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道路衙門

鍾進衛想了下,沒有立刻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而是問道:“陛下,臣想問個問題,全國多少官道是需要用到水泥重新修路的?”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答非所問,就轉向戶部尚書畢自嚴:“畢卿,你回答下鍾師傅的問題。”

“是,陛下。”畢自嚴說完,就看向鍾進衛道:“大明境內,基本除了人口較多的城鎮之外,其餘道路皆有雨天泥濘之苦。另外就算有石板鋪路,也有凹凸不平之處,也應修之。”

鍾進衛不用想,其實都知道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但爲了強調他之後要說的內容,就問了一次。

等畢自嚴說完之後,鍾進衛微笑頜首,然後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的家鄉有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好,貨物流通不暢,朝廷想收稅就少;百姓想賣出點東西換錢,難;想買點東西來用,也難。”

崇禎皇帝不是很明白鍾進衛說這話和自己之前問的問題有何關係,就問道:“鍾師傅的意思是?”

“成立專門的機構,專職修路,也可以順便收錢。”鍾進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然後又解釋道:“全國修路靠各地原有官府的話,臣以爲不妥,原因有二。第一,各地官府的人手原本就不多,一個人身兼幾職。本身就有許多事情要做,讓他們來負責這個事情會耽擱他們手中原有的事情;第二,修路就讓專業的人來做,來管理,會事半功倍。”

溫體仁聽鍾進衛的話,想了會,也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修路一事關係大明各地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情。臣認爲中興伯說的有理,朝廷可以像成立河道衙門一樣,成立一個專門的道路衙門,總管各地修路以及水泥運營。”

崇禎皇帝點點頭,真要開始全國範圍展開浩大的修路工程的話,還真應該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才行。於是,他問道:“朕看可以,由內閣先出個具體的奏章,而後在朝會上進行商議。只是朕擔心這個道路衙門的人手不夠。雜役,物料登記,事務統籌都需要用到讀書人。”

“陛下,可以從六部調撥一些,底下做事的吏員就用各處讀書人或者鄉紳,由撥出的官員自行聘請。”溫體仁建議道。

“如此龐大的一個新建衙門,比河道衙門忙太多,做事的讀書人夠用麼?”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擔心。

шωш ●ttκa n ●CΟ

“暫時應該夠用的,西北省份讀書人不足的話,可以從東南調。那邊的讀書人多。”溫體仁建議道。

“好,那溫卿在奏章裡先把道路衙門的各項事宜給理一理。職責,官吏等需要詳細註明。”崇禎皇帝吩咐溫體仁。

“是,陛下。”

“哦,對了,你的奏章寫完後,先給中興伯看看,有什麼補充的補充下,等正式議事的時候,可以少讓那些人挑些刺。儘快把這一條龍的大事辦起來!”崇禎皇帝鄭重囑咐。

“是,陛下。”

一邊吃一邊說,這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時辰左右了。

崇禎皇帝看看天色,就對幾位臣工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溫體仁和畢自嚴一聽,自覺站起來,向崇禎皇帝告辭。

鍾進衛也站了起來,不過他卻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想了解下那個復社。不知道有沒有資料。”

“復社?”崇禎皇帝沒聽明白,重複道。

溫體仁一邊聽了解釋道:“陛下,此復社是一羣儒生爲科舉應考而結成社的名稱。”

崇禎皇帝不知道鍾進衛要這個所謂復社的用意,不過他知道鍾進衛是有用意的,就轉過身去問侍立在一邊的王承恩道:“東廠那邊可有鍾師傅需要的資料?”

王承恩躬身道:“陛下,奴婢回去查查。”

復社是在崇禎二年剛成立的,雖然勢頭很猛,但東廠一直被禁足,才放出來不久,所以王承恩沒聽過復社。

溫體仁卻已聽過一些,所以剛纔進行了解釋。

崇禎皇帝看向鍾進衛:“鍾師傅,還有何事麼?”

鍾進衛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既然最多事的中興伯都沒事了,大家就真沒事了,各歸各家。

議了一天的事,王承恩也陪了一天,總算有空了,就下去吃飯休息。

沒想剛離開崇禎皇帝身邊,就被外面的一個內侍攔着了。

王承恩一見原來是自己的乾兒子安貴義,就皺着眉頭問何事。

安貴義左右看看,確認沒什麼人能聽到,就低聲簡略地向王承恩彙報了王鵬一行人的成果。

王承恩一聽,馬上問道:“他們現在在何處?”

