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泥模鑄炮

“下官在一座噴火的山下見過類似的東西。”徐霞客回答道。

鍾進衛聽了一暈,原來不是有人燒製出了水泥。

徐霞客說得是在火山附近見到過,那是肯定了,那種天然水泥的成份主要是火山灰和石灰,在火山附近可能會有。

他想明白了後就站了起來說道:“徐大人今天過來,就是要給你說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讓你能知道大明最缺少什麼書籍。我就不打擾了,你抓緊時間向徐大人請教吧。”

徐光啓和徐霞客一見鍾進衛準備走人,都站了起來給他送行。

沒過多少時間,鍾進衛就出現在兵仗局。他過來的目的,就是要安排燧發槍和目前所使用火繩槍的對比演習之事。

範俊聽說中興侯到來,趕緊迎了出來。

他因爲造出燧發槍一事,雖然還是擔任原職,卻已升了品級。最重要的是,崇禎皇帝對他很滿意,記住了他。

而這一些,其實都是因爲中興侯的緣故。因此他對中興侯很是感激,現在見到鍾進衛是殷勤得很。

“準備得怎麼樣了?”鍾進衛一見到範俊就問道。

他在那日崇禎皇帝說了要看對比實驗後,就已派人通知範俊了。現在已經過去幾日,徐霞客出使西洋的事也已搞定,就跑過來安排此事了。

“侯爺放心,一切都已準備妥當。”範俊笑着回答道。

“好,現在燧發槍已打造了多少枝?”鍾進衛一邊在範俊的引領下往裡面走,一邊問道。

“已有四百三十六枝了,回頭就可以交付於侯爺。”範俊回答到這裡,又補充了一句道,“多虧了侯爺向皇上請旨,現在咱家的兵仗局補充了不少熟練的工匠,這造槍的速度就上來了。”

“那就好。”鍾進衛滿意地點點頭,這速度確實可以,至少新軍所用的燧發槍已經足夠使用了。

不過新軍還有另外一份重要的火器,鍾進衛關心地問道:“那改造過的佛郎機進度如何了,有沒有合格能用的?”

他想着這次演習是不是也看看哪種改進的佛郎機,安全性應該不用說了,肯定大爲提高,就是不知道射程和威力比舊式佛郎機如何。

範俊一聽,小心地回答道:“侯爺,現在天氣還不錯,估摸着再有半個多月就陰乾了,那個時候就可以鑄炮了。”

鍾進衛一聽,當即站住腳步,看着範俊,驚訝地問道:“什麼,過去了這麼久還沒有開始鑄炮?”

他以爲鑄炮肯定是在鑄炮了,但可能合格率不高,所以纔有此一問。

因爲他在之前京畿之戰時,檢驗葡萄牙運來的火炮時,已知道火炮的廢品率不低。

他還真沒想到現在過去大半個月了,竟然還沒開始鑄炮。

範俊一聽鍾進衛的話,心中明白他是不明白鑄炮的流程。

他當即轉了個方向,伸手一迎道:“侯爺,請這邊走,咱家帶您去看看鑄炮流程。”

鍾進衛一聽,就往他所指引的方向而去。範俊就跟在他身側給他解釋道:“侯爺,這鑄炮就算再熟練的工匠,也是需要這麼久時間的,其關鍵在於模具的陰乾,這點非常重要。”

鍾進衛側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跨入了一處院子後,只見這處院子裡都是類似涼亭的所在,在亭裡放着不少桶狀的泥模。

範俊快速走前幾步,引着鍾進衛進了一處涼亭,然後介紹道:“現在鑄炮必須先造這泥模,放在四處通風且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陰乾。晴朗天須得一月有餘,如果是下雨陰天的話,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大概兩三月不等。”

他說完後看鐘進衛皺着眉頭,一臉的不滿意,心中想着中興侯並不是事事都懂,就由咱家向他挑明這裡面的厲害關係,免得以爲咱家不盡力。

於是,他原先稍微有點彎曲的上身挺了挺,大聲地向鍾進衛解釋道:“侯爺可能不知道,如果心急不等泥模完全陰乾就用於鑄炮的話,所鑄出來的炮是沒法用的。”

