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道路衙門

鍾進衛想了下,沒有立刻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而是問道:“陛下,臣想問個問題,全國多少官道是需要用到水泥重新修路的?”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答非所問,就轉向戶部尚書畢自嚴:“畢卿,你回答下鍾師傅的問題。”

“是,陛下。”畢自嚴說完,就看向鍾進衛道:“大明境內,基本除了人口較多的城鎮之外,其餘道路皆有雨天泥濘之苦。另外就算有石板鋪路,也有凹凸不平之處,也應修之。”

鍾進衛不用想,其實都知道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但爲了強調他之後要說的內容,就問了一次。

等畢自嚴說完之後,鍾進衛微笑頜首,然後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的家鄉有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好,貨物流通不暢,朝廷想收稅就少;百姓想賣出點東西換錢,難;想買點東西來用,也難。”

崇禎皇帝不是很明白鍾進衛說這話和自己之前問的問題有何關係,就問道:“鍾師傅的意思是?”

“成立專門的機構,專職修路,也可以順便收錢。”鍾進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然後又解釋道:“全國修路靠各地原有官府的話,臣以爲不妥,原因有二。第一,各地官府的人手原本就不多,一個人身兼幾職。本身就有許多事情要做,讓他們來負責這個事情會耽擱他們手中原有的事情;第二,修路就讓專業的人來做,來管理,會事半功倍。”

溫體仁聽鍾進衛的話,想了會,也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修路一事關係大明各地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情。臣認爲中興伯說的有理,朝廷可以像成立河道衙門一樣,成立一個專門的道路衙門,總管各地修路以及水泥運營。”

崇禎皇帝點點頭,真要開始全國範圍展開浩大的修路工程的話,還真應該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才行。於是,他問道:“朕看可以,由內閣先出個具體的奏章,而後在朝會上進行商議。只是朕擔心這個道路衙門的人手不夠。雜役,物料登記,事務統籌都需要用到讀書人。”

“陛下,可以從六部調撥一些,底下做事的吏員就用各處讀書人或者鄉紳,由撥出的官員自行聘請。”溫體仁建議道。

“如此龐大的一個新建衙門,比河道衙門忙太多,做事的讀書人夠用麼?”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擔心。

“暫時應該夠用的,西北省份讀書人不足的話,可以從東南調。那邊的讀書人多。”溫體仁建議道。

“好,那溫卿在奏章裡先把道路衙門的各項事宜給理一理。職責,官吏等需要詳細註明。”崇禎皇帝吩咐溫體仁。

“是,陛下。”

“哦,對了,你的奏章寫完後,先給中興伯看看,有什麼補充的補充下,等正式議事的時候,可以少讓那些人挑些刺。儘快把這一條龍的大事辦起來!”崇禎皇帝鄭重囑咐。

“是,陛下。”

一邊吃一邊說,這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時辰左右了。

崇禎皇帝看看天色,就對幾位臣工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溫體仁和畢自嚴一聽,自覺站起來,向崇禎皇帝告辭。

鍾進衛也站了起來,不過他卻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想了解下那個復社。不知道有沒有資料。”

“復社?”崇禎皇帝沒聽明白,重複道。

溫體仁一邊聽了解釋道:“陛下,此復社是一羣儒生爲科舉應考而結成社的名稱。”

崇禎皇帝不知道鍾進衛要這個所謂復社的用意,不過他知道鍾進衛是有用意的,就轉過身去問侍立在一邊的王承恩道:“東廠那邊可有鍾師傅需要的資料?”

王承恩躬身道:“陛下,奴婢回去查查。”

復社是在崇禎二年剛成立的,雖然勢頭很猛,但東廠一直被禁足,才放出來不久,所以王承恩沒聽過復社。

溫體仁卻已聽過一些,所以剛纔進行了解釋。

崇禎皇帝看向鍾進衛:“鍾師傅,還有何事麼?”

鍾進衛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既然最多事的中興伯都沒事了,大家就真沒事了,各歸各家。

議了一天的事,王承恩也陪了一天,總算有空了,就下去吃飯休息。

沒想剛離開崇禎皇帝身邊,就被外面的一個內侍攔着了。

王承恩一見原來是自己的乾兒子安貴義,就皺着眉頭問何事。

安貴義左右看看,確認沒什麼人能聽到,就低聲簡略地向王承恩彙報了王鵬一行人的成果。

王承恩一聽,馬上問道:“他們現在在何處?”

