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京營相關

王承恩對崇禎皇帝一躬身道:“陛下果然英明,一下就聽出了其中的關鍵。”

馬屁送了過去後,王承恩纔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保定侯提督京營多年,各營統兵之將多爲其所收買。一起吃空餉,扣兵士餉銀,甚至調京營兵丁出去,爲其做事,賺取額外錢財。當前京營,能戰之兵怕十之無一,平日陛下所見,都爲銀槍蠟燭頭,中看不中用的擺設而已。保定侯聽聞中興伯要壞他錢源,就想要中興伯的命,以免陛下聽其所勸,整頓京營。”

崇禎皇帝聽得越來越心驚,沒想京營已經爛成這樣,遠遠超過了自己的估計。

王承恩沒聽到崇禎皇帝說話,就接着回答第二個問題:“樑彪招認,保定侯的消息來源是現任京營提督李鳳翔,他倆早已狼狽爲奸,平分所獲錢財。奴婢以爲當日中興伯進言的時候,有內侍聽到後,向李鳳翔通風報信。”

“啪”的一聲從崇禎皇帝處傳來,原來他已止不住憤怒,猛得一拍御桌,喝道:“這狗奴婢,敢吃裡扒外。”

鍾進衛在一邊聽王承恩前後說明原因,心裡也越來越吃驚。沒想,自己當初一個主意,竟然不知不覺之間就引來了殺身之禍。

對於古人不把人命當回事,和人爲財亡這兩件事,鍾進衛忽然有了深刻的理解。

王承恩看崇禎皇帝如此憤怒,連忙道:“陛下,請息怒,這也只是那樑彪的一面之詞。”

崇禎皇帝怒目看着王承恩,彷彿王承恩就是那個奴婢李鳳翔似的。他心中已經相信了樑彪的供詞,否則,無法解釋已卸任的保定侯如此博命的行爲,也無法解釋保定侯如何得知此事。

“陛下,據那樑彪招認,樑世勳今天會和李鳳翔碰面,要李鳳翔監聽陛下對中興伯的反應,並準備買通御史彈劾中興伯。奴婢已讓顧百川跟蹤樑世勳,爭取人贓並獲。”

王承恩和崇禎皇帝同仇敵愾,把保定侯的官稱去掉,直呼其名。

崇禎皇帝一聽還有御史也會參與進來,更是氣得牙齒咬得咯咯直響,對王承恩命令道:“讓他們先把事情做了,再悄然把樑世勳和李鳳翔給朕抓來,不要走漏風聲,由你們東廠審訊,挖出朕身邊吃裡扒外的狗奴婢。”

“是,陛下。”王承恩得到崇禎皇帝的授權,就不再顧忌,回東廠去佈置任務了。

崇禎皇帝想着王承恩剛纔稟告的內容,心裡是一陣陣的怒火。忽然,他看向鍾進衛,很奇怪,鍾進衛這個當事人,反而一聲不發,看着像在發呆一樣。

“鍾師傅。”崇禎皇帝叫了一聲鍾進衛。

沒反應,崇禎皇帝就提高了點聲音,又叫了一聲:“鍾師傅?”

還是沒反應,不會嚇傻了吧,崇禎皇帝心裡擔心,就大聲的對鍾進衛喊道:“鍾師傅!”

啊,怎麼了,這麼大聲。鍾進衛嚇了一跳,看向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在。”

“鍾師傅休要害怕,朕會給你做主的!”崇禎皇帝擔心鍾進衛會因此害怕而不再敢給自己出謀劃策,就安慰道。

“啊,不是,臣沒害怕。只是,臣由這件事情,想到了其他事情。”鍾進衛趕緊解釋。

這也能開小差?崇禎皇帝對鍾進衛有點無語,不過也很好奇鍾進衛又想到了什麼。於是,他問鍾進衛道:“鍾師傅,你想到了什麼?”

