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魏明的商業版圖(保底二合一)
回到華僑公寓的家中,雖然朱霖帶走的東西並不多,但莫名地感覺冷清了許多。
魏明打開收錄機,放着梅琳達這次從英國帶回來的音樂,翻看着她給自己帶的暢銷童書。
她首先看的是自己的《勇敢者的遊戲》精裝版,紙張質量明顯升級,而且插圖也比平裝版多了幾張,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復原了書裡的遊戲。
要是霖姐在就好了,兩人可以一起玩,然後把那些獅子、鱷魚等災難換成脫衣服、打屁股等懲罰,肯定很有意思。
魏明嘆息一聲,又翻看起其他童書,純文字類的很少,基本都是繪本,或者插圖豐富的小說。
比如他現在看的繪本就是介紹非洲生物的,獅子、斑馬、大象、長頸鹿、狒狒、蜜獾、疣豬等。
非洲太遙遠,很多當地獨有的動物對於目前國內的小朋友其實都很陌生,現在也就一些大城市的動物園能看到斑馬、長頸鹿等非洲動物。
不過魏明還好,他對這些動物並不陌生,之前爲了給《黑貓警長》攢故事,他翻看了很多動物類書籍,還重點看了《十萬個爲什麼》裡的動物篇。
他腦子裡存儲了許多關於動物的知識,也更傾向於繼續寫一部動物爲主角的童話故事,只是該選哪個呢。
當天晚上,魏明坐在桌前,拿着鉛筆在紙上畫着玩。
在不確定寫什麼之前他先是畫了一些動物的卡通形象,想挑個順眼的。
第二天,魏明剛到單位就被梅文化和趙德彪攔住了。
彪子道:“明哥,我們已經想的很清楚了,咱們一起幹吧,你當老大!”
昨天回到學校梅文化沒費吹灰之力就說服了趙德彪,然後梅文化又花了很大力氣勸說彪子讓彪子當三股東,小梅要當老二。
魏明道:“中午咱們出去吃,邊吃邊聊吧。”
因爲涉及商業機密,小梅特意選了離北大比較遠的一個飯館,避免碰到熟人。
魏明開宗明義:“託梅琳達的福,我的一部小說在英國出版了,賺了一些外匯,目前肯定是花不完的,如果你們想把生意做大,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共襄盛舉,現在我要問問你們能拿出多少錢。”
梅文化道:“要不是買了這輛摩托車,其實我們每人能拿3000出來。”
彪子:“我能拿4000!”
小梅驚了:“你怎麼能拿這麼多?”
彪子:“我還算了燕子和我老孃的那份,他們也願意支持我,把自己的獎金和積蓄都給我了。”
梅文化有些羨慕,他父母並不支持自己做生意,還想着在部隊給他謀個差事,覺得那纔是正當工作,可他們也不是什麼有權有勢的,也使不上什麼勁兒。
不過梅文化是要做二股東的,他覺得自己比彪子更擅長做生意,所以需要比彪子更大的話語權。
於是梅文化做出了一個痛心的決定。
“彪子,要不這樣吧,那輛摩托車歸你了,我要求不高,就比你高一個點就行。”
摩托車是兩人一起買的,每人花了一千多。
彪子算了一下,摩托車歸他,理論上他應該給小梅一千多,就變成了小梅有4000,自己變成3000,但他只要多一個點,這幹得過啊!
而小梅想的是,雖然所有權歸了彪子,但這段時間彪子要進劇組拍戲,還不是自己在用,沒差的。
兩人對這個提議都很滿意,然後看着魏明,看他能拿多少錢出來,想佔多少股。
魏明先問:“那你們需要多少錢,想要做什麼樣的生意,這些考慮清楚了嗎?”
梅文化:“之前我們就討論過,做一個主賣服裝,兼賣其他南方緊俏貨的店,然後服裝自己生產,其他貨就從那些大倒爺手裡進。”
魏明搖搖頭,問彪子:“阿姨還沒從街道成衣廠辭職吧?”