“在內東廠等候乾爹。”

“速速前頭帶路。”

當下,王承恩連飯都顧不上吃,兩個人匆忙趕往內東廠。

到了東廠後,見到等候已久的王鵬一羣人,詳細問明白了事情經過和王鵬的一些疑點,然後又再次審問了那個馬賊,王承恩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他才道:“這事,你們做的很好,此人犯不能交給錦衣衛那邊,先暫時關押在東廠。你們都在此等候,咱家去皇上那請旨,回來再吩咐你們做事。”

王鵬已是一天沒睡,已有些乏了,不過廠公的吩咐,不敢不聽,連忙答應。

王承恩此時才覺腹中飢餓,但沒時間慢慢吃晚飯,就讓人準備了糕點,路上湊合着吃點。

就在崇禎皇帝心情愉快地和田貴妃醞釀事前氣氛的時候,被王承恩給打斷了。

不過他也不惱,知道大伴是個穩重之人,此時來找自己肯定是有要事,當下稍微安撫了下有點鬧脾氣的田貴妃,就出來見王承恩。

шшш▪ ttκǎ n▪ ℃o

當崇禎皇帝聽到王承恩彙報刺殺中興伯的種種跡象指向京營的時候,不由得又驚又怒。驚得是鍾進衛怎麼就得罪京營,到了要他死的地步;怒得是京營拱衛京師,應該是最值得信任的軍隊,現在卻私自刺殺自己最信任,最依仗的中興伯。

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吩咐王承恩,此事一定要嚴查,儘快查個水落石出。

有了崇禎皇帝的授權,王承恩就沒有顧慮了,馬上回東廠安排相關事項。

他想起顧百川是個精細之人,連中興伯都誇過幾次。這次又是當事人之一,手臂受傷不影響腦子,就讓人把顧百川連夜叫了過來,讓他牽頭偵破此案。因爲事關重大,王承恩再三囑咐事情要保密。

顧百川接手之後,已是午夜時分。衆人都去休息的時候,顧百川也在考慮案件的偵破。

在顧百川看來,這個案件要偵破,也不是難事,有好幾個線索可以追蹤。

第一,是那羣馬賊曾被京營圍捕並釋放。可以調查當年出動京營時候的事情,當事人肯定和馬賊有關係。

第二,此次京營的人,後來居上參與圍捕馬賊,是怎麼個參與進來的。也是一個線索。

第三,王鵬所說那些京營的人,更是最重要的線索,必要的時候,抓捕他們審問何人指使。這個是直接,但事關京營,如無進一步的證據,還是暫時先不動爲好。

顧百川理順了思路後,哀嘆下明天大年三十還是勞碌的命,就也去休息了。

再說鍾進衛從紫禁城回自己的伯爵府後,也沒有休息。

先是府裡的男女老少都過來見禮,然後又是於海寧過來彙報明天一天的安排以及着重說明鍾進衛這個家主要做的事情。

忙完了這些後,鍾進衛纔來到書房,開始考慮今天討論的事情。討論過的應該都算有個結論,但在討論過程中帶出的一些事情,自己還得細細思量下,回頭再跟崇禎皇帝提。

鍾進衛的夜貓子習慣還是沒有改過來,所以熬夜也不覺得不舒服。

只是苦了三個侍女裡面留下來服侍鍾進衛的李思敏,寒冬臘月的深夜,給鍾進衛生爐火燒茶水磨墨。但儘管如此,她還是感覺比以前好太多了。再說,鍾進衛也相等於是她的救命恩人,所以,她根本就沒有一絲抱怨之意。

現在對於本書來說,收藏是最重要了。如果您覺得本書還能入眼的,麻煩鼠標點一下收藏,

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624章 勳章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86章 徐霞客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7章 薊州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47章 空城計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9章 危險臨近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38章 兩策之論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8章 浩劫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89章 睡吧乖第30章 餉銀(2)第336章 袁可立第10章 遇刺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767章 訣別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132章 開民智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234章 鼠疫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504章 報紙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84章 相逢而泣第48章 結賬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43章 回京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57章 報應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1章 親近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3章 榮譽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11章 水泥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93章 殺明軍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116章 陶瓷廠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2章 相識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47章 空城計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5章 拖拖拖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
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624章 勳章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86章 徐霞客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7章 薊州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47章 空城計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9章 危險臨近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38章 兩策之論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8章 浩劫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89章 睡吧乖第30章 餉銀(2)第336章 袁可立第10章 遇刺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767章 訣別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132章 開民智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234章 鼠疫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504章 報紙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84章 相逢而泣第48章 結賬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43章 回京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57章 報應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1章 親近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63章 榮譽榜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11章 水泥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93章 殺明軍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116章 陶瓷廠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2章 相識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47章 空城計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5章 拖拖拖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