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週刊

長安京城。

興化坊、安仁坊、崇義坊等多個裡坊內,都已開設了勾欄瓦舍,這是朝廷最近批准的,可以在一些坊內,建立娛樂場所——瓦子。

通俗點說,它們就是城市的娛樂中心,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那些大型娛樂城、娛樂廣場。

勾欄是一個圍欄棚,裡面的演出節目繁多,有各種雜戲,雜劇,傀儡戲,影戲,甚至還有專門說書講史的場所。

這新興的幾種遊樂地,倒是吸引了京城內不少的人士前來觀看,有達官貴人,也有文人士子,紈絝子弟,普通百姓等,可謂消息散發的集中之地。

一疊疊名爲‘大華時代週刊’的報紙,在這裡發放開。

“咦,這是什麼?”

“朝廷印刷的刊物,據說是新的印刷術,還有新造的大面幅紙張,上面的字很清晰。”

“裡面的內容似乎也挺有趣。”

在大華時代週刊上,分律法案例、財經報道、番邦異聞、格物小實驗,最大的篇幅,當屬本週要聞!

“朝廷派出欽差大臣,治洪賑災,穩定地方災民!”

這個標題很醒目,講解了最近雨季到來,天災水患,不可避免,尤其是個別地方官貪墨修理河工的錢財,導致華陰縣鬧災,頓時引發了民怨沸騰,一片要替流民伸冤的聲音。

不過,報道結尾處,已經公佈了欽差大臣馬周,在馮翊郡整治貪官污吏,修理河道,安撫災民,開倉放糧,防範瘟疫等一系列措施,有條不紊,正在看報刊的人,不時拍手叫好。

“這個馬周大人,爲國爲民,做的漂亮,整治了貪官污吏,還賑濟了災民,緩解了災情。”

“朝廷有所作爲,處理的很快!”

許多人看過這個本週要聞之後,對災情的議論形成一面倒的輿論,紛紛支持朝廷賑災舉措,給予一致好評。

“戶部侍郎長孫無忌,帶人去往河內郡,賑災黃河決堤,相信黃河災害,也快解決了。”不少人議論紛紛,先前的擔憂都減弱了幾分。

一些士子對朝廷決策,也給與高度評價。

“當今朝廷,的確比前朝更重視賑濟災害,安撫流民,要準備治理黃河了。”

“這個朝廷比較務實一些,搞科舉,興水利,連貿易的思想都有了,你們看這篇文章,國家要與突厥、西域、波斯、天竺、高句麗、扶桑,搞貿易了,建立國際市場,以絲綢、茶葉、陶瓷、布匹等,與番邦進行貿易。”

“泱泱大國,這是要與民爭利嗎?”一位老夫子顯然對國家做貿易,重視商業很不高興。

一名身穿青色長袍的士子,是太學院的學生,拿着一份報刊,解釋道:“朝廷上面寫了,通過貿易順差,對順差,賺取的物資和錢財,充入國庫,這樣可以減少老百姓的賦稅,甚至補貼國防、水利等建設上,這個想法,可是跟前朝大大不同,隋煬帝在位時候,明確要求,不與番邦交易,只允許納貢政策,番邦上貢,大隋再反賜予一些,這樣維持各自所需。”

也有人反對道:“這能成功了,再說,朝廷鼓勵興商,這不是要動搖國本嗎,如果百姓都不耕地種田,沒有了糧食,天下人吃什麼,商人逐利,到時候人人張口閉口都是商利,絕非社稷之福啊!”

“這就不知道了,上面沒有寫的那麼細緻,這畢竟是第一刊,後面愛會刊登報道的。”

這時候,有人有讀到了一個大標題:“殺豬菜成爲佳餚,黑豬養殖技術推廣,勢在必行!”

“殺豬菜,就是陛下在宮內宴請百官,上的那個主菜嗎?”

