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陶瓷廠

李老四聽着有點心虛,但自己就是按照公子教的來寫的啊,應該沒錯。想到這裡,點點頭道:“沒寫錯。”

“好,誰來教教李老四,他自己名字裡面的四字怎麼寫?”鍾進衛轉身對下面的人說道。

李老四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錯了?

於長儉兒子趁他媽不注意,馬上舉起了小手。等他媽發現想阻止的時候,鍾進衛已經看到了,就直接讓於長儉兒子上來寫。

於家小子上得前來,剛好能夠到黑板下角,把李老四寫的東西擦掉一點,方方正正的寫了個四字,然後還調皮地對李老四道:“叔叔,四字是這麼寫的!”

李老四已經知道自己寫錯了,但不知道哪裡錯了。現在一看正確的四字,臉一下漲紅,腦門上“哄”的一聲,聽不到別的聲音了,只覺無地自容。

原來四字不是四橫,自己卻以爲四是四橫,五是五橫,在這麼多人面前丟大臉,更不知道她會怎麼看。

鍾進衛摸摸於家小子的頭,讓他先下去。再看看李老四那紅臉,心裡忽然沒有了想笑話的心思,認真的對他說道:“李老四,有些事情不是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不能自以爲是。如果你想以後出人頭地的,就要多聽,多學,多想,要謙虛,明白麼?”

相同的話,從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嘴裡說出來,效果就不會一樣。比如,剛纔鍾進衛說的話,如果是以前的好友魏三說的,說不定他也就是聽聽,沒有多大感受。

但現在,李老四忽然覺得公子把自己從軍營救下來,還讓自己當親隨,又不厭其煩的教導自己,真是恩同再造!於是,他用力的點點頭:“公子,我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會了,要一定要出人頭地!”

鍾進衛沒想李老四這麼認真,讚許地點了下頭,然後轉身對院子裡看戲的觀衆說道:“今天這事,對李老四是個教訓,但他已從中獲得了認知。希望你們也能從中學到一點什麼,只要大家一心向上,我保證你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院子裡的人羣雖然自己也不會寫,但看李老四出醜,特別是年輕人,都在笑話。

但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都不再說話,輕視笑話李老四的心思都收了起來。誰都想出人頭地,誰都不想再過難民營的生活。

鍾進衛看看底下的人羣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對於海寧說道:“麻煩於叔以後好好教教他們,讓他們至少做到讀書識字。”

於海寧認真得點點頭:“公子,雖然老漢不能教會他們吟詩作對,但讀書識字一定會教會他們。”

鍾進衛聽於海寧保證之後,就轉身讓李老四下去了,總不能讓一個大老爺們一直在這裡站黑板吧。

李老四恭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後走了下去,一邊走一邊想偷瞄心中的那個她,想看看她是怎麼看他的,但沒看到。

鍾進衛看着李老四走下去,稍一思索,然後給於海寧交代道:“於叔教會他們認識常用字之後,告訴下我。我要編些教材,把一些有用的東西,教給他們。”

公子都能著書了?於海寧看看鐘進衛這麼年輕的樣子,有點不信,不過也沒有問,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接下來就是祭拜天地,吃年夜飯,發紅包,所有人都高高興興,熱熱鬧鬧的。

也有一部分人偷偷地躲起來哭了,崇禎二年的命運真是跌宕起伏,悲歡離合都嚐了個遍。

失去過家後才知道家的珍惜,看中興伯對他們這些僕人,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態勢,當作自家人一樣。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家,很多人悄悄地在崇禎二年最後一天立下了這個誓言。

崇禎三年大年初一,按照以往,這個時候,是春節的開始。互相的拜年,不絕的鞭炮聲,呼朋喚友,喝酒聊天是接下來的主旋律。

但今年不一樣,建虜還在京畿之地留戀不走;城外勤王大軍雲集整訓;文武百官一早就上衙公幹;鞭炮聲更是沒有聽到一聲,京師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平常。

