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關

羅昭雲等人在左軍下的右虞侯營斥候團待了幾日,學習軍規、號令、旗語等常識,暫時沒有任務執行,他白天就在營內小範圍走動,去校場觀看一下軍士訓練。

上千號人一個方陣,邁着同樣的步子喊着沉厚的號子,有如一座正在移動的山,以無堅不催的氣勢向前走邁進。

一股濃烈的陽剛血氣蒸騰散發,讓羅昭雲感受到了軍人的體魄和軍魂氣勢。

“喝!喝!喝!”

長矛手舉着沉重的長矛不停的轉變方向,一會當胸舉平,一會成角度斜指半空,以堅定的步子前進。

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方陣是重兵方陣,所有甲士都是厚重的盔甲,在陽光下閃爍着銀光,長矛更是長約達五六米,相信所有的敵人碰到這樣的重型方陣都會束手無策,五六米的距離是一些輕騎兵無法逾越的距離,註定付出慘痛代價。

大隋軍士訓練的項目已經比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多了一些,每名士卒選擇訓練一柄長兵外,如槍、矛,還要選修一項技能,如弓箭、橫刀、弩等,都是基礎的粗淺武藝。

旗幟、號角、擊鼓、鳴兵,這些都是訓練和戰鬥時最重要的指揮信息,每人都必須要知曉,除此之外,讓士兵熟悉兵器、防具、陣型、指揮令語,還有磨練膽氣、組織性、執行力等等。

好在大隋推行府兵,這些體魄強健的士卒,兵農合一,平時就有些技擊基礎和基本的從軍知識,稍加訓練就能做戰。

數日過後,全軍忽然接到了通知,整個大軍要出關了,去與突厥決戰!

左軍主將屈突通,親率亞將、偏將、虞侯總管等等,巡察軍營,剔除了一些老弱病殘之後,下令拔營出關。

羅昭雲等人面面相覷,都不理解在關內好端端的,爲何要出關北上,進入突厥的勢力範圍去決戰,這不是舍末逐本嗎?

不過,所有人都不敢多嘴,因爲楊公治軍非常嚴格,簡直用殘酷滅絕人性來形容,動輒就是斬之,他的治軍之法還有秉性,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麾下將領。

據軍營裡的老兵說,楊素有一次大勝,再跟麾下將領飲宴的時候,曾自詡說:“會當將軍者,十個士兵裡斬掉三個,這次才能威震敵國,再不濟也得十人中殺掉一人,明紀嚴令,這樣三軍纔會戰慄嚴肅地聽從你的號令。”

羅昭雲等人曾聽火長季衝私下提過,他能背下的砍頭律條就有二三十條,比如:“泄露軍情”、“背棄本營逃跑”、“私通敵營”、“無緣無故驚動軍隊,謊報軍情”、“姦污女子”“祈禱鬼神,擾亂軍心”等等。

最離譜當屬“隊伍不齊、旗幟不正的”也要處死人,更狠的有“戰鬥中喪失主將的,全隊處死!”

當時季衝說完之後,馬不川、張松溪、荊尉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變得畏手畏腳起來,生怕不小心違反了軍規,莫名其妙就被軍法處置了。

十萬大軍出了玉門關,浩浩蕩蕩,無數的旌旗迎風招展,磨的錚亮的刀鋒槍頭閃着灼灼寒光,氣勢雄渾,場面壯觀。

玉門關往北,有一條河水,名爲疏勒河,河流流淌之地,連通了一片片綠洲和山嶺。

巍巍祁連雪,滾滾疏勒河!

在河水的北面,一路向北,就是茫茫的草原了,可以說,正是有祁連山脈,才隔絕了西南面的風沙,使荒漠與草原被切開。

西出陽關和玉門,正西是通往天山、波斯西域,往西南去,就是沙漠地帶了,往西北卻是大草原。

十萬大軍都是清一色的步兵,騎兵很少,都是一些斥候散騎和武將、勳官在騎馬,士卒一律徒步,讓細心的羅昭雲感到略微奇怪。

數路大軍隊伍整齊,仍保持着先鋒軍、左軍、右軍的陣型,緩緩推進,即便有突厥軍正面來襲,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很快,羅昭雲等人就接到了斥候任務,向西北三十里外,去探查突厥大軍的動向。

季衝臉色微白,這可是一項玩命差事了,他領了這一火斥候,迅速脫離大部隊,開始執行出關後第一次任務了,這回可是真正實踐,不再是演練,充滿着危險,所有人都提起精神,衝向了草原深處。

遠處有一些低緩的山巒起伏,林木茂密,偶然還能看到一片湖泊,點綴在大草原上,晶瑩剔透的湖水,猶如絕世美人的眼眸,一塵不染。

季衝、羅昭雲等人已經離開隊伍二十里外,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奔馳一個時辰,仍沒有發現匈奴遊哨和騎兵影子,不過,那股危險的感覺,卻越來越強烈了。

“突厥騎兵隨時能出現,大家都機靈點,注意戒備!”季衝輕喝了一聲,不敢太大聲。

“火頭兒,還差十里,我們就能回去交差了。”馬不川湊到身邊,有些焦慮地說。

“別陰溝翻船,以我跟突厥遊哨打過的交道,突厥主力大軍派出的斥候和遊哨,向四面八方輻射派出,最遠能達百里,不得大意。”

“火頭兒,那邊有馬蹄印,像是剛經過不久!”荊尉喊了一聲。

“這邊也有發現!”趙廷在另一邊也喊出來。

十人分三個小組,相隔了數十米遠,成品字形前進,故而幾乎同時發現了馬蹄印。

季衝經驗老練,跳下馬蹲在草地上,親自用手去丈量,又按了按地面的土質,馬蹄印的深度等等,臉色凝重,說道:“馬蹄印如此多,相鄰的又都是一重一輕,說明一匹馬上有人,一匹馬上是空馬,按照突厥斥候的規矩,配備雙馬,也是十個人一小隊,既然出現在這裡,那說明百里之內,必然有突厥大軍存在!”

“火頭兒,要不要繼續深入?”

“再前進五里,然後不論結果如何,都掉轉回頭。”季衝臉色嚴峻起來,由於探查的裡數不足,他可不敢謊報上去,畢竟這九個人中,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告密,一旦傳出風兒去,他作爲火頭,畏懼危險,剛發現敵軍斥候影子就撤退,估計要被軍法處置了。

十個人全都緊張起來,策馬前進,速度都慢了一些,東張西望注意戒備,不過,由於地形靠近了一處低矮的山嶺區,要繼續前行,必須要饒過山嶺,或者找最低的山地翻越過去。

“山嶺東西走向很長,我們不知要繞多遠,而且那邊是東北方,不是我們左軍西北的偵查範圍,只能上山了,衝到山嶺一處低矮的脊口,望一望山嶺的另一面就行了,然後回去交差。”季衝冷靜地說道。

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八百四十七章 兩軍會師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六百二十八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
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軍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勝局已定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辭舊歲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八百七十三章 殺身成仁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爭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責任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五百八十七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八百四十七章 兩軍會師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軍攔路第八百五十六章 絕戶計的實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八百二十五章 氣吞山河出函谷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敗垂成第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六百二十八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鐵生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四百三十九章 僕骨王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一百三十章 護行出發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兩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