這時作坊內的工匠聽到院子裡的說話聲,發現是領導到了。趕緊都放下手裡的活計,出來迎接。

範俊看到手下的人都站十多步遠的地方行禮,就說得更起勁了:“泥模必須烘得乾透才行,否則外表雖幹,裡面溼潤,一遇金屬熔液,潮氣自生,鑄成的火炮就有蜂窩,此種鑄造出來的火炮極易炸膛。”

那些工匠們見自家領導在向中興侯賣弄專業知識,都配合着點點頭。

這也不算拍馬屁,因爲他們認爲自家領導並沒有說錯。

“而且每鑄一門炮,其泥模就須得打破才能取出火炮。因此每一門火炮,都須得有一個新的泥模。不過侯爺可以放心,等再過半個月之後,有這麼多工匠在,泥模可以源源不斷地出,那時候火炮也能不斷地鑄造出來了。”

範俊還是不敢讓中興侯不高興,因此在最後又安慰鍾進衛了。

誰知鍾進衛還是皺着眉頭問道:“既然這種泥模要如此之長的時間,成品率也不高,爲什麼不試試其他模具?”

範俊聽了一愣,中興侯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對自己剛纔的態度不滿意,開始雞蛋裡挑骨頭了?

想到這裡,他那剛挺直的身子又習慣性地稍微彎曲了點,給鍾進衛解釋道:“侯爺,這泥模鑄造大炮可是自古以來,哦,還包括西洋人,都是這麼幹的呀!”

鍾進衛一聽,就更是不滿意了,怎麼就只知道因循守舊,他當即加重了語氣,不滿地說道:“以前怎麼樣我不管,西洋人怎麼樣我也不管。這泥模鑄炮的效率這麼低,成品率又不高,就不想着改進改進,或者用其他方式來試試?”

他說完之後,心中暗歎了一句,大明不缺乏聰明才智之士,但大多都因循守舊,不知道創新。

鍾進衛想到這裡,不再理範俊,直接走前幾步,來到那些工匠面前問道:“我們大明除了泥模鑄造之外,還有什麼鑄造法,你們再想想,誰若要是能改進鑄炮之法,當有重賞。”

他怕這些工匠把他所說的重賞當耳邊風聽聽,就繼續解釋道:“朝廷不久就會成立軍械研究所,誰要能改進鑄炮之法的,就可以進研究所當研究員。”

現在這研究所一事已在工匠中傳開了,特別是水泥、玻璃那邊的工匠,都想盡方法表現自己,以期望能進研究所。

這些兵仗局內的工匠自然也不會例外,聽鍾進衛這麼一說,眼睛頓時紅了。

鍾進衛看到這一情況,就加了一把火:“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說錯了沒關係,但只要你想出了方法,那就是前途無量的!”

範俊跟在鍾進衛的後面,心想中興侯這是癡心妄想吧?

可就在這時,工匠羣裡忽然舉起了一隻手。

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07章 肉鬆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682章 突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9章 廠衛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168章 銀行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406章 御廚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382章 菸草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597章 勝利者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31章 京師之戰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122章 溫育仁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1章 佈告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9章 斷人財路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0章 汰兵安置第5章 相信(3)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794章 鋼鐵廠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7章 薊州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819章 陳子壯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3章 相信(1)第3章 相信(1)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543章 下馬威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35章 專利法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440章 登萊出擊
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07章 肉鬆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682章 突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9章 廠衛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168章 銀行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406章 御廚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382章 菸草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597章 勝利者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31章 京師之戰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122章 溫育仁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1章 佈告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79章 斷人財路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0章 汰兵安置第5章 相信(3)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794章 鋼鐵廠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7章 薊州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819章 陳子壯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3章 相信(1)第3章 相信(1)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543章 下馬威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35章 專利法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440章 登萊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