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鹽政會議(2)

“諸位臣工,你們手上有兩份目前大明各地食鹽產量及價格、各地所需糧食數目及糧價表,出入並不是很大,現在請諸位臣工議定各地鹽政每年所產食鹽額度,以及對鹽工的分級獎勵標準,開中法用糧食兌換鹽引比例。這些事關鹽政新政的成敗,還望盡心議之。”崇禎皇帝誠懇地要求底下羣臣。

關係到這具體數字上,和這些轉運使,提舉的關係就大了。他們一時都沒有發言,各地的一二把手細細地商議起來。

張同敞就在他們的身邊,聽着他們愁眉苦臉地討論,心裡不由得暗暗鄙視。

崇禎皇帝等了一會之後,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就示意了下內閣首輔。

於是,溫體仁出班,轉身面對同僚說道:“現在開始議定第一項,食鹽產量,由各地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呈報,諸位同僚修正。”

溫體仁說完後,轉向司禮監這邊,微微示意下。

曹化淳就吩咐邊上幾個太監筆墨準備,一人記結論,一人記在場大臣的建議明細。

鍾進衛並沒有事先看過這兩份調查報告,此時也細細地看了起來。不過,他並不準備說話。就算有這兩份報告,他對大明百姓的實際生活還是不瞭解,說錯了不好。

溫體仁等了一會,沒有一個轉運使和鹽課提舉發言,就直接點名。被點到名字的人無奈之下只好把商量好的數目報出來,其他人聽了在心裡暗暗地修改自己的數目。

戶部事先已有過估算,一聽報上來的數目嚴重偏低,畢自嚴就從鹽工數量,所欠鹽引斤數,所轄地區所需食鹽數量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給殿內所有人聽,讓他們再行修改數目。

一方面是因爲畢自嚴說的有理有據,另外一方面,畢自嚴是他們老大,因此這些鹽政的人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數目。

一直修正到他們快哭的時候,畢自嚴才放過了他們。

內閣成員和其他尚書偶爾也發下言,主角還是畢自嚴。不是他們不想發言,而是畢自嚴表現的和以往太不一樣了。

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是泛泛而談,說什麼都可以從中找到漏洞進行駁斥。現在準備了實際數據,就數據說話,沒有事先準備的人也只能依據這份數字,就提不出其他意見。

再說,這新鹽政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大鹽商的富有,早讓他們眼紅了。現在損了這些鹽商利益,而自己用鹽的費用還能降低,又利於百姓,能有好名聲,自然刻意反對的聲音就少。

司禮監的人在一邊快速記錄,曹化淳知道崇禎皇帝的重視,他親自走到記錄的太監身邊,一邊聽一邊核實記錄內容。

周延儒的額頭冒汗,但他一點都影響不到事情的發展,唯有乾着急。

會議在持續進行着,崇禎皇帝看着事情的進展,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心裡也是放下了一塊石頭。

這鹽政革新,是一條龍計劃裡面最爲關鍵的一步。各地急需糧食的地方得到救濟,會大大緩解朝廷的困境。

會議進行到各地鹽引價格及銷售地區的時候,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各方利益自然有一番博弈,最終達到平衡後纔有了結論。

周延儒在這方面也趁機參與,稍微爲兩淮大鹽商爭取到了一點利益,不至於讓他們虧損太多。

會議開得時間很長,等一切商議完畢之後,已是夕陽西斜了。

崇禎皇帝讓曹化淳把各項商議結果,對着羣臣唸了一遍,確認無誤。

然後,他提高聲音,大聲說道:“此鹽政事宜,朕甚爲看重,還望羣臣用心,不得怠慢。”

經過一個下午的討論,大臣們都已沒了精神,崇禎皇帝一說,他們又不得不表態,一定幹好這個事情。

崇禎皇帝看他們這幅樣子,不是很放心,就又說道:“爲保證鹽政能順利實施,特設全國巡鹽御史,監督各地食鹽的產出和鹽引兌換情況。”

殿內羣臣一聽,全國巡鹽御史,這個職位的權利很大啊,不知道皇上是否已有人選。要是沒有的話,得趕緊推薦自己的人上位。

就在文官們的期待中,崇禎皇帝開口道:“張同敞何在?”

