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上架感言

第86章 上架感言

明天週五的中午十二點以後就上架了,說說這本書吧。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寫明末小說了,一些跟着我從別站過來的老書友是知道的,成績也很好。

只是對於明末、前兩本小說都是在淺層面的黑東林、完全就對其他的齊楚浙宣昆等諸多黨派不瞭解。

直到年初沉澱下來,將《明史》、《明實錄》、《大明會典》、《宛平雜記》、《酌中志》等書後,才發現明末是很亂的歷史,不單一說東林好壞。

甚至可以說、東林黨在絕大部分時間是處於被打壓的時候,大部分還是以齊楚浙宣昆五黨團結一致打壓東林爲主的政治鬥爭。

所以在看完之後,再重新寫歷史的同時,便選擇了黨爭最嚴重,也是最後能搶救明朝時間的天啓年間。

有人說我洗東林什麼的,我也會耐心解釋。

主角不是親近東林黨,主角是親近各黨派內部的能臣幹吏,對於誇誇其談的人,最後都是要被清理的。

所以大部分書友還是在我解釋後,還是會去搜索一些齊、楚、浙、宣、昆五黨的一些消息,基本瞭解一下明末黨爭。

少部分在我解釋後不去看,一直擡槓認爲明末全是東林黨背鍋,又或者以爲東林黨是江南商人代表的,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

秦滅六國,掃六合,天下一統。這是時代的潮流,歷史的必然。

說白了書友日常瞭解明末黨爭,還是普遍從小說上了解,因爲工作和生活,並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去仔細看史書瞭解。

最後的最後,推薦一本好友的書:

《秦功》

上架後一週,堅持每天兩更。

至於加更條件什麼的就不寫了,有存稿我就多發,沒有我就老實日更六千,加更條件多了,爲了條件而加更,寫出來的內容也是灌水內容,閱讀無益。

不過這樣的認知錯誤,並不在喜歡看小說的書友身上。

再往後就不太行了,基礎每天一更,節假日的話根據我的情況加更,畢竟還得搬磚。

東林黨不是鄉黨,只有鄉黨背後纔會聚集某一個地方的士紳商賈來謀取利益,東林黨更像是一個鬆散的朋黨。

因爲我看書也不喜歡太監……

如果後期大家看了感覺閱讀感不好,我再進行修改,改成三千字一章,或者兩千字。

——————

可能有人會去看盜版,這個是防止不了的,不過我也經歷過沒錢看書的時間,也不會說看盜版的如何如何。

再重複提醒一下,明天中午12點整上傳第一章上架章節,希望喜歡本書的書友多多支持……

本書目前預計是兩百萬字寫完本,就算達不到預期的成績,頂多也就是減少字數,縮減一些小劇情來提前完本,不會出現太監的這種事情。

週五上架首日,目前暫定更四章,大概在兩萬五六千字左右。

從小說中閱讀到錯誤的歷史,這不是書友的問題,這是作者考究不周的問題。

所以本書還是以考究爲主的小說,在講解故事的同時,爲大家帶來一個真實明末的政治格局、鬥爭。

另外說一下上架後的更新:

作爲一個手速菜雞,加上寫作只是兼職,同時寫歷史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反覆對比,因此上架的字數不可能像其他作者一樣天天爆更。

應大家的要求,暫時定在六千字一章,不過偶爾劇情完了,或者沒寫完,所以一章字數會在5000~7000左右浮動。

或許以後有經濟實力,而我還在繼續寫書的話,到時候也可以支持一下。

————————

最後感謝本書一路走來支持的書友們,不管是普通書友還是付費書友。

我的書裡也會出現一些考究上的問題,這點經過一些考究書友的提醒後,我也會進行修改。

有些書友說內容枯燥,這點我會盡力改正自己的考究風格,減少一些資料的出現。

氺衍(shuǐ、yǎn)穿越到戰國末期,身處於齊,生來飽受質疑,暗諷。

幸兩世爲人,故能見亡魂。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後,氺衍取代一名死人,去到了秦國。

本書又名【攤牌了嬴政,我是間諜】【齊人秦將】【齊王想殺人】【齊王被氣暈了】

(本章完)

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79章 出兵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26章 截胡工部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466章 終末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7章 可罰不可殺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352章 直諫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190章 連下三城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106章 愚民第690章 後記(十)紹慶新風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96章 扶弟魔第33章 客氏惱怒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273章 爭權攘利
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250章 生擒朱由檢第542章 局勢紛亂第179章 出兵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26章 截胡工部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466章 終末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謀劃草原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7章 可罰不可殺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352章 直諫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國際法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60章 謀劃草原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190章 連下三城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178章 荷蘭入侵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106章 愚民第690章 後記(十)紹慶新風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346章 晚明科學家王徽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96章 扶弟魔第33章 客氏惱怒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273章 爭權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