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

左應選仔細地想着建虜頭目發笑的前後,忽然,猛的一怔,難道是火攻?

好,不管建虜是否火攻,都要防備萬一。他想了一會,有了主意,馬上就去佈置了。

沒有絲毫意外,進了錦衣衛大牢後,基本沒有人能保持沉默,特別是對於沒有信仰的人。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再次把供狀交到御前的時候,崇禎皇帝是看得觸目驚心,這次光高級官員就有五個,涉及工部一個,吏部兩人,戶部一人,禮部一人。

數額巨大,已達上百萬銀兩之多。

貪腐形式多樣,有送禮收禮運作官位的,有合謀貪污工程款的,還有依據手中權力索賄的,凡是種種,不一而足。

崇禎皇帝彷彿看到大明這座宏偉的建築內,許多蛀蟲在啃啊啃,把支撐建築的柱子已經啃的差不多要垮了。

他的腦中忽然冒出一個問題:要是太祖皇帝看到這些供狀的話,會有何反應?

自己要中興大明,就必須要幹掉這些蛀蟲才行。否則,朕就是累死維護着大明,也沒有這些蛀蟲拆臺拆得快。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下令給駱養性,把這些蛀蟲都抓出來。

也虧得是溫體仁在主持內閣,否則按照以前的情況來看,文臣們估計已經鬧到了御前。

崇禎皇帝想着虧得自己聽了鍾師傅的話,把清廉而又善於處事的溫體仁提到了首輔位置,壓制住了底下的文臣。

刑部大牢,原御史袁弘勳和高捷這對難兄難弟正相對無語,黯然回想自己多年苦讀考中進士時候的風光,做御史監察一方時候的威風,現在身陷囹圄,反差大得讓這兩個半百老頭淚流滿面,無聲哭泣。

忽然,他們聽見大牢的門“哐當”一下,被人推開了。然後牢頭那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快走,別以爲你們還高高在上,擺啥官架子。”

兩人很好奇,是誰又進來了。於是,走到過道側的柵欄邊,去看新來的獄友。

過了一會,來人走得近了,才發現原來是受自己牽連的李仁吉和劉鵬。同時,那兩人也發現了袁弘勳和高捷。

高捷失聲道:“你們怎麼也來刑部大牢了?”

李仁吉和劉鵬本來對他們兩人都心存怨念,但沒想自己也沒撐過錦衣衛的刑訊,招出了其他人。所以,設身處地地一想,對袁弘勳和高捷的怨念就沒有那麼多了。

此時聽高捷相問,李仁吉沒好氣地道:“皇上有旨意,在錦衣衛大牢最多關押一天,無罪釋放,有罪就移交給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東廠旁聽。”

袁弘勳和高捷一聽,兩人互相看看,心中都是懊悔無比。忽然,袁弘勳轉頭問李仁吉道:“李兄難不成也沒捱過一日,這麼看來你的骨頭也和我們差不多嘛。”

牢裡的光線陰暗,此時李仁吉的臉一下漲得通紅,別人看不大清楚。他想着,能怪我麼,大家不都沒撐住,不是我們的骨頭不夠硬,而是錦衣衛的用刑實在太厲害了。

後面押着李仁吉和劉鵬兩人的牢頭,此時的耐心已經消耗殆盡了,不耐煩地催道:“以後有得是機會聊,快走快走。”

有個獄卒越過他們兩人,走到袁弘勳和高捷牢房側對面靠裡的一間牢房門口,打開鎖,把門推了開來,然後轉身看向李仁吉和劉鵬。

兩人無奈,只好走向關押自己的牢房。

到了那間牢房門口之後,牢頭忽然出聲叫住了他們:“兩位大人,請留步。”

李仁吉和劉鵬聽到後,有點奇怪,怎麼剛纔還凶神惡煞般的牢頭一下變得這麼客氣了,他倆疑惑不解的轉身看向牢頭。

“兩位大人,我這牢房可是有講究的。你們是想站得爽,還是想聞得香,或者是和那邊兩位大人一樣可以隨意走動?”牢頭笑着問道。

“什麼意思?”李仁吉和劉鵬都沒聽明白,就帶着疑惑問道。

牢頭知道有此一問,就對前面那個獄卒仰了下下巴,獄卒就帶着這兩人過去一處牢房參觀。

他倆過去一看,發現那間牢房裡的囚犯,有被站着銬那的,特點是一定要直着腰,踮着腳纔不會勒到手,時間久了就會欲仙欲死。還有被銬在馬桶邊的,沒蓋上馬桶蓋,污穢之氣直撲囚犯鼻子,想不聞都不可能。

兩人看得心驚膽顫,然後被帶回牢頭面前。

李仁吉驚懼地問道:“你想怎麼樣,我們可是大明的官員!”

