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形勢明朗

李叢林不說話了,目光深沉地望向了窗外,或許是心靈受到了觸動,或許是他的思路被何方遠帶動得偏離的方向,總之,在沉默了半天之後,他才又開了口:“方遠,今天叫你來,是想告訴你一件事情……”

何方遠站了起來,恭敬地說道:“請李董指示。”

李叢林揮了揮手,意思是讓何方遠不必這麼正式:“我當初來興衆的時候,喬董就明確地告訴我,我來興衆的最大目的就是推動興衆文學的上市。馬大勉和我一樣,也是肩負着讓興衆文學上市的使命。現在興衆文學上市無望了,馬大勉離開了興衆,外界就在盛傳,我在喬董眼中的價值,也遠不如以前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在空行向興衆文學注資1.1億美元的時候,李董已經完成了喬董賦予的重任。”何方遠插了一句話。

李叢林點了點頭,很爲何方遠能夠及時領會到他的意圖而欣慰:“1.1億美元融資額度,已經超過了很多公司IPO的規模。興衆文學謀求上市,預期的融資金額也不過是2億美元,1.1億距離2億,相差不大了。可以說,我已經完成了喬董的指標,只不過不是從公開發行上市,而是私募股權融資。”

隱隱中,何方遠覺得他要抓住了李叢林談話的節奏了,一個答案即將呼之欲出!

“上次正在談話時,你不辭而別,我還覺得你太自以爲是了。但現在我才發現,方遠,你還真是一個很有眼光的年輕人呀。”李叢林的話題終於駛到了快速路上,“幾天前,喬董和我有過一次長談,他問我對興衆文學以後的長遠規劃是什麼,一聽他的語氣我就知道了一個事實,興衆文學,估計賣不掉了。”

喬國界這麼快放棄理想了?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何方遠親耳聽到李叢林證實了他的推測之時,還是禁不住心中既驚又喜!

驚的是,他居然真的看清了局勢,猜對了結局,喜的是,由此也證明他的眼光確實不錯,推而廣之,豈不是也說明他不再堅持互聯網版權產業的思路的正確性?這麼一想,他對他的全新規劃更加信心十足了。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何方遠並不是覺得喬國界連他也不如,而是喬國界置身其中,身爲當事人,興衆文學上下浮動一兩億美元的賣價,自然會讓他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誰也不是不動如山的聖人,身在局中,一時看不清方向也很正常。

更何況這些年來,喬國界的諸多決定之中,敗多勝少,他早已不是事事穩操勝券的帝王了。

興衆文學賣不掉的話,李叢林管理者收購的計劃就擱淺了,那麼李叢林肯定也要順應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策略了。

“不是說芝麻開門和企鵝都和喬董有過接觸嗎?”何方遠不是明知故問,而是想借李叢林之口,更多地瞭解一些內幕,畢竟若論離喬國界關係的遠近,他遠不如李叢林。

“芝麻開門是談過,沒談成。企鵝也有意向,上次接近談成了,連馬化龍都親自跑來下江準備籤合同了,結果喬董臨時反悔,想要提價,馬化龍一氣之下,決定再也不和興衆合作了,企鵝的大門也關上了。”李叢林沒再向何方遠隱瞞興衆的最高商業機密,“到現在爲止,三巨頭都對興衆文學失去了興趣,興衆文學出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在這種情形下,喬董又想繼續規劃興衆文學的未來了。”

見李叢林對他頗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信任,何方遠也就大着膽子問道:“李董,興衆文學的未來規劃,着重落在哪幾方面?”

李叢林作爲集團總裁,不但親自擔任了興衆文學的董事長,在管理上也是事無鉅細,由此也可以看見喬國界對興衆文學的重視程度。

“有五個方面。”李叢林擺出了長談的姿勢,“第一,積極引入戰略投資。早在兩年前,興衆文學就引入過兩家投資集團的財務投資,但財務投資除了財務上的助力外,在資源方面對興衆文學並沒有太多幫助,對興衆文學的長遠發展,作用也極其有限。以後,要努力爲興衆文學引入戰略投資者。相關談判已經開始,外界所能想象到的公司基本都開始接觸了。但引進戰略投資不是要出售興衆文學,所以談判極其緩慢並且謹慎,財務投資像男女戀愛,雙方有很好的退出機制,不合適就可以及時退出。但戰略投資像結婚,必須謹慎。結婚不比戀愛,一旦結婚了,一方想要退出,就要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了。”

