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對日之策

鍾進衛已經分析了對待不同藩屬國的政策要不同,而日本算是一個強藩,要實施的乃是打壓之策。

因此他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如果再派使者前去日本,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把人撤回日本。這種方式顯得太過軟弱,而且已經用過一次,再用得話,德川幕府可能會因爲國內的壓力而有抵制...”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人都聽着鍾進衛的回答,不時點頭表示贊同,這也是他們要把鍾進衛找來的原因。

鍾進衛此時提高了聲音,說出了他的真正處置方法道:“因此,臣認爲處置目前琉球問題的最好手段就是以雷霆之勢消滅在琉球的倭寇,然後大軍直逼江戶,展現我大明的軍威。要求德川幕府管好自己的手下,不得再出現類似情況。”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擔心地問道:“鍾師傅,如此一來,會不會引起日本的反彈,反而和我大明開戰了?”

鍾進衛聽了一笑,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放心好了,日本自古以來,都是崇拜強者,屬於欺軟怕硬的國家。一旦大明展現出讓他們畏懼的軍事實力,他們就只會卑躬屈膝。”

溫體仁聽了還是有點擔心,他對鍾進衛說道:“興國公,可要是萬一這次他們犯倔呢?”

鍾進衛聽了,轉頭看向溫體仁,一臉無所謂地道:“那也沒關係,我大明今非昔比,如果日本敢犯倔,就直接炮轟江戶,甚至可以派出部隊上岸,攻擊德川幕府。德川的手下竟然敢借口說琉球不承擔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軍費,正好以此爲藉口直接教訓他們。”

鍾進衛的話音一落,輪到兵部尚書楊鶴擔心了:“興國公,如此一來,豈不是出現陛下所擔心的,和日本開戰,影響藩王封建北美一事了麼?”

“不會,只要我大明的北方艦隊在日本海做好巡邏保護,在海上擁有足夠強大的兵力即可。至於日本國內,最終必然會亂成一團,無需我大明操心了。”鍾進衛看向楊鶴,搖頭回答道。

文華殿內的衆人是輪着問鍾進衛,彷彿鍾進衛就是無所不知的聖人,衆人是在求教問道。

只見崇禎皇帝還有疑問,有點好奇地問鍾進衛道:“鍾師傅,日本國內會亂成一團?”

鍾進衛轉頭面向崇禎皇帝,很有把握地回答道:“陛下,十之八九是會亂成一團。眼下的日本,就相當於我華夏剛經歷了戰國時代,被秦皇統一天下。表面雖然只有一個幕府號令天下,可各地的諸侯卻心底不服。如果我大明一下嚴重削弱了德川幕府的力量,那麼日本國內必亂。”

鍾進衛結合後世對日本的瞭解,再加上這一世聽到的日本情況,心中很有把握,在說完之後,又補充道:“更何況德川幕府是耍了計謀,在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之際,他找了理由留在國內,因此沒有損失實力從而在日本國內諸侯中佔優,以致於被他奪取了豐臣秀吉兒子的天下。這和秦皇憑秦國之力滅掉六國,從而結束戰國時代,更爲不穩。”

聽鍾進衛詳細地分析了日本的情況,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等人都不由得點點頭。看來還真得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出最好的對策,做到百戰不殆。

於是,崇禎皇帝問在殿內的其他幾位臣子道:“諸位愛卿覺得鍾師傅所提建議如何?”

“臣無異議!”

“臣以爲妥當!”

崇禎皇帝見殿內臣子的意見一致,就拍板說道:“好,既然如此,就按這麼辦,等北方艦隊歸來之後,重拳出擊琉球。”

鍾進衛在一邊聽了,笑着補充道:“到時候在琉球要登陸作戰,因此最好派遣一部分京營士卒隨北方艦隊出擊。再加上有琉球使者能告知倭寇的具體情況,此舉應該是十拿九穩的行動。”

崇禎皇帝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三言兩語,就替朕解決了難題。”

“哪裡,哪裡,這都是大家一起討論的結果,又豈是臣一個人的功勞。”鍾進衛一聽,連忙謙虛道。

其他臣子聽興國公如此說話,都不由得笑了。到底是誰的主意,大家的心裡自然有數。

“對了,興國公,我大明替琉球解決倭寇問題之後,琉球該如何善後?”溫體仁記得鍾進衛所說朝貢之策的改進,就再次問道。

鍾進衛轉頭看向溫體仁,也沒多想,就直接回答道:“琉球國弱,自身實力有限,產出也不多。因此可以讓他們劃撥一個港口給我大明艦隊駐紮之用,以保護他們免受敵國侵襲。至於其他的,我剛纔已經說過,就從商業上給大明獲取一些好處即可。”

這個方式也說得通,琉球應該也會同意。不過崇禎皇帝卻有點肉疼,他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如果我大明艦隊要駐紮到琉球去,豈不是又會有一筆額外的費用?基於我大明的利益,這艦隊是否有必要去駐紮?”

鍾進衛一聽,搖了搖頭,微笑着回答道:“陛下,爲什麼會有額外的費用?駐紮的軍費自然得由琉球提供,我們是去保護他們的啊!”

說完之後,他想起崇禎皇帝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繼續回答道:“至於艦隊駐紮琉球,表面上是保護琉球。嗯,實際上也是保護琉球。但對我大明來說,在琉球留有艦隊,就能實質上干涉琉球內政。如果出現琉球想反悔,在商業上不再對我大明採用最優惠之策,就果斷行動,否則就不用幹涉他們的內政。”

對於鍾進衛說的這種方式,在場的人都能接受。因此在鍾進衛說完之後,都點頭表示贊同。

鍾進衛倒沒有說出直接把琉球納入大明管轄,成爲大明的一個行省。之所以不這麼說,是因爲他沒有發覺把琉球納入大明管轄的好處。一旦由大明直轄,大明就得承擔琉球的民生,負擔反而多過好處。

文華殿內有關琉球之策已經商定,就由禮部尚書李騰芳去操作此事,安撫琉球使者,並暗示大明的條件。

琉球使者沒得選擇,只要能趕走倭寇就成,畢竟大明沒有吞併他們的企圖,而日本人正在做。

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09章 殺手鐗第2章 相識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7章 胡正言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66章 看稀奇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631章 授勳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7章 貨幣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2章 攻守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67章 洪承疇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308章 要自救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704章 宣言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790章 大賞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3章 勤王詔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8章 結賬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67章 訣別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7章 將爺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29章 餉銀(1)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695章 心肝疼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6章 第一次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9章 指點江山第41章 不成熟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7章 漢奸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622章 全功第51章 難民營
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09章 殺手鐗第2章 相識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7章 胡正言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66章 看稀奇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631章 授勳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7章 貨幣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2章 攻守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67章 洪承疇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308章 要自救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704章 宣言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790章 大賞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3章 勤王詔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8章 結賬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0章 猛虎出籠第767章 訣別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67章 將爺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29章 餉銀(1)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695章 心肝疼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6章 第一次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9章 指點江山第41章 不成熟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7章 漢奸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622章 全功第51章 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