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

在皇太極意料中的是,朝鮮會在莽古爾泰的徵糧高壓下,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這點本身就是皇太極有意推動的結果,一來遼東能得到糧食補給,二來給莽古爾泰的威望、人氣挖挖坑。

但在皇太極意料之外的是,登萊明軍忽然一下變強,橫插了一腳,把運往遼東的糧食給劫了。

這等於是惡人被大金做了,好處卻沒撈到。

等到皇太極安排在莽古爾泰那邊的眼線快馬回報有關朝鮮國內的情況時,更是讓皇太極有種吐血的感覺。

這登萊明軍竟然劫了糧後還沒完,去朝鮮當了正義的使者。劇情不是這樣安排的,這個正義的使者應該是自己去當纔對。

現在自己就算去朝鮮國內阻止莽古爾泰繼續徵集糧草,給朝鮮人一個活路都沒什麼效果了。因爲桃子已經被登萊明軍給摘了,朝鮮人還是會認爲大金給他們造成了那麼多苦楚,而明軍則是他們的救苦救難觀世音。

皇太極在氣惱莽古爾泰竟然不及時把情況彙報上來的同時,更是下定了決心要先把登萊明軍除掉。

只有打掉了登萊明軍,少了這個心腹之患,自己順便再去朝鮮施以恩義,纔會收到感恩。

另外大金的糧食已經日益緊張,對於那些漢奴已經開始限制口糧了。原本不需要這樣的,從朝鮮過來的糧食剛好能接替上。

皇太極想到這裡,就罵一聲該死的登萊明軍,該死的那個盧象升。

於是,皇太極加緊了引蛇出洞,一網打盡的策略佈置,甚至親自出動查探地形,一定要找個好地形一擊成功。

而登萊巡撫盧象升一點都不知道建虜針對他的陰謀已在佈置之中,仍駐紮在皮島,臨近指揮對朝鮮境內建虜的騷擾戰役。

看着回港的船隻不停地帶來好消息,他不禁大爲歡喜。

在過了些天,有了一些階段性戰果後,他一面準備向朝廷報捷,一邊開始提拔有功之將。

這些立功將領中,又以張獻忠最爲突出。常身爲士卒,奮不顧身地殺敵,這點最讓盧象升欣賞。

如果手底下的將士在面對建虜的時候,都如同張獻忠這般勇敢,那麼建虜又有何懼之,滅虜指日可待。

因此,盧象升提拔張獻忠爲標營千總,然後還問他道:“本官要向朝廷報捷,你的名字就在捷報之中。另則你還有什麼要求,儘管向本官提出來。”

張獻忠身着全身盔甲,單膝跪地。聽聞中丞問他是否還有要求時,心中猶豫了一下,然後抱拳向盧象升道:“稟中丞,是否可以順帶一封書信到京師?”

盧象升的眉頭一揚,開玩笑地說道:“怎麼,在京師有相好的?”

張獻忠的臉紅了下,馬上解釋道:“回中丞,末將沒有相好。末將的四個義子在京師,甚是掛念,想着把近況告知他們,也讓他們能放心。”

盧象升一聽,把他那龐大的身軀稍微往前一探,看着張獻忠道:“哦,那不如派人把他們接到登州,也可以就近照顧下如何?”

閻應元就在一邊,聽着就笑了,他替張獻忠解釋道:“他的四個義子如今已被我那妹夫收爲侄兒了,來登州幹嘛!”

盧象升之前倒是沒聽說過,現在聽閻應元一說,頗有點驚訝,不知道中興侯爲什麼收了張獻忠的義子當侄兒。

不過他也沒有猶豫,當即對張獻忠道:“這是好事,你在午時之前,把家信交予本官,自會給你送到。”

張獻忠一聽大喜,連忙謝恩。他現在從一個流賊的身份,通過自己的努力,變爲了朝廷的千總,還是巡撫標營的千總。

這事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因此他很想把這份喜悅給自己的四個義子分享。另外,也隱約有一點別的意思,就是證明他這個義父並不差。

張獻忠退出來之後,他的老鄉都向他恭喜。張獻忠笑着道:“你們也不差啊,把總,旗總都混到了不少。”

已爲旗總的高迎祥笑着道:“以前的時候真沒看出你打仗這麼厲害,早知道的話,我那頭領讓你當了,也不會有當初的兵敗如山倒了。”

他這話一說出口,現場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高迎祥馬上發現自己好像說錯話了,當初是流賊,不得已而爲之。要不是當初那一敗,現在也不會變成朝廷的官兵,還是巡撫標營的軍官了。

他當即哈哈一笑,岔開了話題道:“你的四個義子,我記得就那麼一點大。可以後的成就估計是我們拍馬都趕不上的,恭喜你啊!”

閻應元當初告知張獻忠有關他四個義子的消息時,他這些老鄉都是聽到的。

現在經高迎祥這麼一提,這些人又來一陣恭喜,讓張獻忠一下變得眉開眼笑。

張獻忠笑着謙虛了一會後,忽然感慨地說道:“我的四個義子,包括我自己,還有你們,多虧了他啊!”

周圍的這羣秦地漢子自然知道張獻忠指得是誰,不管當初敗得多慘,他們心中對中興侯的感激,卻是一直藏在心裡的。

現在張獻忠提了,他們自然也贊同一番。特別是高迎祥,更是嘆道:“也不知道我那外甥到底如何了,當初要是和我們一樣做了俘虜就好了。”

張獻忠一聽,笑着安慰高迎祥道:“鴻基的本事,我也很是佩服的。不管在那裡,應該都能混得不錯。”

高迎祥聽了,唯有點頭安慰自己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世上已沒有李鴻基,卻多了一個李自成。至於他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哪怕是後世穿越過來的鐘進衛,也不再知道他的命運。

當鍾進衛後來聽到李自成的名字時,是啞口無言,不過也不再去管他。

此時的李自成,卻是狼狽之極。他在陝北雖是改了名,卻因爲洪承疇對鍾進衛的吩咐是非常上心的,下了大力氣抓捕他。

在陝北沒有李自成的立足之地,更不用說還妄想自己拉一支農民軍了。

李自成看到朝廷的開中法運糧到了陝北,在延綏巡撫的統籌下,雖還有零星餓死的,但至少有了希望,還想殺官造反的已沒幾個。

他便死了那條心,灰溜溜地帶着李過逃出了陝西,往河南而來。至於那“曹操”羅汝才,則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早在陝北時就已各奔東西。

李自成不知道的是,他這一來河南,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90章 危機四伏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79章 兵書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65章 電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07章 肉鬆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47章 物價第735章 專利法第19章 中計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章 扁人第648章 吐血第810章 吃西瓜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609章 殺手鐗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54章 白杆軍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457章 殺神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7章 貨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36章 袁可立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16章 陽謀第52章 救災第704章 宣言第333章 驚變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26章 闖侯府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713章 燈下黑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97章 聞報震怒第365章 收四小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36章 監軍制度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226章 宋應星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806章 執着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69章 危險機會
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90章 危機四伏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79章 兵書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65章 電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407章 肉鬆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47章 物價第735章 專利法第19章 中計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章 扁人第648章 吐血第810章 吃西瓜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609章 殺手鐗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54章 白杆軍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457章 殺神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7章 貨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36章 袁可立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16章 陽謀第52章 救災第704章 宣言第333章 驚變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26章 闖侯府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713章 燈下黑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97章 聞報震怒第365章 收四小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36章 監軍制度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226章 宋應星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806章 執着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369章 危險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