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帝第一朝

第5章 新帝第一朝

“快快快!切不能耽擱!”

順天府北京城、當鐘聲不斷地在城中作響,整個京城的官員都不得不早早翻身起牀,匆忙的趕往了紫禁城。

根本就沒有人能想到、才登基一個月的朱常洛就這麼稀裡糊塗的駕崩了。

所有人趕得匆忙,在京兩千多官員紛紛從京城各處趕往紫禁城,路上甚至能出現撞車、堵車的事情發生。

這還是由於萬曆久不上朝,京官缺額,不足三千的情況下。

那些坐馬車和驢車的五六品文官着急的不行,倒是七品以下騎馬騎驢的官員這個時候衝到了最前面。

很快、這些官員隔得老遠就看到了遠處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此二門是皇城通往官署衙門的總門,門前豎立一座巨大石碑,細細看去、只見上面刻有8個大字:“官員人等,到此下馬”,而大漢將軍也擡手示意官員下馬。

習慣了上朝流程的官員紛紛下馬,這個時候會有人前來牽馬,而他們則是在驗證了身份後,火急火燎的快走進了皇城。

陸文昭沉着臉、在皇極門前仔細的檢查了所有官員。

在鄭貴妃謀立福王朱常洵爲皇太子的時候,是他在朱常洛身邊保護。

可如果王安不願意投靠他,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他看着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文官,在自己的眼神下賠笑的模樣,心裡不由升起一種滿足感。

咚——咚——咚——

這麼想着、朱由檢看向了百官,卻見百官臣工聊得熱鬧不已。

只是這種滿足感轉瞬而至,只因爲他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朱由檢給的。

感受到旁人的目光,他緩緩擡頭,與朱由檢四目相對,隨後老老實實作輯,算是行禮了。

只不過雖然百官都覺得奇怪,卻不敢質問。

陸文昭腰間配着朱由校給的腰牌,身着錦衣衛百戶的服飾,卻指揮皇城近千錦衣衛。

“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刻朱由檢站在御案左側,旁邊是身着臃腫冕服的朱由校。

爲了維持天子威嚴,方從哲等人,只能在冕服裡面又加了兩重衣服,這才撐起了這冕服。

鐺——

每一道城門,都需要覈驗身份、搜身。

倒是文華殿、由於五品以上大臣早早就進入了文華殿,因此正事可以直接開談了。

如果王安願意投靠他,那麼憑藉朱由校對自己的依賴,和唯一一個親弟弟的身份,他想要救下王安還是比較容易的。

不過在目光掃視的時候,一名身着賜服,面板無須、年近五旬的太監尤爲顯目。

不過由於朱由校年齡小、加上沒有朱常洛高大,因此這冕服鬆鬆垮垮,毫無威嚴。

所有官員聽後紛紛作輯,只是心底不停嘀咕,覺得十分古怪。

這老太監、就是目前宮中太監的魁首,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

按理來說、淨鞭之後,鴻臚寺丞還需要唱聲“入班”,隨後才能開門、百官入殿。

在剛纔的時間裡、大太監王安從幹清宮中找到了一個月前,朱常洛所穿的天子冕服,急忙拿來給朱由校穿上了。

只見自己的這位皇兄,這會兒正大汗淋漓,額頭盡是汗珠,顯然熱的不輕。

隨着陸文昭的開口,皇極門被關閉,而他也朝着文華殿趕去,最後來到了文華殿的門口,站在原地、目不斜視的看着殿外,耳朵則是一直留心文華殿內。

只因爲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昨夜明明在外廷留宿,按常理來說、這樣的場面,就算他不出面,也應該派一個從四品的指揮同知前來,而不是陸文昭這樣的正六品錦衣衛百戶。

他表情嚴肅的宣告這羣文臣,生怕又有哪個不怕死的言官進入皇極門後,弄出什麼幺蛾子。

“關門!”

