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汰兵安置

孫承宗心裡舒了口氣,就怕這些人齊了心,一起跑,那還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現在他們問誰先汰,自然就同意汰兵了。

不過,安排誰先來這個問題,也不好解決。於是,孫承宗問道:“諸將可有自告奮勇者?”

誰自告奮勇,誰就腦子有病。下面的將領沒有一個出頭要先汰兵的。

鍾進衛在一邊反而奇怪了,道:“爲什麼要一個一個來,一起來不就得了。”

帳內的人都看向他,孫承宗解釋道:“四十餘萬人,人數太多,監察不過來的。”

“那就讓所有騎兵都來監察好了啊。”

哦,這是個辦法,各部將領都有一些騎兵,收集起來進行監察的話,應該也夠用。

孫承宗點點頭,說道:“此法可行,諸將可有意見?”

讓所有將領的部下都參與到監督中來,這樣最公平,底下的將領自然反對不了,不過盧象升忽然出列發話了:“本兵,卑職建議各部騎軍不得監察自家步卒。”

底下響起一陣磨牙聲,要你多話,將領們對盧象升恨的咬牙切齒。

孫承宗卻連連點頭:“甚好,甚好。”

然後他站了起來,總結道:“諸將如若沒有其他意見,明日辰時初,三通鼓畢,各部主將及副將須來中軍明確汰兵細節。大致爲各部騎軍抽籤定監察對象,各部在所在營地帳篷外列隊,兵器不用帶,騎軍監督,凡汰着皆出營地,到固定點集合點數。現在,都回去準備吧。”

於是,底下各將,紛紛告辭回去準備,希望自己能多留幾個兵丁下來,就能多領一份軍餉了。

祖大壽正要出去的時候,被孫承宗叫住了。

等其他將領都走出中軍帳之後,孫承宗對祖大壽命令道:“復宇,把你麾下騎軍,分四部,分駐大營外圍四角之交通要地,並派騎軍警戒,防止今晚可能出現的情況。明白麼?”

祖大壽點點頭,明白孫承宗的用意,用力抱拳,大聲道:“末將這就去辦。”

然後又衝鍾進衛也抱下拳道:“本兵,監軍,末將告辭。”

在得到同意後退出中軍帳,前往本部分派任務去了。

終於順利的開始實施汰兵策略了,孫承宗等祖大壽一退出中軍帳,渾身骨頭都輕了不少,靠在帥椅上,閉目養神起來,也不管鍾進衛還在旁邊。

鍾進衛看着孫承宗的樣子,很是理解,知道他之前的壓力很大。

朝廷幾次開會討論糧草軍需的時候,孫承宗都在,朝廷的難處,他比一般人都知道的多,崇禎皇帝又對他寄予很大希望,但前期一直被底下的統兵將領抵zhi,汰兵行動實施的很不順利。真是難爲這位老人了。

顧百川和王鵬也鬆了口氣,換個舒服的姿勢站鍾進衛背後。之前也真怕那些將領造反,一直提着一顆心的。

忽然,孫承宗的親兵頭目進來稟告:“本兵,監軍,大名府知府兼按察司副使盧象升求見。”

孫承宗在親兵頭目進來的時候,已被驚動,睜開眼坐直身子,聽取的報告。聽完後,看看鐘進衛,見他用迷茫的眼神看着自己,知道不是和自己,或者監軍事先有約定。

不過既然盧象升主動求見,肯定是有事了,於是,他讓親兵頭目把盧象升放進來。

身材高大的盧象升進來後,拱手一禮道:“本兵,監軍,卑職有一事,想請教下。”

對方可是大名鼎鼎的盧象升啊,鍾進衛沒等孫承宗有所表示,就出聲道:“盧知府,請說。”

盧象升見得到監軍的允許了,就說道:“本兵,監軍,不知這些汰下來的兵丁如何安排?”

孫承宗和鍾進衛都一愣,這個,還沒來得及想。他們兩個互相看了看,然後,孫承宗開口了:“不知九臺有何高見?”

盧象升見讓他發表意見,本來他就是想到了這個問題纔過來的,自然就有點想法的,當下也不客套,直接回道:“卑職以爲,這些人,當發下路費糧草,讓其迴歸原地。只是,卑職不知道如何處置的是,那些被各路將領沿路抓來的百姓如何處理,有多地已被建虜荼毒,怕是無家可歸了。”

這時代,各路軍中的弊端,只要稍微有點地位的,都有所瞭解。因此,盧象升位居知府高位,知道各軍抓百姓冒充兵丁來領軍餉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鍾進衛不是很瞭解軍中兵丁裡,幾類人的比例,就問道:“無家可歸的百姓會有多少?”

