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

李世民請一些人喝酒,這已經是慣例了,十八歲的李二,因爲體內一半有胡族血統,所以生的健壯,又因爲平時習練武藝,愛好舞槍弄棒,雖然不得名師傳授古老呼吸法,但是多少也懂一些,因爲練就了一身本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李世民的雄心壯志,可不是武藝能比得上分毫,可謂吞天之志,血脈裡那種不服輸、敢爲天下先的勁兒,當世者並不多。

劉文靜、李道玄、唐儉、柴紹、趙文恪、雷永吉等人,都是跟李世民較好密友,也是他這幾年廣交豪傑之士,從裡面挑選出來的心腹之人,有的是在大興城就熟悉了,而像劉文靜、唐儉則是在晉陽才認識的。

李世民被父親一通罵後,越想越不平,覺得父親思維平庸,沒有大志向,這樣下去會喪失機會,不能在爭奪天下中,提前站穩腳跟,把握資源,搶佔地盤。

悶悶地幾杯酒水下肚,喝得面紅耳赤,李世民才道:“我父親也瞻前顧後,就這樣坐失良機,始終不敢起兵,真是愁死人了,他怎麼就不着急呢,那李密已經開始圍攻滎陽了,最近聽說樑師都、李軌、薛舉等人都開始在徵兵,隨時就會打出反隋的旗號了,我們只有晉陽這一塊地盤,當提前起兵,把周圍的幾個郡都奪下,壯大隊伍,增強自己的實力。”

劉文靜道:“不錯,二公子由此心胸實在難能可貴,大丈夫生於亂世,自當立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揚名天下,庇廕子孫。當今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反隋義軍多不勝數,粗略估計,自大業七年之後,有一百多處反秦武裝,不過,被張須陀、楊義臣、魚俱羅、羅成、令尊李淵等鎮壓下去不少,但後起之秀仍在冒頭,所以,隋王朝已經千瘡百孔,風雨飄搖了,亡國之象昭然若己,這種局勢下,的確需要一位像高祖那般的人物,才能安定天下。”

“劉先生覺得,目前天下可有這種人物?”

劉文靜道:“當今天下雖然羣雄並起,但是魚龍混雜,多數成不了氣候,英雄自然也有,但是能安天下,樂百姓的王者,很難尋覓,以仁爲政,以民爲本,汲取各方力量,縱橫捭闔,吸納更多百姓擁護,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革鼎王朝之大業。”

李世民聽完,受到一定的激將,又詢問道“目前三大起義軍,李密、竇建德、杜伏威三人勢力最大,哪個能成氣候?”

劉文靜搖頭道:“李密雖然擁兵二十萬,逐漸壓過翟讓的勢頭,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此人恃才傲物,眼高於頂,過不久,瓦崗軍必然內亂,消耗力量。竇建德雖然有一定仁德之名,但是謀略不足,目光淺薄,出身低賤,這就決定了他的視野和目標都不會太大。杜伏威雖然在南方做大,本身勇猛善戰,但可爲將,卻做不來王,他那一套,管不了文武官員,最後也會分崩離析。”

“所以,這些起義軍,缺乏了底蘊,缺少胸襟,都難以再最後勝出,隋王朝一倒,掌握兵權的貴族門閥最有機會,這也是自魏晉以來,門閥掌控皇權的遺風,畢竟士階層以上,才學志士多數出身大小門閥,少有寒門庶民,故而,能最後取代隋室楊家者,還是門閥大族。”

劉文靜徐徐道來,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這一番話,如撥開雲層,讓席間衆人的視野和思路,都豁然開朗。

柴紹道:“劉先生雖不出晉陽,卻議各地義軍,如如數家珍一般,令人佩服!”

李道玄也點頭道:“劉先生乃是有大謀之人,爲我等解惑,這瞬間就明白許多以前未曾看透的道理。”

李世民也略有激動道:“那先生以爲,接下來,我李家該如何做?”

“第一步,當然是逼着令尊大人,唐國公起兵,這需要他首肯才行,畢竟晉陽的軍政大權都在他手裡,論威望、資歷、身份,唐國公絕對能夠駕馭得了文武豪傑,讓關隴貴族歸順,當然,前提是起兵之後,要迅速南下,攻克大興城,控制代王楊侑,當年曹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才能順理成章,到時候,否定楊廣的地位,他的皇帝之名就被剝奪了,更沒有資格調動各地隋軍,到時候,這楊隋就可能像漢末那樣,直接覆亡了。”

李世民頻頻點頭,心中在考慮,如何勸慰李淵起兵的事,雖然今日被狠罵一頓,但是他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是那種愚忠之人,只不過,父親太過小心謹慎,而且外表所表現出來的性格,中庸、膽小、怯懦等等,都非他真正的脾氣。

都說知子莫如父,但知父也莫過子,只要是聰明才智不太遠的父子,往往在生活中會感受到彼此的性格,李世民如此聰慧,也察覺出李淵的大致性格,根本不相信父親會那樣盡心爲大隋,口中那一套說辭,所以,他纔敢故意激怒其父來試探。

“如何才能讓父親他儘快決斷呢?”李世民陷入沉思,一時半會也沒有主意。

這時候,唐儉湊過來對着李世民小聲說了幾句,李世民眼前一亮,一臉的壞笑,覺得此計可行。

此時,李淵也正在房內,分析着當前局勢,別開他對李世民喝斥,其實內心早就有了問鼎天下的雄心,但幾十年的官海生涯,使他養成了一種如履薄冰,小心謹慎的性格,城府極深,像這種動輒決定家族生死命運的事,如何肯輕易吐出口?

來到晉陽後,他表面裝得爲國爲民,忠於朝廷的樣子,私下派好友夏侯端聯繫晉陽一帶的富豪、門閥、大學問者,拉攏關係,引爲摯交,這些人的資歷,要比李世民結交那些人,還有威望,這不是他一個十八歲二公子所能請得動的。

到了白天,李淵與世無爭,鞠躬盡瘁,憂國憂民的忠臣形象,安分守己,不斷叮囑自己,要稍安勿躁,等待時間。

因爲當初的楊玄感起兵,不到兩個月就徹底失敗,這就是血的教訓,他不得不汲取。

到了夜裡,他卻在謀劃,在思考起兵的事,以及後面的路,這是一頭看似中庸的老臣,其實早就對大隋王座,虎視眈眈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談婚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七百零二章 變數第五百零七章 南陳遺族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集結號(重要通知)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五百五十三章 擒殺北齊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強國富民之路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
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圍江都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節團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戰神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豬養大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號第八百七十九章 宮內溫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勢不妙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敵三策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二百八十二章 談婚事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羅戰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七百零二章 變數第五百零七章 南陳遺族第九百四十七章 帳下胡姬舞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鉤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誠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謀廟堂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八十五章 畫舫聽琴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二章 圖謀楊隋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亂軍拼殺集結號(重要通知)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五百五十三章 擒殺北齊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類奇謀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強國富民之路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訴苦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