“還沒呢,她就等我信兒呢。”
魏明看出來了,阿姨也是彪呼呼的。
他首先否定了這個提議:“我們現在還不宜自己生產服裝,服裝生產是個密集型產業,如果搞這個,僱工數量會非常可怕,到時候咱們都要危險了。”
如果四五年後這麼搞沒問題,李誠儒的特別特就是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把絕大部分利潤牢牢抓在自己手上,90年代就賺了數千萬身家。
但現在是1980年,改革還沒那麼透徹,而且時有反覆。
雖然也有年光久這樣的出頭鳥,現在就搞了人數過百的私家廠子,但這裡是皇城根兒下,大家都對盯着呢,三人又都沒什麼太大的背景,還是當低調行事。
更何況他們自己做服裝廠,原材料的獲取都是一個問題,現在可是買布都需要票的時代,公有制和集體制廠子更有優勢。
所以魏明提議:“做服裝是個好想法,無論是喇叭褲還是牛仔褲,以及其他漂亮衣服在燕京都有巨大的市場,我們可以跟成衣廠合作,由我們來指定做什麼,並負責銷售,不必侷限於一家廠子,完全可以全面開花,把更多街道小廠拉入我們陣營裡,有錢一起賺嘛。”
他對梅文化和彪子也是一樣的看法,有錢一起賺,他表示可以直接拿出5000美金,讓小梅換成人民幣,作爲這家公司的啓動資金。
這些錢官方匯率相當於8000塊,如果是黑市,一兩萬也是它。
魏明的出資比梅彪兩人加起來要多得多。
不過他只要51%的佔比,剩下的49%就是小梅25和彪子24了。
這讓梅文化鬆了口氣,5000美元他甚至能換三萬塊人民幣,真的按照出資額,他和彪子連10%都沒有,那樣幹着就太沒勁了。
當然,魏明除了一開始制定大方向,其他就不管了,自己可是有正經工作的人,不像他們倆。
wωw● ttkan● ¢〇 梅文化道:“彪子等會兒你跟我一起去換錢,我知道哪裡換的高。”
他叫上彪子一起也是爲了避嫌,畢竟這個黑市匯率的彈性是很大的,兩人一起避免說不清楚。
魏明又道:“先不急,一開始也用不了那麼多錢,先把店址和店名確定下來,然後你們還要去申請個體戶營業執照。”
現在國內還沒有個體戶營業執照,但已經放開申請了,去年年底溫州的章華妹已經提出了申請做小商品生意,直到今年年底才予以通過下發執照,被認爲是改開後第一張個體戶營業執照。
現在就算沒有營業執照也可以先把店開起來,大家都是這麼幹的。
彪子發表意見:“我和燕子平時最喜歡去王府井和西單那邊逛,人多店多,感覺每一家都特別熱鬧。”
梅文化點點頭:“那邊的租金肯定高,不過有了明哥的這筆錢,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夠用了。”
但肯定不會特別充足,小梅對那邊的租金也大概有些瞭解。
小梅知道魏明手裡肯定不止5000刀,不過再讓魏明加大投入的話,他都不好意思拿那麼多股份了,所以只能靠手上這些錢了。
然後就是店名的問題。
彪子謙虛道:“取名字這種事肯定得是明哥你啊。”
小梅也是這個意思,做生意招牌必須響,這種事得讓真文化人來。
於是魏明咔咔咔寫了幾個名字,讓他們自己選。
分別是“特別特”“優衣褲”“衣加一”“喜多多”“東方新天地”。
這是賣衣服的,聽說老鬼準備搞餐飲,魏明也給他提供了一些名字。
就他這能力,給人開店取名都能賺大錢,這些店名看的兩人興奮不已,都好,都想用!
衣加一和優衣褲一聽就知道是賣衣服的,也是他們目前的主營方向。
喜多多和特別特聽起來就很個性,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慾望。
最後就是“東方新天地”了,梅文化最喜歡這個,太大氣了,一看就是大買賣,他就怕自家小店承受不起。
“現在肯定是承受不起,不過再過幾年,形勢明朗了,店面肯定還要擴張,僱員也要多請,到時候不就配得上了嗎。”
小梅一拍桌子:“那就他了!東方新天地!”
燕京的東方新天地是李嘉成的產業,要等二十年後纔會開業,位於王府井東單一帶,這個名字大氣,魏明也很喜歡,以後如果從服裝店轉型綜合型商超或者房地產,就更合適了。
確定了這些事情後,彪子和小梅就開始行動起來了,先把美元換了。
有了錢才能租店,才能跟成衣廠談判。
不過梅文化留了個心眼,他只換了4000美元,留下了1000刀用來疏通關係。
倒也不是行賄,但我把自己的美元以官方匯率換給有需要的人咋了。
至於這些人是成衣店經理,是材料供應單位的領導,是負責審覈個體經營執照的公務人員,這隻能說巧了。
魏明決定再幫他們一個小忙,當天他就給遠在魔都的龔樰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上寫了幾十個字把事情說清。
此時龔樰拍攝《好事多磨》已經漸入佳境,就是有一點很煩人。
她戲裡面的丈夫郭楷敏和戲裡面的閨蜜張芝華是一對,拍戲之餘總能看到這兩人秀恩愛,讓她更顯得形單影隻,孤苦無助。
好想快些拍完電影回京城啊,她主要是想看看魏明買下齊白石畫作。
就在上午的戲份結束後,張渝過來找郭楷敏,說是要一起拍照用於下個月電影的宣傳。
嘻嘻哈哈的張芝華終於樂不出來了,她可是知道男友和張渝在《廬山戀》裡有吻戲的!
