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是啊,可能有很少一部分地方的老百姓,對於衣服破了會再補補穿,但大部分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穿舊了點,或者不喜歡了就想捐給別人,但沒人要。”鍾進衛說得時候想起一個新聞報道說那啥會都不收衣服之類的捐助。

當然,這些其實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鍾進衛小時候,也是穿過打補丁衣服的。

只是,他爲了說明問題,就撿好的時段來說,反正也不是騙人。

“每,每個老百姓都這樣?”崇禎皇帝被驚呆了,甚至有點口吃。

這也不能怪崇禎皇帝沒見過世面,你要把這消息告訴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人聽,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會信。

“差不多都是這樣,特別是女人的衣服,放滿幾櫃子,然後可能只是因爲買了後覺得不好看就把衣服扔了。”鍾進衛肯定的點點頭。

“這怎麼可能呢!”這時候布匹還會用來當錢進行交易的,把錢扔了,雖說衣服和布匹不是一個概念,但王承恩還是覺得無法想象。

“這沒什麼不可能的,只要陛下努力朝一個方向去做,大明也有可能實現。”鍾進衛開始誘惑崇禎皇帝了。

“鍾師傅,快說,要怎麼做?”崇禎皇帝一聽大明都可能實現,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那自己就是千古一聖了啊。

“調動人民羣衆的生產積極性,努力提高科技,解放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力。”鍾進衛用一種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道。

崇禎皇帝和王承恩看他說得那麼堅決,看來是真有那麼一回事。但鍾進衛的話語中有太多的詞聽不明白。

崇禎皇帝急切地對鍾進衛道:“鍾師傅,能不能用朕容易聽懂的話再細細說一次?”

“沒問題,陛下。其實就和剛纔鹽政的例子是一個思路。”鍾進衛開始細細解釋。

“調動生產積極性,就是鹽政裡面的讓鹽丁繳納一定的食鹽後,就開始分級獎勵,原則就是多勞多得,有物質利益作爲誘導,自然就不用官府再去壓老百姓做事,他們自己都會主動去做,加班加點的去做,以獲取更多的收益。”

崇禎皇帝和王承恩點點頭,這點容易理解。

“努力提高科技,這個科技其實就是做東西的本事、技能。還是鹽政裡面的例子,老百姓爲了得到賞銀,就會自己想辦法去琢磨,去改善食鹽的質量。辦法琢磨出來了,他們就能得到一大筆賞銀。同時,朝廷就得到了質量好的食鹽,不用朝廷想辦法,食鹽就是質優價廉了。”

鍾進衛覺得有必要重點說下這個科技,因爲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古人往往都忽略的。

於是,他又說道:“這個科技,其實說白了,就是各行各業的技能。剛纔說的這個鹽政的例子,就是鹽丁做出好鹽的技能。擴展開來,農民怎麼種出更多更好吃的糧食,各種工匠怎麼做出更好的火槍,更好的大炮,煉出更多的鋼鐵,甚至...”

鍾進衛說到這裡,停頓下來,對崇禎皇帝和王承恩神秘的說道:“還記得我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那手機麼?怎麼做出來,也是科技的一種體現。”

崇禎皇帝聽了,總結道:“鍾師傅,你的意思是說要大力鼓勵工匠提升他們的技能,讓他們造出更多更好的東西。東西多了,價格就會便宜下來,老百姓就能買得起?”

真聰明,鍾進衛心裡暗暗表揚道。

王承恩也不甘當個傻傻的聽衆,在一邊補充道:“工匠們造出的東西越多,得到的收入越高,就越有能力買其他東西了。”

“對,這裡的工匠們,其實是包括各行各業所有的人,他們的技能,最好有可推廣性。”鍾進衛肯定了他們的說法,然後又把工匠的概念進行廣泛化了點。

“可推廣性?”又是一個新名詞,崇禎皇帝不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直接問道。

“就是百姓的技能,他自己會了,能教會別人也會,大家都能學會的技能,這種叫做可推廣性,價值就最大,最應該鼓勵這種技能。甚至可以教會一個人,就從這個人因爲這個技能所賺的錢裡面分一部分給這個教的人。”鍾進衛解釋道,不小心把專利的內涵給牽扯了出來。

“這個朕明白,學徒當然要孝敬師傅了。”崇禎皇帝點點頭。

鍾進衛沒想把所有東西一步到位,都灌輸到崇禎皇帝腦海中。因爲有些東西一步到位的話,反而不能讓人理解。歷史演變的進程可以縮短,但跳過就不是很明智。

“那解放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力怎麼解釋?”崇禎皇帝記得鍾進衛之前說的話裡還有一句沒有解釋,趕緊再問道。

