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簡單任務

鍾進衛一聽,對視了孫承宗一眼,心裡想着,難道北路軍出問題了。於是,連忙傳見。

不一會功夫,進來一人,望見孫承宗和鍾進衛後,近前單膝跪地,挺腰稟告道:“報監軍、本兵,屬下北路軍錦衣衛百戶謝棟部下校尉,奉百戶之命,送信於監軍。”

說完後,遞上一份密信。

顧百川從鍾進衛身後轉出來,接過密信轉呈給了鍾進衛。

鍾進衛一邊接過密信一邊說道:“起來說話,你們是新近派到軍隊中監察將領的?”

“回監軍,是的。”校尉說完後才站起來。

鍾進衛問完之後,信也已經展開,他就先看起了密信。

看完之後,把信遞給一邊等急了的孫承宗,神情有點無奈。心裡想着,明軍中的這些將領真是被建虜嚇破了膽。

孫承宗看信的速度明顯比鍾進衛快多了,幾下就看完,他也是皺起了眉頭,問錦衣衛校尉道:“你來之時,北路軍還是如此緩慢前行?”

“是的,本兵。”

“好,你先下去。”

孫承宗看那錦衣衛校尉退出中軍帳之後,對鍾進衛說道:“北路軍如此之慢,怕是不能牽制住遵化、遷安兩地的建虜。如此一來,無法達成預定的各個擊破的目的。”

“是啊,他們明顯是不想和建虜接觸,怕了建虜。”鍾進衛同意孫承宗的觀點。

如果讓建虜的八千人馬彙集起來的話,就算要殲滅這支軍隊,怕也會讓明軍損失慘重。

戰前預定的計劃,就是想避開這種局面。可現在由於北路軍畏敵如虎,烏龜般地往前爬,可想而知,肯定會耽擱牽制兩城建虜的軍機。

孫承宗沉思了一會,和鍾進衛商量道:“此地有老夫看着,諒也不會有事。依老夫之見,你率軍法隊前往北路軍,監督他們行軍,配合主力一一拔除關內建虜,你看這樣可好?”

鍾進衛對於孫承宗的能力,自然是相信的,就算主力軍中沒有自己這個監軍,孫承宗照樣也能壓住這一路。所以他對於孫承宗這個建議,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於是,兩人商量了一些細節後,商定明日一早,鍾進衛就率盧象升和閻應元的八百民壯軍以及張鳳儀的三百白杆軍,趕去北路軍,行監軍之職。

相信有了鍾進衛這一千一百名軍法隊後,監督北路軍牽制遵化、遷安一線的建虜,既用不着和建虜拼命,又不必攻城,只坐等主力一城一城的收拾過來,應該是一個簡單任務。

再說納木泰,在凌晨之際,逃到永平城。幸虧建虜的裝束有異於明軍,纔沒有被誤傷,卻也嚇了城頭守軍一跳。

代善的第二個兒子,貝勒碩託正值守城頭,一看是駐守灤州的納木泰率一支惶恐之軍出現在城外,心知有變,連忙命令開門放入城內。

納木泰進城之後,發現碩託陰沉着臉站在城門處看着自己。連忙滾鞍下馬,上前打千參見。

“你不在灤州駐守,跑來永平幹嘛?還帶回來這麼多部下,灤州只留幾百大金軍,就不怕明軍攻打麼?”碩託心裡有點不安,還是往好的方向問納木託。

“貝勒,先前屬下已遣人來報信,明國大軍果然大舉來攻。屬下昨日寡不敵衆,折了一些兒郎,灤州不能守,因此退回永平。”納木泰跑了一晚,到了安全之地,臉上的疲憊就顯露無遺,強撐着回答道。

“什麼,有多少明軍?灤州已失陷了?”碩託沒想到情況會這麼壞,吃驚地問道。

“怕有幾十萬明軍之多,視野之內,盡是明軍旗幟。但灤州還未失陷,仍有明國降官守着。不過明軍帶了紅夷大炮前去攻城,屬下以爲灤州失陷也是早晚的事。”納木泰回答道。

碩託一聽,再也站不住了,對納木泰道:“走,隨我去見和碩貝勒。”

說完之後,徑直前往永平知府衙門所在而去。

納木泰連忙跟上,一邊問道:“貝勒,屬下遣人來報信已言明明軍來攻,和碩貝勒是什麼個意思?要不要集大軍往救灤州?”