雖然只是親臉蛋,但那也是親了啊,我都沒怎麼親過呢!
看到這對年輕小情侶鬧彆扭,龔樰大姐姐心裡總算舒服了一些。
哎呀,自己怎麼這麼壞啊?肯定都是跟小魏學的。
正想着小魏,龔樰下午就收到了他的電報,這讓龔樰驚喜之餘還有些擔心,什麼急事啊還發起電報了?
而看完之後她趕緊問張芝華:“你家郭楷敏和張渝去哪裡拍照啦?”
~
另一邊,香港的老鬼和阿敏也幾乎同一時間收到了魏明的回信。
此時老鬼和周媽媽正在爲開店選址,準備經營快消小吃。
按照投資額兩人六四分,老鬼佔六成,多虧了孫兒的資金,老鬼能當個大老闆,周媽媽也不虧,如果生意好,四成也比之前打游擊強。
店址還沒選好,兩人又開始爲店名的問題爭執不下。
“好了,名字的問題我們稍後再議,明天先去看一下香港大學旁邊那家店。”老鬼道。
“好,我覺得香港大學好啊,人流多,而且阿敏過去幫忙也能感受到名牌大學的氛圍。”周媽媽道,她這麼努力賺錢不就是爲了女兒能考上大學嗎,不過港大這個目標確實有點太大了。
香港的大學太少了,錄取人數也少,每年只有2%的中學畢業生能享有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而香港大學是香港高等學府之最,必須是班裡,甚至學校的尖子生纔有機會,阿敏顯然不是那種尖子生。
周媽媽回到家之前阿敏正在看阿明給她的回信,臉上的表情豐富極了,一會兒一變。
上封信裡阿敏試探着問了阿明的情史,阿明也沒有隱瞞,大方表示自己有過一段無疾而終的跨國之戀,曾和一名高挑美麗的英國留學生交往,不過隨着她的學業結束也宣告結束了。
香港人在對上英國人的時候總感覺有點心理上的弱勢,畢竟現在香港還在英國佬手上。
不過阿明能交往一名英國留學生,足見其優秀。
這麼一想,阿敏又爲阿明開心起來,而且留學生回國了,這一別估計就是永別了。
之後阿明點評起了阿敏錄的那些歌。
首先他對阿敏的歌喉表示了肯定,稱讚聲色好聽,“一聽就是大美女。”
阿敏捂着臉蛋扭來扭去,哎呦,哪有,一般小美女而已。
阿明:“不過你媽媽說的也沒錯,演藝圈看着光鮮,實際也不是那麼好混的,辛苦不說,可能還會遇到很多骯髒的事,如果能考上大學,無論在香港還是大陸都能成爲高收入人羣。”
阿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自己真的可以考得上嗎?她文科還行,但數學太難了!
接着阿明講了他妹妹的例子,他竟然有一個親妹妹,而且看樣子跟自己年紀差不多,今年就要高考了,大陸高考的年紀比香港小一些。
“像我有創作方面的才華,雖然沒考上大學但也不影響我過着吃喝不愁的生活,最近還買了房,但我妹妹阿紅創作方面的才華一般,賣文賺錢肯定是不行的,她力氣又小,真不知道這個年紀除了考大學還有什麼出路。”
看完這一段阿敏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阿明說他沒考上大學?他不是北大的老師嗎?難道不考大學也能當大學老師嗎?
說了一會兒學習的事,阿明又說回唱歌。
“音樂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愛好,雖然我唱歌難聽但也愛唱,唱不來自己的歌就唱別人的的,阿敏你說自己在學彈鋼琴,那就好好學,如果將來我能去香港,如果我們有機會見面,到時候我就寫一首歌送給你當禮物好了。”
“啊!”阿敏直接激動地站了起來,開心地眼睛裡冒着小星星。
雖然魏明也送過她不少禮物,不過都是禮貌性質地禮尚往來,可如果是一首歌的話,那也太浪漫了吧!
浪漫可能不太準確,但她的心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就要化掉了!
魏明的信還沒結束,他又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第二個筆名“魏什麼”。
隨信的包裡還有《天書奇譚》和幾本《勇敢者的遊戲》、《黑貓警長》所在的《少年文藝》《兒童文學》雜誌。
可惜那時候魏明還沒見到梅琳達,要不然肯定要把《勇敢者的遊戲》英國出版的成績寫上,他還挺享受被小女生筆友崇拜的感覺。
之後周媽媽回家,母女倆吃飯,當他們剛吃完飯,鬼伯來敲門了,阿敏開門。
這幾天爲了合夥過生意的事鬼伯沒少找媽媽商量,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倆在拍拖呢,不過周惠敏早就見怪不怪了。
“什麼事明天商量不行啊?”周媽媽刷着盤子問。
老鬼:“名字,店的名字我又有一個想法。”
“叫什麼?”
