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年換三帝

第4章 一年換三帝

姚宗文、這個人原先任戶科給事,因守喪離職回鄉。

回朝以後想入補做官,就一路拍須溜馬,才得以坐上了給事中的職位。

在今年八月的時候,當時朱由檢的爺爺萬曆皇帝剛剛駕崩,努爾哈赤而進攻瀋陽的蒲河所。

由於實力懸殊,蒲河所明軍散亡七百多人,不過賀世賢等將領也有斬敵俘敵的功勞。

按理來說、這一戰非戰之過,畢竟雙發兵力懸殊,蒲河所敗亡是正常的,賀世賢能斬獲後金首級,俘虜士兵已經不錯了。

然而姚宗文這傢伙因爲當年熊廷弼不舉薦他做官,所以在朝廷裡騰舌誹謗,之後還誣陷熊廷弼不練兵馬、私吞軍餉,導致朝廷罷免了熊廷弼,而努爾哈赤趁虛而入,直接攻佔了遼東半島,讓明朝退到了遼河以西的廣寧一帶。

總結來說、這傢伙是靠拍須溜馬上位,隨後憑藉恩仇,隨意誣陷他人的傢伙。

朱由檢知道了他的經過後,自然對他沒有什麼好臉色。

不過他也不把臉色擺在面上,只是打斷了姚宗文的話,對朱由校輕聲開口:

“國事艱難,這種時候禮制可以稍稍放在身後,皇兄當早早繼位,主持皇考的喪葬纔對。”

朱由檢一開口、立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可憐一羣老臣,火急火燎跑過來,還沒歇上幾口氣,就要繼續隨着朱由校他們向着文華殿趕去。

也就在此刻、京城內的所有寺廟道觀,還有朝廷的鐘樓,都紛紛撞響了大鐘。

朱由檢本人也愣了,因爲按理來說,他這個年紀、肯定是不會參加這種國本大事的。

他這舉動,可把朱由檢嚇得不輕,連忙小聲提醒道:

他們只嘆朱由檢不是嫡長子,不能繼承皇統。

鐘聲最開始有些雜亂,但慢慢就變得整齊劃一,一連撞鐘數十下,所有在家中休息的公侯臣子、商販庶民都不由心中一悚。

或者說、他心底實際上也想去那文華殿,親眼見證歷史。

一路上穿過了三大殿的廢墟,經過文樓大門後,他們總算是來到了這二十多年來,決定明朝大事的重要場所,文華殿……

但他卻在這一刻,擺出了上位者的姿態,大方擡手,示意百官起身。

在明代、文華殿是皇太子的觀政之處,不過由於明朝皇太子自朱標後,大多年幼,後來就改爲了皇帝的便殿。

眼下朱由校開口,他們這羣沒有立功的老臣自然是不敢制止的。

說着、朱由校就不管朱由檢是否願意,抓着朱由檢的手腕,朝着文華殿走去。

“遵命!”陸文昭不在意這話朱由檢是第二次說,因爲剛纔說的時候,各位文官都不在,無法顯示朱由檢的沉穩。

如朱由校兩兄弟的爺爺萬曆皇帝,他每次出宮時、便將朝廷交給弟弟潞王,由潞王監國。

“陸文昭,由你護送皇兄和諸位臣工前往文華殿,另令在京諸寺道觀各聲鍾三萬杵!”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這才注意到,是朱由檢將朱由校從幹清宮帶出,並且還安排了錦衣衛護送。

眼下再說一次、不過是爲了做戲給文官看罷了。

“哪有這麼多規矩?弟弟且過來就是!”

“皇兄不可、臣弟在下方旁聽便足夠了。”

然而在朱由校的拉拽下,儘管朱由檢因爲重生的緣故,力氣是尋常同齡人的幾倍,但在他善於木匠活計,變相鍛鍊身體的哥哥面前,卻只能被拽着走。

到了永樂年間、內閣和六部尚書便經常在此留宿,而到了成化年間,內閣大學士們,幾乎是每日都要來此辦公。

朱由校現在對朱由檢很是依賴,雖然感覺上有些奇怪,但朱由檢剛纔的所作所爲,給了他不少安全感。

朱由檢被朱由校拽着走進了文華殿,隨後就見到了簇擁在這裡,不停等待着消息的數百臣工。

但見朱由檢、朱由校進殿,所有臣工立馬就推金山倒玉柱,顧不得朱由校還沒有坐上椅子,就高呼萬歲了起來。

不過這種想法只能藏在心底,卻不能直接說出來。

“弟弟與我同道。”

“平身”

他拽着朱由檢,就準備往御案走去,還想讓朱由檢站在御案旁邊。

陸文昭看着朱由校兩兄弟的舉動,連忙帶錦衣衛跟上去,而方從哲等文臣則是大眼瞪小眼,卻不敢在這種時候得罪朱由校。

見陸文昭回應,朱由檢也對朱由校叉手作輯道:

朱由校在這種時候反而性格強硬了起來,就這樣當着百官臣工的面,把朱由檢拽到了御案旁,隨後與朱由檢、坐於文華殿御案,俯視百官。

“皇兄勞累了、臣弟先返回勖[xù]勤宮了。”

“且慢!”朱由校抓住了朱由檢的手,那長相清秀而稚嫩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

畢竟是被萬曆皇帝親選的皇太孫,朱由校雖然喜愛木工,性格也有些頑劣,對李康妃更是怯弱……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讓朱由校快快繼位,隨後將朱常洛駕崩的事情宣告天下,而後主持朱由校的登基事宜。

文華殿,這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宮殿建築,位於外朝午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

一時間山呼萬歲的聲音,從文華殿傳出,在文華殿前廣場上不停迴盪。

朱由檢不過十歲,居然能有這樣的成熟穩重,不少文官都暗自點頭,卻有暗自惋惜。

“嗯、弟弟說的不錯。”

畢竟在明代,藩王見證太子繼位的事情不少,甚至藩王監國的事情也不少。

“萬歲!萬歲!萬萬歲……”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方從哲,他率先唱禮,而百官反應過來後,也紛紛緊隨其後、大聲唱禮。

皇帝駕崩,擊鐘三萬次……

這樣的事情,常人一輩子也就能經歷一次,而京城百萬庶民,已經在一個月前經歷了一次。

如今再度響起?豈不是……

所有人心情都沉了下來,卻不是因爲朱常洛的駕崩而難受,而是因爲剛剛結束的守喪,又要再來一次了!

(本章完)

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98章 黨爭再起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30章 兄弟和睦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473章 齊國五年計劃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21章 備戰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188章 齊王掛帥
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48章 新人勝舊人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98章 黨爭再起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89章 北上東出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261章 天災不斷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30章 兄弟和睦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473章 齊國五年計劃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5章 帝者不怒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21章 備戰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315章 太廟前的分地競拍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128章 錦衣衛革新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59章 零丁洋裡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188章 齊王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