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

數日後,蘇定方帶着殘兵討回了河北軍大營,引起軍中將士的惻目,對蘇定方這位年輕將領有了意見。

畢竟是他偷襲未果,不夠穩重,誘使主力大軍進攻,陷入敵軍的伏擊,遭到了慘敗。

一些武官背後放出風聲,造謠生事,把這次失利的矛頭都指向了他,故意抹黑。

這其中有不同的派系,比如竇行烈他是竇建德義子,按理說,日後竇建德稱王,他很可能就是儲君,王位繼承人,但竇紅線鍾情蘇定方,如果二者結合,蘇定方以後成爲竇建德的乘龍快婿,這就是權力過度複雜化了。

因爲蘇定方年紀輕輕,擁有帥才,一旦跟竇紅線成婚後誕下男嬰,改爲竇姓,那麼蘇定方和他的孩子,就有可能繼承竇建德的一切權勢了。

這是竇行烈的小心思,他自己實力不夠,不思進取,從沒想過靠自己的能力去闖出一番天地,卻時刻想着繼承義父的勢力,懷恨任何能夠阻擋他獲取至高權力的人,嫉妒小氣,患得患失。

另外一些將領,不願意看到新秀將軍,壓過他們,所以也在軍中推波助瀾,導致軍士們這幾日都在議論紛紛,覺得蘇定方徒有虛名,沒資格任亞將。

“定方!”竇紅線得知他活着回營,差點哭出來,奔過來相見。

“紅線,別擔心,我回來了。”

衆目睽睽之下,竇紅線性格靦腆,有所剋制,沒有直接撲入懷內,站在他面前,發現他一身狼狽,左臂還包紮着,但沒有嚴重傷勢,遂放下心來。

“定方,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次偷襲,爲何會失敗了?”

“哎,別提了,我們原本很順利,即將抵達隋軍大營時候,卻被羅成那廝帶兵伏擊了,而且他似乎早料到我們會來偷襲,將計就計,在隋軍大營後方自己上演一幕被襲的戲碼,使得河岸的張將軍誤以爲是我們偷襲得手,所以也中了圈套!”

竇紅線聽完,暗自吃驚,羅成果然出現了,這對河北軍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當她得知這次失利,情有可原外,也鬆了一口氣,她也擔心自己看錯人,真像那些背後嚼舌根的人所傳那樣,徒有虛名,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你能平安歸來就好,走,咱們立即去見我爹爹,把事情如實說出來,好讓大家解惑,否則,這個黑鍋你算背定了。”竇紅線心情好轉,拉住他的手,直接去往主營的帥帳。

進入大帳,蘇定方對竇建德如實說出奔襲經過,使竇建德疑慮打消,微微點頭,覺得他還是可堪大用的,這件事,換做誰都要吃大虧,畢竟以有心算無心,又是羅成親自帶兵伏擊,他能突出重圍就算有本事了。

竇建德再次召開聚將會,讓蘇定方當着諸將的面細緻講述一遍,許多謀士和將領這才知道,錯過了他,但仍有人抱着敵意。

“諸位將軍,可有其它辦法,對付北岸的隋軍?”竇建德詢問。

無人應答,全都沉默了,連王伏寶這等虎將,對隋軍防線也無辦法,何況後面還有一個羅成在調度指揮,運籌帷幄。

宋正本此刻道:“竇將軍,在下以爲,我們當從長計議了,不可在這一猛攻,鏖戰下去,羅成突兀出現,則說明他已經在短期內平定了遼西高氏的起兵,轉而帶兵南下,粗步估計,對岸的隋軍,恐怕不下八九萬人,加上新兵不斷從四郡招募,跟我們的兵馬也差不多,如果我等還覺得兵力佔優勢可以強攻下去,等我軍力竭,人數驟減之後,很可能就是羅成帶軍反攻來征討河北軍之時,所以,我們該轉換戰略了。”

凌敬皺着眉頭,在旁道:“我也同意宋長史的建議,不能再消耗軍力了,遼西高氏如果被滅,我們等若失去了盟友,已經不足以滅掉北方羅家軍,在這樣拼下去,會使我們元氣大傷,錯過爭霸天下的大好機會。”

衆將士紛紛點頭,也不想跟隋軍繼續作戰了,何況那戰神羅成再次出現了,他們都心裡沒底。

竇建德見衆人在心理上就已經未戰先怯了,也知道無法再跟羅成的軍隊硬拼,嘆了一口氣,詢問道:“難道我們要停止北伐,原路折回,失敗告終?”