“第二,‘大神’流失是客觀現實,不過重金挖角已經過時了,給大神建立工作室纔是未來的發展之路。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大神版權方流失不可避免。過去興衆文學是行業的絕對統治者,對於一個正常的行業來說,百分之百的壟斷是不正常的。所以,隨着行業的完善,大神版權

方的流失不可避免,也不用擔心害怕。重金籠絡版權方是最早期玩法,興衆文學已經超越了初期階段。”

“大神”是對版權方中部分頂尖版權方的稱呼。

“第三,成立版權營銷中心,實現版權的集中變現。爲了更好地促進作品版權變現和渠道拓展,新成立的版權營銷中心,由我親自擔任負責人,下設影視編劇部、遊戲業務部、線下出版部、漫畫事業部、音樂事業部和衍生商品事業部。以後,所有的版權作品的變現和渠道拓展,必須要由總部批准。第四,興衆文學自己如何消化版權。一是線下出版公司,在這方面興衆文學有長期積累,還有自己的漫畫公司;二是遊戲的運營,可以靠興衆文學母公司以及兄弟公司;三是視頻運作,這方面進行自營挑戰很大,更多是嘗試與影視圈合作,興衆文學扮演IP、數據提供方和投資方角色。”

“第五,維持興衆文學目前的架構不變,集中發展移動端的佈局。”李叢林一口氣講完,見何方遠在整個過程中,一直靜心聆聽,沒有插嘴,心想何方遠確實比其他人更有耐心更有涵養,“方遠,以上五點,你聽了有什麼想法?”

想法不但有,還有很多,何方遠卻不會和盤托出他的真實想法,而是說道:“思路很清晰,規劃很有力度,如果執行到位的話,興衆文學在未來幾年內,依然可以保持領先的優勢。”

從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明顯看出,對於興衆文學未來的規劃,喬國界也好,李叢林也好,基本上心中都有一個清晰的藍圖。也必須承認,以上五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興衆文學目前的地位,穩定興衆文學的軍心。

但從中也不難看出,興衆文學確實有財務危機了!

從第一點的強調引進戰略投資來看,興衆文學沒錢了。不管怎麼用戰略投資而不是財務投資來掩飾興衆文學財務吃緊的真相,沒錢就是沒錢了。在才從空行融資了1.1億美元之後不久,又進一步想擴大引資規模,由此也說明,興衆文學由於高價買斷版權方支出過大,導致了資金的嚴重短缺。

而且從中何方遠也嗅到了一絲蛛絲馬跡,引進戰略投資,其實和變相賣掉興衆文學區別不大。只不過引進戰略投資是部分賣掉,而直接賣掉則是一錘子賣弄。

同時,戰略投資如果慢慢增資,最終控股了興衆文學的話,也相當於興衆文學賣出了。以前,喬國界的性格是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現在迫於形勢,他也只能放權了。或者說,在強大的資金短缺的壓力下,在興衆文學沒有辦法一次性賣掉的前提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允許外資進入興衆文學,以資本的力量削弱他對興衆文學說一不二的掌控力了。

其實也可以這樣說,現在找不到一家可以全盤接手興衆文學的下家,那麼不如先以股份換資金,來暫時緩解興衆文學目前資金緊缺的現狀。先要度過眼下的難關再說,至於以後的路怎麼走,以後再走。

何方遠最關心的是第一點,後面幾點,都是對第一點的補充,比如不再重金挖角、成立版權變現中心、自己消化版權等等,看似眼花繚亂,歸根結底只圍繞了一箇中心——錢。如果說引進投資是從外部變現,那麼後面的幾點就是從內部變現。

以興衆文學如此老牌並且實力雄厚的互聯網版權產業公司,在面臨三巨頭,不對,其實興衆文學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只有企鵝一家正面出手了,千方和芝麻開門,並沒有對興衆文學正面狙擊,即使這樣,興衆文學十年的佈局還是毀於一旦,那麼換了他,就算有藍成器幾個億的資金作爲助力,也難以抵擋三巨頭之中任何一家的打壓。

如果是三巨頭聯合出手的話,相信興衆文學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一敗塗地了。

由此,何方遠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興衆文學風向大變,喬國界眼見賣出無望,開始改變思路,要由以前的打包改爲化整爲零地出售了,他及時調整了策略,不再介入互聯網版權產業市場的撕殺,當真是明智之舉。

