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犒賞三軍

羅昭雲聞言楞了一下,聽出對方似乎有意提拔自己,要帶入京師,好奇地問:“周將軍要返回京師?”

周羅睺微笑道:“羅成,你可知本將軍目前在朝的官職?”

羅昭雲露出幾分尷尬之色,他雖然知道周羅睺在歷史上有些名氣,是南陳的舊臣,與蕭摩訶並稱南陳的雙雄,兩位常勝將軍,投隋之後,似乎周羅睺支持楊廣,蕭摩訶卻跟楊涼走的很近,這些都是歷史的記載。

不過,他不可能把這個時代的古人生平都記得很詳細,對於周羅睺目前的官職,有些模糊印象,但說不清楚。

周羅睺絲毫不以爲忤,笑容不減,說道:“本將軍現爲東宮右衛率,享爵義寧郡公,按照大隋朝例,除震守邊戍和地方府兵的將軍外,其餘將軍、大將軍等在無戰時,都必回到京師覆命、當職,任其它官爵職務,到了戰時,會臨時委派各路軍的指揮將軍。”

“其實不光是我們這些領兵的將軍,就是你們各路集合來的府兵,大戰結束後,都要遣散回到各地府兵所,聽候調遣。而邊戍留下的兵馬,仍是本地的府兵,一邊戍守邊疆,一邊開荒種糧,因爲他們的戶籍都在邊戍,管理方便!其它人,自然是回到原籍之地的軍旅效命!”

羅昭雲點着頭,大隋實現兵農合一的府兵制,還不是募兵制,在一些重要邊塞和關隘地區,重要地帶,都設置了許多府兵,與郡守的兵馬互不相統,卻算是常規軍的一種儲備力量,如果大戰結束,他要回幽州的話,此行目的,卻只實現了一半而已。

“東宮右衛率?”羅昭雲默默唸了一句,腦海中想着歷史上東宮十率的定義。

太子東宮有十率衛,分別是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前三率可以領軍府三至五個不等,但後兩個率衛府卻不領府兵,爲太子直屬的親兵,由其直接掌握。

羅昭雲短暫之間,考慮着是否應該答應,一旦應允,便是跟隨周羅睺,站到了楊廣一邊,好在這是仁壽三年夏,明年隋文帝就要駕崩,楊廣登基,早已是歷史的定數。

如果現在投靠太子楊廣一方,倒是沒有危險,朝堂之上,估計大部分勢力都被他控制了。

“卑職去哪,都是爲國效力!今蒙周將軍賞識,提攜晚輩,若再託辭,就是羅成太不知好歹了。”

“爽快!那就這樣說定了,憑藉你這次殺敵功勞,回到京師,在東宮率衛內,也能封個好差事,依然歸我統領!”

羅昭雲抱拳道:“晚輩謝周將軍知遇之恩,感激不盡!”

“不必客氣了,看到了你,就好像看到了老夫當年的血勇和氣概,這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不服老都不成了。周羅睺感慨了一番,繼續說道:“記住,這次你是靠自己的本領才收到重視,而非我徇私,所以,你受之應當!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老夫只不過是那個擦掉金子上掩蓋塵沙之人而已!”

羅昭雲再次道謝,二人談論一番,笑談風聲,彼此印象都越來越好了。

當週羅睺走後,羅昭雲駐足輕嘆,也許這是一次機會,走入長安城,接觸到大隋朝廷以及高層官員的生活,親身來見證大隋的興衰。

楊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歷史上,幹了那麼多豐功偉績,爲何會二世而亡,丟了江山,成爲千古暴君的代表人物?

隋煬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卻爲何最後把一個繁榮強盛的大隋王朝,給弄得千瘡百孔,手握重兵,爲何衆叛親離,連各地的叛軍都無法剿滅?

羅昭雲非常的好奇,因爲在歷史上,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功過是非,學術界始終難以定論,不少學者在爲他翻案。

儘管隋書正史也把隋煬帝貶斥一番,但畢竟隋書的主編者魏徵,是個忠諫之臣,爲了給唐太宗以及後代的大唐君王做反面教材,在管理編書的時候,特意去掉了一些有利隋煬帝的言論,主張把隋煬帝的形象徹底黑化,有其政治目的,也是爲了不讓李世民重蹈覆轍。

畢竟在當時,隋煬帝殺兄逼父奪權,霸佔文帝寵妃,登基爲帝,李世民當時奪權登基的過程,跟他太像了,魏徵也是擔憂李世民會像楊廣那樣,一旦爲帝,就極力要證明自己,折騰社稷,所以編纂史書,有失客觀,也可以理解了。

………

次日,大隋騎兵繼續追擊,一路掩殺,使突厥騎兵死傷慘重,天明之後,整個鷹師、豹師全面崩潰,四處逃散,已經不見蹤影了。

十萬大隋騎兵,開始重新集結,結成陣法,撲向了後方的突厥殘軍。

步迦可汗得知前線豹師中伏,已經被大隋騎軍圍殲潰散之後,當場臉色大變,不但沒有了鬥志,連安全感都沒有了。

按照他以往祖上的戰術,把自己的精銳放在後面,監督依附西突厥的各部落兵馬,哪一部落稍有異動,不聽指揮,或是違令後撤,都會以雷霆、狠辣手段,進行鎮殺,以這種武力來威懾各部落。

如今豹師潰散不堪,主力殆盡,沒有對諸部落的震懾力量,步迦可汗本身也就陷入多疑之中,擔心鐵勒、僕骨、薛延陀等部落,會趁機對他不利。

如此一來,步迦可汗自然不敢再迎戰了,哪怕下令讓諸部還擊,都沒了底氣,各部落與西突厥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只要有人挑頭,就有可能兵變,掉過頭圍殲步迦可汗的騎兵。

所以,步迦可汗第一時間選擇撤軍退走,及早返回西突厥的勢力範圍,打算重振旗鼓。

可是草原諸部,這次見識到了大隋騎兵的彪悍,還有步兵的勇猛,開始畏懼大隋,對西突厥產生離心。當步迦可汗捨棄各部逃走後,鐵勒、僕骨、回紇、党項、撥也古等部落首領暗中接頭,決定要同時背叛步迦可汗,依附大隋,名義上歸順東部突厥的啓民可汗。

楊素接到諸部聯盟送來的信函之後,微微一笑,此行出兵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戰,大隋勝了,而且勝得漂亮!

三軍開始折返,浩浩蕩蕩,凱旋迴到了玉門關,雖然步兵損失慘重,但是整體戰局上還是取得重大勝利,楊素下令犒賞三軍,在玉門關內,楊素爲衆將舉行慶功宴,各營盤也都開懷暢飲,酒肉管足,熱鬧喧天。

這一場戰役,勝利來之不易,有戰略的運用如神,有騎軍的鋒利無匹,當然,更多還是八九萬步兵英勇善戰,激烈抗敵,吸引了突厥大軍的猛攻,一點點引入了伏擊圈。

數萬英魂,從此長眠邊塞!

他們的名字,不顯於史,默默無聞,死的壯烈,卻如曇花一現。

這就是古之疆場的殘酷,男兒馳騁之地,豪邁又激烈,代價巨大,生死勿論。

(本卷完)

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七章 識破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滅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一千一十八章 殺豬菜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心如蛇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人辛秘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陽兵變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
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拂侍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七章 識破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奮士氣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圍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謀算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滅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襲殺第一千一十八章 殺豬菜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六百八十九章 霸王暴斃第七百九十七章 東征序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心如蛇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人辛秘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圖改變第九百五十九章 開始收網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陽兵變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來襲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