使也去了嶺南,據說將封馮盎爲南海郡王,但他們只能給馮盎冼國公之爵,最後馮盎還是選擇了北隋,可見大勢所趨。

這時,殿中少監楊師道敲響了雲板,大殿內再次安靜下來,張鉉遠遠看了一眼盧楚,便道:“廷議開始吧!”

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79章 冶鐵名匠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9章 初窺門徑第3章 兩雄相遇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65章 勇救酋王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59章 殊死決戰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50章 咬金失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65章 勇救酋王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48章 真真假假
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79章 冶鐵名匠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9章 初窺門徑第3章 兩雄相遇第88章 熱情邀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65章 勇救酋王第44章 紫蟲玉蛹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59章 殊死決戰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50章 咬金失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65章 勇救酋王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048章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