不管怎樣,以股份換資金的方式,總好過將興衆文學拆分出售,因爲一旦興衆文學旗下的立化中文網賣出的話,興衆文學就成了一個空殼了。

“方遠,喬董的思路一轉變,我們也要跟着轉變思路,及時跟上喬董的步伐呀。”李叢林意味深長地看了何方遠一眼,“管理者收購計劃,就這樣過去了。”

管理者收購計劃擱淺,對何方遠來說沒有什麼損失,他在管理者收購計劃之中,只是投入了部分精力和時間,並沒有壓上太多的賭注。相比來說,顧南就慘了,顧南私下收購了大量興衆文學的期權,現在興衆文學又回到了原點,出售無望也上市無望,顧南手中的期權,從一堆廢紙搖身一變

,變成了另一堆廢紙。

當然了,對李叢從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李叢林也許可以藉助興衆文學的拋售,完成管理者收購計劃的壯舉,從而縱身一躍由經理人的角色前進一步,成爲資方。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喬國界心理價位過高,連三巨頭都接受不了喬國界的要價,更何況李叢林了?

“李董,喬董既然和外界談不妥價格,您這個時候向他提出管理者收購,不是正是時機嗎?”何方遠故意有此一問,也是想確定喬國界是不是心意已決。

“之前我和喬董談過這件事情,當時喬董的態度還不明確,主要也是喬董想看看形勢,以爲興衆文學可以賣一個不錯的高價。現在形勢明朗了,他反而又不想賣了,或許在喬董看來,現在賣掉,不會賣一個合適的價位,還不如再等等,等大環境越來越好的時候再賣,說不定價格會比現在翻番。”李叢林很有耐心地回答了何方遠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向喬董提出管理者收購了,就算提出來,最後價格談不攏,也是無用功。”

何方遠點頭說道:“也是,與其談不攏,還不如不提。”

談話進行到現在,基本上主題已經表明了,接下來就該是表明立場的時候了,李叢林深深地看了何方遠一眼:“方遠,我放棄了管理者收購計劃,一心要經營好興衆文學,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只要合理,我都不會拒絕。”

李叢林的意思是要繼續重用他了?何方遠總算完全摸到了李叢林的脈絡,他恭敬地說道:“我的想法就是,堅決落實李董的各項指示。”

見何方遠只說套話,李叢林起身來到何方遠身前,拍了拍何方遠的肩膀:“方遠,在我面前,有什麼說什麼,我們又不是陌生人。現在的形勢你也看得很清楚了,既然喬董有意繼續發展壯大興衆文學,那麼能人和明白人,就會得到重用,我已經向喬董暗示過了,只有你纔是興衆文學最合適的CEO人選。”

興衆文學的CEO,年薪至少300萬起,比何方遠現在的收入翻了三倍有餘,而且還會有股權獎勵。從職業經理人的角度來說,擔任興衆文學的CEO,會是何方遠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峰。以他現的年紀,哪怕等上兩年之後才當上興衆文學的CEO,也會在他的履歷上留下十分濃重並且光彩的一筆。從長遠看,有朝一日他成爲打工皇帝唐俊一樣的頂尖職業經理人,也不是沒有可能。

唐俊可是年薪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傳奇人物!

好在何方遠頭腦還算清醒,知道興衆不是久留之地,曾經唐俊也是被喬國界以高薪聘請到了興衆,最後卻還是壯志未酬而離開興衆,更不用提在業內鬧得沸沸揚揚的馬大勉事件了。

馬大勉論資歷和人脈都比他強多了,最終還是難逃過河拆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他又有什麼幸運可以倖免呢?何方遠堅定地搖了搖頭:“謝謝李董的厚愛,我資歷太淺、經驗不足,不足以勝任興衆文學CEO的重任……”

李叢林探究的目光打量何方遠幾眼:“形勢和以前不一樣了,方遠,你也該跟上形勢,改變以前不切實際的想法了。難道說,除了管理者收購之外,你還有別的打算?是不是想跳出立化?”

“是。”何方遠沒再隱瞞,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我在立化的時間,不會太長了。謝謝李董對我的信任和照顧,不過對不起,我估計要辜負李董的信任了。”

“你跳出立化,不管是跳到企鵝、千方還是芝麻開門,你都有競業禁止條例在身,一年之內不能從來同行業的工作。一年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一是沒多少收入,二是你現在正處在事業上升階段,耽誤一年就等於耽誤三五年,再說現在正是局勢一變再變的非常時期,萬一在這個期間機會來臨了,你眼睜睜看着只能錯過,該是多大的遺憾。”李叢林很看重何方遠的爲人和能力,不想放何方遠離開興衆文學,“方遠,你要考慮清楚了,你現在留在興衆文學,一年之後,你的收入不但可以翻倍,而且在你的職業經理人生涯之中,還多了非常關鍵的一筆,輕重緩急,你要分得清。”