宋正本搖頭道:“當然不是,在下有一計,可以化被動爲主動。”

竇建德聞言,露出期待之色,詢問道:“宋長史有何謀計,快快說來。”

宋正本在衆人翹首以盼的目光下,乾咳一下,潤了潤喉嚨,說道:“此計名爲驅狼逐虎!”

衆人一愣,都有些不解,在兵法上,倒是有過驅虎吞狼之計,利用一方去制衡或解決另一方,以保全自身,三國時期荀彧的計謀,挑起劉備與袁紹的鬥爭,導致徐州空虛的狀態,這樣呂布見徐州空虛則會乘虛奪取徐州,驅呂布而吞劉備。

“呵呵,宋長史,你是否記錯了,那叫驅虎吞狼之計吧?”有人取笑,衆人莞爾。

竇建德知道宋正本飽讀經卷史書,肯定不會弄錯,擺手制止了衆人的嘲笑,讓宋正本繼續說下去。

宋正本臉上有揶揄之色,對這些大老粗也不以爲意,說道:“這就是從那一計上,推陳出新,乃是本人臨時想到,如果把羅成比作豺狼,那麼竇將軍就是猛虎,百獸之王,我這計策,就是我們停止進攻大清河防線,也不跟隋軍繼續拼殺,而是加固河堤,也學着對岸隋軍那樣,建立河灘防線,一層套一層,不再北伐,專心經營河間、信都、上谷等周圍六七個郡,把聲勢造得越來越大,派人到江都、洛陽散佈消息,到時候,越王楊侑、還有那昏君楊廣,肯定急不可耐,會下達調令讓羅成主動出戰來平定我們,到那時,咱們跟對岸隋軍的身份就對調過來,改成他們進攻咱們了,我軍以逸待勞,佔據河灘防線,也可以耗死北岸的隋軍,此計就爲驅狼逐虎!”

衆人聽完,全都吃驚了,感到謀士的陰險,可以說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瞬間就把局勢給反過來。

沒有人再嘲笑他不知‘驅虎吞狼’四個字了,很顯然,這是全新的計策,在三國舊的計謀之上,加以改版,而且,把羅成比作豺狼,把竇建德比作虎,這很符合大夥的心理,如果調過來,那就弄反了,大多數人爲剛纔失禮感到尷尬。

最先取笑計策名字的曹湛亞將站起身,對着宋正本抱拳一禮,臉色誠懇,表示自己的歉意和無知,算是給足了宋正本面子。

竇建德仔細琢磨後,露出笑容:“此計甚好,不但可以減少我軍的損耗,還能以逸待勞,等待羅成帶隋軍來攻,讓他們也常常渡河戰的苦頭。”

宋正本繼續說道:“此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全面封鎖邊陲四郡,把羅家軍孤立起來,無法跟中原貫通,他們地處邊陲之地,地廣人稀,文化底蘊薄,缺少人才俊傑,豪門貴族,只要能困住他們,羅成的勢力發展就弱減緩下來,威脅自然就小了。”

竇建德眼神一亮,同意了此建議,同時決定,河北軍就在河間郡駐紮,全力發展黃河以北的廣袤土地,穩固地盤和實力,暫時不跟羅成決戰了。

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項目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惡少被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
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玄霸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百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九百七十八章 晉安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八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五百二十八章 盤算賬目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陣父子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項目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五十章 出關平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擊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惡少被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華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四百三十章 共歷難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鬥嘴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