“我只知道你們現在是我管着的囚犯。”牢頭不屑地譏諷道。

“你就不怕我們出獄後報復?”劉鵬色厲內荏地喝道。

“錦衣衛的上差說了,你們貪污之多,就差剝皮了。”牢頭知道要打掉他倆的信心纔好下手,因此故意強調了下剝皮兩字。

兩人沉默了會,李仁吉不甘心地道:“你就不怕我們告到你上官那?”

“你是剛出來混的,還能說出這麼幼稚的話?”牢頭好奇地看着他說道。

袁弘勳在一邊也勸道:“這牢裡撈的錢,上面都是有分潤的,不奇怪。”

兩人看看袁弘勳,心中恍然大悟,原來都一個樣。於是,氣勢就弱了幾分,低着聲音問道:“你想怎麼樣?”

獄卒在一邊替他老大回道:“站得爽,就不用惦着腳,需銀一百兩;聞得香,就會蓋上馬桶蓋,需銀八十兩;像那兩位一樣可以隨意走動的,需銀一千兩。”

李仁吉一聽,脫口而出:“你搶錢啊,有那麼貴的麼?”

“你怎麼說的呢,別亂報價錢。”牢頭訓那個獄卒道。

獄卒一愣,向來就是這個價錢啊,牢頭這是咋了?

李仁吉和劉鵬卻聽得一喜,心裡想道,就是嘛,白撈錢,那有這麼貴的價錢。

牢頭衝兩人呵呵一笑道:“兩位都是撈過不少錢的人,手指縫裡隨便漏點就夠數了。他有眼不識泰山,這價錢開得太少是看不起兩位,就翻一倍好了。”

李仁吉和劉鵬當場聽得吐血,憤怒地控訴道:“你別不講理啊,這是什麼道理啊?”

牢頭一聽,瞬間就冷下了臉,直接道:“三倍。”

兩人聽得一驚,連忙道:“別,別,兩倍就兩倍。”不敢再爭了,在人家地頭上,再爭就翻得更多了。

要說直接不給錢,他倆想都沒想過。

第二天一大早,皇太極率大軍直奔永平城,只留下代善所領的一萬多建虜攻打昌黎城。

沒到中午,輕裝的建虜已到永平城。

皇太極還沒有來得及休息,他之前剛封的永平巡撫白養粹就報名過來覲見了。

如果換成其他貝勒,可能還不會馬上接見。但皇太極就不同,雖然他也一樣看不起漢狗,不過他有事就會先把事辦了而不會拿捏,這也使得他在漢奸的幫助下,穩壓其他貝勒一頭。

“主子,幾日不見,奴才想死主子了。”白養粹一見皇太極,就一邊頂着新剃的泛青光腦門跪下磕頭,一邊表達自己的基情。

皇太極聽得直起雞皮疙瘩,不過,他也沒因此責罰白養粹,而是問道:“你來見朕,是爲何事?”

“主子英明,奴才還沒說,主子就知道有事了。”白養粹跪着說道,然後看到皇太極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連忙又道:“昨日奴才收到主子的旨意,馬上調閱相關檔案,然後查了一下,果然發現有一個人與昌黎縣令相熟。”

皇太極一聽,纔想着是有這麼一回事,原本有勸降昌黎縣令的想法,後來見到昌黎城的鄉兵用的都是毒箭,就改了主意,自己直接回永平了。

現在既然找到了一個合適去勸降的人,倒也不妨一試。

於是,皇太極問道:“此乃何人,與昌黎縣令有何關係?”

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96章 城破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391章 海蘭珠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36章 袁可立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854章 請罪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24章 勳章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223章 贖罪銀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57章 殺神第574章 應對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63章 榮譽榜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11章 水泥第33章 甦醒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790章 大賞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515章 持久戰第574章 應對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53章 集中供應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31章 哥薩克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70章 苦啊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7章 變故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54章 請罪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622章 全功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62章 血債血償
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96章 城破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391章 海蘭珠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36章 袁可立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854章 請罪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24章 勳章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223章 贖罪銀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57章 殺神第574章 應對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63章 榮譽榜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11章 水泥第33章 甦醒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790章 大賞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515章 持久戰第574章 應對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53章 集中供應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31章 哥薩克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70章 苦啊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7章 變故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54章 請罪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622章 全功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62章 血債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