孫承宗掌握大局,這點,倒是他了解的最多,所以,也沒等盧象升來回答鍾進衛的問題,他直接開口道:“這些軍將臨時勤王,事起倉促,原駐地附近的百姓怕是不會有很多,多半是到了京師附近後,看明白了形勢,才抓的百姓來冒領軍餉。京畿之地,已慘遭建虜肆虐,因此,這些百姓估計多半都是無家可歸了。人數應該不會少於八萬。”

鍾進衛倒吸一口冷氣,這麼多!雖然這些百姓基本上身體比較強壯,但也不能放着不管,這天寒地凍的,任其自生自滅的話,多半是活不成了,或者會淪落爲賊寇。這都不是鍾進衛願意見到的,也不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孫承宗也很爲難,人數太多了。盧象升剛纔也說過,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置這部分人。

中軍帳內一下安靜了下來。

不過,馬上鍾進衛就有了辦法,他先發言道:“有了,把這些汰下來的百姓和京師王恭廠中的難民一樣對待好了。”

京師裡面的難民差不多有四,五萬,這邊比京師裡面的難民要多將近一倍,壓力將會很大。

盧象升並不清楚京師難民的情況,但孫承宗是知道的,當初鍾進衛在文華殿提難民營的事情並提供解決方法的時候,他都是在場的。

不過孫承宗有點擔心,問鍾進衛道:“京師城裡的難民,解決的怎麼樣了,你那個法子有用麼?”

“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麼樣了,但已經開始實施了,從今天上午的結果來看,還真出乎意料。”

鍾進衛說到這裡,把今天瞭解到的情況都跟孫承宗和盧象升說了說。

孫承宗和盧象升聽了之後,不禁也相對無語,朝廷之難處,還要風塵女子率先響應解決。京師那些受聖人教誨的人,那些達官貴人,是不是該羞愧死啊。

孫承宗沉默了會,道:“老夫馬上寫一奏章,把汰弱留強之策的實施情況,以及中興伯所言,安置汰下來無家可歸的百姓措施,一起稟告皇上,讓皇上定奪。”

鍾進衛心道,崇禎皇帝多半是會同意自己的建議。

古代人對於身之髮膚,授之父母,看得非常重。所以滿清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也嚇不住漢民。但崇禎皇帝臨死之時,卻說自己的身體,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可以看出,他是把百姓看得很重的。

孫承宗讓親兵拿來文房四寶,很快就揮毫寫完。然後,他擡頭對鍾進衛道:“中興伯,此份奏章,主要爲彙報軍中汰兵之策的實施,你既爲監軍,就一併前來署名吧。”

署名沒問題,但自己的毛筆字...。鍾進衛想到這裡,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我的毛筆字寫的不好,能不能不簽名了?”

盧象升一愣,這位監軍還很有特色的麼。

孫承宗倚老賣老,把眼一瞪,道:“簽名而已,不要婆婆媽媽的。”

鍾進衛素來尊重老人,更何況是孫承宗呢。也不在意他的恐嚇,反而看成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親情表現。

於是,就乖乖地走過去簽名。

以前在小學的時候學過毛筆字,但本來就學的差,這麼多年沒有用毛筆,自然籤的就不會好看了。

孫承宗看着鍾進衛那歪歪扭扭的三個大字,肆無忌憚的哈哈大笑起來。

鍾進衛被他笑的,臉跟了個猴子屁股似的,紅到了耳根。他心裡暗想:回去一定要讓阿奇多教教自己毛筆字,對,還有文學典故,免得老是大白話。不拽點文言文,還得讓人笑話。

盧象升並不清楚鍾進衛的來歷,看着這一老一少的融洽,他心裡不禁有點納悶:看這樣子,難不成監軍和本兵有血緣關係?

人生的每個有意義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感謝第一張真正月票的投票人臥意子!

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汰兵完成第138章 永平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33章 甦醒第567章 煩惱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章 難眠之夜第16章 面聖第247章 思海戰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85章 密謀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3章 遼東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593章 殺明軍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33章 驚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78章 一羣豬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295章 獻俘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10章 遇刺第92章 瀕臨絕境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254章 白杆軍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49章 跳雷第1章 相遇第609章 殺手鐗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334章 不擺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23章 贖罪銀第715章 追債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51章 難民營第746章 天津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0章 軍需官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18章 算計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365章 收四小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56章 紙幣第640章 糧食問題
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4章 閻應芳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汰兵完成第138章 永平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33章 甦醒第567章 煩惱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6章 難眠之夜第16章 面聖第247章 思海戰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85章 密謀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3章 遼東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593章 殺明軍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33章 驚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78章 一羣豬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295章 獻俘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10章 遇刺第92章 瀕臨絕境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254章 白杆軍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91章 捨命相救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49章 跳雷第1章 相遇第609章 殺手鐗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334章 不擺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23章 贖罪銀第715章 追債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51章 難民營第746章 天津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0章 軍需官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18章 算計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365章 收四小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56章 紙幣第640章 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