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大軍開拔

在夜幕籠罩下的皮島,差不多都是黑漆漆地一片。就靠着一輪彎月的昏暗光亮,才能模糊看清一些建築的輪廓。

只有幾處建築內還映有燈光,特別是原總兵衙門口的兩個燈籠,更是醒目。

忽然一陣蹄聲響起,很快便到了那處亮光所在。守門的兩個士卒迎上去一看,認得來人,正想說話時,那爲首的人先開口了:“中丞在嗎?本帥有急事求見。”

一個士卒開口回答道:“剛巡營回來,中丞有令,大帥事急可直接入內,無須通報。”

陳繼盛一聽,也顧不得在門卒面前感謝下盧象升,先是回頭吩咐跟隨他後面的兩人道:“你們去前衙大堂候着,本帥即刻就去稟告中丞。”

ωwш ★тt kan ★℃ O

說完後,他就急急入內去找盧象升了。那兩人自會有門卒領着去,不用他操心。

“報中丞,派往朝鮮的夜不收回來了。”陳繼盛一見到盧象升,就抱拳稟告道。

盧象升見陳繼盛說話的時候臉色嚴峻,心裡不由“咯噔”一聲,連忙問道:“人在哪裡,情況如何?”

“已在前衙大堂內等候。”

陳繼盛一回答完,盧象升便站了起來往前衙走。他連忙跟上,在盧象升的身後繼續說道:“建虜好像有了提防,派出去的幾批夜不收只回來了兩人。”

盧象升一聽,走得就更快了。要想知道更多的細節,就得親自問那夜不收。

不一會便到了前衙,他一看到堂上的兩名夜不收便問道:“什麼情況?”

兩名夜不收身上有不少血跡,其中一人的手臂還有繃帶綁着,顯然是有受傷。

一見中丞轉出後衙便馬上問情況,就連忙單膝跪地,由爲首的那名夜不收回答道:“中丞,建虜忽然對朝鮮的沿海戒嚴了,一有懷疑,不問青紅皁白便殺了。其他同袍都遭建虜殺害,我倆是朝鮮義民拼死相護,才逃了回來。”

兩名夜不收都是臉帶悲憤之色,爲同袍、爲朝鮮義民而悲,爲建虜之兇殘而憤。

盧象升一見,先上前一步,伸出雙手把兩人都扶了起來,道了一聲:“你們辛苦了,建虜的血債多不勝數,本官一定會替你們都討回來。”

兩名夜不收被盧象升扶了起來,又聽他這麼一說,眼睛中露出一絲感激之色,注視着這位登萊最高長官。

都說這位中丞對士卒極好,能同甘共苦,沒有一絲架子。以前還不相信,現在從中丞的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其他同袍說得怕是沒錯,咱們登萊有了一個好官。

“建虜的情況摸清楚沒有?”盧象升問那個爲首的夜不收道,他估摸着建虜忽然封鎖沿海,肯定是要起運糧食了。

“回中丞,我等就是摸清楚後,才闖建虜的封鎖線回來的。建虜定於後日起運糧食,押運糧食的建虜達到了一千五百人,另外還有三千朝鮮軍隨行。”夜不收知道盧象升着急此事,就連忙回答道。

“那朝鮮境內的路線知道麼?”盧象升一聽,果然是要運糧食了。於是,他進一步問道,他想着要是能在朝鮮把糧劫了就最好。

“中丞,建虜走得路線,誰也不知道。那些提供情報的朝鮮官員推斷,那路線恐怕只有奴酋莽古爾泰知道。”夜不收有點慚愧地回答道。

盧象升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這路線不清楚,建虜又全面封鎖沿海。自己想率領大軍去劫糧,那就不現實了。

不過隨後他的眉頭又舒展了開來,自己派出的明軍在這段時間這麼活躍,事先又劫過一回糧,而這糧食又對建虜如此重要,建虜如果不對登萊明軍防得這麼嚴,那纔有問題。

看來劫糧還是得回到遼東境內纔好下手了,至少那邊海岸線一帶都無人煙,有利於大軍潛行追擊和埋伏。

想到這裡,他對兩名夜不收道:“你們帶回的軍情很重要,本官會爲你們和戰死的同袍記功。現在你們先回去休息,好好養傷,來日再殺韃子報仇。”

兩名夜不收感激地再次向盧象升見禮,然後纔出了大堂迴歸自己的營地。

“中丞,怎麼辦爲好?”一邊的陳繼盛也聽到了具體情況,有點擔心地問盧象升道。

盧象升轉頭看向他說道:“無妨,此舉正好說明建虜怕我們去劫糧,說明這些糧食對建虜太重要了。”

說到這裡,他問一邊輪值的親衛盧大道:“獐子島有沒有最新軍情送到?”

盧大搖搖頭,回答道:“尚未再收到軍情。”

盧象升聽了就又轉頭向陳繼盛道:“昨夜祖參將的軍情急報中提及,遼東建虜就派了一千人前往朝鮮。如此算來,護送糧食的兵力將達到兩千五百的建虜和三千的朝鮮軍。本官集結了這麼多軍隊,足夠劫了這批糧食。”

陳繼盛聽了也是點點頭,兵力上的對比懸殊,確實是夠用了。又有盧象升這樣身爲士卒的長官在,也不怕全軍將士不用心。

他想了一會,試探着問盧象升道:“中丞,那我們還是要在丹東地區把這批糧食劫了?”

盧象升點點頭道:“眼下情況,朝鮮境內已不可能,唯有丹東一途了,再遠就怕如此大規模的戰事,會驚動鳳凰城內的建虜。據報那裡的建虜,兵力在近期增加了不少。”

盧象升說到這裡,心中琢磨了下時間,就對陳繼盛道:“回去好好動員,明日午後就出發往獐子島,準備在丹東劫糧。”

“是,中丞。”陳繼盛抱拳應道,然後大步流星地出衙,回去做準備了。

這一仗,盧象升的期望很高,陳繼盛他們也不例外。因爲他們知道建虜沒了糧食,那就只有捱打的份。

第二日午後,停泊在皮島港口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船開始動了起來,依次裝載排隊登船的明軍,然後成一字長蛇型往西北方向的獐子島而去。

直到將近傍晚時,皮島港口的船隻才爲之一空。島上除了基本的防禦力量之外,已無多餘的戰兵了。

留守的東江士卒看着同袍踏上征途,都在心中默默地爲他們祈禱,希望他們旗開得勝,劫了糧食勝利歸來。

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79章 殺奴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56章 紙幣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3章 相信(1)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762章 兵變第86章 理想第656章 第一次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56章 第一次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648章 吐血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647章 空城計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746章 天津衛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576章 大灰狼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94章 陷阱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22章 全功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9章 斷人財路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79章 斷人財路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30章 餉銀(2)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79章 斷人財路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15章 持久戰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45章 這一年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116章 陶瓷廠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77章 胡正言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中計
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79章 殺奴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56章 紙幣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3章 相信(1)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762章 兵變第86章 理想第656章 第一次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56章 第一次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648章 吐血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647章 空城計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746章 天津衛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576章 大灰狼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94章 陷阱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22章 全功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79章 斷人財路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79章 斷人財路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30章 餉銀(2)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79章 斷人財路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15章 持久戰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45章 這一年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116章 陶瓷廠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77章 胡正言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