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就是靠兩篇英文童話故事在海外闖出一片天地的,自然明白一個好的英文譯本對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前世《三體》能夠名揚海外,和劉宇昆的翻譯也分不開關係。
一部作品要進行翻譯通常有兩種情況,像《三體》這種以中文爲母語的譯者。
還有就是像《獅子王》梅琳達這種,以目標語爲母語的作者。
兩種情況各有優勢和側重。
以中文爲母語的譯者更能理解原著的語言精妙之處、文化內涵、歷史社會背景、作者風格和意圖等等,更能把握原文的精髓。
但譯文可能在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語感、修辭和當代性方面稍遜一籌,有時會顯得有“翻譯腔”,不夠自然流暢,靈活性上可能不如目標語是母語的譯者。
其譯作有時在目標語市場可能面臨更高的接受門檻,影響銷量。
而以目標語爲母語的譯者,對目標語言的語感、習慣用法、文化背景和當代語音演變的掌握更精準,能確保譯文讀起來流暢自然,符合目標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有利於作品的海外市場推廣和傳播。
當然因爲文化隔閡可能會對原著產生一些誤解和簡化,無法原汁原味地把原作推向海外。
最理想的模式應該是由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國翻譯家和一位精通目標語的中國翻譯家合作。
或者是在兩國都有豐富生活經歷的華裔雙語者來翻譯,劉宇昆其實就屬於這種。
而夏老提出的楊憲益和戴乃迭就是這樣的翻譯黃金組合。
楊憲益先生是中國人,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他的妻子戴乃迭是英國人,在牛津大學讀書的時候認識了楊憲益,並隨他回到中國定居生活。
自19世紀末以來,與外文中譯的繁盛景觀形成鮮明對比,中文外譯一直就顯得勢單力薄。
在梁實秋先生的建議下,兩夫妻專門從事將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的工作。
看看他們的作品就知道兩人的段位了。
《老殘遊記》、《離騷》、《長生殿》、《儒林外史》、《關漢卿雜劇選》、《聊齋故事選》、歌劇《白毛女》、話劇《屈原》,以及包括《中國小說史略》、《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在內的多部魯迅作品。
哦,最近他們夫妻歷時數年完成的《紅樓夢》英文譯本也正式出版了。
這可以說是《紅樓夢》英文譯本里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兩個譯本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版的《紅樓夢》英文譯本。
可以說他們夫妻翻譯的作品除了中國古代經典作品,近現代的只有魯迅作品。
能請動這兩位翻譯魏明的《人間正道是滄桑》,魏明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前面搞出的那些事情,在國內外有如此大的聲望,外文出版社肯定不會這麼上心,把這兩位請了出來。
以他們二位的年紀,怕不是翻譯完這個大部頭就得退休啊。
魏明對夏老表示了感謝,他還有工作要忙,秘書帶着魏明出去見了一下這次帶隊的版權局副局長劉杲。
他今年50歲了,年富力強,後來直接參與了中國著作權法體系的建立和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的進程。
劉副局長跟魏明握了握手,得知魏明被麥克米倫出版社邀請去法蘭克福,他非常感慨。
“其實這種邀請作家親自去書展闡釋自己作品的方式很有必要,之前我也參加過幾次法蘭克福書展,很多國外作家都會親至,並受到熱捧,只不過出國一趟的開銷太大了,我們承受不起。”
像魏明他這次出國的開銷都是自己墊付,然後麥克米倫出版社報銷。
“那這次一共多少人啊?”魏明問。
“包括你的話是八個人,”王副局長道,“版權局一個,圖書貿易公司一個,外文局兩個,其餘就是幾家大型出版社的代表了,我們要先去香港,那裡還有三聯書店和國際書店的兩位同志,一共十個人。”
魏明糾正:“11個,我妹也去,她也有一本書在國外出版。”
王副局長:“啊!?”
