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清算御馬監

第21章 清算御馬監

國喪的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朱由檢回到了自己的勖勤宮,好好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曹化淳和陸文昭就帶人出了宮,而朱由檢也輕車熟路的前往了几筵殿,繼續接待着每日前來弔喪的百官。

時間慢慢流逝,這種無聊而平穩的日子,讓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國喪三天後,百官們不用再穿素服了,而是換成了成服。

成服又叫盛服,是國喪大殮之後,親屬按照與死者關係的親疏穿上不同的一種喪服。

百官們穿上了成服後,繼續到几筵殿進行哭喪和吊靈,而這個流程需要一直持續到皇帝下葬才能結束。

成服的穿戴也是有考究的,需要穿戴二十七天才能脫下,如果不按規定穿戴成服,那麼很有可能面臨殺頭的罪過。

朱由檢還是身着素服,搬着桌椅坐在几筵殿門口,每日就是糕點茶水,偶爾換換水果和冰飲。

朝野上下看似平靜,實際上只是隱藏在水下的危險罷了。

“另外天下寺觀會接到口諭,要求各鳴鐘三萬杵,禁屠宰四十九日。”

朱由檢知道、在國喪結束後,對於他便宜老爹朱常洛的死,百官們一定會爭論出一個結果。

擦了擦嘴、朱由檢接過了賬本,翻開查看,同時心不在焉道:

這也就導致了,南方多洪澇,經常出現洪澇後饑荒的事情。

不過這一切,和眼下的他並沒有關係,他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在六部、六科、內閣大臣和朱由校前來的時候,賣個乖,然後老老實實守孝就行。

“他們唸完詔書後,還得哭一頓,然後再磕四個頭,而且三天之後,還得換上成服,每天早上起來還得點上三炷香,然後哭一頓,三天之後才能結束。”

“百姓若是勤勞而不富裕,那是他們身上有太多的吸血蟲。”

“另外官員百姓不能在國喪期間嫁娶閨女,民間不能飲酒和吃肉,只能吃素。”

哪怕這件事和大部分文臣無關,但只要和“紅丸案”牽扯到的官員,都會被流放的流放、下野的下野。

只因爲他這幾天還天天叫人給自己弄葷菜,想來自己都如此,恐怕尋常百姓在家裡也是偷摸着吃肉。

“抓了多少個犯事的傢伙啊……”

太監聽到後連忙微微鞠身迴應道:“殿下,想來是外任的地方官員回京了。”

對於後者、經驗老到的方從哲倒是立馬派甘陝與河南、南直隸的官員前往巡查。

過了幾秒他纔開口道:“動物若是光吃不胖,那是肚子裡有蛔蟲。”

“那就是說、東西都加起來,恐怕有上百萬兩了?”朱由檢翻着賬本,心裡煩躁。

不過到了這一天,前來弔喪的官員有些多了,他也好奇對旁邊的勖勤宮太監問道:

“今日怎麼了,怎麼這麼多前來叩拜的官員?”

他就這麼繼續在几筵殿接待百官,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國喪的第七天,而這一天朝廷也算髮生了一件大事。

這麼一想、他倒是沒有什麼負罪感了。

不過這些事,與眼下的朱由檢沒太多關係,唯一和他有關的,就是在王承恩、曹化淳、陸文昭三人出了京城的第六天後,陸文昭率先回皇城,並帶來了御馬監的賬本。

“87萬4723兩346錢,另外還有牧場6萬4971畝,耕地2萬5322畝。”陸文昭低着頭回應,然後繼續道:

“這些太監還爲自己置辦了不少宅子,一些人還在老家也弄了不少田畝和宅邸,手下的人追查了三天才弄了個清楚。”

“是嗎?”朱由檢略感無語,對明朝這繁瑣的禮制十分不舒服。

他對着那太監繼續問道:“這國喪期間,除了官員和朝廷比較忙之外,民間有什麼禁忌嗎?”

他倒也不着急,只因爲他知道,這賬本越久出來,就代表御馬監牽扯的人越多。

“多點好啊,多點,抄家的銀子才能多點……”

“殿下、卑職不辱使命,抄家的過程中,卑職一直監管者手下的兄弟,所有銀兩、田畝、宅邸都在賬本上了。”

“還要停辦一切祭祀典禮,直到百日之後,才能解除。”

“這麼麻煩啊……”朱由檢前一秒還在咂舌,卻一秒卻忍不住自嘲了起來。

“若是被五城兵馬司的人看到,少不得要被說教,罰些銀錢。”

首先就是朱由校更換了一些六部尚書和內閣閣臣,其次就是黃河稱水,發現水濁沙重,可能有地方決口、亦或者來年旱災的風險。

“自然是有的。”太監行禮迴應道:“首先是民間不能有喜慶的活動,賭牌九、尋花問柳、踏秋嬉戲都是不能的,甚至衣服也不能太過花哨。”

由於黃河改道,在明朝這兩百多年中,黃河並不是流入渤海,而是向南遷移,奪淮河河道,流入了東海。

朱由檢笑着在心裡嘀咕,順帶就這樣熬到了國喪的第四天。

三天的時間,陸文昭他們還沒有把御馬監貪污太監和各地草場,皇店、以及貨物庫存的賬本交到他手上。

“按照禮制、外任的地方官員在接到國喪的訃告詔命之後,也得穿戴素服,烏紗帽,黑角帶,並且還得來四次叩拜。”

“多少?”朱由檢被嚇了一跳,他還真的沒想到御馬監的太監膽子這麼大。

“那些宅子有三百七十二處,在京一百四十五處,京外兩百二十七處,賣了之後估計能有個十幾萬兩。”

“陸文昭、你說我說的對嗎?”

“一共一百二十七個,貪墨的銀兩在87萬4723兩346錢。”陸文昭老實的回稟。

黃昏時刻、陸文昭帶着賬本來到了勖勤宮,朱由檢剛吃了晚飯他就遞上了賬本。

“對,殿下所言極是!”陸文昭連忙點頭,而朱由檢則是放下了賬本道:

“御馬監的牧場和耕地還沒有統計好嗎?”

“那個或許需要一些時日。”陸文昭小心翼翼道:

“畢竟丈量田地和草場、皇莊需要不少時間,倒是皇店已經統計出來了。”

說着、他從懷裡拿出了另外一本賬本,雙手呈上道:“您請看……”

(本章完)

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34章 奸宦毒婦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80章 少年縱馬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78章 葉向高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163章 齊王黨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32章 百般無奈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53章 領兵要點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98章 黨爭再起
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37章 多方雲動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客氏惱怒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34章 奸宦毒婦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80章 少年縱馬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640章 摸着弟弟過河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78章 葉向高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87章 西京繁華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163章 齊王黨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32章 百般無奈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455章 天時地利人不和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53章 領兵要點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98章 黨爭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