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防禦

殿中比較空曠,只有一個油燈亮着,顯得有點幽暗。崇禎皇帝正在適應眼睛,那邊阿奇原本坐在鍾進衛牀前的,扭頭過來看動靜,發現進來的是崇禎皇帝,嚇了一跳,趕緊轉身跪下:“奴婢叩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會的功夫,崇禎皇帝的眼睛適應了殿中光線,看到牀前的阿奇,不過他並不在意她。牀上躺着的是鍾進衛吧,一動沒動,難道是醒了不能動彈?

崇禎皇帝想着就走了過去。

跟進來的內侍手裡的宮燈馬上就照亮了整個大殿,讓崇禎皇帝能看得更清楚了。

沒動,還是沒動。崇禎皇帝一邊走向鍾進衛,一邊看着牀上躺着的人一動不動,一顆心慢慢的沉了下去。此時,整個殿中只有崇禎皇帝的腳步聲。

阿奇低頭瞄到崇禎皇帝走近,就向旁邊膝行了兩步,讓開了牀頭的位置。

崇禎皇帝走到牀前,看向鍾進衛的臉。發現鍾進衛的眼睛還是閉着,臉龐比起初次見到的時候,消瘦了不少,兩邊的顴骨都已顯出來了。頭髮和鬍子也都長了不少,但是都不凌亂,顯然是有人時常打理的緣故。

“鍾先生,鍾先生?”崇禎皇帝輕輕的呼喚了兩聲。

“陛下,公子尚未甦醒。”一旁的阿奇輕輕的向崇禎皇帝介紹了下情況。

“你剛纔跟何人說話?”崇禎皇帝稍微皺了皺眉頭,轉身看向跪在地上的阿奇問道。

“回陛下的話,奴婢因聽御醫說,長期昏迷不醒之人,如有親近之人經常和他說話,有可能會甦醒過來。”

崇禎皇帝微微頜首:“如此深夜,還與他說話?”

阿奇的臉微微一紅,回道:“公子喜歡秉燭夜談。”阿奇沒好意思說是兩個人躺牀上聊的,雖然不是同一個牀,但也說不出口。

“甚好,起來吧。”

“謝陛下!”阿奇緩緩站了起來,低頭站在牀腳處。

“鍾進衛近來情況如何?”

阿奇知道崇禎皇帝不是問醒不醒的問題,一眼就能看到的事情,自然不是要問的問題。

“公子雖日漸消瘦,但最近脈搏卻也增強不少。進食較之之前頗覺容易得多了。”

“當真?”

“奴婢不敢欺君。”其實阿奇剛纔已經欺君過一回了。

“好,好!”崇禎皇帝聽了,嘴角微咧,帶着一絲喜意表揚了一下,然後就在牀前開始來回踱步,一邊低頭看着腳底下,好像那裡就能發現靈丹妙藥能治好鍾進衛一樣。

過了一會,崇禎皇帝停下腳步,對着阿奇說道:“你多多與鍾進衛說話,朕命太醫院尋相關藥材給鍾先生進補,免得鍾先生醒過來,發現自己如此消瘦,以爲朕虧待了他。”崇禎皇帝心裡高興,不由的說起了玩笑話。

吩咐完了後,崇禎皇帝帶着好心情準備回去,臨到門口時,又對阿奇說:“你做的很好,等鍾先生醒過來,朕重重有賞!”

崇禎二年十一月初七,燕山山脈,早已脫下了青衣,卻還沒換上銀裝,光禿禿的,傍晚時分,隱去的陽光下,開始顯得幽暗起來,山下不遠是一條還鄉河,在北風的呼嘯聲中,倔強的奔流而去,想讓我停下來休息,還得再冷點吧。

沿河的官道,不知是因爲天色將晚還是氣溫太冷,又或者是別的原因,行人稀少。其實從遼東戰事糜爛以來,這條道的人流就減少很多了。

就在天色將要暗下去之際,隱隱的有聲音傳了過來,越來越響,就像奔騰的河水砸着所遇到的礁石發出“隆隆”的聲音。

如果天色亮一些,就能發現有一片極低的烏雲飄過來。

近了才發現是一支騎軍,就像一條極長的巨蟒,向前游來,在蛇頭之處,是一杆紅色大旗,上面繡着一個“袁”字,邊上的小字已經看不清楚了。

唯一的幾個行人看清來的是支大軍,就“嗖”的就串到路邊不遠凹進去的地方,一動不敢動,躲了起來。

這支部隊正是前往薊州的關寧鐵騎,薊遼督師袁崇煥就處在隊伍的前列。沒有人說話,都在默默的趕路。

過了一段時間,遼東總兵祖大壽擡頭看看天色,然後驅馬儘量接近袁崇煥,控制着馬速,大聲對着袁崇煥喊道:“督師,前面就是玉田了。是否停下駐營,趕了一天的路,怕是都累了。”

袁崇煥看看天色,然後又轉頭看看祖大壽,依稀能看到那滿臉期待的神色,心裡知道也確實該休息下了。

看到袁崇煥點點頭,祖大壽大喜,就想傳達將令了,卻又聽到袁崇煥大聲喊道:“休息一個時辰,連夜趕路。”

祖大壽剛露出笑意的臉立馬凍了下來,但沒法子,領導發話,目前不能不聽啊。

到達玉田城外,大軍馬上停下休整,但其帶來的塵土卻越過他們,繼續向前覆蓋。

大軍駐地的前面是片林子,裡面的鳥兒剛嘰嘰喳喳的討論完一天的收穫,正準備睡覺,就被馬蹄聲驚醒,搞清楚沒有危險後,才落回林子。沒想滿天塵土覆蓋過來,沒有來及躲避,逃無可逃,紛紛掉到了地上,一隻鳥兒掉下來的時候心裡在罵:孃的,這古時候的PM2.5也超標這麼嚴重啊,早知道來的時候該帶個口罩過來。

大軍在休息,但袁崇煥沒有休息,正在臨時搭建的帥帳內議事:“前方夜不收可有回報。”

參將何可綱出列答道:“一刻鐘前有傳回音訊,尚未發現建虜蹤跡。”

“此地離薊州還有多遠?”