朱常洛繼位後、擢升他爲司禮秉筆太監,而他則是勸朱常洛重用東林黨的楊漣、劉一燝等人。

所有文官在陸文昭和錦衣衛的帶領下,紛紛進入了皇極殿面前的廣場,只是可惜昔日繁華的皇極殿,此刻十分破敗,空無一人。

朱由檢也換上了自己的親王冕服,隨後轉頭看向了朱由校。

說到底、錦衣衛這三個字着實讓人發憷,那些四品以上的大員還好說,他們這些芝麻小官,只能老老實實照辦。

“上朝~~~”

開朝淨鞭、這是前朝就有的流程,目的是警告臣下、天子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談保持安靜,各歸各位。

不過之後魏忠賢、客氏得勢,他也就因爲權力鬥爭被殺了。

由於文華殿面前的廣場站不下那麼多人,因此他們只能隔着一堵牆,在這裡老實站隊了。

只是他這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還沒有坐熱,朱常洛因爲紅丸駕崩,沒有辦法的他,只能選擇半路投靠朱由校,在移宮案中處理,將李選侍移出幹清宮。

陸文昭很是感激朱由檢的知遇之恩,而此時、在京所有官員紛紛進入了皇極門。

對於這個人,朱由檢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救下他。

見狀、朱由檢也不好說什麼,只是看向了眼前的百官。

烏壓壓數百人、一波又一波的步行進長安門,順着後世的長安街、上外五龍橋,在承天門門口再次檢驗身份後,繼而進端門,午門……

朱由檢反應過來的時候,禮部的官員和內閣方從哲等人,以及將朱常洛的諡號和廟號都敲定了。

等他們過了午門,也就來到了內五龍橋,跨過五龍橋,便見到了值守在這裡的陸文昭和一衆錦衣衛所擔任的大漢將軍。

如果朱由檢沒有記錯的話,他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被萬曆皇帝命爲朱常洛的伴讀。

見朱由檢看向自己,他還特意對朱由檢擠眉笑了笑,似乎在說“我沒事”。

鴻臚寺丞再度唱禮、兩排大漢將軍揮動黃絲編制的淨鞭,打在空中發出了炸響聲。

但由於皇極殿還沒有修葺,這次臨時的上朝選擇在了文華殿,因此站在皇極殿廣場的兩千多京官只能對着空氣拜了又拜。

剛纔方從哲讓宣在京官員入朝,沒等駱思恭站出來,朱由檢就在朱由校耳邊開口,隨後將值守皇極門的任務交給了他。

伴隨三通鼓敲響,鴻臚寺丞高聲唱禮,隨後大漢將軍撞鐘,百官再度山呼萬歲,整齊行禮了起來。

他仔細一聽,這才明白是禮部的官員在討論朱常洛的諡號,以及葬在哪裡等等問題。

“起……”

“先皇駕崩,諸位入皇極門後、自當謹言慎行,勿要再同往日一般!”

廟號爲光宗,諡號爲“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與歷史一致。

對於這個廟號和諡號,朱由檢和朱由校都沒有什麼想法,反正朱常洛對他們不好,說的不好一點、還有殺母之仇。

不過廟號和諡號之後,一個尷尬的問題就來了……

新書幼苗,請大家多多追讀,才能保證書能被更多人看到,感謝。

(本章完)

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8章 初嘗權力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92章 點醒楊漣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523章 荊棘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18章 國喪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9章 滿桂到來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68章 海納百川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30章 兄弟和睦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67章 八個心眼的顏思齊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78章 葉向高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11章 噩夢開局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
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8章 初嘗權力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92章 點醒楊漣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523章 荊棘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18章 國喪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56章 惶恐灘頭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9章 滿桂到來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68章 海納百川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266章 多方震動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07章 烏合之衆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30章 兄弟和睦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67章 八個心眼的顏思齊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78章 葉向高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626章 日新月異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3章 恐怖的遼響數量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11章 噩夢開局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