“聽說淳和坊的難民,前幾日還吃上了殺豬菜,都讚不絕口,黑豬肉可以放心吃了。”

“必須經過閹割的黑豬,飼養長大,肉纔不腥臊,方可使用,聽說朝廷正在推廣這個養殖技術,今年入秋,京城內,一些大族小戶,都開始養豬了。”

瓦舍之內,一些人在議論豬肉,也有人在討論朝廷與番邦貿易互市等,都是圍繞大華時代週刊,上面刊登了一些內容,不難理解,還有標點符號,只要讀書識字的人,就能夠讀出來,看得懂,更加便於傳播。

這是朝廷的喉舌,目前做主流媒體,宣傳陣地,所以,版面設計、內容、標題等,都經過反覆商討,才雕刻、印刷出來,一部分發往東市、西市,各王公貴族的府邸,酒樓茶肆,勾欄瓦舍,最大程度傳開。

.........

崇義坊,一座煙雨樓的三樓雅閣內,幾位身穿錦袍的男子聚集一起,飲酒交談,人人手裡都拿着一張大話時代週刊,比較穿插交換着翻看一套報刊的內容。

竇軌哼道:“這週刊印發出來,倒是給朝廷洗白了,水災被提到,卻控制了局勢,整治了貪官污吏,會爲朝廷贏得美名,前些日子對今上不利言論,恐怕會削減到最低,百姓會念着朝廷的賑災之功了。”

楊思儉道:“聽說足有萬套,散步於長安城內,今日會有許多翰林學士、王公貴族、太學貢生、三教九流等等,看過這些內容,影響力會大增啊,等於朝廷控制了主流輿論,這個想法太高絕了。”

“如果這也是陛下的手筆,這麼此人文物之才,治國理念,都是古來少有!”裴寂充滿感慨,以前總覺得幽州羅成,單槍匹馬從軍,是個武夫,後來文采傳開,但不少人還是覺得,他不一定懂治國。

但這一年來,長安城趨於穩定,朝廷也迅速安穩,當今陛下知人善用,提拔不少優秀的年輕人,加入了政事堂,參議政事,許多老一輩的官員,在幾朝爲官,原本以爲會繼續受到追捧重用,誰想到,朝廷並沒有邀請他們回到中樞任職,只是賜了一些爵位和散秩,有一些俸祿而已,養老沒問題了,但是想要表達政事理念,干涉朝廷政務,就顯得困難。

封德彝捋着鬍鬚,帶着一些感嘆:“這個陛下不簡單了,想法層出不窮,又是要跟番邦貿易,懂得財政,還提出黑豬飼養技術,改善民生。這裡面還有格物,看得出,陛下對格物也有興趣,據說造工局在研製許多新東西,每一樣都會對百姓生活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裴宣機跟着說道:“我也聽說了,造工局還推出了指南針,據說以後走入森林,不怕迷路,到了海上,也能找到方向。”

柳懷恩道:“陛下還派人組建船舶局,看樣子要開啓海禁,只怕也會有大動作。”

竇軌有些不服氣道:“照這麼下去,朝廷越來越強大,當今聖上的影響力也會空前高漲,日後要對付咱們門閥勢力,恐怕更容易了。”

裴寂搖頭道:“唉,目前關隴集團,經過隋末大亂,李唐覆滅,門閥勢力大多衰敗,不復當年之勢了,用不着聖上對付,科舉推廣之後,登科上榜的寒門讀書人越來越多,步入中樞,大門閥的子弟在朝廷擔任要職的,越來越少,此消彼長,目前形勢已經不容樂觀了。”

楊思儉有些焦急道:“那也不能眼睜睜看着門閥失勢,從此一蹶不振,二三十年後,恐怕都要衰敗下去了。”

封德彝忽然微微一笑,獻策道:“其實,我們關隴大族,也從寒門科舉士子的身上入手,那些狀元、榜眼、探花,如果能拉攏過來,進行聯姻,你說他算寒門,還是門閥?把水攪渾,關係網鋪開,要真正縷清,可就難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血腥鏖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七百七十章 劍指長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進駐江都城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獵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難與共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二百六十章 征討吐谷渾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開俏公主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七百五十六章 血腥鏖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峽州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