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

羅昭雲定好了發展的宏觀方向後,使得文官武將們,知道了北方四郡發展目標,免得迷茫,失去割據自治的信心。

許多時候,有了大方向,讓人理解後,衆人才能齊心協力,萬衆一心去努力,否則,會感覺前路茫茫,心中動搖,自然也不會全心效力。

羅昭雲道:“剛部署了用兵戰略,發展六郡後,還有許多事要細商,自古以來,控制邊陲的手段,不外乎是駐兵、屯墾、設官、納稅、編戶等事,所以,在駐軍屯墾、移民實邊、編戶齊民、納稅徭役、科舉教學、同文通兌方面,儘快完善條文,各郡守加快推進。”

於仲謙、祖珽等郡守點頭稱喏。

羅昭雲繼續道:“此外,還有一事當重視起來,那就是鋪設郵驛,暢通交通,不止促進工商的興旺,也有利於我們真正對整個東北進行掌控,目前官道還有許多沒有鋪徹完成之處,需要繼續完工,但不可奴役百姓不顧死活去勞作,而是採取工錢與力役結合的形式,租用勞力,再者可利用戰俘去幹,爲自己消罪,換取自由身;這件事由高表仁、樊東尹去負責執行”

邵長函點頭道:“的確,郵驛不通,則政令不達,會使得軍令延滯,通商受阻,各處百姓之間,不相往來,造成偏僻落後,如果能把郵驛改善、提高效率,使政令通達,自然方便許多。”

羅昭雲交代完郵驛、交通的事,又提到了在涿郡靠渤海灣的位置,造一個海港,召集能工巧匠打造船隻,訓練水師,日後可以組成艦隊,渡海去往山東、江南等地,通商也好,轉移難民也好,都是一條新的線路,而且不受阻礙,暫時交由薛萬述去辦。

他在用人時候,發現可用之人還是太少力,尤其是治民和工程、經商方面,光靠這些年輕小將,沒有任何經驗,是辦不好的,需要更多士子來效力。

安排完這些事,就讓諸將和文官回去準備,接調令陸續上任了。

衆人心中已經沒有了朝廷旨意,兵部、吏部文書等,都清楚朝廷快名存實亡,他們目前只聽羅成總管的命令。

就在黃河以北兩股勢力息戰的時候,黃河南面,卻發生了大戰。

李密帶軍從金提關出發,逼近滎陽,沿途郡縣城全部失守,四處招募新軍,各方來投,使得這支瓦崗軍從十餘萬,迅速猛增至二十萬人,軍力強大,來勢洶洶,佔據了諸多縣鎮。

滎陽郡守楊慶,爲河間王楊弘之子,隋朝宗室,他狡詐多謀,善於見機行事,大業初年,當時隋煬帝楊廣猜忌骨肉,滕王楊綸等都遭廢黜流放,只有楊慶善於迎合得以保全,如今看到李密來勢兇猛,早就派人去往洛陽和江都送信求援。

楊廣立即調動最近在平定叛亂中戰功赫赫的張須陀,掛職滎陽通守,去往滎陽援救,總領當地的軍事指揮權。

張須陀帶領精兵三萬,迅速趕到,擊敗了瓦崗軍的先鋒部隊,那些先鋒中的偏將,聽到張須陀之名,立即望風而逃,抵抗甚微,潰不成軍。

蒲山公大營。

翟讓坐於主位上,聽到前方張須陀帶兵前來增援滎陽,頓時臉色大變,憂心忡忡,下意識要撤軍回到金提關,不願意跟張須陀硬碰。

“這張須陀,壯年時候不得志,被那些老將軍壓着,沒有展現身手的時候,每逢大戰,都是楊素、賀若弼、史萬歲、李景這些資歷更老的將軍出戰,想不到大隋衰微之際,由此猛將站出來,力壓河北、山東大部分義軍,本將軍一直不願與此人對敵,想不到,今朝還是遇到了。”

翟讓不論是武藝還是謀略、膽量、氣度,當個寨主絕對夠了,統攝幾萬人馬,割據一方,已經是最大限度,比之羅藝還不如,沒有真正治軍、安民的能力,所以,讓他面對大隋最近威名赫赫的常勝將軍,投入十萬兵力打大戰役,他手足無措,根本就沒有這個指揮才能。

翟摩候是翟讓的侄子,此時站出來道:“叔叔,不如我們撤回金提關,堅壁不出,以逸待勞,讓張須陀來攻,可以消耗隋軍實力,拖也能拖垮隋軍。”

王儒信是翟讓好友,看出了大當家的心理,於是也附和道:“的確不宜與張須陀硬碰,一旦失利,後果不堪設想,恐怕也金提關也得失去,不如以退爲進,控制住金提關,跟隋軍耗下去,等待其它各路義軍抗隋,分擔壓力。”

衆人沉默下來,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李密,帳內大部分都是李密提拔上來的武將,算是蒲山公派系。

原本李密開春之後,就制定了策略要攻克滎陽,但翟讓在後方瓦崗山上,被翟弘、黃君漢等人不斷勸說,要他去往前線督戰,否則,前方的軍權都被李密掌控,收買人心,以後大家只認李密,不知有翟讓了。

李密見翟讓等人打了退堂鼓,心中暗自輕視,但是沒有表現出來,在副主位上站起身抱拳道:“翟將軍,張須陀最近一年雖然名聲很響亮,並非他本人多厲害,而是對手實在遜色,除了王薄外,其它都是蝦兵蟹將,不值一提之流,如何能跟我瓦崗軍相提並論?”

“倘若張須陀真是常勝將軍,能征善戰,就不會等到五十歲纔出頭了,所以,在鎮壓農民起義軍上,他有着特殊性,因爲他的軍隊畢竟是正規軍,或者說,是有正規軍律組織,武器裝備齊全的精銳,而那些起義軍都是烏合之衆,武器都是木棍、鋤頭等,沒有多少騎兵和強弓弩箭,打不過他也屬正常,但是,並不代表張須陀就沙場無敵了。”

李密發言之後,徐世績、賈雄、王伯當、柴孝和等人紛紛點頭附和,都表示不應就此撤退,應該跟張須陀一戰。

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隘口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話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醫隊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
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隘口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決雌雄(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話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關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醫隊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佳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遷都之論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