中興伯爵府在大年初一就變得冷清了,七、八個年輕人都被帶到東廠去集訓,鍾進衛帶着六個東廠護衛隨同一早就來傳旨的中官一起前往紫禁城。

崇禎皇帝顯然很在意水泥這個東西,早早地把鍾進衛叫了來。君臣之間稍微寒暄了下,就開始幹正事了。

本來是想讓京營派軍隊來擔任保密工作的,但現在崇禎皇帝已經知道京營不可靠。就讓東廠和錦衣衛各撥一部分人來做保密工作,這樣互相監督,更讓人放心。

崇禎皇帝又讓王承恩派一個可靠的宦官前去協助鍾進衛辦事,王承恩自然把自己得意的乾兒子,鍾進衛熟悉的安貴義派了過來,蹭點功勞可以升級。

東廠的番役是一個錢姓檔頭帶隊,錦衣衛則是一個馬姓百戶帶隊。一起隨着鍾進衛,浩浩蕩蕩前往京師官辦陶瓷廠。

等他們到達陶瓷廠的時候,已是近午時分。沒想不但主管陶瓷廠的工部主事不在,而且那工部主事手下吏員也沒有多少人在場。

鍾進衛搖搖頭,這些人不可能都有事請假吧,顯然是不盡職。

在場的幾個吏員一見大年初一就這麼大排場,知道有要緊事。一方面趕緊派人去找其他人,一方面就伺候在鍾進衛身邊周旋着。

鍾進衛也不廢話,直接讓他們找來匠人瞭解情況。

沒想結果又是讓他吃了一驚,這麼大一個陶瓷廠,就來了二十來個匠人,而且大部分還是上了年紀的。

一邊的吏員解釋陶瓷廠效益不好,廠子都要倒閉,許多能跑的匠人都逃了,就剩下這些。現在皇宮的瓷器都是景德鎮那邊提供的,這邊基本只是打打醬油而已。

鍾進衛知道一點明末的匠人多有逃亡,沒想京師這邊也是這個情況。這種情況不是一時能改過來的,鍾進衛也沒精力管,自己還是先把水泥燒出來再說。

在匠人的指點下,選中了一個溫度最高的窯。鍾進衛參觀了下,發現這個窯爐是分成兩部分,薪柴放在下面獨立的燃燒室中,燒出的火碰到封閉的圓型窯頂後回捲下來,再加熱上一層成品室的原料,據說這樣能鍛燒出乾淨的好瓷器,俗名爲“倒焰爐”。

鍾進衛不清楚這個倒焰爐的溫度到底能達到多少,先試了再說吧。

鍾進衛先對他們說:“我要做一個東西,只要能做出來,所有參與的人都重重有賞,嗯...”

鍾進衛不清楚行情,一下不知道賞多少比較妥當。看到這些匠人穿着破爛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靈機一動,說道:“所有人都吃得飽,穿得暖。”說完之後,鍾進衛心裡暗暗想着自己這個條件是不是太低了點。

有一個估摸四五十歲的匠人,像是一個領頭的,提了膽子問鍾進衛道:“大人,此言當真?我們飯量很大的。”

讓人幹活,總要吃飽肚子吧,這是常識。這個匠人說這個話,不是開玩笑麼。鍾進衛看他的神情,卻又不像。心裡一下明白了,肯定是他們以前一直吃不飽,穿不暖,而不是自己剛纔以爲的不幹活的時候可能吃不飽。

鍾進衛想到這裡,點點頭道:“當然,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能滿足的都滿足。不過,只要參與了這個活,就不能再隨便出去了,要保密的。想參與的,就舉手。”

結果大出鍾進衛的意料,竟然二十多個人,只有一個人舉手。

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638章 產鉗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60章 猛虎出籠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334章 不擺譜第5章 相信(3)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365章 收四小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121章 徐光啓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26章 闖侯府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516章 陽謀第174章 影響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6章 東廠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588章 偷城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92章 瀕臨絕境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1章 不成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3章 相信(1)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56章 紙幣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214章 萬人敵第83章 喜從天降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6章 面聖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04章 宣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77章 胡正言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7章 將爺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11章 昏迷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866章 看稀奇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1章 漢魂漢奸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
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638章 產鉗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60章 猛虎出籠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334章 不擺譜第5章 相信(3)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365章 收四小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121章 徐光啓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126章 闖侯府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516章 陽謀第174章 影響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6章 東廠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588章 偷城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92章 瀕臨絕境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1章 不成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3章 相信(1)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56章 紙幣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214章 萬人敵第83章 喜從天降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6章 面聖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04章 宣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77章 胡正言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7章 將爺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11章 昏迷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866章 看稀奇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1章 漢魂漢奸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