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

長安城,羅成府。

清晨,萬籟俱寂,東方的盡頭泛起的一絲絲亮光,徐徐地浸潤着淺藍色的天幕,新的一天從遠方漸漸地移了過來。

羅昭雲聞雞起舞,一大早晨,天矇矇亮,就在自己的府邸內刻苦練槍。

“哧哧哧!”

他的槍術非常犀利,出招簡潔、迅速,沒有半點後世戲臺舞槍的花哨、虛招,只見他手中長槍如龍,犀利威猛,縱躍如飛,電光颯颯。

由於一年前,羅昭雲在東宮跟魚成都比武,十招內被擊敗,給他的衝擊很大,使他認識到自己的功夫淺薄,還不足以與當世猛將匹敵。

正所謂知辱而後勇,這一年來,他先後向羅榮學習羅家祖代傳下的槍術,又向其父羅藝,討教五虎斷魂槍精髓,日夜苦練,堅持了一年,功力再次精進,已經觸摸到化勁的邊緣,只差臨門一腳了。

不過,這一腳,需要水到渠成,需要靈機一動,需要悟性和機緣,時候未到,還是難以突破。

羅昭雲平時也跟李靖相互切磋槍術,後者出身將門,不但精通李家祖傳槍術、韓擒虎的槍法,他少年時候,也入深山中學藝,略懂一些吐納之處。

他的功夫在二十歲時早已破了化勁,如今三十多歲,實力強盛,算是半個江湖高手了,當然,比之魚成都,在武功上還是要遜色不少。

這些日子,李靖與羅昭雲結交,志趣相投,肝膽相照,兄弟之情頗深,於是沒有藏私,傳了他一套打坐斂息的口訣,可以通過呼吸、數息,使內勁不斷在經絡內來回鼓盪,就如同青蛙鼓氣一般,這樣使體內的氣勁,壯大內臟,強化體能。

這是習武煉氣的基本原理,武功不是神話,與身體代謝息息相關,這般靜功濾氣,就好像拉風匣子一般,呼啦呼啦,反覆排出雜質,化剛硬的內勁,爲綿綿真氣,滋補全身。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這種習武途徑,跟淘金子差不多,堅持到最後,才最有價值。

羅昭雲練完武后,用過早膳,要準備出門接受任務,護送晉王楊昭今日前往仁壽宮了。

這個任務,是周羅睺親自交待,欽點他爲此次三百護行精銳的都尉頭領!

寧沐荷親自爲他服侍更衣,鎧甲、披膊、盆領、護腕……一件件爲他穿戴起來。

此時,寧沐荷恍惚間覺得自己就象一位小妻子,侍奉着自己心儀的男人,爲他披甲穿衣,送他奔赴戰場。

一種從沒有過的念頭,在她心中滋生,就如同一個種子,破土而出,生根發芽。

寧沐荷的臉頰有些微紅,這個感覺,讓她有些身子發軟,特別是聞着羅昭雲身上散發的陽剛男子氣息,更是有些沉迷。

她和羅昭雲自從七八年前,就在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寧沐荷曾一度像大姐姐一般照顧着他,當初那個小男孩,如今已經過了束髮禮,成爲少男子了。

寧沐荷的心思,似乎也有些轉變,不只是希望,只當他姐姐了。

須臾,寧沐荷爲他把束帶繫緊,用素手拂弄一下羅昭雲額頭幾綹黑髮,然後踮起腳,又將銀光閃閃的頭盔,端正地爲他戴好,在頜下繫上了帶子。

羅昭雲一身戎裝鎧甲,更顯得英氣勃發,星目生光,挺拔威武。

“阿郎,此去仁壽宮,一定要倍加小心,最近京城內似乎風氣不大尋常,酒樓內的富貴客人也變少了,大家似乎諱莫如深的樣子,怕是京城要出大事了。”寧沐荷爲了能幫上羅昭雲,素日裡除了經營酒樓和盤算賬目,抽空就看書學識,翻閱典籍,所以言談舉止,見識修養,頗有大家閨秀的韻味了。

“放心吧,我定能逢凶化吉!”羅昭云何曾不知,這仁壽宮乃大凶之地,恐怕要有宮變發生。

雖然在歷史上,這一段大隋正史,往往被說唐文、隋唐演義等傳奇小說所蓋過,影響了後世人的看法,比如把隋煬帝塑造成昏庸的暴君,什麼欺娘戲妹,什麼命人勒死文帝等等,多是杜撰,當不得真。

隋文帝已經垂危,楊廣爲太子,已經名正言順成爲第一繼承人,即將登基,有太多的大事要處理,還會調戲什麼後宮嬪妃陳貴人嗎,登基之後,不是有更多的機會?

而且楊廣極其聰明,又懂僞善,不會在那個節骨眼上,節外生枝,被傳奇小說寫的那麼不堪。

之所以楊廣的形象非常差,這根唐朝修史有關,一方面,編纂隋史的人是魏徵,他修史時候態度很明確,打算讓唐朝歷代皇帝引以爲戒,所以對楊廣形象可以貶低,突出天命難違;另一方面,唐太宗登基手段很不光彩,幾乎與楊廣酷像,所以爲了抹光自己的形象,於是把與他相同奪嫡經歷的楊廣,故意抹黑了一些,也突出大唐的正統。

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時,四處尋找文獻旁證,也知道楊廣在仁壽宮無辜,但唐爲正統,他不可能爲隋翻案,同時他又要在宋朝時期,豎立一個教育後世皇帝的反面典型,但他還算公正,在採用某些史載的同時,也還原當時一些情況:就是文帝駕崩時候,是臥於牀,與大臣握手辭別了,並非被謀殺勒死。

羅昭雲就讀一年的歷史系,處於專業的習慣,對所有正史都持着懷疑態度,有四五分真實,就已經不錯了。

歷史更多是勝利者,爲了自己的某種政治需要做出發點,而編纂前朝幾百年的歷史,如何會做到真實、公正?

剛到辰時,身披鎧甲的羅昭雲走出大門,縱身一躍,一個箭步跳上馬背,策騎先去長林軍駐所報道。

他先到軍帳內,跟周將軍辭別,當場被叮囑了一番,讓羅昭雲注意路上的護送安全,不能讓晉王和小郡主受傷!

“小郡主也去?”

周羅睺點頭道:“當然,她今早提出,要去仁壽宮去見父母,誰能攔得住?何況,晉王殿下也同意了。”

羅昭雲點頭,反正任務未變,也不差她一個了。

當他來到東宮前的廣場,三百精銳武士,甲冑鏗然,衆將衣甲鮮明,向走來檢閱他們的頭領,行以軍禮。

羅昭雲看到了郭孝恪、紀平伍也在其中,微微點頭,這次出行,恐怕不會太平,有幾個生死兄弟隨行,也算增添一點底氣了。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八十三章 少女朦朧總是詩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四百七十六章 鋌而走險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九百章 布殺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穩少女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十二章 廝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八十三章 少女朦朧總是詩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隱患之防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三百章 歡喜冤家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四百七十六章 鋌而走險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一千零一章 天災人禍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九百章 布殺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視地形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穩少女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第十二章 廝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三十四章 積累財富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訪客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