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

江都宮變,楊廣被宇文化及等人誅殺,並且擁立楊浩爲帝,給楊廣起了諡號煬,是爲隋煬帝。

這個消息傳開,各地諸侯、反王、綠林豪傑全都震驚了。

雖然都知道大隋名存實亡,即將覆滅,但楊廣只要活着一日,餘威還在,隋朝廷就苟延殘喘,沒有真正滅亡,許多郡縣,仍有固執的府兵郎將、縣令、太守,堅持自己是隋朝臣子。

因爲大隋輝煌過,雖然突然江河日下,變得千瘡百孔,但許多忠君愛國之士,並不會變節,還是會愚忠下去,要在動亂中,繼續堅持自己,忠於朝廷。

這些人聽聞皇帝被宇文化及等人背叛斬殺,全都悲憫痛哭,大罵宇文化及這個以亂犯上的叛徒、奸臣。

………

洛陽城。

楊侗得知皇爺爺被弒,在朝堂當場痛哭流涕,許多大臣跟着嚎啕大哭,緬懷陛下。

大多數人是跟風哭,誰哭的越慘,越證明自己的忠心和赤誠。

一部分人是擔憂,覺得楊廣一死,大隋更撐不下去了,洛陽都瓦崗軍包圍,沒有了外援,撐不了多久,今後何去何從,感到茫然,爲自己的命運傷心落淚。

只有少數老臣,是真心傷痛,忠君之心有些偏執,君臣禮節一套嚴格遵守,哀悼楊廣,惋惜大隋。

王世充得知楊廣死去的消息後,心中狂喜,他不在害怕江都了,覺得自己吞併洛陽的時機接近成熟,所以從城外軍營匆匆趕回城內,身帶盔甲,來到大殿外,哭着進入,彰顯他的忠誠。

“陛下就這樣被叛軍害死,令人痛心,我王世充發誓,此生必殺宇文化及,爲先帝報仇!”

王世充的表態,頓時吸引了羣臣的附和,都要剿滅宇文化及的叛軍勢力以謝罪。

楊侗不懂帶兵,而且軍權被王世充逐漸霸佔,此時聽到楊廣死訊,六神無主,就同意了王世充的建議。

王世充積極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如近日就用力越王爲帝,我們重開朝廷,鎮壓反叛!”

羣臣贊同,若是不登基,只怕軍心渙散,不再爲洛陽朝廷效力了。

………

大興城。

李淵得知了楊廣被殺的消息後,也是非常高興,這個棘手的江都皇帝一死,他就不需要楊侑礙手礙腳了。

李淵召集許多謀士,商討廢立之事,朝中留守的大臣,都認爲大隋無藥可救,楊廣一死,等若隋亡,沒必要再挾天子以令諸侯,落人話柄了,不如直接改朝換代。

於是,李淵派人遊說楊侑,與其說勸,不如說脅迫,逼他禪位。

禪讓制是華夏統治者古老時期更迭的一種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最早發生在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記載於《尚書》之中,但其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

後來中國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禪讓之名,但都是美化而已,行奪權之實的。

其實,近代學者、史學家做過細緻考究,提出最早的堯、舜、禹之間的禪讓,也是僞造的歷史。

歷史長河中,並沒有真正意義的禪讓,那是後人美化聖賢的品節而已,一般都是上一位統治者年邁,大權已經被下一位繼承者牢牢掌控,不得不過度退讓。

人性有自私性,誰不想把大權過度交給自己的孩子,把利益在自己的派系團體中延續?

留在大興城的謀士,竇賢、於筠、柳崇禮等人,紛紛爲李淵獻策,效仿楊堅,讓楊侑禪讓退位,然後李淵自己做皇帝,建立唐朝,改都名爲長安。

李淵欣然採納,派禮部、鴻臚卿、太常卿等緊鑼密鼓地操辦,只等選好日子祭天禪位。

………

金城。

少帥府,白虎堂。

羅昭雲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點也不驚訝,早有預料,甚至他在其中還扮演推波助瀾的作用,促使宮變提前了一年,因爲整個歷史進度,因爲他的影響,整體都在提前。

如今二十七八歲的羅昭雲,留着少許短鬚,沉穩幹練,正襟端坐,自有一副威嚴。

堂內的文臣武將,得知這個消息後,卻都大吃一驚,都以爲這隋煬帝,至少還能活幾年,想不到這麼快就被宇文化及弒殺了。

“陛下駕崩了,老臣慚愧啊——”屈突通第一個哭喊出來,宣泄一番胸中的悶氣。

由於堂內都是一些年輕人,沒有受過楊廣的提拔和重用,對他只有惡感,沒有好感,所以,一點也不傷心,相反還有些幸災樂禍,暗自慶幸,因爲少帥曾許下誓言,只要楊廣一天在江都做皇帝,他都不會有異心,更不會自立爲王。

可如今,誓言剛過半年,楊廣就被殺了,難道都是天命預兆?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道:“少帥,陛下駕崩,各地諸侯肯定紛紛稱帝,少帥也要及早做決定,起國名,立國號,建立新統,穩住西北局勢”

諸遂良跟着道:“長孫長史所言極是,陛下駕崩,羣龍無首,那些親王少不更事,主少國疑,不成氣候,無法挽救大隋,這個時候,我西北要自保,必須擺脫隋朝廷的約束,尋求自立。”

侯君集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少帥當機立斷,儘早抉擇!”

這時候,于志寧、蘇均、長孫安世、韋義節、郭孝恪等人,全都勸諫。

這是一個大好時機,他們心知肚明,只要少帥在西北稱帝,憑着這裡的兵馬和民心,決定能有大作爲,他們便是從龍之功,日後都會成爲開國功臣,這個誘惑太大了。昨天出差斷更了,今天爭取更三章!

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土樓山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八十三章 畫龍點睛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九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九百五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謀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三百九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
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土樓山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戰不停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風波第二百七十七章 沒人想你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謀劃第五百零五章 朝會賜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七百零七章 兵臨大震關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五十四章 且戰且退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五百二十三章 長兄逼婚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誠交流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八十三章 畫龍點睛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集結號(重要通知)第八百九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六章 蟄伏隱忍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四百四十章 陣前搦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慘烈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九百五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報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動局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難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謀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門相見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七百一十三章 隴關到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零二章 從容而退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一千一十四章 賑災行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戰太谷城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二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誕生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九百六十六章 勸誘部落首領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八百二十三章 羅英第三百九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略謀劃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八百零二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九百七十二章 強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