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陶瓷廠

李老四聽着有點心虛,但自己就是按照公子教的來寫的啊,應該沒錯。想到這裡,點點頭道:“沒寫錯。”

“好,誰來教教李老四,他自己名字裡面的四字怎麼寫?”鍾進衛轉身對下面的人說道。

李老四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錯了?

於長儉兒子趁他媽不注意,馬上舉起了小手。等他媽發現想阻止的時候,鍾進衛已經看到了,就直接讓於長儉兒子上來寫。

於家小子上得前來,剛好能夠到黑板下角,把李老四寫的東西擦掉一點,方方正正的寫了個四字,然後還調皮地對李老四道:“叔叔,四字是這麼寫的!”

李老四已經知道自己寫錯了,但不知道哪裡錯了。現在一看正確的四字,臉一下漲紅,腦門上“哄”的一聲,聽不到別的聲音了,只覺無地自容。

原來四字不是四橫,自己卻以爲四是四橫,五是五橫,在這麼多人面前丟大臉,更不知道她會怎麼看。

鍾進衛摸摸於家小子的頭,讓他先下去。再看看李老四那紅臉,心裡忽然沒有了想笑話的心思,認真的對他說道:“李老四,有些事情不是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不能自以爲是。如果你想以後出人頭地的,就要多聽,多學,多想,要謙虛,明白麼?”

相同的話,從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嘴裡說出來,效果就不會一樣。比如,剛纔鍾進衛說的話,如果是以前的好友魏三說的,說不定他也就是聽聽,沒有多大感受。

但現在,李老四忽然覺得公子把自己從軍營救下來,還讓自己當親隨,又不厭其煩的教導自己,真是恩同再造!於是,他用力的點點頭:“公子,我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會了,要一定要出人頭地!”

鍾進衛沒想李老四這麼認真,讚許地點了下頭,然後轉身對院子裡看戲的觀衆說道:“今天這事,對李老四是個教訓,但他已從中獲得了認知。希望你們也能從中學到一點什麼,只要大家一心向上,我保證你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院子裡的人羣雖然自己也不會寫,但看李老四出醜,特別是年輕人,都在笑話。

但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都不再說話,輕視笑話李老四的心思都收了起來。誰都想出人頭地,誰都不想再過難民營的生活。

鍾進衛看看底下的人羣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對於海寧說道:“麻煩於叔以後好好教教他們,讓他們至少做到讀書識字。”

於海寧認真得點點頭:“公子,雖然老漢不能教會他們吟詩作對,但讀書識字一定會教會他們。”

鍾進衛聽於海寧保證之後,就轉身讓李老四下去了,總不能讓一個大老爺們一直在這裡站黑板吧。

李老四恭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走了下去,一邊走一邊想偷瞄心中的那個她,想看看她是怎麼看他的,但沒看到。

鍾進衛看着李老四走下去,稍一思索,然後給於海寧交代道:“於叔教會他們認識常用字之後,告訴下我。我要編些教材,把一些有用的東西,教給他們。”

公子都能著書了?於海寧看看鐘進衛這麼年輕的樣子,有點不信,不過也沒有問,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接下來就是祭拜天地,吃年夜飯,發紅包,所有人都高高興興,熱熱鬧鬧的。

也有一部分人偷偷地躲起來哭了,崇禎二年的命運真是跌宕起伏,悲歡離合都嚐了個遍。

失去過家後才知道家的珍惜,看中興伯對他們這些僕人,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態勢,當作自家人一樣。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家,很多人悄悄地在崇禎二年最後一天立下了這個誓言。

崇禎三年大年初一,按照以往,這個時候,是春節的開始。互相的拜年,不絕的鞭炮聲,呼朋喚友,喝酒聊天是接下來的主旋律。

但今年不一樣,建虜還在京畿之地留戀不走;城外勤王大軍雲集整訓;文武百官一早就上衙公幹;鞭炮聲更是沒有聽到一聲,京師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常。

中興伯爵府在大年初一就變得冷清了,七、八個年輕人都被帶到東廠去集訓,鍾進衛帶着六個東廠護衛隨同一早就來傳旨的中官一起前往紫禁城。

崇禎皇帝顯然很在意水泥這個東西,早早地把鍾進衛叫了來。君臣之間稍微寒暄了下,就開始幹正事了。

本來是想讓京營派軍隊來擔任保密工作的,但現在崇禎皇帝已經知道京營不可靠。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各撥一部分人來做保密工作,這樣互相監督,更讓人放心。

