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

數日後,徐世績帶兵長驅直入,橫掃了了歷陽郡,江淮軍得知杜伏威總管被擒,大將陸續被抓,或是戰死沙場,大勢所趨之下,抵抗甚少,許多城池守將紛紛開城投降。

守城都尉、縣令、鄉紳出城迎接大華的朝廷軍隊。

就在這數日間,長江北岸的地盤,已經全部劃入大華版圖,江北兵事結束,剩下的,就是推進朝廷政令,清剿一些殘餘盜匪,穩定地方安寧。

“朝廷新規貼出來了,輕徭薄賦,免除今年賦稅,老百姓的口糧都可以變得充足了。”

“是啊,這新朝廷比前朝好多了,比杜總管在這裡管轄也要好,士兵不犯民衆,不用擔心咱們的家產被奪,被搶了。”一些鄉紳在街道上,邊走邊聊,臉色露出欣喜之色。

大亂之世,他們這些家產不俗的鄉紳,就成爲待宰羔羊一樣,很容易被奪了家產,或是被剝削出一些。

各路義軍經過,都要讓地方鄉紳出糧出錢,否則,就要明搶,打家劫舍,掠奪一番。

如今朝廷有命令法規,保護百姓和鄉紳的財務,並不破壞當地的目前個人家產,穩定了民心。

至於土改和新稅,要等朝廷委任的刺史、縣丞到了,一步步推薦,實現地方與中央同軌。

羅昭雲換了尋常衣衫,在侍衛和青霜的保護下,走在江都的街道,看着城內繁華復甦的景象,還是有些滿意。

江南水鄉之地,人傑地靈,街道和建築都有地方特色,河堤石橋,水上烏篷船,河邊許多婦人在洗滌衣服。

亂世的苦難,似乎已經在消退,江都城幾次易主,但是城內並沒有遭到大破壞,很容易復甦過來。

羅昭雲心中清楚,南方適合耕作水稻和蔬菜,一年兩三熟,是產糧基地,而且江淮又是產鹽之地,對海外貿易的港口,需要高度重視。

在江都郡屯兵,把忠心的將領放在這看管,比如李靖、徐世績、秦瓊等人,比較適合,不干涉地方政治,還能保護沿海的安寧,使得江南穩定發展。

巡視一番後,回到江都行宮,派人提來了杜伏威,要跟這位江淮梟雄談一談,如何收復下來。

畢竟渡江作戰,是有難度的,加上長江南岸現在幾股勢力集合,要強攻的話,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如果派出杜伏威去遊說,兵不血刃,解決南江問題,那就更好了。

杜伏威被提上來時,沒有了前幾日的狼狽和血跡,身上的甲冑全部換下,穿着一襲青衫,身體挺拔,倒是有一些梟雄氣概。

不過手腕和腳腕都有鐵鏈,給整體形象帶來一些折扣。

這樣做倒不是不優待俘虜,實在是杜伏威的武藝高強,如果不上了鐵鏈,恐怕這頭雄獅發威起來,不好對付。

羅昭雲坐在高椅上,看着階下囚的杜伏威,心態如常,沒有扼腕惜才,也沒有冷嘲熱諷,如今在他這個高度,天下一統,勢不可擋,對武將人才的渴望,已經不如當初那麼強烈了。

“草民杜伏威,見過大華陛下!”

杜伏威還是識時務的,沒有死抗到底,他就算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歷陽的家眷和族人考慮,所以,沒有在這裡裝英雄好漢,非要以死明志的念頭。

“杜伏威,你禍亂江淮,對抗朝廷,可知罪?”

杜伏威淡然道:“天下亂局未定,諸侯割據,各爲其主,江淮並非大華朝廷所用,我率江淮人士揭竿而起,也是爲了守護家鄉安寧,不想任人魚肉,何罪之有?”

羅昭雲道:“可萬千大華將士,卻是因你江淮軍,戰死沙場,數萬水師,以及先鋒精銳,死在了江淮土地上。”

杜伏威沉默了片刻,這倒是事實,大華軍隊死了不少,江淮士卒也陣亡了六七萬,都有損傷。

“草民願意將功贖過!”

“如何贖過?”羅昭雲等的就是他自己說出來。

杜伏威心知肚明,大華皇帝非常精明,不會主動有求於他這個罪臣,雖有招攬之心,但是江淮軍畢竟擊殺了數萬大華將士,做皇帝的如果一道旨意就赦免了賊首的罪責,難免讓那些戰死的將士袍澤們心中不快,影響軍心。

若是杜伏威放低姿態,主動提出來,將功贖過,打動了大華皇帝,這就變得意義不同了。那大華皇帝就是念在杜伏威的價值,以及接下來減少將士傷亡的角度,讓杜伏威戴罪立功,反而名正言順,佔據道德的制高點。

這是帝王的權謀之術,羅昭雲已經逐漸運用自如了,若是不懂這些帝王術,很難駕馭那麼多智謀如妖的古代名臣們。

光靠武力威懾,是不夠的,羅昭雲漸漸琢磨出了一些做皇帝的心得。

杜伏威繼續道:“長江以北已經被朝廷收復,但長江以南的幾個郡,仍然是羣龍無首,不停朝廷調度的局面,尤其是丹陽郡的輔公拓,與我是結拜兄弟,他目前手握八萬重兵,以長江天險爲界,聯合鄢陵郡、毗陵郡、吳郡、宜城郡等,抗衡朝廷一年半載也有可能,會給朝廷南下大軍造成諸多麻煩,也影響朝廷統一大業,若由草民過江去遊說,說不定,能夠勸說輔公拓歸降,並不血刃,收復丹陽郡,然後朝廷大軍渡過長江,一舉平定江南。”

“朕如何能信得過你的說辭,萬一你逃過江去,與輔公拓聯手,豈不是放虎歸山?”羅昭雲反問。

杜伏威苦笑道:“草民的義子、部將,被俘者甚多,而且歷陽郡的家眷和族人,想必不少人也被擒拿,杜某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一個人逃命,然後棄這些家人和部將於不顧?”

羅昭雲點頭,有這些人質在手,倒是不擔心杜伏威渡江後會繼續造反,問道:“事成之後,朕可以赦免爾等罪行之身,給予一定封賞。”

杜伏威跪下道:“不敢求封賞,只要陛下能饒恕草民與家眷、部將們的罪行,免於刑罰殺戮,還我等自由身,便感恩於陛下。”

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擊江東盟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七百零四章 佳麗齊聚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
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訪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遼水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傳力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結識遊俠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擊江東盟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佈於衆第七百零四章 佳麗齊聚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七百一十六章 與唐交鋒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決雌雄(上)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三十六章 從軍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燭夜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將軍來投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百二十九章 閒談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四百四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亂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約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圍截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圍困東都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師歸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