“解放生產力的意思,是說要鼓勵所有人創新,男女老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幹活,都可以想法子,創造出自己的東西來換錢。不能人爲的限制什麼人一定要幹什麼,一定不能幹什麼。”鍾進衛按照自己的理解,儘可能的用崇禎皇帝能聽懂的話來解釋。

“還有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思是,要讓所有人做出來的東西能賣出去,換到錢。這就需要物品流通,而物品流通其實就是商業。要鼓勵商人往來各地經商,互通各地之有無。”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鍾師傅說的這些是一個美好的前景,可實際的情況並沒有如此簡單,真要實現的話,還是要有很多困難要克服的。

這點,崇禎皇帝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因爲他做了兩年多皇帝,想幹太多的事情,但現實和理想差距卻很大。

“鍾師傅,你剛纔說的這些都讓朕大開眼界。朕一定記在心裡。”崇禎皇帝向鍾進衛表示道。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如此說,覺得很欣慰,自己的口水總算沒有白費。讓大明一國之君有這麼一個意識在,就等於是埋了一顆種子,就算自己不在了,也能破土而出吧。

王承恩見崇禎皇帝和鍾進衛的談話已告一段落,就忍不住說道:“陛下,已過晚膳時間很久了,該進膳了。”

崇禎皇帝聽了,才發覺自己也確實肚子餓了,不由笑笑,對鍾進衛道:“鍾師傅,你的奇思妙想是每次都讓朕忘了時辰。就罰你陪朕一起用膳吧。”

鍾進衛不是沒和崇禎皇帝吃過飯,反正現在還住紫禁城裡,吃飯都是免費的。無所謂哪裡吃了。

崇禎皇帝卻又給鍾進衛派任務道:“鍾師傅,有關鹽政的具體措施,寫一個奏章上來吧。朕明天就先和戶部討論此事,儘快實施。”

鍾進衛撓撓頭,不好意思的對崇禎皇帝道:“陛下,阿奇回家了。臣有的字不會寫,您看?”

崇禎皇帝無語,總不能讓自己來寫吧,他看看王承恩,問道:“大伴,剛纔鍾師傅說的有關鹽政的事情,你都記得麼?”

“記得,陛下。”王承恩躬身回答。

“好,那你來寫,寫完後給鍾師傅過目下,該修該補都由鍾師傅決定,最後給朕一份即可。”崇禎皇帝下令道。

“是,陛下。”

有人幹這活就最好了,鍾進衛想道。

王承恩在那邊喚人進殿開始吩咐進膳事宜。鍾進衛想起自己的大舅子不知道在盧象升那邊怎麼樣,有沒有得到盧象升的賞識。只是現在天色已晚,也沒個消息,只能等明天了。

崇禎皇帝在用膳的時候,也沒放過鍾進衛。一邊吃一邊就之前的話題繼續發問一些臨時想到或者想了解到的東西,鍾進衛都一一做了回答。

鍾進衛吃完飯後,就和王承恩一起去整理鹽政奏章。他倆把鹽政改革,包括開中法這一系列事情好處,緣由都寫進了奏章裡面。

忙完這些,都已經是深夜了。奏章當然是王承恩拿走,鍾進衛則拍拍雙手準備睡覺。

Wшw● ttκā n● ¢〇 這個時候,鍾進衛才發現,自己好像漏提水泥和軍械的事了。算了,今天事情這麼多,實在太累,講的東西都夠崇禎皇帝消化,下次再說吧。

這邊鍾進衛是吃完睡覺了,但今夜註定,是京師內外很多人的不眠之夜。

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47章 數理化第42章 交易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767章 訣別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701章 獻寶第72章 比對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768章 突圍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21章 徐光啓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07章 肉鬆第378章 一羣豬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9章 指點江山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2章 義捐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547章 有喜了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34章 不擺譜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819章 陳子壯第156章 劉興祚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768章 突圍第254章 白杆軍第19章 中計第88章 年夜飯第713章 燈下黑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385章 開封府第593章 殺明軍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
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47章 數理化第42章 交易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767章 訣別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701章 獻寶第72章 比對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768章 突圍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21章 徐光啓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07章 肉鬆第378章 一羣豬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9章 指點江山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2章 義捐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547章 有喜了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34章 不擺譜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819章 陳子壯第156章 劉興祚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768章 突圍第254章 白杆軍第19章 中計第88章 年夜飯第713章 燈下黑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385章 開封府第593章 殺明軍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