“尚有兩日行程。”

袁崇煥琢磨琢磨,皺着眉頭道:“太慢,建虜從遵化出發前往薊州,比我軍路程短三倍有餘,建虜主力盡出,十萬大軍不止,薊州,三屯營近年無戰事,防禦必定鬆懈,恐不能久。我軍務必儘快趕往薊州堵住建虜,否則京師再無屏障。”

“此外,派夜不收直達薊州,如若薊州已陷建虜手中,則快速回報,以便大軍早做應對。”袁崇煥想了想,補充道。

祖大壽知道袁崇煥說的在理,但還是出列:“督師,將士們已連趕三天有餘,怕是要吃不消了。”

袁崇煥眉毛一聳:“戰時行軍,當遵從將令,如有鬧事者斬。傳令衆將士,如若初九能至薊州,每人賞銀二兩,絕不克扣!”

祖大壽還想再說,何可綱在一邊給他連使眼色,好吧,只能這樣了。傳令下去。關寧軍雖已疲憊,但聽說只要跑到薊州,就有實打實的一個多月的餉銀髮,也就不在乎身體了,誰讓咱們的命賤呢。

越臨近薊州的時候,袁崇煥就越緊張,就怕傳回說薊州易幟,被建虜佔了,是啊,誰都怕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十一月九日午後,關寧軍終於到了薊州。

萬幸這種情況沒有出現。兩萬餘騎到達薊州,給風聲鶴唳的薊州又增加了一劑定心劑。薊遼督師袁崇煥到達之時,已有多處勤王軍到達了。計有山海中部總兵尤世威,宣府總兵侯世祿,保定總兵曹鳴雷等人。

到達薊州之後,袁崇煥也顧不上休息,召集所有將領開會,先給各總兵出示聖旨,宣示總領職權。而後開始詢問情況。

總兵們也剛來沒多久,本地情況不甚知曉,也無建虜消息,只知道遵化已在十一月初三失陷,建虜約有十萬餘人。這下把袁崇煥給難倒了,這建虜到底跑哪裡去了呢,本督師遠在山海關,都跑到這裡了,遵化一線的建虜卻還沒有蹤跡。於是,就和各總兵商議。

遼東總兵祖大壽率先出列,朝袁崇煥拱手道:“督師,末將估計建虜是搶夠了,自行出關而去,因此不得見建虜蹤跡。”

這個好像也是有可能性的,如果是這樣,就最好了。

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劉策持有不同意見:“會否建虜知我等大軍雲集薊州,防其攻擊京師,故再次繞道往西了呢?”

這也是建虜的一個選擇。袁崇煥看看其他諸將,看是否還有其他意見。何可綱見沒人再答,還是說了自己心中的憂慮:“督師,建虜會否沿趙大帥增援之路前往山海關呢?”

這...,好像每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怎麼辦?

袁崇煥眉頭緊皺,苦苦的思索那種纔會是建虜的選擇:現在建虜主事的是皇太極,此人膽識過人,卻又謹慎,非有大利不會動之。幾種可能性中唯有攻薊州,只取京師纔是收益最高之處,但爲什麼等大軍雲集了還不見其動靜呢。

現在離遵化失陷已有多日,時間不等人,不能等到探查到建虜主力後再進行部署了,於是,袁崇煥決定:傳令參將楊春守永平,遊擊滿庫守遷安,都司劉振華守建昌,參將邵忠武守豐潤,遊擊蔡裕守玉田、昌平;總兵尤世威仍還鎮護諸陵;宣府總兵侯世祿守三河,扼其西下;保定總兵曹鳴雷、遼東總兵祖大壽駐薊州遏敵,劉策還駐密雲。這樣,每面都兼顧到了。

爲萬一計,各將須得連夜動身,不得有誤。

有總兵不樂意了,說俺們剛趕來勤王,氣都沒喘一口,你督師就又讓咱開拔,是不是該給點開拔費啊,另外路上撞見建虜的話怎麼辦,是不是再加點保險費啊。

袁督師啊,遇到這種兵痞咋解決啊!

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45章 銀子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597章 勝利者第3章 相信(1)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88章 朕要了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6章 再坑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87章 漱口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365章 收四小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54章 紅會雛形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2章 反腐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32章 開民智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50章 死人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638章 產鉗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5章 相信(3)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24章 話劇第43章 早朝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288章 背水一戰
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45章 銀子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597章 勝利者第3章 相信(1)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88章 朕要了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6章 再坑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87章 漱口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365章 收四小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54章 紅會雛形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2章 反腐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32章 開民智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50章 死人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638章 產鉗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5章 相信(3)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24章 話劇第43章 早朝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288章 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