11人的規模真不算大,國外都是各家出版社各自爲政,一個小國可能會有多家出版社出席,一個出版社就是幾個人。
和中國的人口以及圖書數量相比,十個人顯然是不夠用的,而且缺席了非常重要的作家。
希望這次自己去這一趟能多賣一些版權,說不定能促使文化部明年多帶一些作家出去。
王副局長對魏明也是抱以厚望的,聽說他交往過英國女朋友,英文說得好,還省下了翻譯的麻煩,可以直接向國外出版人介紹自己的作品,關鍵他有過作品出海的成功經歷,Mr.Why在國外已經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了。
不過對於自己的那些嚴肅文學小說能否成功出海,魏明也確實心裡沒底。
梅琳達就在麥克米倫,麥克米倫不可能不知道Mr.Why在中國有多部知名度極高的嚴肅文學作品,但他們從沒有表現出過對這些作品的興趣。
接下來魏明又跑了一趟外文局的外文出版社,想要拜訪一下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接下來要合作,少不了要經常聯繫。
到了外文出版社,魏明首先找到了葉君健先生,魏明看的《安徒生童話》就是他翻譯的,兩人在作協的一些活動上見過。
葉老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翻譯家,也是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的宣傳家,還擔任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
《中國文學》這部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一份面向西方讀者,翻譯介紹中國古典文學和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國家級大型對外文學刊物就是他籌備創建的。
他是外文出版社的定海神針,這次外文局兩個出國名額裡就有他一個。
而且葉老還參與了偉人詩詞的英譯工作,聯合錢鍾書和英國專家歷時十年完成了37首詩詞的翻譯,包括偉人詩裡的那句“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是他翻譯的。
只不過翻譯的英文太長,作爲《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英文書名不太合適,老頭帶魏明去找楊憲益夫婦的時候還在討論這本書的英文譯名。
然後到了楊家,魏明都沒來得及跟兩位翻譯大家寒暄,就眼睜睜看着兩個中國老頭,一個英國老太就書名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他們一會兒中文一會兒英文,語速還挺快,而且經常從一個問題突兀地轉移到另一個問題上。
魏明雖然能插上嘴,但跟不上他們的節奏,看到廚房裡有食材,乾脆給他們做了頓午飯。
直到開飯,兩位主人才意識到冷落了魏明這位客人,連忙道歉。
魏明表示:“大家也都是爲了我這部小說的翻譯,我開心還來不及呢,翻譯工作我不懂,如果有什麼關於小說內容的疑惑兩位儘快找我,等會兒我把電話和家庭住址留給二位。”
“那小魏你有沒有創作筆記啊?”楊憲益先生我呢。
“有的,好幾個本子,明天我給您送來。”
“好好好。”
接着戴乃迭又對魏明的廚藝表示了肯定,對於英國人,這就是佳餚!
飯後,葉老陪魏明下樓的時候,魏明還是問了一句:“我看兩位先生的身體似乎不太好,這種規模的翻譯工作會不會對他們不太友好啊?”
葉老和楊老年齡相仿,戴乃迭要年輕一些,但這對夫妻看着狀態可沒葉老好。
葉君健嘆息:“不是身體不好,是精神不好,前兩年他們的兒子自殺去世了。”
“啊!?”
然後葉老講了一下在那個荒唐年代發生的荒唐事。
就因爲戴乃迭是英國人,這對夫妻被扣上了“特務”的帽子,雙雙收監,無人照顧的一子兩女也跟着遭罪,尤其是兒子,經過那十年的折磨最終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瘋了。
儘管兩人夫妻把他送到英國治療,但最終人還是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心裡肯定難過。
“這種事有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來,爲了不讓他們去想那些事,我給他們安排了很多工作,前陣子剛剛翻譯了幾篇《聊齋》,聽夏老說起《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英譯工作,我就想起了他們,讓他們多爲你的作品操心,就能少一些胡思亂想。”
魏明也跟着嘆息,其實葉老在那些年也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只要跟外國人沾邊的都是重災區,當年外文局死的人太多了,但當魏明問起那些年,他只是一笑而過。
“向前看吧,我們總算等到了好的結果。”葉老又想到了他的好友老舍。
接下來兩天魏明又跑了兩趟楊家,不僅帶來了自己的創作筆記,他見二老只有一本《人間正道是滄桑》平裝版,於是又拿了一套精裝版送給他們。
這樣魏明自己就不剩多少了,於是吩咐放假無聊的魏紅,讓她去逛書店給自己搶書,就搶精裝版。
結果書沒搶到,倒是搶回了一盒《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磁帶。
“搶這個幹嘛,我有啊。”魏明從自己的書房裡翻出了太平洋公司送自己的,除了給雪姐霖姐,他這還有一摞呢。
“我也不想的,我看書店裡都在排隊,心想應該就是你的書了,結果是磁帶,你的書早賣完了,我想着反正都排了那麼久,什麼都不買豈不是白排了。”
魏明問:“你還沒看這部電影吧?”
“沒有啊。”
“你怎麼不去看,不支持你哥,不支持喜子啊?”