“在內東廠等候乾爹。”

“速速前頭帶路。”

當下,王承恩連飯都顧不上吃,兩個人匆忙趕往內東廠。

到了東廠後,見到等候已久的王鵬一羣人,詳細問明白了事情經過和王鵬的一些疑點,然後又再次審問了那個馬賊,王承恩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他才道:“這事,你們做的很好,此人犯不能交給錦衣衛那邊,先暫時關押在東廠。你們都在此等候,咱家去皇上那請旨,回來再吩咐你們做事。”

王鵬已是一天沒睡,已有些乏了,不過廠公的吩咐,不敢不聽,連忙答應。

王承恩此時才覺腹中飢餓,但沒時間慢慢吃晚飯,就讓人準備了糕點,路上湊合着吃點。

就在崇禎皇帝心情愉快地和田貴妃醞釀事前氣氛的時候,被王承恩給打斷了。

不過他也不惱,知道大伴是個穩重之人,此時來找自己肯定是有要事,當下稍微安撫了下有點鬧脾氣的田貴妃,就出來見王承恩。

當崇禎皇帝聽到王承恩彙報刺殺中興伯的種種跡象指向京營的時候,不由得又驚又怒。驚得是鍾進衛怎麼就得罪京營,到了要他死的地步;怒得是京營拱衛京師,應該是最值得信任的軍隊,現在卻私自刺殺自己最信任,最依仗的中興伯。

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吩咐王承恩,此事一定要嚴查,儘快查個水落石出。

有了崇禎皇帝的授權,王承恩就沒有顧慮了,馬上回東廠安排相關事項。

他想起顧百川是個精細之人,連中興伯都誇過幾次。這次又是當事人之一,手臂受傷不影響腦子,就讓人把顧百川連夜叫了過來,讓他牽頭偵破此案。因爲事關重大,王承恩再三囑咐事情要保密。

顧百川接手之後,已是午夜時分。衆人都去休息的時候,顧百川也在考慮案件的偵破。

在顧百川看來,這個案件要偵破,也不是難事,有好幾個線索可以追蹤。

第一,是那羣馬賊曾被京營圍捕並釋放。可以調查當年出動京營時候的事情,當事人肯定和馬賊有關係。

第二,此次京營的人,後來居上參與圍捕馬賊,是怎麼個參與進來的。也是一個線索。

第三,王鵬所說那些京營的人,更是最重要的線索,必要的時候,抓捕他們審問何人指使。這個是直接,但事關京營,如無進一步的證據,還是暫時先不動爲好。

顧百川理順了思路後,哀嘆下明天大年三十還是勞碌的命,就也去休息了。

再說鍾進衛從紫禁城回自己的伯爵府後,也沒有休息。

先是府裡的男女老少都過來見禮,然後又是於海寧過來彙報明天一天的安排以及着重說明鍾進衛這個家主要做的事情。

忙完了這些後,鍾進衛纔來到書房,開始考慮今天討論的事情。討論過的應該都算有個結論,但在討論過程中帶出的一些事情,自己還得細細思量下,回頭再跟崇禎皇帝提。

鍾進衛的夜貓子習慣還是沒有改過來,所以熬夜也不覺得不舒服。

只是苦了三個侍女裡面留下來服侍鍾進衛的李思敏,寒冬臘月的深夜,給鍾進衛生爐火燒茶水磨墨。但儘管如此,她還是感覺比以前好太多了。再說,鍾進衛也相等於是她的救命恩人,所以,她根本就沒有一絲抱怨之意。

現在對於本書來說,收藏是最重要了。如果您覺得本書還能入眼的,麻煩鼠標點一下收藏,

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43章 《甘薯疏》第784章 封賞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6章 再坑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51章 我來了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35章 專利法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292章 會師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618章 憂心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348章 要翻盤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621章 玄虛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70章 苦啊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15章 追債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85章 密謀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596章 城破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91章 捨命相救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16章 陶瓷廠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88章 偷城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486章 徐霞客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43章 《甘薯疏》第784章 封賞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6章 再坑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51章 我來了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35章 專利法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292章 會師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618章 憂心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348章 要翻盤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621章 玄虛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70章 苦啊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15章 追債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85章 密謀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596章 城破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91章 捨命相救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16章 陶瓷廠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88章 偷城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486章 徐霞客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