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

羅昭雲看着幾人一眼,說道:“立後之事,朕也在考慮,你們是否參議了人選,覺得如意公主可行,她是朕的正妻!”

辛公義率先道:“陛下,恕臣直言,如意乃前朝公主,隋煬帝楊廣之女,大隋在盛世而亡,完全是楊廣一人造成的,窮奢極欲,好大喜功,猜忌極重,亂殺功臣,使得大隋滅亡。天下人口原本達到四千多萬,這十年內,因爲修長城、開運河、建洛陽、打遼東,天下暴亂,不斷殺伐,百姓餓死也不在少數,初步估計,至少有千萬人口十年內消亡了,現在天下百姓憎恨楊廣,連帶他的子女和家眷都恨上了,陛下若要迎娶楊廣之女,覺不合適!”

有人開了頭,其餘幾人,就可以引經據典,各抒己見了。

高士廉接着說道:“辛公所言極是,陛下,臣也是這樣認爲,古往今來,歷朝歷代,迎娶前朝公主做皇后者,屈指而數,少之又少,爲何?一是新朝與就朝,牽扯到了權力過度,這裡面有很大仇怨,被奪權者的後人多想報仇,不得不防。其次,如果舊朝公主做了皇后,難免扶持舊黨,那外戚中自然有前朝皇室之人,非常危險,第三,所生子嗣,容易被人蠱惑,被人利用,走上覆闢之路。”

長孫順德拱手道:“陛下,還有一點,如意公主與陛下成婚多年,並無子嗣,所以,立她爲後,實在令人擔憂。此外,即便真的有子嗣,誕下龍子,正所謂子隨母,女隨父,未來皇子身上有楊廣的血脈和影子,萬一遺傳了性格,我大華豈不是也要危險了,萬不能試!”

高孝基道:“不錯,楊廣這個人,昏庸無道,好大喜功,性格怪癖,如果未來皇子,血脈中有許多他的傳承,實在相當的危險。”

羅昭雲沉默着,他一直沒用立後,其實也想到其中許多複雜的原因和門閥糾葛等等,要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以及各方的信任,決不能意氣用事,而且,如意的性格,的確不適合做皇后。

否則的話,羅昭雲早就在天水郡立她爲後了。

如意的性格有些偏執,能夠爲愛絕食,甚至青燈古卷,爲愛出家。她對羅昭雲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愛情深,不代表能力足,可以勝任皇后的角色。

母儀天下,管理後宮各司訪,震懾羣妃,又能賢惠多才,有時候爲君分憂,可以說,是綜合管理人才,絕非易事。

羅昭雲臉色一沉,喝道:“這樣一來,讓朕如何面對如意?她畢竟是朕正妻,朕豈能辜負她。”

他假裝生氣,畢竟牽扯的事情關係重大,既要立後,又不能讓如意寒心,所以,羅昭雲必須要震怒,維護一下如意的顏面和地位。

這幾位大臣,入宮之前都商議好了,看到羅昭雲震怒,但沒用被嚇住,而是繼續進諫道:“陛下,這關係到大華千秋大業,不可以百姓常規正妻之念來定論啊,門閥世家,也多有改立正妻之事,需要根據門當戶對,身份低微來調整。”

高孝基跪地苦勸道:“陛下,您少年英主,戎馬征戰,何等堅信立偉業,如今天下未得統一,正是聚攏民心之時,切不可讓羣臣失望,百姓寒心,楊廣之女立後,恐怕會成爲諸侯口誅筆伐之點,未來皇子,也讓人堪憂啊!”

“朕相信,能調教過來,不受影響!”

“陛下,這可是關係國之根本,隋文帝也是英明之主,卻也沒用看清楊廣的本性,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容易隱藏自己的野心和本性,到了沒用約束時候,就如猛虎出籠,不可控制。”

“請陛下三思!”

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高士廉、辛公義都跪地苦勸。

氣氛一下子僵固下來,羅昭雲表現出很爲難的樣子,雙方都不動搖,就這樣一方跪着,一方坐着思考。

時間一點點過去,羅昭雲覺得差不多了,嘆息問道:“那你們覺得,誰做皇后合適,難道是大才女薛芷箐嗎?”

長孫無忌、長孫順德、高士廉、高孝基、辛公義五人聽到陛下語氣沒用那麼堅持了,心中都鬆了一口氣,有些暗喜。

“陛下,實不相瞞,薛芷箐乃薛道衡的孫女,才華冠滿京華,但一來年紀有些大了,二來她才學雖然出衆,卻是文藝之才,詩書琴畫尚可,但說道母儀天下,治理後宮,卻不是合適人選。”

羅昭雲故作不知道:“這也不行,那也不合適,你們倒是有人選嗎?”

五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後高士廉道:“陛下,臣之外甥女,長孫氏,年過十八,溫柔婉約,才學出衆,而且頗懂理賬、治政之事,聽說在天水郡時候,就幫助蕭氏、寧氏嬪妃們,處理不少事情,也幫助其兄長孫無忌,復批不少地方摺子,都能切中要點,遊刃有餘,正是理國治政的賢內助,做皇后的不二人選啊!”

長孫無忌跟着道:“陛下,臣可以作證,在天水郡時候,人手不足,許多民政和財收之事,多讓觀音婢她抄寫,時間長了,一些問題,她的見解有時候甚至比微臣還要周全,有見地,宅心仁厚,心地善良,而且能夠容人,若舍妹做了皇后,必然會善待每位嬪妃,還能把後宮治理井井有條,爲陛下分憂。”

長孫順德說道:“長孫侄女聰明伶俐,儀容絕麗,溫柔婉約,年紀又輕,既然其它妃子尚未孕龍種,說不定觀音婢她的年歲正好,更適合懷上。”

羅昭雲沉思一下道:“這件事暫且議到此,朕得跟如意談過,看她意思,不能讓她寒心。此外,不立正妻爲皇后,事關重大,需要朝堂羣臣商議,你們暫且退下,朕心中已經有些定數了。”

“陛下.......”

“好了,不必再說,諸位卿家暫且退下吧。”羅昭雲不可能現在就答應下來,有了這種類似‘逼宮’納諫後,以後大臣結幫拉或進來進諫勸說,誰也受不了。

所以,羅昭雲既要他們把想法說出來,又不能當場表態,正所謂兼聽則廣,需要聽到各種聲音,卻不聽信一面之詞,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廣開言路的美譽與口碑。

等這些人走後,羅昭雲輕嘆一口氣,做皇帝,還真它碼的累!鬥智謀、鬥心機,每一位大臣,能做到這個位置,都不是善茬子,可謂足智多謀,才華出衆之人,要壓制住這羣人,讓他們言聽計從,除了至高權力,還要心智上也要高出一些,須懂得帝王權術。

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惡少被治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七百一十章 圍堵玄霸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大隋風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議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零七章 南陳遺族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視學院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黑死病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惡少被治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一千二十章 飼養新技術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與非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手救場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七百一十章 圍堵玄霸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大隋風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傑薈萃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議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見歡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零七章 南陳遺族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