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截胡工部

第26章 截胡工部

“五殿下請看、這裡便是慶陵的位置。”

“它位於成祖皇帝長陵西北三裡,仁宗皇帝獻陵西北約一里,藏於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

“因爲此前是景皇帝的帝陵,雖然荒廢了百六十餘年,但地下環境尚好,沒有積水、漏水的事情發生。”

工部的帝陵修繕院子內,工部主事指着一個類似沙盤的東西爲朱由檢講解,朱由檢站在一旁仔細聽着。

見朱由檢沒什麼想問的事情,工部主事只能介紹道:

“按照戶部、禮部、工部三部同理,眼下可以先將地下的主宮室打掃修繕,預計只需要二十天就能將主宮室修葺完善。”

“屆時、先皇便可以先下葬主宮室,而其它的宮室再慢慢修葺。”

“陵宮建築總體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佔地約四十二畝,規模相對較小。”

“慶陵的陵園、在工部的設想下,將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

“神道上建單空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亭內豎碑,螭首龜跌,由萬歲題字。”

“這院內有隨牆式琉璃照壁,最後還會修建一些諸如宰牲亭、神廚、神庫、祠祭署、神宮監、朝房、果園、榛廠、神馬房等地上的建築。”

也因此、他一看到工部的帝陵用料文冊,瞬間嘴角就勾勒起了一抹笑意。

“是啊、雖然是監管,但近來工部很忙,爲了工部的擔子輕些,帝陵的修葺就交給孤吧。”

“按工部的預算,動用五萬民夫的速度下,應該能在來年一月合龍門(墓門)。”

“爲順應地形,工部會在方城寶頂與祾恩殿之間弄一條一條排水小河,神帛爐兩座。”

“既然如此、那麼孤就把這些東西帶走了,不日會讓南鎮撫司的人將武功三衛的工匠帶往帝陵,至於民夫就不必了,用御馬監的四衛一營和羽林三衛便可!”

是啊、要是用守孝的名義住在慶陵山下,外加上還有着四衛一營,羽林三衛,武功三衛的工匠和將士。

工部直接不用去什麼人了,就朱由檢一個人就能搞定修建帝陵的事情了。

“不錯!”

這些所有用料,都比民間的料子價格貴上了一成價格,而民夫的一些工錢和吃用價錢上,也有些溢價。

“國喪之後,我會親自前往慶陵,慶陵一日不修好,我便住在慶陵,替皇兄守孝!”

倒是朱由檢,他雖然這家天忙着國喪,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幹。

“承恩!”朱由檢突然對旁邊的王承恩喊道。

“王尚書請止步!”

“殿下、奴婢在。”王承恩連忙上前行禮。

“駕!”

“不過若是朝廷財力匱乏,可以以一千民夫工匠緩慢修繕,不過需要六年零七個月才能修繕結束。”

朱由檢突然開口道:“用料的價格,工錢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地上的建築,若是動用五萬民夫,預計合龍門後十七個月就能完工。”

儘管知道朱由檢不一定能看懂,但工部主事還是有些緊張。

朱由檢連守孝的事情都能說出來,着實讓那工部主事大跌眼鏡,沒想到他年紀不大,心思這麼細密。

“明樓後寶城內滿填黃土,中央夯築上小下大的圓柱形體爲寶頂,底部深七丈,冢前的攔土牆與寶城牆等高,並與寶城城臺及兩側牆體圍成一個平面近於月牙形的院落。”

最少、他通過一些南鎮撫司錦衣衛,瞭解了北直隸的一個基本物價。

“另外在方院之後修繕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臺,城臺之上建重檐歇山頂明樓。”

王承恩揮動繮繩,馬車立馬就向着皇城趕了去。

工部的已經快吃到嘴裡的好處,就這樣被朱由檢給打劫了。

等王佐得到消息趕來的時候,朱由檢已經把東西裝車,準備打包帶走了。

“把這些東西帶回勖勤宮,把工部的用料和營造圖紙拿去幹清宮給皇兄看。”

“樓內將會豎立聖號碑,上刻“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

“整個皇陵的修葺,預計需要一百五十萬兩銀子,需耗木料三萬,石料十七萬,另有各式東西,所有銀子都用在了刀刃上。”

工部主事的話,幾乎是把皇陵說成了一朵花,不過當他轉頭看去時,卻發現朱由檢直接拿起了工部的帝陵用料文冊,一頁頁翻看了起來。

“殿下!”

“走。”朱由檢不聽那工部主事的哀嚎,直接帶着所有東西就要往工部外走。

這個時候、早在暗處觀察的工部小吏連忙去通知了工部尚書王佐。

王佐想要追趕,卻被南鎮撫司的錦衣衛攔了下來,此刻的他哪怕氣得跺腳,也追不上朱由檢了。

王佐提着官袍跑了出來,朱由檢見狀,連忙招呼王承恩離開。

“額……啊?”工部主事被朱由檢不按套路的樣子說愣了,連連忙急切道:

“這這這……五殿下、修葺帝陵是工部的事情啊,您只是……”

“讓曹化淳明天帶着御馬監四衛一營的將士前往慶陵山下,先把將士修建慶陵的軍營草草修一個,然後叫羽林三衛前往慶陵山下。”

這雜七雜八的溢價看似不多,但加在一起,從中貪墨個十幾二十幾萬兩還是輕輕鬆鬆的。

“殿下不可啊、殿下……”

“五殿下!五殿下不可啊!”

“另外叫陸文昭準備好,明天帶着南鎮撫司的人,去將武功三衛的工匠全家老小的帶到慶陵山下。”

也由此,朱由檢纔會發笑,而他笑是因爲這工部的名錄,變相給了他撈錢的機會。

工部主事想說朱由檢只是監管,可不曾想朱由檢直接打斷他迴應道:

誰又能想到這個十歲的黃口小兒能幹出這樣不要臉皮的事情?

一羣工部官員氣得想要罵人,奈何工部實力不行,不如吏部和禮部、兵部腰桿子硬,只能唉聲嘆氣的返回了工部衙門裡。

倒是朱由檢,坐在馬車上翻看着那些用料文冊,得意的哼起了小曲。

隨着曲聲、他就這樣帶着人回到了皇城中。

(本章完)

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48章 狂攬人才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10章 局勢艱難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11章 噩夢開局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620章 國債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06章 愚民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143章 大反攻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98章 黨爭再起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
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48章 狂攬人才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10章 局勢艱難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11章 噩夢開局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620章 國債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99章 世事無常態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06章 愚民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143章 大反攻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98章 黨爭再起第395章 銀行試點序幕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