魏紅嘆氣:“這部電影的票比你的書還難搶,你以爲我像你一樣啊,一個電話人家就給你留票。”
這兩天關於《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報道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國家級報紙上都在討論這一熱門現象。
如今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已形成觀影狂潮,確實不容易搶票。
報紙上說有些電影院甚至增加了站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設掛票業務,還有一些影院因爲設備連軸轉,還破例增設了午夜場,導致機器超負荷工作被燒壞。
總之一句話,全國觀衆看瘋了!
魏明道:“是哥疏忽了,明天就給你安排票,出國之前怎麼也得看完這部電影啊。”
“哥,那你能多安排幾張不,我舍友們也想看!”
魏明一口應下,自己和雪姐哭的這麼慘,小丫頭怎麼可以沒看過!
晚上魏明在房間裡寫東西,爲德國之行做準備。
第二天魏紅跟同學去看電影,魏明跟雪姐約在了團結湖。
路上魏明看到了新出的《大衆電影》,走近一看,嘿,是雪姐!
不過這次的封面是雪姐和喜子兩個人,這也是雪姐第二次成爲《大衆電影》的封面人物了,霖姐是《喜盈門》時有過一次。
“誒?”
魏明剛要走,看到《中青報》頭版的一篇文章,也是關於《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而且竟然報道了這個故事的原型人物,魏明甚至看到了胡德祿和他媽媽的合影!
他快速看到最後,發現是轉載自《成都晚報》的,這成都媒體動作這麼快的嗎?
他買了報紙直接去團結湖,這時雪姐還沒到,魏明就仔仔細細看完了這篇文章。
此時這篇文章已經被十餘家媒體轉載,其中全國性報紙就有三家,其餘也都是各省的報業巨頭,發行量很高的。
然而這是一個跟蹤報道,詳細介紹了記者和小葫蘆認識,並陪他踏上尋母之路的過程,只是這篇文章並沒有把故事講完,到小葫蘆找到荷花媽媽就斷了。
“呸,斷章狗!”魏明罵了一句。
他想了想,當即聯繫了自己在《中青報》的人脈記者朱偉。
“魏老師,我正想找你呢!”朱偉激動道,“我想採訪你關於《媽媽再愛我一次》原型的故事。”
“原型我看你們報紙上已經報道了啊,還用得着採訪我嗎。”
“所以那是真的啊!真有這麼一對可憐的母子?”
“對啊,”魏明問,“後來呢,我看這篇報道還沒結束啊。”
“後面我們也在等,全國老百姓都在等呢!”朱偉告訴魏明,“報紙是今天早上發的,這麼一會兒就已經有好幾通電話打過來詢問小葫蘆跟荷花媽媽的現狀了!估計後續的電話和信件肯定也少不了。”
電影和現實的交互讓這部電影的藝術含量陡增,這個四川記者可是給了電影一記神助攻。
只是荷花在見到分開幾年的兒子真的能像電影裡那樣恢復神智嗎?
就連魏明這個創作者都爲他們母子的命運捏了一把汗,更別說其他觀衆和老百姓了,運作得當,這幾個人估計都能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
中午龔樰回來了,她也給魏明帶來了兩個消息,證明這部電影的熱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我聽一個副廠長說,《媽媽再愛我一次》緊急增加50個拷貝,之前那些不夠用了。”
“啊,又加了50個,這豈不是超過300個了!”
“比《自古英雄出少年》還多呢。”龔樰得意道,這將是今年拷貝數量第一的電影。
“這是第一個好消息,第二個呢?”魏明問。
“第二個嘛,”龔樰輕輕抱着魏明,在他耳邊吐氣如蘭,“我親戚走了。”
~
當魏明這邊正和龔樰白晝宣淫的時候,魏紅和幾個女同學梨花帶雨地走出了電影院。
幾位女同學一致認爲電影太好看了,但她們也都後悔跟魏紅來看電影了,感覺接下來幾天都不會開心了。
魏紅抹着眼淚表示:“我也是!”
“你纔不是呢,等你坐上飛機去了德國,肯定開心到飛起。”
被她們這麼一說,魏紅心情大好,說的有道理啊!
她和哥哥已經從西德大使館拿到了簽證,明天就要啓程!
也是因爲明天就要分開了,魏明和龔樰折騰了一天一夜,魏紅獨自收拾行李到天黑。
因爲大哥不在,而魏紅又比較激動,所以很晚才睡。
第二天還是魏明回來後把她叫醒的。
“昨晚你怎麼夜不歸宿!”魏紅氣鼓鼓道。
魏明:“我在四合院過的夜。”
“我打電話了,沒人接。”
“那就是我出去遛彎了,行了別磨嘰,準備動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