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

羅昭雲手中握着從北面草原傳回的突厥情報,略做沉吟,考慮着情報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不過,經過一些對比,從不同的小部落安插的斥候、秘碟得到的情報,大致相同,也就是明年開春,始畢可汗要親率大軍,從北面殺過了,威逼長安城。

“始畢可汗,還真是不安分的主兒,去年剛擊敗突厥和朔方西涼的聯軍,還是不甘心,仍要來中原添亂。”

羅昭雲的眼神帶着幾分寒冷,這種遊牧部落的人,不信奉什麼詩書禮樂,完全講究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中原強大,他們就當就來朝拜,當兒子都行。一旦中原衰微,那麼瞬間翻臉不認人,帶兵不斷來搗亂。

“按照歷史記載,始畢可汗的壽命也快到了吧。”羅昭雲記着歷史上所載,始畢可汗最後一次帶兵南下侵犯李唐時候,暴斃途中,不得不退軍。

“我不管他會不會暴斃,反正既然明年開春他敢南下,就讓他有來無回了。”羅昭雲帶着一股狠勁,既然情報已經提前預知,就可以早些準備。

當然,羅昭雲所做的準備,並非是嚴守邊關,抗拒突厥大軍進入。而是打算引蛇出洞,在途中層層設伏,讓這支突厥大軍有來無回。

讓突厥大軍長驅直入,成爲甕中之鱉,到時候,可以消滅突厥有生力量,緩解北方的強大壓力。使得依附突厥的劉武周、李唐、劉黑闥等人,都能得到威懾和恫嚇,打擊那些亂軍勢力的士氣。

想通這些,羅昭雲倒是有些期待突厥的南下入侵了。

..........

次日早朝,羅昭雲身着繡着金龍的黃袍天子服飾,頭戴玉冠,坐在金鑾殿上,俯視羣臣,君臨天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平身!”羅昭雲雖然還不足三十的年紀,但是帶兵打仗,建立華國,日趨成熟,坐在那裡,不怒而威。

他已經不是當初的稚嫩少年,如今成爲九霄神龍,真命所在,具有神秘氣運加身,有社稷之重任。

最主要是他靈魂來自現代,思想成熟,不像當時歷史人物思想的侷限性,這就是巨大的優勢。

“恭賀陛下征戰天下,凱旋歸來!”

文武大臣紛紛站出來表賀,依附言論,歌功頌德。

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羅昭雲這一年的征戰捷報,一次次傳回長安城,穩定軍心、民心,這些從門閥貴族長大的文臣武將後裔們,也都對羅昭雲的帶軍能力感到敬佩不已。

他的江山,完全是由自己從亂世中打下來的,跟隋文帝楊堅那種奪權和宮變的模式還不相同,更令人折服。

羅昭雲聽完這些大臣們稱頌,面帶微笑,心下卻沒有自滿,畢竟天下尚未統一,門閥的弊端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拔除隱患的,自己的羅家畢竟勢單力薄,還需要藉助各種手段,來瓦解關中門閥,河東門閥,隴西門閥等等勢力。

除了這些大門閥外,天下還有諸多大族大戶,要麼是累世公卿之後,要麼是大儒世家,從秦漢時期傳下來,覺得身份高貴,可能連皇室都覺得沒有他們資格老、地位深。

這些秦漢之後,魏晉南北朝形成的門閥和姓氏高低論,有鮮明特色,比如南朝“王謝袁蕭”、晉代“謝王桓庾”、隋唐“崔盧李鄭”等,直到宋代經濟高度發展,文化繁榮,才得以解決。

羅昭雲想到這些,心中有數,但是不能盲目去一刀切,強行改制,那樣只會引發從朝中到地方貴族大姓的反感,所以,他打算先從經濟、思想、官本位體制等諸多方面,進行逐步滲透和改革。

“朕出征在外,雖然有大勝利,但是,這離不開衆卿家在後方的協同運作,各盡其職,糧草、軍械、役工調度等非常及時,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說,這些勝仗也有你們每一位的功勞!”

羅昭雲客套一番,這些話聽在朝中文武大臣的耳中,彷彿一股清泉在流淌,都感覺舒服受用。

最主要是君王勝利凱旋,並沒有高傲自滿,不像楊廣那般自大,剛愎自用,也不像楊堅的猜忌無常,因此,一些兩朝元老們,都覺得這個陛下不錯。

一些年輕的官員也覺得幹勁十足,跟着如此開疆拓土的明君幹事情,容易出成績,可名垂青史。

“回到長安兩日了,朕已經私下召喚樞密院、政事堂、六部長官、翰林院士等,瞭解了朝內的局勢,目前一切平穩發展,百廢待興,各地推行大華新政,穩中發展,非常不錯,諸位都有不小功勞。不過接下來,朕的關注重心,會從沙場上,轉移到民生上來。”

“諸位也都清楚,目前天下格局,北面隱患只剩下晉陽李唐,如甕中捉鱉,劉武周和劉黑闥都是烏合之衆,黃河以北,幾乎要全部統一。淮河以南,有蕭樑、杜伏威、輔公拓、李子通等勢力,但也無法抗拒大華的正義之師。”

“天下一統,歸於大華,指日可待。但是,朕出行時候,看到了黎民百姓的疾苦,災民遍地,戰後重建問題,當抓緊抓快,恢復經濟,流民還鄉,搞好來年春耕,成爲頭等大事.......”

羅昭雲說的鏗鏘有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站在以民爲本的思想道義的高度上,頓時引得朝中不少老陳的稱許、暗贊。

禮部尚書辛公義站出來施禮道:“陛下如此考量,實乃百姓之福也。昔聖王之制,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餘食也。陛下深諳百姓之苦,大興之兆,即來不久!”

“臣附議!”

“臣完全贊同——”

一羣儒學出身的臣子又開始高呼起來,彷彿不大聲擁護,就缺失道義一般。

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一十六章 煙雨樓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戰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一十八章 殺豬菜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煬帝西巡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六章 逍遙隨風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十二章 廝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
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一十六章 煙雨樓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關漫漫真如鐵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國朝令的探討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勢力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七百零八章 斷其糧草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戰而勝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議(下)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五百一十七章 才女往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擊得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戰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一十八章 殺豬菜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煬帝西巡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五百四十章 戰事來臨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決雌雄(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三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伐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六章 逍遙隨風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紈絝枉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蕭後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十二章 廝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選第八百零四章 參議軍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陽起兵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軍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七十八章 登臨羅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