“救個屁!”碩託忽然猛的爆了一聲粗口,顯然心情很壞。

納木泰不知道什麼地方說錯了,惹得碩託如此暴怒,就不敢再言,默默地跟在碩託身後。

走了一段路後,碩託忽然出聲道:“阿敏叔這些天整天待在後衙,一直沒理事。你遣人來報信的事,他並未知曉。”

納木泰一聽,嘴巴又犯賤了,問道:“和碩貝勒在幹嗎?”

“被狐狸精給迷了,還能幹嘛!”碩託忽然又暴怒了,只不過怒氣不是衝着納木泰而已。

明軍的夜不收也有出現在永平附近,異常的舉動報到阿敏那,都變得悄無聲息,不了了之。

碩託知道是前不久阿敏娶了那個叫白玉蓮的側福晉後,就變得和以前判若兩人。他雖想提醒下阿敏叔,不要忘記正事。但被阿敏的親兵攔住,連阿敏的面都見不到。

碩託怒氣衝衝地來到知府衙門,大敵當前,他是準備硬闖了。

碩託是貝勒,又是阿敏的侄兒,父親是大貝勒代善。這幾個身份加起來,一旦他硬闖的話,阿敏的親兵也攔他不住。

碩託帶着納木泰一直闖到了後衙,才終於被越來越多的阿敏親兵攔住。

不過他此時也已能聽到阿敏在房內的調戲聲,就沒再往裡硬闖,聽那聲音就知道阿敏叔是在幹什麼好事,直接撞破就不好了。

於是,他就直着嗓子喊起來:“阿敏叔,緊急軍情,明軍打來了,阿敏叔...”

阿敏在房內已聽到有動靜,但正在興頭上,沒空理會,壓着身下的小白羊,在做活塞運動。

但房外的聲音越來越響,最後他聽見侄兒碩託喊明軍打來了,那聲音很是焦急,以爲是明軍已經打進城了,驚詫之餘胯下那東西一下軟了下來,就是想做完再說也有心無力了。

阿敏只好匆匆披衣起來,出門查看情況,走之前還不忘親下小白羊的小腳。

碩託喊了一會,終於見到房門一開,阿敏走了出來。

這不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這還是他以前的阿敏叔麼?

以前的阿敏,也是常打仗的主,身體健壯,臉色紅潤。但現在的阿敏,微微佝僂着身子,臉頰深陷,剛出房門就晃了晃身子,一會才站穩,看樣子還在打哆嗦,彷彿一下老了好多歲。

阿敏看着被自己的親衛攔着的碩託,正一臉愕然地看着自己,微微有點尷尬。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他惦記着事情,忙問道:“碩託,你說明軍打進來了?”

雖然阿敏說話的中氣也不足,但卻能讓碩託聽清楚,他現在根本就不想再勸諫阿敏,只把灤州的情況說了一遍。

然後又把身後的納木泰讓到前面,說了和明軍具體對陣的情況。

阿敏聽了一會,冷風就吹得他站不住了。讓碩託和納木泰去前衙等着,自己轉身回房披了一牀棉被裹在身上,才覺得暖和了點。

進房的時候,又被白玉蓮嗲聲嗲氣地喊了幾句“王爺”,下面就又硬了起來。看着牀上玉體橫陳的小白羊,就想撲上去。

虧得他多年的沙場征戰,知道現在軍情緊急,才愣住了,只是交代那白玉蓮道:“把那剩下的老參給我熬好了,回頭再來收拾你。”

阿敏來到前衙後,和等候已久的碩託、納木泰合計了一陣。然後阿敏想了一會,做了決定,傳令遵化、遷安的建虜主力全部撤回永平,只留投降的明軍駐守。

如此一來,永平就能集結出差不多八千建虜主力。

碩託見阿敏雖然被色字頭上的刀,颳得快不認識了,但其雄心還在,準備和明軍在永平決一死戰。心裡就欣慰了許多,連忙積極去辦理阿敏交代的事情。

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385章 開封府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3章 早朝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365章 收四小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06章 懦夫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9章 指點江山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315章 立威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382章 菸草第609章 殺手鐗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24章 勳章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4章 閻應芳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5章 拖拖拖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9章 中計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1章 廢墟新棚第805章 義善社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7章 胡正言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65章 收四小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55章 白話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574章 應對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46章 天津衛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8章 思念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561章 找到了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88章 偷城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
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385章 開封府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3章 早朝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365章 收四小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06章 懦夫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9章 指點江山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315章 立威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382章 菸草第609章 殺手鐗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24章 勳章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4章 閻應芳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5章 拖拖拖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9章 中計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81章 廢墟新棚第805章 義善社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77章 胡正言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65章 收四小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55章 白話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574章 應對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46章 天津衛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8章 思念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561章 找到了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88章 偷城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