崇禎皇帝又讓王承恩派一個可靠的宦官前去協助鍾進衛辦事,王承恩自然把自己得意的乾兒子,鍾進衛熟悉的安貴義派了過來,蹭點功勞可以升級。

東廠的番役是一個錢姓檔頭帶隊,錦衣衛則是一個馬姓百戶帶隊。一起隨着鍾進衛,浩浩蕩蕩前往京師官辦陶瓷廠。

等他們到達陶瓷廠的時候,已是近午時分。沒想不但主管陶瓷廠的工部主事不在,而且那工部主事手下吏員也沒有多少人在場。

鍾進衛搖搖頭,這些人不可能都有事請假吧,顯然是不盡職。

在場的幾個吏員一見大年初一就這麼大排場,知道有要緊事。一方面趕緊派人去找其他人,一方面就伺候在鍾進衛身邊周旋着。

鍾進衛也不廢話,直接讓他們找來匠人瞭解情況。

沒想結果又是讓他吃了一驚,這麼大一個陶瓷廠,就來了二十來個匠人,而且大部分還是上了年紀的。

一邊的吏員解釋陶瓷廠效益不好,廠子都要倒閉,許多能跑的匠人都逃了,就剩下這些。現在皇宮的瓷器都是景德鎮那邊提供的,這邊基本只是打打醬油而已。

鍾進衛知道一點明末的匠人多有逃亡,沒想京師這邊也是這個情況。這種情況不是一時能改過來的,鍾進衛也沒精力管,自己還是先把水泥燒出來再說。

在匠人的指點下,選中了一個溫度最高的窯。鍾進衛參觀了下,發現這個窯爐是分成兩部分,薪柴放在下面獨立的燃燒室中,燒出的火碰到封閉的圓型窯頂後回捲下來,再加熱上一層成品室的原料,據說這樣能鍛燒出乾淨的好瓷器,俗名爲“倒焰爐”。

鍾進衛不清楚這個倒焰爐的溫度到底能達到多少,先試了再說吧。

鍾進衛先對他們說:“我要做一個東西,只要能做出來,所有參與的人都重重有賞,嗯...”

鍾進衛不清楚行情,一下不知道賞多少比較妥當。看到這些匠人穿着破爛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靈機一動,說道:“所有人都吃得飽,穿得暖。”說完之後,鍾進衛心裡暗暗想着自己這個條件是不是太低了點。

有一個估摸四五十歲的匠人,像是一個領頭的,提了膽子問鍾進衛道:“大人,此言當真?我們飯量很大的。”

讓人幹活,總要吃飽肚子吧,這是常識。這個匠人說這個話,不是開玩笑麼。鍾進衛看他的神情,卻又不像。心裡一下明白了,肯定是他們以前一直吃不飽,穿不暖,而不是自己剛纔以爲的不幹活的時候可能吃不飽。

鍾進衛想到這裡,點點頭道:“當然,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能滿足的都滿足。不過,只要參與了這個活,就不能再隨便出去了,要保密的。想參與的,就舉手。”

結果大出鍾進衛的意料,竟然二十多個人,只有一個人舉手。

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5章 銀子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606章 懦夫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06章 御廚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46章 天津衛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2章 傳言第11章 昏迷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54章 白杆軍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103章 開中法第606章 懦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90章 大賞第649章 跳雷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2章 傳言第57章 貨幣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83章 喜從天降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23章 擔得起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638章 產鉗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9章 指點江山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12章 一條龍第41章 不成熟第112章 一條龍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7章 貨幣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865章 電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457章 殺神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715章 追債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14章 賭約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33章 甦醒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
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5章 銀子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606章 懦夫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06章 御廚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46章 天津衛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2章 傳言第11章 昏迷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54章 白杆軍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103章 開中法第606章 懦夫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90章 大賞第649章 跳雷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2章 傳言第57章 貨幣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83章 喜從天降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23章 擔得起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638章 產鉗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9章 指點江山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112章 一條龍第41章 不成熟第112章 一條龍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7章 貨幣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865章 電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457章 殺神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715章 追債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14章 賭約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33章 甦醒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