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

晉陽起兵的消息傳開,使得天下義軍沸騰,門閥震動,因爲這是李閥代表,也是關隴貴族中,聲望最高之一,不得不受重視。

李淵雖然這些年仕途不紅火,但他畢竟是皇親國戚,跟楊廣是表兄弟,一個外公,跟獨孤家、楊家都有親戚關係,另外,李淵的原配竇氏,乃是竇閥的一位才情不俗的千金,這使得竇閥子弟,跟李淵也有親戚關係。

他這一起兵,李閥、獨孤閥、竇閥全都前去投奔,勢力壯大很快,人才濟濟。

這就是大門閥的優勢,豪族子弟,覺得跟隨這種身份的首領,纔不辱沒自己家族身份,而且,只有這樣的豪門起兵,才能兼顧豪族門閥的利益,他們信不過那些出身草莽的豪雄。

整個北方的反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江都行宮。

楊廣得到了部分消息,氣的火冒三丈,大發雷霆,摔起了宮內瓷瓶瓦罐,玲琅玉器,來發泄自己胸中怒火。

“反了,都反了,一羣反賊,統統該誅!”楊廣大呼小叫,整個大殿內,只有他一個人,侍女、太監都被他趕出去了。

發泄過後,楊廣頹廢地坐在玉石臺階上,看着雕龍畫鳳的石壁,金碧輝煌的穹頂,純金打造的龍牀,這些是王朝皇室的威嚴和奢華,讓楊廣產生濃烈的不捨和留戀。

他有一種預感,江山分崩離析,已經無藥可救,從江都北返洛陽的路,已經被叛軍重重阻隔,楊廣也無心去征討亂賊,只想好好享受一番,能夠繼續過着奢華的帝王生活,再挺個十年二十年,能壽終正寢就行。

縱觀這一生,楊廣覺得自己做的大事已經夠多,開鑿運河,貫通南北,修築長城,不亞於秦長城,讓番邦前來朝拜,稱之天可汗,這就夠了,再也沒有了大業之心。

這時候,殿門開啓,蕭皇后走了進來,穿着上襦下裙的華服,襦衣長衫是鵝黃色,領口和袖口用金絲刺繡,還鑲着綾錦,雍容華貴。

下面則是一件圓弧形的多褶八湘裙,款式貼臀,寬擺齊地,腰間一條細細的帶子,顯得纖腰細細。

蕭皇后的肌膚如雪,亮澤繃緊,國色天香,如今已經四十五六歲年紀,但因爲保養好,自己精通一些醫術,馭顏有道,看上去還不足四十,身材飽滿,纖腰款款,風韻猶存。

就像一個熟透的蘋果,從內到外散發着一股成熟的味道。

楊廣雖然整日浪跡於宮嬪之中,御女無數,朝三暮四,一日不知摟抱多少女子尋歡作樂,但他心中,還是非常敬重這位結髮之妻,很少對她發火動怒。

“陛下,你今日爲何如此大發雷霆,是否有什麼煩心的事?”蕭皇后柔聲詢問。

“反了,都反了,西北迅速崛起好多股叛軍,在興風作浪,危及大興城,劉武周、樑師都、薛舉、李軌,這些叛軍首領,大多是我隋軍地方郎將,現在也造反了,影響極其惡劣,朕感到,要衆叛親離了。”

楊廣雄心沒了,反而多出了詩人獨有的陰鬱情緒,多愁善感,變得玻璃心,最忌諱遭自己人背叛。

蕭皇后聽完也暗暗心驚,有些擔憂,西北是門戶,重兵之地,一旦造反,很容易跟突厥、西域聯合,威脅大隋江山。

以前是綠林盜匪們造反,如今加入了地方將領,這局勢就不好控制了。

“江都這邊,也不太平,聽裴矩、司馬德湛稟告,杜伏威、陳族後人在聯合,要圍攻我江都郡,徹底將朕困於江東,目前丹陽輔公拓、毗陵沈法興、海陵李子通、吳郡劉元進、豫章林士弘等人,都在蠢蠢欲動,發兵向江都郡進發,腹背受敵,讓朕如何才能安心享樂下去?”

楊廣越說越傷心,好好的一個大隋王朝,變得這般田地,他無心再打理,只想着自己能夠平穩在這裡度過後半生,偏安一偶,享受帝王的榮華富貴,也是美事。

當年他年輕銳志,爲了謀取皇位,一直低調內斂,對於奢華和極欲都沒有放開,登基之後,又匆匆忙着豐功偉業,南巡北巡不停歇,如今雄心磨滅後,他才發現享樂,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蕭皇后在一旁輕嘆,看到丈夫一天天意志消沉,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凌雲壯志,帝王風采,現在的一舉一動,行爲思想,都是亡國之君的跡象了。

“陛下,您終究是這個江山的主人,即便自己不去親勞費神,但可以下一張旨意,調動忠君愛國之士,爲陛下分憂排難。”

“張須陀一死,還有何人有本事鎮壓那些叛亂?”楊廣頹廢一嘆。

蕭皇后眼眸一亮,說道:“陛下,不要忘記咱們大隋還有一員福將,就是您的駙馬,羅成那孩子,她迎娶公主,對朝廷忠誠赤膽,可以派他去征討叛軍。”

楊廣搖頭道:“他已經困在涿郡,南面被竇建德的兵馬阻截,北面有契丹、高句麗牽制,難以調兵出來了。”

蕭皇后解釋道:“陛下,各地都有府兵,卻無良將,更缺少像張須陀、羅成這等將帥,可以低下一道聖旨,調動羅成一個人,去往西北,當年消滅吐谷渾時候,在西海郡駐紮的那批兵馬,可都是他的舊部下,如果他能過去統領,一來可以防範西海郡的府兵郎將趁亂自立造反,而來駕馭部將,對西北薛舉、李軌等人進行鎮壓,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楊廣聽後,忽然間來了些許精神,也覺得這個建議很好。

“好,我這就讓秘書監袁充起草一份詔書,封佑國公羅成爲平西大元帥,即日起趕往西海郡,調動西北府兵,征討薛舉、李軌等亂臣賊子的叛亂!”

蕭皇后又道:“至於江都郡的安危,陛下身邊追隨的武將中,有趙才、來護兒、魚俱羅、裴虔通、王世充等將,何愁不能對付杜伏威等草寇之輩?”

楊廣聞言點頭,這才找回了一些自信。

——

ps:昨天公司有事,白天開會談新項目,晚上在單位弄材料,回家快半夜了,所以就沒有更新上,今天爭取更3章。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會爭論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土樓山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宮內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七十七章 開元通寶第一百七十八章 節節勝利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國帛書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國反應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四百零四章 落難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復國軍反擊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謀算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會爭論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壓力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線崩潰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殺機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土樓山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蘇烈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業曙光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慘突厥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宮內第四十九章 袍澤兄弟情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三百一十八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