老鬼:“你覺得好利來怎麼樣?”
周媽媽琢磨了一下,頓時臉上掛喜:“這個好,感覺就算不是做餐飲,賣別的什麼都好啊,你這腦袋瓜子怎麼突然開竅了?!”
老鬼:“就是這麼突然,好,名字就這麼定了,明天去港大看店,儘量早點定下來。”
說完他又風風火火地走了。
老鬼也是剛看完孫子的信,那封信裡魏明聊到了五十年代他走後奶奶在村裡開豆腐坊的經歷。
“奶奶當時把豆腐作坊做得很大,她說你的本事在她之上,我相信您肯定也可以,而且如果能夠做大做強,將來或許還能以愛國港商的身份回大陸,前塵往事既往不咎。”
這也是魏明支持老爺子六十歲出來闖一闖的原因,一般港人和帶着資金回來的港商在大陸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這或許是老爺子迴歸故里的一個契機。
而且老爺子就自己這麼一個孫子,他創業不就等於自己在香港創業嘛。
到時候自己在香港有餐飲,在大陸有服裝業,都是賺錢的行當,寫書就可以更加隨心所欲了。
“您要創業,我這邊剛買了房,資金上愛莫能助,若是《古今大戰秦俑情》有人看中了電影改編,所得稿費倒是可以支持您,現在嘛,只能幫忙想幾個名字了。”
然後就有了好利來、賽百味等名字,老鬼果斷選了“好利來”這個聽起來就吉利的名字,香港人幹啥都愛討個好彩頭。
當時魏明還沒拿到英國稿費,要不然給他夾幾張百元美鈔也不叫個事兒。
現在嘛,魏明還剩一萬五千美元,兩千多人民幣。
他想買個彩電,自己有彩電票,人民幣差不多夠用,然後兌點外匯券再去友誼商店買冰箱洗衣機,儘快過上現代化生活。
他很想找人陪自己一起去看,可惜霖姐最近不理自己,只好自己去。
下了班剛下樓,就看到了挺着六個月的肚子遛彎的穆蓉。
她像是故意來堵魏明似的,看到魏明立即小跑過來。
“嫂子你慢着,我來。”魏明趕緊跑到她面前。
穆蓉笑笑:“我也沒什麼別的事,就是想問問,你真的和霖姐在一起啦?”
“你怎麼知道的啊?”
穆蓉:“哦,昨天中文系的劉振雲腹瀉來校醫院被我碰見了,然後他就跟我打聽我一位前同事,我這才知道這事兒!”
她看樣子很興奮,很早之前就磕過這對的禁忌CP,可人家魏明轉頭就有了個留學生對象,不成想還能峰迴路轉。
反正都跟劉振雲承認了,魏明也沒必要藏着掖着不爽利,他點點頭:“是有這回事兒,不過現在我們還是不是那種關係我也說不準。”
“咋的了,鬧彆扭了?”
“比鬧彆扭嚴重點,反正她現在不理我。”
穆蓉也不問誰對誰錯,直接道:“那你要主動一些啊!女孩子就這樣,得哄。”
大齡女孩子也是女孩子啊。
魏明嘆了口氣:“難哄啊。”
他也曾去朱霖單位堵她,但都沒看到人,他們單位好幾個門,這肯定是故意躲着自己呢。
穆蓉想了想:“那這樣,我來幫忙說和說和,看能不能讓你們見一面好好聊聊。”
魏明詫異地看着穆蓉:“姐,你是我親姐啊!”
穆蓉打算明天跟她老孃進城一趟買東西,順便回原單位一趟。
魏明跟她別過之後去南門推摩托,然後看到一個眼熟的眼鏡男。
“魏作家,幸會幸會,又見面了。”對方主動打招呼。
“哦,朱記者。”魏明想起來了,這是《中國青年報》的朱偉。
魏明是中青報樹立的優秀青年典型,全國青年偶像,之前不止一次接受過《中青報》的採訪,其中有一次就是這個朱偉。
“您是來找我的?”他問,怎麼這麼突然,都沒來個電話。
朱偉不好意思道:“本來應該打個電話協商一下的,不過上面要求的比較急,我接到指示後直接就來了。”
他看着魏明認真道:“不過這次不是來採訪魏明的,我要採訪的是童話作家魏什麼。”
……
(昨日保底!晚上還有,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