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突厥入侵,鐵騎開路,不對周邊城池進行騷擾,而是直搗黃龍,衝着長安城而來。

在中原的兵法上講,這叫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但是,突厥人卻並不這麼想,因爲草原民族擁有快速的戰馬,又不需要糧草線的補給,進入中原腹地,橫衝直撞,中原步兵想要圍剿、追擊太難了。

突厥騎兵每個人只帶十幾天的糧食,途中會有打草谷的散騎隊伍,衝入鄉鎮、村裡搶奪糧食,燒殺掠奪,補給糧草所需,由於行動快,一去一回,並不費事,這種手段成爲草原軍隊慣用手法。

所以,羅昭雲針對突厥騎兵的特點,設定了伏擊範圍,就是在上郡三川一帶,作爲正面抗擊的地點,因爲那裡除了是延安郡、弘化郡進入上郡的必經路線,道路好走,而外圍都是崇山峻嶺。

再向西南、東北兩側擴開,有兩條河流阻斷,分別是洛水、華池水,兩條大河,一旦突厥隊伍進入這裡,遇到伏擊和阻截,想要向其它地方突圍,最後也是徒勞,會被河水阻斷,只能沿着迴路折返。

羅昭雲與肱骨心腹大臣們,反覆分析、部署,終於到了要行動收網的時候。

來護兒、陳綾等人離開皇宮,回各自衙署去安排工作了。

羅昭雲起身活動一下筋骨,整日的操勞,治國理政,武藝都有些落下,修爲一直停滯不前,甚至有退後的跡象。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作爲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前期依仗的是個人勇猛,但越往後,便需要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更多是制定方案,總管全局,而不是再衝鋒陷陣了。

所以,羅昭雲回到宮內之後,還是要每天批閱奏摺,抽空看一些大華的律令格條,典章制度,聽翰林院學士講解前幾朝的興衰、儒學經學的傳承等,融入這個時代歷史細節和思維,才能真正融入進來。

他許多現代的思想,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跟這個時代的風俗文化,歷史沉澱,生產關係等,相融合纔可以,步調太大容易出問題,超出了文武百官的接受能力,也容易成爲孤君,適得其反。

治國,最關鍵就是用人,善斷,開明,能把得力大臣用好,各職能部門運轉有序,朝廷這個大機構才能穩定下來,天下百姓才能正常的耕作、生活。

夜幕降臨。

天穹上滿空星斗閃爍着光芒,像無數的銀珠,密密麻麻鑲嵌在深黑色的夜空,璀璨閃光。

皇宮內已經掌燈,一排排、一串串的紅燭燈籠,掛在許多巍峨高聳的長廊、雕樑畫棟的屋檐、重檐塔狀的柱杆之上,照得宮城燈火通明。

庭院深邃,瓦磚精美,富麗堂皇的宮殿內,羅昭雲與一衆愛妃團聚用膳。

長孫皇后、楊皇后、薛芷箐、高雨霏、蕭依依、寧沐荷、慕容紫嫣聚集在大圓桌上,此外,還有一個竇紅線,她也是第一次參與這種宮廷全家宴。

與竇紅線一同入宮的那兩位采女,剛提到淑人,正六品的級別,而竇紅線一直被陛下寵幸,去她宮內的次數多,似乎得到的滿足也大,所以,一路提拔,短短一個月內,已經從采女提到了美人之上,接近從三品,馬上要封婕妤了。

這種嬪妃大聚會,羅昭雲看着以一個個容光煥發,花枝招展,美輪美奐的皇后、嬪妃們,頓時感到做帝王的好處。

八位蕙質蘭心的年輕女子,傾城絕色之姿,穿戴各異,珠光寶氣的頭釵閃爍光芒,綾羅綢緞的宮廷長裙,顯得雍容華貴。

除非這八位嬪妃之外,她們身後都有貼身侍女站立,在旁邊伺候着,大多俏麗清秀,身段可人,外圍還有年輕的宮女、宮娥、內侍太監在侍奉,隨時聽候差遣、召喚。

這既是皇室的氣派,雖然羅昭雲有點痛恨萬惡的舊社會,奢侈之風,但這是時代的產物,民智在這個水準,接受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都覺得理所當然,羅昭雲也只能順從。只不過,把檔次降下來一些,不推崇奢侈、享樂之風,對一些繁雜禮儀、場面等,都講究一切從簡,大華風氣已經比前朝大隋好上許多。

宴會開始,羅昭雲率先舉杯,與諸妃同飲。

“在做的東、西皇后,還有幾位嬪妃們,今日難得相聚,能喝酒的可以飲酒,有孕在身的以茶代酒,我們慶祝今日得之不易的團圓。朕希望你們在宮內生活,能夠相親相愛,和諧共處,開心、平安地生活下去。”羅昭雲開場說了一些大白話,這也是他肺腑之語,誠摯希望宮內和諧,不像後世《甄嬛傳》等宮鬥劇演繹的那樣血腥、殘酷。

長孫無蓉、楊採玉、蕭依依、高雨霏等女子,跟羅昭雲都有許多的經歷,能夠走在非常不容易,有的相識已久快十年,有坎坷,有離別,有擔憂之念,有相思之苦,如今在宮內生活,雖然憋悶了一些,但至少能夠經常看到心愛的男人,他哪怕做了帝王,但還是那個不忘初心的男子,令諸女感到欣慰、感動。

慕容紫嫣第一次與這他麼多妻子同桌,開始略顯生疏、拘謹一些,好在長孫皇后等人,和顏悅色,對她並不排外,而且多有關心之語,加上宴會的輕鬆和諧氣氛,倒是讓她很快融入進來。

可能唯一有心結的人,就是竇紅線了,她當初入宮,頂底了真正采女的名字,是進宮行刺來的,現在偷雞不成蝕把米,把自己身子還搭進來,成了他的女人,別提多鬱悶了。

但是,入宮了一兩個月內,羅昭雲對她呵護有加,非常寵幸,留宿了多晚,給她身體和心靈的衝擊很大,漸漸地,別說要行刺下不了手的問題,連出宮的勇氣都沒有了,似乎有些捨不得他,一時割捨不下這段彆扭的感情。

可竇紅線又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僞造的,事後肯定會調查出來,到時候就是欺君之罪,而且,自己欺騙了他,有欺君之罪,今後該如何收場呢?

所以八位女子用膳,只有竇紅線有些心不在焉。

“明日陛下要御駕親征,北上抗擊突厥,讓我等一起恭祝陛下,旗開得勝,大破突厥,早日凱旋歸來!”長孫皇后嫣然一笑,率先舉杯提議,這種場合,由她這個皇后身份帶頭,是比較合適的,其它妃子提出,便有些僭越了。

“祝陛下!”其它妃子們一起舉杯,一個個笑盈盈的傾城美顏,酒不醉人人自醉,羅昭雲笑納,與諸女飲酒暢談,算是出征前的一場家宴踐行酒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九百九十二章 御史進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滅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一百一十六章 煙雨樓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
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九百四十章 騎兵陣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勢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八百八十六章 落寞的鐵娘子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實幹興邦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八百六十三章 談何回頭路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九百九十二章 御史進諫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勢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會師請罪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滅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陽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元宵燈會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將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八百六十八章 糧道出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一百一十六章 煙雨樓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