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陽謀

登州水營碼頭,海風一陣陣地吹過,時不時地帶來一股海腥味。

不過沒有人在意這些,登萊巡撫盧象升對已登上戰船的閻應元說道:“麗亨,一路保重了。”

閻應元看着這位年齡相差不大的頂頭上司,雖說認識相處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卻已成爲至交好友,同生共死過的同袍。

現在要終於要分開,奔赴兩個不同的戰場,同爲大明出力,心中不由百感交集。

他也不是善於言辭的人,只是抱拳回禮,然後真誠地道:“九臺保重,待我東南歸來,再到中丞麾下效力。”

盧象升卻比閻應元豁達,他聽了哈哈一笑道:“誰知道,說不定到時是我到你的麾下了,哈哈!”

閻應元也不是婆媽之人,既已告辭,便不再多待,當即下令開船。

他並沒有返回京師去和家人告別,因爲有那個神通廣大的妹夫在,他很放心。

閻應元在接到正式調令後,便向盧象升辭行,便有了剛纔那一幕。

他告辭了盧象升後,乘船直接走海路,往福建福寧鎮上任去了。

盧象升看着閻應元的船已走了很遠後,他才騎馬返回巡撫府。

要說他一點都不在乎和戰友的分別,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他是在皮島就近指揮對建虜的騷擾作戰,在知道消息後特意趕了回來給閻應元送行。

當然了,順便他也要巡視下遼東難民、東江軍卒家屬的安置工作。

這次回來,他看到國企的魚鬆廠已正式開始生產了,並且規模在進一步擴大中。

看到登萊巡撫來巡視,國企的人便向他提出,每日送過來的魚不夠用,最好再增加捕魚的人。

這讓盧象升欣喜不已,國企的人這麼說,就是說能消化更多的人手了。

他一邊又撥了一部分小型運輸船出來改造成漁船使用,一邊琢磨着是不是打幾場大點的戰事,解救更多得遼東漢民出來。

在送走閻應元之後,盧象升便在內堂琢磨着這件事。

不過他並沒有考慮多久,就被人打斷了:“中丞,獐子島有緊急軍情稟告。”

盧象升一聽,連忙問稟告的張獻忠道:“信使何在?”

“正在前衙等候中丞。”張獻忠抱拳回答道。

這次盧象升回登萊,把他帶了回來。一是讓他休息一段時間,二是張獻忠有書信送往京師,必有回信,也可以讓他早點看到。

對於張獻忠,雖不是盧象升的家丁出身,卻很受他重用,也因此多有爲他考慮。

果不其然,京師來人,不但帶來了閻應元的調令,還有張獻忠的家書,而且還是四封。

當時盧象升一時興起,便主動替不識字的張獻忠讀了書信。

四小在信中充滿了對張獻忠的思念,以及自豪地訴述他們在新軍中的訓練。還讓張獻忠少殺幾個韃子,免得他們長大沒得殺了。最後則是讓張獻忠放心,中興侯對他們非常之好,就是親侄子也只能這麼好了。

盧象升一邊替張獻忠高興,一邊暗猜中興侯的新軍,不知道訓練出來後會是怎麼樣的。

之後的幾天,他也明顯發覺張獻忠臉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不少。

甚至有幾次他還聽到張獻忠和別人嘮嗑說什麼他義子必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輩子他已是滿足了之類的話。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此時的盧象升看着張獻忠,當即說道:“走,去前衙。”

他個高步子大,沒一會就來到前衙,見到了獐子島派來的信使。

“稟中丞,緊急軍情,建虜有行動。”說完後,信使把一封雞毛信呈上。

盧象升也沒坐到位置上去,直接走過去從信使手中拿起雞毛信,撕開了便看了起來。

原來獐子島參將祖大樂在陸地活動的夜不收殺死了一個建虜派往朝鮮的信使,搜到書信一封。

信中言明建虜糧食告急,要求在朝鮮的莽古爾泰把收集到的糧食先行運回去,不得再有失誤。

祖大樂同時在信中向盧象升建議,此次機會難得,一定要截獲這批糧食。他願意將功贖罪,絕不會再拖後腿。

盧象升馬上展開雞毛信中那份建虜的信,可惜是滿文。不過巡撫府中有懂得滿文的文案。

他當即傳令讓那文案過來前衙,然後在等文案的期間,他問信使道:“你們祖參將經常有派夜不收出去?”

“回中丞,是的。”

沒想到祖大樂到了獐子島後,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大概是看到皮島這邊不斷襲擊朝鮮境內的建虜,頗有建樹,便也坐不住了的緣故。

盧象升想到這裡時,文案已匆匆趕到。他便不再多想,當即命令他當場翻譯,不得有絲毫遺漏。

文案翻譯的結果和祖大樂在信中所說的內容差不多,就是奴酋皇太極向莽古爾泰催糧。

盧象升聽得大喜,他當即命令信使道:“你即刻回程告訴祖參將,本官命他繼續派出夜不收探聽消息。如有建虜的進一步消息,即刻飛報皮島。”

“是,中丞。”信使答應一聲,然後馬上辭別出衙而去。

盧象升又展開祖大樂的信看了一遍,心中有了計較,開始下達命令。

他傳令在登萊休整的明軍結束休整,各島的明軍集結到皮島、獐子島兩島待命。

之所以下這個命令,是因爲他擔心建虜已有被自己截過一次的前例在,勢必會增加護衛糧隊的軍隊人數。

而這次糧食的攔截,意義會很重大。從信中可以看出,建虜國內沒有這批糧食,將會發生大面積的饑荒。

從打擊建虜的角度考慮,截獲這批糧食,至少是不讓這批糧食落到建虜手裡,其效果比殺幾百個建虜要大得多。

因此,盧象升決定,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此次行動能成功,哪怕是打一場硬仗,也再所不惜。

命令發出以後,盧象升沒有了一開始的熱血衝動,冷靜了下來。

在思考再三後,他又給朝廷彙報了這次行動,稟明這次戰事的意義,懇請關寧那邊做出牽制行動,配合這次戰事。

做完了這些之後,盧象升便親自領軍出征,先行前往皮島。

這種意義上的戰事,就算盧象升再冷靜,也必然要親自去的。

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62章 兵變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9章 危險臨近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2章 攻守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1章 不成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3章 相信(1)第223章 贖罪銀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23章 贖罪銀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2章 反腐第94章 一線生機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48章 結賬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367章 洪承疇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章 相信(1)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26章 宋應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504章 報紙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8章 擔憂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47章 空城計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47章 有喜了第843章 回京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138章 永平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1章 不成熟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7章 將爺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71章 親近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70章 汰兵安置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26章 兩份銀第51章 難民營
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762章 兵變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9章 危險臨近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2章 攻守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1章 不成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3章 相信(1)第223章 贖罪銀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23章 贖罪銀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32章 反腐第94章 一線生機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48章 結賬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367章 洪承疇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章 相信(1)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26章 宋應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504章 報紙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8章 擔憂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47章 空城計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47章 有喜了第843章 回京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138章 永平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1章 不成熟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7章 將爺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71章 親近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70章 汰兵安置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26章 兩份銀第51章 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