何方遠當然分得清,而且分得很清,他很感謝李叢林對他的重視和耐心,恭恭敬敬地說道:“非常感謝李董對我的關愛,不過我已經決定了,抱歉讓李董失望了。我跳出立化後,不會再從事互聯網版權產業了……”

李叢林被何方遠胸有成竹的自信震驚了,他愣了半天才難以置信地問道:“方遠,你真的決定了?你要放棄眼下收入豐厚前景不錯的工作跳出興衆文學?而且以後不再從事已經在業內擁有了一席之地的互聯網版權產業了?你知道你這麼做等於是放棄了以前一切的成就,從零開始了嗎?”

(本章完)

第三十二章人生之路,有時只需要比別人快上一步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七章醞釀風暴的平靜期第九章突然的變化第四十一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四十二章最後的決戰領域第四十五章碰瓷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四十八章借東風第二十九章辱人者,人恆辱之第二十一章形勢明朗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十一章與其繞行,不如直達第二十六章騎虎難下第三十八章商業策略運作的高手第二十九章辱人者,人恆辱之第二章另闢蹊徑的結論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四章碰壁可以讓人清醒第三十章誰會是下一個三巨頭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四十四章密集交手期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十一章與其繞行,不如直達第四十九章一個奇蹟的誕生第四章碰壁可以讓人清醒第四十章留給何方遠的時間不多了第四十章留給何方遠的時間不多了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二十章局勢紛亂時,佈局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二十四章抄襲也是技術活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三十四章生活中處處是考驗第四十五章碰瓷第四十三章不宣而戰第十七章人生有時就是兩難的選擇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九章突然的變化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四十八章借東風第四十四章密集交手期第四十二章最後的決戰領域第五章不走尋常路第三十二章人生之路,有時只需要比別人快上一步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二章另闢蹊徑的結論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二十六章騎虎難下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十六章決定權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八章萬萬沒想到第七章醞釀風暴的平靜期第三十八章商業策略運作的高手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二十八章聚會上的意外事件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三十七章路演的另一種形式第三十章誰會是下一個三巨頭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十九章決裂第四十五章碰瓷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三十七章路演的另一種形式第十六章決定權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十九章決裂第五章不走尋常路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二十章局勢紛亂時,佈局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四十一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
第三十二章人生之路,有時只需要比別人快上一步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七章醞釀風暴的平靜期第九章突然的變化第四十一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四十二章最後的決戰領域第四十五章碰瓷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四十八章借東風第二十九章辱人者,人恆辱之第二十一章形勢明朗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十一章與其繞行,不如直達第二十六章騎虎難下第三十八章商業策略運作的高手第二十九章辱人者,人恆辱之第二章另闢蹊徑的結論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四章碰壁可以讓人清醒第三十章誰會是下一個三巨頭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四十四章密集交手期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十一章與其繞行,不如直達第四十九章一個奇蹟的誕生第四章碰壁可以讓人清醒第四十章留給何方遠的時間不多了第四十章留給何方遠的時間不多了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十五章藍妺的決心第二十章局勢紛亂時,佈局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二十四章抄襲也是技術活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四十六章才華保一時,人品保一世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三十四章生活中處處是考驗第四十五章碰瓷第四十三章不宣而戰第十七章人生有時就是兩難的選擇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九章突然的變化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四十八章借東風第四十四章密集交手期第四十二章最後的決戰領域第五章不走尋常路第三十二章人生之路,有時只需要比別人快上一步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二章另闢蹊徑的結論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二十六章騎虎難下第一章最初的三釐米第十四章一變再變第十六章決定權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四十七章輸贏兩重天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八章萬萬沒想到第七章醞釀風暴的平靜期第三十八章商業策略運作的高手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三章草根勵志的教科書第二十二章心量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二十八章聚會上的意外事件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三十七章路演的另一種形式第三十章誰會是下一個三巨頭第二十三章理念的勝利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十九章決裂第四十五章碰瓷第二十七章心態淡然,思路才超然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第三十三章三巨頭的佈局之戰第三十七章路演的另一種形式第十六章決定權第十八章棋子或是棄子第十九章決裂第五章不走尋常路第十三章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是心理戰第二十章局勢紛亂時,佈局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三十五章兩個男人因爲一個女人的戰爭第四十一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三十九章明天的美好是今天努力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