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

羅昭雲聽到麾下文臣武將一番激昂論調,始終保持沉默,沒有反對,也沒有同意。

隋煬帝剛死,他馬上就自立,未免太心熱着急了。

屈突通這時候還在患得患失地悲憤痛哭,一副忠君愛國的志士姿態,與這些年輕關隴子弟形成鮮明對比。

羅昭雲也裝作抹淚感傷的神情,嘆道:“屈將軍,請節哀順變,先帝駕崩,作爲女婿和臣子,同樣感到難過,但現在不是我們傷心的時候,首先要爲先帝發喪,然後祭旗,誓要誅殺宇文化及這個惡賊!此外,平定西北叛亂,不可貽誤戰機,不管大隋命運如何,這天下蒼生還是要解救的。”

衆人聽到少帥的話,沒有當場宣佈自立,多少有些失望,但是,也覺得少帥說的有些道理,就沒有再勸,但彼此之間,相互對望,都看出對方希望少帥自立爲王,脫離大隋。

屈突通停止了哭腔,拱手對羅昭雲道:“少帥能如此對朝廷忠心,也不枉先帝器重一場,許以駙馬!屈某不才,也絕非迂腐不堪之人,心中雖然戀舊,也知道時勢造英雄,目前大隋的確要覆亡了,非人力所能挽救,屈某不敢奢求少帥繼續效忠瀕臨覆滅的朝廷,而葬送大好前程。當仁至義盡後,可隨機應變,屈某看清少帥的品質,自當竭力追隨,不論做任何決定,都用戶支持。”

這屈突通畢竟也是聰明人,雖然當初執意要效忠朝廷,忠貞不二,一是由於性格剛正不阿的關係,二是也有作秀嫌疑,太過注重名節和外人的尊敬與評價。

如今,他也意識到,楊廣一死,剩下兩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傀儡皇帝,如果還繼續效忠,等若愚蠢之輩,太不識時務了。

沒有可效忠的人了,兵馬的存在,沒有了名義上的君主和王,利益團裡沒有了明確的官爵和晉級渠道,那麼這個隊伍離着分崩離析也不遠了。

所以,西北必須要重新建立政權,要讓謀臣將士們安心,看清楚自己效力的勢力,有何等前途,他將會得到多大利益,是否庇廕到子孫等等,前途光明,才能讓人死心塌地追隨。

郭孝恪、長孫無忌等人,聽到屈突通的話後,都感到驚愕,旋即點頭微笑,連耿直忠君的老將軍都這樣說,少帥稱王,應該要大勢所趨了。

侯君集道:“此一時彼一時,按照當時少帥誓言,只要先帝還過着,都繼續效忠朝廷,如今江都宮變,行宮禁地和大臣府邸都被洗劫,皇室成員被屠戮,只剩下楊侗、楊侑、楊浩這些乳臭未乾的王侯,主少國疑,被人控制,難以成大事,如果我們還繼續打着遵隋的旗號,勢必會被這些勢力利用,而且影響軍中士氣,懇請少帥早日定奪!”

“懇請少帥早日定奪!”不少武將文官,再次懇求,比起初還有熱烈了,因爲連屈突通老將軍都想通了,少帥不應該再執着了。

羅昭雲此時體會到,做領導上位者,到了一定時期,會被團體的利益綁在一起,不得不向前去爭,北宋趙匡胤黃袍加身,也許就是類似情況,他自己做皇帝的野心有一點,但可能猶豫不決,沒那麼強烈,卻被一羣將領勸諫,硬生生給披上黃袍,覺得擁戴他起兵才能服衆,成就大業,獲取榮華富貴!

“關於自立爲王,建立政權的事,關係重大,本帥不得不三思而後行,慎重考慮,但諸位放心,你們的擔憂我能體會得到,最遲半月底,我就會公佈出來,這些日子,大家按部就班,繼續練兵、處理正事,爲討伐西秦做準備,出征之前,肯定會根據各地形勢,做出準確決斷了。”

羅昭雲的一番話,使得文臣武將都稍微安心,已經聽出來少帥也不再堅持繼續捍衛大隋了。

………

河間郡,長壽城。

夏王竇建德聽到楊廣死訊後,知道諸侯爭霸,搶奪江山的時期來臨,以後的幾年,可能戰火連天了。

謀臣齊善行、凌敬、高雅賢等人,都拍手稱快,言稱昏君死有餘辜。

竇建德嘆道:“楊廣無德,死於宮變,遭遇背叛,但他畢竟是大隋帝王,我們曾是隋朝廷的子民,這樣吧,派人隆重祭祀一下,也算對隋滅亡的哀悼,換取河北地區一些始終忠於朝廷的士子大夫,地方官吏們的認同感,能夠吸引更多的人爲我們所用,這可能也是羅成遲遲不反隋的原因,吸引不少隋朝舊部過去歸附,等待時機成熟才最後稱王。”

“陛下所言極是,我夏國應當汲取力量,利用一些大隋舊臣,早一日稱霸諸侯。”左僕射齊善行道。

衆人聽完,都覺得夏王所說頗有道理,心胸開闊,有做君王的智謀,更加信服和擁戴。

………

洛口倉城。

李密和王伯當、徐世績等人在帳內,商議攻打洛陽城外王世充大營的事宜,得到了楊廣被宇文化及弒殺的消息,都感到眼前一亮。

“楊廣一死,隋朝廷就徹底完了。”房彥藻忍不住感嘆。

賈潤甫道:“隋滅亡了,接下來羣雄割據,江山爭霸。”

“大亂之世來臨!”魏徵感慨。

李密道:“我瓦崗軍,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只要攻克洛陽,就可以在洛陽城內,重新建立新政權,東都一定要儘快拿下。”

賈雄提議道:“魏王,洛陽城強高厚,城外有王世充帶軍紮營,這些日子大小數戰,他都是防禦爲主,狡詐陰險,不斷派人偷襲我們的糧草渠道,要對付此人,看來得智取。”

李密臉有不愉,哼道:“對付王世充這個小人,還用得着智取嗎,再說,他狡猾如狐,也不會輕易上當,必須以實力來粉碎他的防線。”

衆人聽魏王這樣嚴厲一說,都不言語了。

會議過後,衆將謀士退出,有人走出帳外,搖頭嘆息,李密自從殺了翟讓之後,性格變得暴躁乖戾,愈發傲慢,已經不是當初的蒲山公了。

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七十四章 斷後搏殺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滅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八百七十一章 暗夜襲營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
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在對手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七百九十九章 鄭國舉措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七十四章 斷後搏殺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條鞭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二十三章 年關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滅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五百九十三章 難捨難分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局將啓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五百零九章 來賀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計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與燈依舊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五百四十六章 軍心凝聚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八百七十一章 暗夜襲營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四百六十章 輿論導向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崗豪傑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