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汰兵完成

天色將近日落之時,排隊的人終於伺候完了。二十多萬人,就這麼快發完路費,多虧了盧象升事先周密的安排以及有充足的大名府人員可以調配。

這個時候,孫承宗親兵帶領着一大羣大名府人員搬來了各部軍營空閒出來的營帳,開始給還留在汰兵集合地的人分發。

留下來的汰兵大概還有六、七萬人,比預想的要少。

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中國人的戀家情節,有機會歸去了,就再不肯留這裡,何況是要過年了呢。就算是去曾經家所在地方的廢墟上轉轉,也是好的。第二個原因是對於朝廷官員的不信任,怕留在這裡又出什麼幺蛾子。

孫承宗人老成精,把這兩個原因大致解釋給鍾進衛聽,然後又對盧象升說道:“九臺,還要麻煩你們大名府一天,明天估計就可以走了,你的兵丁也還趕得及回去過年。”

盧象升連稱不敢當,順便把屬下剛報過來的數字給孫承宗彙報了:“本兵,目前還留在營地,待朝廷安置的有六萬三千一百五十六人。”

孫承宗點點頭道:“好,那我和監軍就先回中軍帳,給皇上寫奏章,彙報下今天的汰兵情況。”

然後孫承宗就和鍾進衛騎馬離開了汰兵集合點,回中軍帳去了。

回到中軍帳後,寫完奏章,監軍照樣進行簽字,還是讓東廠王鵬送往京師。畢竟,剩下的汰兵也得儘快處理掉的。王鵬這位能打的漢子,這次跟鍾進衛出來,無奈的充當了跑腿的信使了。

忙完了一切後,鍾進衛回到自己的營帳,才發現這裡還有一個人等着自己安置。

李老四見到鍾進衛過來,想起身行禮,卻又礙於屁股疼痛,起不來。

鍾進衛也不在乎這些虛禮,讓他趴着別動。

跟李老四聊了會天,瞭解了下李老四的情況,知道他光棍一個,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境界,就安慰了他幾句,順便表揚了下他的義氣,然後讓他好好養傷。

在李老四的千恩萬謝中,鍾進衛回到自己的營帳,躺在牀上休息,然後,想着今天的事情。

每天睡前都總結下當天的情況,然後想想明天要做的事情。這是鍾進衛的一個習慣,在上學的時候保留下來的,很有用。

他想着汰兵這個事情,也算是各種因素湊到了一起,才順利得以完成。

如果關寧軍不是騎兵,恐怕威懾不了其他將爺;如果祖大壽不是有先跑的案例而惶恐,恐怕也不會如此配合;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上,恐怕汰兵也不會有這個效果;還有,建虜,老天爺都沒有來搗亂,這其實也是重要因素,這些只要有一個出現問題,就不會有現在這個汰兵結果。

有的時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像明王朝的滅亡,也是各種不利因素湊到了一起的結果。

老天爺把自己穿越到了明末這個時候,看來也是不想看到中華大陸沉淪到幾百年的黑暗之中吧,鍾進衛想道。

這次的汰兵也有幾個地方要注意。第一,汰兵數量如此之多,說明大明軍隊的腐敗程度之深,靠舊制怕是難以挽回了。像歷史上盧象升這樣與兵同甘共苦的將領好像也只有他一個,太不靠譜了,只有靠軍制改革來挽救大明軍隊。對了,秦良玉的白桿兵也是一支強軍,不過這是土司私兵,自然沒可能自己吃自己的空餉。對大明正規軍,沒有借籤的地方。

第二,中央一定要有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作爲威懾,這次是湊巧靠了關寧軍,下次呢,恐怕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了。一定要建議崇禎皇帝重新編練京師三大營才行。時間越早越好,早點完成,就能早點威懾其他軍隊進行軍制革新。

想完了這些又想起孫承宗說的快要過年的事,恐怕今年是過不成了,那些建虜韃子至今還在禍害京畿之地的百姓,朝廷救災都救不過來,那還能慶賀新年啊!