張同敞在崇禎皇帝說設全國巡鹽御史的時候,心裡已經有點明白召自己前來參與鹽政的目的,只是不明白爲什麼會選他。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叫他,就趕緊上前幾步,躬身回答崇禎皇帝道:“臣在。”

崇禎皇帝看着眼前這個年輕人,身高五尺三寸左右,個頭並不高,但整個人氣宇軒昂,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崇禎皇帝對張同敞的第一印象很不錯,他說道:“首輔向朕舉薦你出任全國巡鹽御史,言你有曾祖之風,敢於任事,對錯分明。你可願爲朕分憂,替朕監督新鹽政的實施麼?”

張同敞一聽,皇上和首輔如此看重自己,還言自己有曾祖之風,一下激動起來,臉刷的一下變得通紅,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臣必不負陛下,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鍾進衛也在看着張同敞,見一年輕小夥也用上了這句名言,不禁有點啞然。

周延儒一看形勢不對,就又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爲張同敞年紀太輕,經驗不足,怕不足於擔當全國巡鹽御史的重任...”

周延儒本想說出由自己來擔任,更妥當一些,也顯得朝廷的重視。沒想還未說出口,溫體仁就說話了:“你不也是如此年輕,就位居閣臣了麼。年輕人,有衝勁,新鹽政正需要有張同敞這樣的年輕人出來做事,爲陛下分憂。”

崇禎皇帝在上面笑着迴應道:“首輔說得不錯,你們都是年輕有爲之人,朕還期待着你們給大明官場注入一股活力,讓大明重現開國之初的風尚。”

周延儒無奈,以前自豪自己年輕入閣,現在卻成了妨礙自己達成目的的障礙。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退回原位之後,就對張同敞說道:“全國巡鹽御史一職,會很辛苦,也會有很多困難,你要有思想準備。”

“臣明白。”張同敞一邊說一邊挺起了胸膛,顯示自己的無畏。

“你巡查各地的時候,如遇各地鹽價波動及鹽工獎勵不合理,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幅度不能太大,並報朝廷知道。”崇禎皇帝再次授權。

“是,陛下。”

“剛纔周卿的話也有道理,你畢竟年輕,但鹽政之事不能有失,朕讓東廠同時關注各地鹽政,以防萬一。”

張同敞自然不會有意見,他對自己有信心。

但那些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心裡就叫苦連天了,本來多了個巡鹽御史監督自己,就很不自在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讓人恐怖的東廠監督,更是苦惱,他們不由得對牽扯出東廠的周延儒恨得直咬牙,不多嘴會死啊!

他們其實不知道,就算周延儒不說,崇禎皇帝最終也是會讓東廠參與進來的。周延儒一冒頭,他就順水推舟,把羣臣不喜的東廠給光明正大地安排了進去。

會議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羣臣退出文華殿,匆匆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周延儒趕緊回去把情況告訴廖彬,讓他快馬回去說明這個情況。而其他心思活動的官員,則也是派出自己的親信,前往倉鈔集中地大肆收購,以賺取差價。

要知道,許多倉鈔因爲食鹽產量不足,可能持有人都換了幾輩人了,還沒有兌換出鹽引。而有關係能兌換鹽引的大鹽商,自己手中的倉鈔都兌換不完,而且也不願意多兌換,因爲兌換多了要交的稅就多,還不如兌換一些,再添加一些私鹽來賣更實惠。因此倉鈔一直走低,幾成廢紙。

現在朝廷下定決心增加產量,兌換所有倉鈔。所以把倉鈔低價收購過來後換成鹽引能大賺一筆。沒有多少官員不動心,紛紛快馬前去搶購。

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315章 立威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2章 反腐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32章 開民智第9章 指點江山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36章 袁可立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31章 京師之戰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1章 難民營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91章 海蘭珠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36章 袁可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819章 陳子壯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51章 打賭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855章 僱傭兵第789章 睡吧乖第516章 陽謀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25章 拖拖拖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794章 鋼鐵廠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315章 立威第63章 榮譽榜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5章 拖拖拖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67章 煩惱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8章 結賬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3章 勤王詔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168章 銀行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6章 再坑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517章 宋氏鏡片
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315章 立威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32章 反腐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32章 開民智第9章 指點江山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36章 袁可立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31章 京師之戰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1章 難民營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91章 海蘭珠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36章 袁可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819章 陳子壯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51章 打賭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855章 僱傭兵第789章 睡吧乖第516章 陽謀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25章 拖拖拖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794章 鋼鐵廠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315章 立威第63章 榮譽榜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5章 拖拖拖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67章 煩惱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48章 結賬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3章 勤王詔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168章 銀行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6章 再坑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517章 宋氏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