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

羅昭雲快馬奔騰,一騎絕塵,晌午出發,一路向西,爲了避開草原突厥兵馬,所以沒有走關外草原,而是沿着邊關重鎮防線,先經過雁門、馬邑一帶。

在這裡,他已經遠遠望見了兵甲鏘鏘,旌旗飄揚,到處都是運糧車隊和各地府兵,向雁門關外的大軍營地聚集,然後一齊北上。

大戰前緊鑼密鼓、調兵遣將的氣氛,壓得人緊張兮兮,喘息都有些壓抑。

羅昭雲沒有停留在這,因爲榆林外、古磴口,隋軍只是輔助啓民可汗對抗突厥大將軍俟利伐的進攻,爲次要戰場,是否會交戰,能打到什麼程度,都不好說,畢竟這是牽引主力的掩護之戰,對方未必真的猛攻,只是不斷滋擾居多,不好建功。

他繼續趕路,的盧馬飛奔如梭,經過朔州、夏州、靈州、涼州、甘州、肅州,一路上見到不少府兵隊伍在向西北集結,騎兵轟然踏地而過,運糧車隊更是隨處可見。

要知道古代戰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線打仗需要的糧草動輒天文數字,雖然府兵會自帶糧食,但那只是月餘的口糧,基本會在途中就消耗一半了,到了前線,已經剩不下多少。

一旦戰爭持久,鏖戰半年,那糧草的消耗可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如果按照一個士兵每日一斤米,那麼三十萬大軍,每日消耗就是三十萬斤,約兩千五百石,一個月下來,就是七萬五千石米,半年呢,就是四十五萬石。

這個數字太大,光從邊戍的糧倉運來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像隋文帝這種君王,是不放心把衆多糧食儲存在邊關的,一旦某個大將心懷不軌,割地爲王,糧草充足,等若養虎爲患,往往都是把朝廷糧倉設立在京師附近。

大隋就是如此,幾大糧倉都在中原地區的腹地,長安城附近有太倉、廣通倉、常平倉,洛陽附近有回洛倉、洛口倉、河陽倉等,沿着黃河和運河排布,運輸方便。

邊疆之地,講究府兵自力更生,閒時候務農,利用軍田和官職田耕種,夠駐軍的口糧開銷了,可是這次要調動三十萬大軍,除邊戍聚集十萬衆外,其餘二十萬都是從各地趕過來,糧食需要朝廷集中調運到前線。

這時候,壓力就來了,光這額外二十多萬軍人的消耗,這個時代沒有火車,馬匹都用作戰馬,拉車很少,只能用牛車和民夫,耕牛也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用民力推車。

而這個時代的車軲轆都是木質的,車軸質量也差,所以行走起來,非常不便,長途跋涉,從中原地區糧倉聚集,然後送往邊關,這就需要動用各地無數的民夫,再從邊關運往數百里外的前線,動用的壯丁更是成倍疊加,途中消耗巨大。

二十萬隋軍出征,後方輜重苦力和民夫徵調,就會動用近百萬人,平均一名士兵就要有五名民夫來進行後勤援助。

而且民夫們也要消耗糧食,運轉上千裡,消耗近半,所以運轉的糧食要比實際使用的,還有多一倍。

戰爭,國之大事,一點也不假。

最根本還是拼國力,眼下正是隋朝鼎盛之時,各大官倉物資蓄積之豐,是歷朝歷代所難望其背頂,甚至隋朝滅亡二十多年後,隋王朝積累的物資還沒有用完,當然記載是否屬實,後世學者說法不一。

這一日,羅昭雲終於抵達了沙州地帶,可以看到招兵處,在接收各地趕過來的地方府兵隊伍,有的是接到軍令成隊成軍趕來,這樣比較容易安排,像羅昭雲這樣單兵,就要排長隊了,一個一個檢查路引和地方出具官府介紹函,驗明身份。

這裡的功曹長官看到羅昭雲氣宇軒昂,自帶甲冑,手中的長槍、硬弓、佩刀都不是凡品,又知他自備了戰馬,料到他出身門望大族,家庭殷實,所以沒有把他當成普通的地方府兵直接分配到泥腿子的步兵營,而是選拔入散騎營,由騎兵營的錄事,再根據他的擅長,進行隊營分配。

這個時代講究門第出身,如果是普通兵農出身,那是沒有什麼照顧的,直接成爲前線大頭兵,淪爲衝鋒陷陣的炮灰;但貴族子弟,卻可以在一些稍微輕鬆、建功方面的部門做起,比如親兵營、騎兵陣等,危險少又體面。

羅昭雲拿到自己名字的軍士腰牌,是個小木牌,正面寫着“左軍騎營”四個字,背面寫上了“幽州、羅成”,一面代表着歸屬營盤,背面代表的戶籍州縣還有名字,牌不離身,一旦陣亡,可以根據腰佩來確定死者身份。

他騎上馬,離開沙洲的募兵處,與被分到相同騎兵的軍士,一起趕赴聚集的陣營。

原來,三十萬前線大軍被分成了兩路,一路是玉門關軍,一路是陽關軍,這兩座城關,一南一北,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扼守着要塞,突厥軍正在全力攻打,隋軍駐軍充當先鋒軍,已經跟突厥軍激烈交戰中。

羅昭雲報名的地方,是玉門關設在這裡的隋軍接收點,很快,他們一羣臨時組成的騎兵和步兵隊伍就被帶往了前線,整編入六軍。

所謂六軍,指的是先鋒軍、左軍、右軍、後軍、中軍、輜重軍,這是粗略地劃分,每一路軍馬又會細分爲自己麾下的七軍營,相當繁瑣。

經過層層分流,最後羅昭雲終於來到了自己歸屬的左軍,軍中的司馬和偏將帶着百夫長、隊頭們,正在巡視今日到位新軍,順便挑選適合自己軍中的人馬,有一位百夫長看到羅昭雲的戰馬不錯,於是把他要到了左軍第三斥候團。

羅昭雲鬆了一口氣,終於塵埃落定,明確了去處,這一層層集合、挑選,相當麻煩,只能耐心等待,現下可以去自己的隊伍營地,見到自己袍澤夥伴了,有些激動。

大漠蒼莽,風沙漫漫,當羅昭雲和一羣騎士,隨着百夫長來到營帳時候,一抹鮮紅的夕陽垂灑在天際,快到黃昏了。

但是數裡的玉門關處,仍傳來廝殺聲和擂鼓聲,那股金戈鐵馬混合在一起的聲音,讓人緊張又振奮!

他放眼四顧,漫山遍野都是無數白色的帳篷,像是一朵朵盛開的小花,散落在一片綠洲原野上,戰馬的嘶鳴、將士的訓練聲與風沙的狂舞交雜在一起,匯成首淒涼的塞外小調。

無數的旌旗迎風招展,不時有騎兵隊轟然而出,兵甲鏘鏘,馬蹄震天動地,這股真正的軍旅風範,雄渾的氣勢深深震撼了他!

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戰突厥先鋒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擒殺北齊王第七章 識破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奪城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十二章 廝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二十六章 拼殺
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一千章 流民入長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戰突厥先鋒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計劃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擒殺北齊王第七章 識破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八十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奪城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十二章 廝殺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八百零五章 敘話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六百章 血拼滎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二十六章 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