鍾進衛想着想着,進入了夢鄉,尋他的阿奇去了。

第二天早上,鍾進衛和孫承宗在汰兵集合地視察汰兵的情況,並且讓人把多餘出來不多的營帳送往京師城裡的王恭廠難民營,那邊的百姓也急需這些營帳的。

盧象升已經按照軍中條列,把汰兵進行了簡單的編制,效果還是可以的,原因可能是這些人畢竟在軍營待過一段時間,有一定的意識。然後就開始組織大名府的兵丁分批迴大名府了。之所以要分配行動,一則是減輕京師的壓力,二則擔心汰兵的情緒,不敢一下就全部撤走。

孫承宗和鍾進衛對盧象升的工作很是滿意。孫承宗讚不絕口,鍾進衛表示要給他請功,把一向比較冷麪的盧象升都給誇紅了臉。

聊了一通後,孫承宗讓鍾進衛愛幹嘛幹嘛,反正管不着他,自己要去召集各路將領商量如何訓練和協調作戰的問題了。

留下來的兵丁雖說算是強兵,但如果不加訓練,直接拉上去和建虜決戰顯然是不現實的問題。

鍾進衛對古代練軍也很感興趣,想去瞧瞧,結果,這個時候,聖旨到了。

聖旨的內容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汰下來無處可去的兵丁和京師難民一同對待,只是城裡空間有限,就讓汰兵繼續留這裡,等待戶部派人過來登記各人技能。

二是表彰了孫承宗,讓其繼續軍營後續事宜。

三是讓鍾進衛回京師覲見,另有要事商談。

當下,各人做各人的工作,鍾進衛就隨天使回京師去了。臨走之時,讓孫承宗的一個親兵通知李老四,等他傷好就去京師中興伯爵府報到。

等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這次他吸取了教訓,在路上隨便吃了點。天使也不敢對鍾進衛有意見,中興伯的名聲,在宮裡已經開始慢慢的傳開了,知道這個是神人,又是崇禎皇帝非常器重的人。

崇禎皇帝看到鍾進衛後,猛一陣誇,誇得剛把厚臉皮練出幾分的鐘進衛重現原形,面紅耳赤的連稱不敢當。

其實也確實是,如果不是有孫承宗這位朝廷老臣鎮着那些兵痞子,光靠鍾進衛,是搞不定的。

最後,鍾進衛就用他的老招數,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您招臣回來是要商討什麼事情?”

一說起這個,崇禎皇帝的臉就下來了,氣憤地對鍾進衛說道:“朕給鍾師傅看看朕的子民,還有那些文臣武將,勳貴皇親,在朝廷危難之時的表現。”

然後,他讓邊上的內侍把一份奏章給鍾進衛看。

鍾進衛一聽又要看奏章,那是相當的頭痛。這些天,天天忙事情,根本就沒時間學習繁體字和看古代的書籍,心底對繁體豎排的奏章很是排斥。

不過也沒辦法,靜下心把奏章給細細讀完,理解了其中的內容後,纔看向崇禎皇帝。

沒想到崇禎皇帝又讓他看一張紙,鍾進衛剛如釋重負的臉立馬又苦了下來,只好接過來繼續看。

兩份東西都是有關聯的,鍾進衛一看就知道了。看完之後,再次看向崇禎皇帝,心裡道:別又給我看奏章啊!

幸好,這次沒有了,崇禎皇帝看鐘進衛看完了,帶點憤怒地道:“鍾師傅,你看看,這就是朕的臣子啊,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竟然都是這樣的人!”

其實,這樣的結果,鍾進衛早有所料,勸慰崇禎皇帝道:“陛下,此事,臣早有預料,一時半刻要改過來也肯定是不可能的,咱們慢慢的對付他們,改造他們好了。”

崇禎皇帝一聽,忙道:“鍾師傅,有何良策?”

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819章 陳子壯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22章 全功第12章 傳言第52章 救災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8章 擔憂第334章 不擺譜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章 擔憂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0章 趙率教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806章 執着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826章 兩份銀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15章 偷雞不着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遼東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01章 獻寶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56章 第一次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88章 朕要了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515章 持久戰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543章 下馬威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95章 脫險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46章 東廠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89章 危險臨近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69章 汰兵得行第751章 我來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48章 吐血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10章 遇刺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866章 看稀奇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5章 拖拖拖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80章 張縛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14章 萬人敵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
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819章 陳子壯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22章 全功第12章 傳言第52章 救災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8章 擔憂第334章 不擺譜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章 擔憂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0章 趙率教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806章 執着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826章 兩份銀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15章 偷雞不着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遼東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01章 獻寶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56章 第一次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88章 朕要了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515章 持久戰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543章 下馬威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95章 脫險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46章 東廠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89章 危險臨近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69章 汰兵得行第751章 我來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48章 吐血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10章 遇刺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866章 看稀奇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5章 拖拖拖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80章 張縛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14章 萬人敵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