“陛下,是這樣的,臣想到,這京營是非整頓不可了。恐怕要重建都不一定。”鍾進衛回道。

刺殺鍾進衛的真兇被發現,他卻一點都不激動,反而開始替自己考慮其後續應對措施,崇禎皇帝心裡不禁暗暗感激。

其實鍾進衛看崇禎皇帝聽王承恩的稟報後如此暴怒,就知道不用自己操心了,那兩個主事之人不會有好結果。然後心思一轉,就轉到對這件事的經驗教訓總結和後續處理上去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京營竟然如此糜爛,自然不可再用,重整京營就在所難免了。

“這是第一點,臣想的第二點是,京營整頓最好在趕走或擊敗京畿之地的建虜之後馬上開始。可以借雲集京畿的勤王軍,壓制京營可能存在的抵制。”鍾進衛說了整頓京營的時機。

“鍾師傅考慮的是,朕也是這麼想的。”

“第三,重建的京營,可以分幾部分來組成。趁機調勤王軍中的精銳爲京營,將領替換爲陛下信任之人即可。一來這部分京營就可以隨時使用,以防不測;二來可以稍微削弱各地總兵手中的兵權,以免坐大不好控制。”

鍾進衛之所以這麼說,是後世在網上看到過京營的組成,就有抽調精銳邊軍的先例。說削權主要是指遼東軍閥的兵權,免得擔心其勢力太大而不能動。提出這個建議,鍾進衛主要還是根據歷史教訓而得來的。

崇禎皇帝聽了,想了想,把將領換了,底下各部邊軍互相打亂,再收其軍心,未嘗不是迅速成立京營的辦法,就點了點頭。

“第四,陛下不妨趁此機會建新軍,打造天下第一強軍。”

“如何打造,何爲天下第一強軍?”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

“陛下,臣以爲的強軍,兵卒爲強壯有紀律,各級將領爲有實戰經驗和理論經驗,輔以各色火器,配以軍需官制度。當然,臣來自後世,並沒有實踐過,可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鍾進衛說起這個,還總歸是心虛,趕緊先表明自己的缺點,給崇禎皇帝打打預防針。

鍾進衛所言聽着好像不錯,但一切還是要看實際結果,況且鍾進衛自己也沒底氣。兵者,國之大事,非同兒戲。崇禎皇帝雖然百分之百的信任鍾進衛,但如此重大之事,心裡也沒譜。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也皺着眉頭,在仔細的考慮這個事情。忽然想到一個辦法,就給崇禎皇帝提建議道:“陛下,對於此事,臣有個提議,不知是否可以。”

“鍾師傅,你就不要和朕客氣了,有什麼事情就直接跟朕說就是了。”崇禎皇帝見鍾進衛有主意,又遮遮掩掩地,就有點不滿地批評鍾進衛。

“陛下,是這樣的,臣在大學期間,就是臣二十來歲時候,接受過四百年後的軍事訓練,知道一點練兵之法,也知道一些後世的戰法和戰爭發展趨勢。”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在認真的聽着,就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臣想先看看這古代戰爭,在戰爭中體驗下。然後陛下給臣一支小部隊的名額,由臣按剛纔所說之法來練兵。練成之後,再和其他部隊進行實戰演練,一決高下,由此判斷剛纔所說之法是否可用,陛下,您看此法可行麼?”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這方法好,就算有問題,也不會傷筋動骨。要萬一按照此法真練出了天下第一強軍,那麼再推廣開來,大明豈不無敵於天下。

等鍾進衛一說完,崇禎皇帝馬上就答應了鍾進衛的要求。

能帶一支軍隊,聽自己指揮殺敵,怕是每個男兒的夢想吧,鍾進衛看崇禎皇帝答應自己的要求,心裡很是高興。

這麼做,把風險降低到最小,萬一失敗,責任也小。鍾進衛暗自想道。

想到這裡,鍾進衛就把這節揭過不提,繼續剛纔的話題:“第五,臣想之前的一條龍政策,還欠妥當。”

崇禎皇帝是很在意鍾進衛之前所提議的一條龍計劃的,此計劃也正在一步步的推進中。現在聽鍾進衛說還欠妥當,崇禎皇帝不由緊張起來,連忙問道:“鍾師傅,有何不妥?”

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32章 開民智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819章 陳子壯第83章 喜從天降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42章 交易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01章 論鹽政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20章 趙率教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47章 物價第544章 威脅信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96章 城破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367章 洪承疇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90章 危機四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1章 昏迷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866章 看稀奇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60章 猛虎出籠第124章 話劇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43章 回京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8章 兩策之論
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32章 開民智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819章 陳子壯第83章 喜從天降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42章 交易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01章 論鹽政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20章 趙率教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47章 物價第544章 威脅信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96章 城破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367章 洪承疇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90章 危機四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11章 昏迷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866章 看稀奇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60章 猛虎出籠第124章 話劇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43章 回京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8章 兩策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