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檢驗新軍

“嗚嗚嗚”地號角聲在京營駐紮地上空響起,京營的三大營,即五軍營、死營、新軍營三個營全部在大校場集合。

在點將臺上,將官雲集,除了鍾進衛這個京營提督之外,各營的將領,包括駐營內臣,協理文臣等等都在。

今天是檢驗新軍的日子,因此,新軍是最受人注目的。

臺上不管之前有沒有見過新軍,都好奇地關注着五百新軍士卒。

全場的焦點在三名武學教授的帶領下,就站在點將臺下的最好位置。

新軍士卒全部都是新式軍服,沒有戴頭盔,露出很短頭髮的腦袋瓜子。手持加裝了木棍的鳥銃,一動不動地站立着。

臺上的曹文詔經過關外一行,已經是崇禎皇帝頗爲看重的一員大將了。因此他站的地方比較靠前,就在鍾進衛身後不遠。

曹文詔是第一次看到新軍,他注視着鍾進衛搞出來的新軍,心中很是納悶。

這新軍最顯眼的有三處地方。一是軍服,這稀奇古怪地軍服顏色真是前所未見,在這大明軍中實在太顯眼了。

二是新軍士卒的那個短頭髮,感覺難看了許多。而且沒有頭髮盤在頭盔裡面作爲緩衝,被砸中頭部的話,就危險多了。

三是新軍的武器,在銃口加塞了那小木棍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奇門兵刃?這種武器不但不能開火,就是當長槍使,也有太多不足了吧。他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武器會有原來的好。

至於新軍士卒本身,以曹文詔久經沙場的經歷來看,還是很不錯的。力量、毅力都有,精神面貌也不錯。

這麼一個綜合體,曹文詔看得很不解,別搞個四不像出來,徒損中興侯的威名。他準備看看這次對練後,再找個機會問問中興侯,有必要就勸勸。

而那些一直旁觀新軍成軍和訓練的將領,因爲知道這新軍其實是火器部隊,也就是以前的神機營。現在只是檢驗新軍其最不常用的近身刺殺之術,所以倒沒有像曹文詔一樣,有那麼大的不解和擔心。

太陽已經慢慢地發揮出了威力,校場上的兵將都開始冒汗。但現在的陣勢,讓人不敢有抱怨,也不敢有異動。

幸好鍾進衛並沒有發表長篇大論,甚至就沒有說多少話,直接吩咐對抗演習開始。

在校場點將臺側的錦旗開始揮舞,發出了一條條指令。

首先點將臺前的士卒開始向兩邊退讓,露出了一大塊空地。

然後五百新軍士卒開到中間站立,並且開始變換陣勢,結成了一個個小陣。

而在圍觀的五軍營,則不斷派出士卒,模仿建虜的戰法,開始攻擊新軍。

這場比試中新軍的優勢是可以結陣,其實主要也是檢驗新軍的刺殺之陣,看三名武學教授所琢磨出來的刺殺之陣到底實用不實用。新軍的劣勢則是隻能使用手中那類似長槍的鳥銃。

與此相對的,五軍營中參與比試的部隊則可以使用任何趁手的武器,但是得模仿建虜,憑個人武勇,有組織地進行攻擊。

五軍營的士卒是從勤王軍中挑選出來,具有比較豐富的戰場經驗。在其將領的指揮下,有部分士卒開始攻擊新軍士卒的正面。

新軍士卒並不是防守捱打型地,他們結成了九人爲一組的小陣,主動向前攻擊。

五軍營士卒很快從新軍陣型的縫隙中衝入,但衝入之後反而覺得更是糟糕,四面都是新軍的那種鳥銃刺過來。防得了一把防不了第二把鳥銃,傷亡一下上升。

而當五軍營士卒向新軍士卒攻擊的時候,往往側面會有支援,或擋或攻其必救,以致攻擊者反而被攻擊。

這種情況自然在五軍營將領的意料之中,陣法的威力,只要訓練出來了,比起單打獨鬥要厲害得多。

五軍營負責指揮的將領不慌不忙地在新軍正面繼續投入兵力,迫使新軍的大陣慢慢變成中間凹,兩邊凸,陣型開始變形了。

在這個時候,新軍側後的兩邊又衝出了新的五軍營士卒,殺向新軍中間,並且很快把新軍截成了兩截。

點將臺上的人看到這裡,大部分人覺得戰鬥差不多要結束了,只是基於中興侯的面子,沒人敢說出這個看法。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並不這麼認爲。

比如見識過新軍訓練的將領,知道新軍士卒有練過小陣,甚至重點練地就是小陣。

還有一些雖沒見過新軍訓練,但他們的眼光毒辣,能看出新軍絲毫不慌亂,結成了小陣在繼續對抗。

時間慢慢地流逝,對於新軍的截斷衝陣手段慢慢地都得到驗證,並沒有多少效果。

五軍營中指揮的將領眼看着只能不斷地投入兵力去消耗,就有點急了。最後不自覺地派出了長槍兵,利用兵器的優勢,剋制住了新軍士卒,才最終結束了戰鬥。

鍾進衛在點將臺上看着新軍在長槍兵的圍攻下,慢慢地越來越少,直至全軍覆沒。

沒多久,統計結果就報到鍾進衛這裡了。新軍和五軍營的傷亡比例是一比三。

鍾進衛轉身看向身後的一大幫子人,問他們道:“如何?”

他想着是讓這些人都提提意見,看哪裡還需要改進,但他失望了。

“中興侯練得新軍果然厲害,末將佩服。”

“咱家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士卒,中興侯真是高明。”

“下官以爲新軍已成,對上真正的建虜也有勝算。”

這些人雖然比較驚詫於新軍的戰鬥力,但剛纔的對抗有各種限制。如果建虜像最後五軍營那將領一樣,出了長槍兵的話,就會被克得死死的。

因此這些將領回答鍾進衛的話中,更多的是奉承。當然,也有一部分認爲這新軍應該用上長短不一的武器,配合這陣勢,就不失爲一支勁旅。

鍾進衛聽得沒意思,就下令解散。然後點了曹文詔跟他回提督官衙,他想聽聽曹文詔的看法。

不但是他看到剛纔曹文詔並沒有一起和那些人發表意見,而且曹文詔是他所舉薦的,算是自己人,以他的個性,也不會只揀好聽的讓自己聽。

到底這近戰之陣法有何缺點,經過曹文詔的點評,相信會有一個比較公正的結論。

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6章 難眠之夜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16章 面聖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5章 白話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645章 這一年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16章 陶瓷廠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116章 陶瓷廠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79章 殺奴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156章 劉興祚第52章 救災第713章 燈下黑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260章 首勝第74章 汰兵歸去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72章 比對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0章 軍需官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769章 關注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649章 跳雷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8章 算計第179章 兵書第547章 有喜了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14章 趁機撈錢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8章 年夜飯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3章 勤王詔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812章 宗族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67章 煩惱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493章 藩王會議(3)
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6章 難眠之夜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16章 面聖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55章 白話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645章 這一年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116章 陶瓷廠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116章 陶瓷廠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79章 殺奴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156章 劉興祚第52章 救災第713章 燈下黑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260章 首勝第74章 汰兵歸去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72章 比對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0章 軍需官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769章 關注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649章 跳雷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8章 算計第179章 兵書第547章 有喜了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14章 趁機撈錢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8章 年夜飯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3章 勤王詔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812章 宗族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67章 煩惱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493章 藩王會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