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

彭城外,兵甲蹡蹡,旌旗飄展。

這是朝廷調派南下的大軍,由徐世績統帥,半月前從洛陽出發,經兗州一帶時,消滅了徐元朗的殘部叛軍,又在彭城這裡整頓數日,得到補給之後,繼續南下。

即將渡過淮水,進入淮南地段。

淮南之地,有蘇州、江都等大城重鎮,土地富饒,物產豐富,在大隋時候,屬於漁民之鄉,每年爲長安城和洛陽,提供上百萬石的糧食。

因此淮南這裡,地位重要,徐世績此次帶兵十五萬,要擊敗這裡的杜伏威、輔公佑、沈法興等叛軍,收復淮南與江左一帶。

不過,面對三位梟雄首領,徐世績感到心涌澎湃的同時,也倍感壓力。

這十五萬軍隊,只有六七萬人是參與過晉陽之戰的老兵,一部分是洛陽補給,還有在彭城一帶招募的新軍,湊在一起,兵馬雖然多了,但是良莠不齊,更像是烏合之衆。

徐世績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行軍途中,一有時間,就下令各軍虞侯、都尉等,加強訓練本部新兵人馬,武技方面短期內不可能大幅度提升,但至少懂得號角,鼓點,令旗,方陣走位等等,不能自亂陣腳。

邴元真拱手道:“徐將軍,彭城往南,依次是符離城,夏丘城,然後就是淮水北岸了,如今江北各郡州的郡守、刺史,都相繼依附了朝廷,只差淮南和江左了。”

徐世績分析道:“不錯,如今江北,齊魯之地,接連到洛陽,都相繼成爲大華治下,各州刺史上表朝廷,舉城歸附,這是大勢所趨,如今只有淮南了,淮水南岸,是淮南郡和鍾離郡,這裡既有杜伏威的人馬,也有一些舉棋不定,想歸附朝廷的縣令和大族,聯合這些志士,相互呼應,那麼拿下這兩個郡就容易,只是江都郡,有杜伏威的大軍,硬仗會在那裡開始。”

在他周邊,跟隨着幾位將佐和軍務長史,有房彥藻、王君愕、韋義節、崔峻等人,與主帥徐世績一邊策馬行軍,一邊閒談着局勢。

“我軍已經派出斥候,度過淮水,去聯繫一些縣令、城主,有意歸附朝廷的,都會紛紛響應,到時候拿下淮南郡和鍾離郡,就容易多了。”

韋義節擔憂道:“徐將軍,在淮南有三路人馬,杜伏威最強,駐守歷陽郡和江都郡,兵力達二十萬,有山陽倉儲備的糧草,兵強馬壯,加上丹陽的輔公祐,毗陵郡的沈法興,三面都是叛軍,我們一旦到了江都郡,就會面臨着西南、正南、東南方位的進攻,應接不暇啊!”

徐世績點點頭,這也是他最近一直感到棘手的問題,這裡可不光是杜伏威一支隊伍,而是有沈法興、輔公祐兩個助力,江南還有張善安、林士弘的隊伍,而且遍地佔山爲王的亂軍,盜匪橫行,在行軍時候都要注意,以防被一些亂軍截斷糧道,或是製造一些麻煩。

當然,如果能夠沿途清理掉這些亂軍和盜匪,或圍剿清除,或收編入伍,對淮南一帶穩定,會起到很好作用。

想到此處,徐世績神色堅定道:“本將軍已知曉,傳令給斥候營和巡騎衛,多派出斥候,秘密渡過淮水,密切打探淮南情況,隨時回報。”

“得令!”周圍將佐、都尉們,抱拳聽命。

………

江都城。

隋煬帝在位期間,曾派大臣在揚子江畔擴建江都,毗鄰觀音山、瘦西湖等景緻好的地帶,建立了東城和羅城,兩城之間,風水最好的位置,建立了宮城。

宮城有四面有門,其中北門爲“玄武門”,東門爲“芳林門”,打開東門,便與東城相通。

在宮城內外建造了一批宮室、樓臺、苑圃,完全江南園林風格,小橋流水,景緻優美。

當初隋煬帝楊廣在大業末年,眼看各地形勢已經無藥可救,心灰意冷之下,帶着宮中女眷,朝中官員和禁衛軍等,南下江都,打算在這裡躲避風頭,對中原的起義軍混戰,各羣雄自立的情況,視而不見,無心而談國事,不思北上,從而導致身邊的將領和大臣們對他徹底失望,由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人發動宮變,將之勒死,結束了戲劇化的一生。

不過宇文化及得勢之後,爲了兌現給禁軍還京的諾言,無奈帶兵北上,放棄了江都城,在北返途中,遭遇了竇建德、李密的軍隊雙重打擊,由於宇文化及纔能有限,威望不足,也沒有帶兵打仗的將帥,幾番征戰,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宇文化及在鄭縣稱帝不久,就被徹底圍殲,難逃被誅殺厄運。

這座江都城,當初留守了幾千人,但如今已經被杜伏威帶兵佔據,成爲他在江都郡的一個駐紮點。

“徐世績的兵馬,何時抵達淮水岸邊?”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揚子江邊的臨江宮頂樓上,憑欄相望着北面方位,詢問着身後的將佐。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歷陽總管,淮南梟雄杜伏威!

“義父,據探子回報,這徐世績已從彭城出發,帶兵十五萬,糧草充足,不過裡面有一半是新軍,加上長途跋涉,一旦他們過了淮水,補給線就靠水運,會出現問題。”王雄誕站在後面,恭敬回道。

杜伏威點點頭,轉過身,臉色肅穆,說道:“中原已經盡收羅成囊中,唯有這江淮之地,還不在大華管轄之內,中原朝廷的兵馬,遲早會打來的,不過,想不到會如此快,李唐剛平定而已,大華朝廷就兵分兩路,一路攻打蕭樑,一路攻打江淮,也忒不把我江南人士放在眼裡。”

王雄誕拱手道:“義父,我們可以劃江而治,效仿當年三國鼎立,魏蜀吳分權,或是西晉北周時期,南有宋齊樑陳,相互對立,只要能夠消滅這支徐世績的兵馬,讓大華朝廷知道咱們的厲害,劃江而治,並非沒有可能。”

杜伏威嘆道:“今時不同往日了,咱們江淮之地,也並非鐵筒一塊,除了沈法興之外,你輔伯伯,似乎也有意分權出去,自立爲王。而且,江東以南,吳越之地,還有張善安、汪華、李子通、聞人遂安等勢力,這次聯合幾路人馬共抗朝廷,以後各地割據,也很容易被朝廷挑撥離間,各個消滅!”

“那我們當如何做?”

“先度過眼前這關吧,如果大勢不可逆,最後也只能歸順了。”杜伏威輕輕一嘆,打算先抵抗,看後面的戰局形勢如何,再做最終決定。

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六百九十三章 諡號煬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齊遺族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九百九十七章 愜意時光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八百一十六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陽兵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
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東巡洛陽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六百九十三章 諡號煬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齊遺族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九百九十七章 愜意時光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戰將至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八百一十六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陽兵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