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永平

對於建虜會來攻打永平,駐永平的大明官員都心裡有數。

一是建虜就在京畿之地遊蕩,不小心就能過來;二是統領京畿之地勤王軍的孫承宗孫閣老,已派快馬到各處進行過警告。

老百姓不管貧窮還是富裕,都紛紛往堅城裡擁,期望着能有個依靠,逃過這一劫。所以永平把守的人力財力並不缺。

駐永平最高軍事長官是永平兵備道鄭國昌,這日,他收到一個好消息,正在衙門和永平府知府張鳳奇,戶部員外郎陳此心,左參議白養粹驗收建虜首級,一共有五十個之多。

雖然最終發現這些首級不是正宗的建虜首級,而是蒙古韃子的首級,但在這明軍普遍大敗之餘,有這麼一個勝利,鄭國昌很是高興。

他給送首級來的劉武說道:“你回去告訴劉參將,讓他放心,他的功勞一定會如實稟告給皇上的。至於賞賜,眼下不是時候,等建虜退出關外,皇上自會論功行賞的。”

劉武本來也就沒想能從永平拿到獎賞,只是奉了自家參將之命,前來報功而已。

現在完成了任務,就告辭鄭國昌準備趕回去。

白養粹想着萬一建虜前來攻打永平,城內沒有勇將可用,而劉參將卻能殺掉如此之多的韃子,是個依仗。

想到這裡,他把劉武給喊住了,問他道:“劉參將現在在哪,可否讓他前來協助防守永平城?”

陳此心一聽,正合心意,連忙附和。

“回參政的話,將軍本在太平寨一帶協防建虜,因建虜已轉向山海關而來,奉孫本兵之命正回防山海關,小的與將軍在建昌營一帶分手,此時將軍怕是到劉家口了。”劉武一抱拳躬身回答道。

白養粹和陳此心一聽,很是失望,但又不敢讓劉參將違背孫承宗的命令,只好作罷。

劉武於是告別幾位大人去追趕自家主將,沒想剛出城門就望見黑壓壓的建虜蜂擁而來,無奈只好退回城裡,不得出。

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和遵化一樣,同樣是堅城,同樣是重兵把守之地,同樣是深夜漢奸內應開城,接應建虜攻佔了永平城。

兵備道鄭國昌,永平府知府張鳳奇戰死,戶部員外郎陳此心,左參議白養粹投降建虜。

和遵化不一樣的是,建虜沒有展開屠城,因爲皇太極事先有嚴令。

也不是皇太極忽然大發慈悲,而是他準備把永平作爲關內的一顆釘子使用,變爲自己的城池,所以沒有實施三光政策。還令降官陳此心和白養粹在第二日一早組織全城百姓迎接自己,展示大金大汗的威嚴和親民,收買人心。

白養粹和陳此心商量好工作安排後,白養粹還建議剃髮相迎,以討好奴酋皇太極。陳此心猶豫了片刻,後來一想身在刀板上,不想死的話,就只有答應了。

陳此心深夜忙完後,回住處,被躲藏着的劉武制住。劉武恨他投敵,欲殺之。

陳此心爲活命投敵,但不甘心剃髮。現在要被劉武當漢奸殺,連忙求饒,告知劉武說只是權宜之計,正想法子逃出永平城。

陳此心終究是大明高官,劉武一個小小參將親兵還是沒下得了手,又聽說明日一早要組織全城百姓迎接奴酋。於是心生一計,對陳此心道:“大人,小的懂虜語,明日一早咱們裝扮成韃子逃出城外,或許可行。”

陳此心一聽大喜,只要有活路,他真心不想給建虜做事。可一想,又發愁道:“可咱們沒有建虜衣服,這可如何是好?”

劉武已放開陳此心,見他發愁這個,倒不在意,對陳此心一抱拳道:“大人休慌,小的對建虜知之甚深,雖有令不得屠城,但必有韃子會出來禍害百姓。待我去去就來。”

陳此心有點不放心,但劉武已潛出門去,只好作罷,回房收拾金銀珠寶。

他知道扮成建虜逃走,肯定是帶不走家屬。幸虧韃子不屠城,就吩咐家人等他走之後混進百姓家以圖安全,等自己帶明軍殺回來後再救他們。

再說劉武,本身是闖過刀山,下過火海的漢子,又和建虜生活過多年,對建虜的習性瞭如指掌。很快找到幾個落單地在禍害百姓的建虜,殺了剝衣走人。

此時,天色已微明,劉武趕緊回去讓陳此心換裝。

陳此心於是硬起心腸,和家人道別,換上韃子衣服,拿了一包金銀準備跟隨劉武出門。

劉武一見,就勸道:“大人,我們喬裝逃命,帶着如此多的金銀怕是不方便。韃子的繳獲都要歸旗主所有,再進行分配,若被發現帶了如此多的金銀,怕會被發現而盤查,到時候可能就不是金銀有沒有的問題了。”

陳此心聽劉武說得有理,只好作罷,把包裹放下了。走了幾步,又不甘心,又返回去,把裡面的金錠拿了,統統揣在懷裡,纔跟上劉武,前往最近的城門。

劉武大搖大擺的當先走在街上,如遇盤查,都用虜語一一應付過去。只苦了跟在劉武身後的陳此心,戰戰兢兢的,出了一身的汗。

等到了城門處的時候,天已放亮。城門是開着的,但門洞兩邊守着兩隊彪悍的建虜韃子。

陳此心看得兩腳發軟,不敢再前。劉武無奈,只好暫時隱藏在城門附近,等待皇太極進城後的混亂時機再行出城。

建虜也是天剛亮就去找陳此心和白養粹,讓他們帶着投降的大小官員去安排全城百姓迎接皇太極。結果找不到陳此心,空無一人,連家屬都沒有一個。

皇太極進城時間已是定了的,沒時間再找,白養粹只好自己帶頭催促全城百姓去官道兩邊排列等候。

對於迎接上官的手段,白養粹自是熟練無比,爲了討好皇太極。他下令所有百姓必須穿舊衣,拿各種吃食,帶笑容,一定要表現出盼望奴隸頭子已久,渴望當奴隸的願望和熱烈的現場氣氛。

老百姓雖心有不願,但除了心裡暗罵之外,別無辦法。

永平城慢慢地熱鬧,嘈雜起來,城裡的聲音最響亮的不是建虜,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投靠建虜的前大明官吏。他們都已主動剔頭,賣力地在教訓百姓。

“咱大金軍馬上要進城了,還不快站好。”

“主子大汗來了後,一定要高喊萬歲,不要哭喪着臉,懂麼?”

“大金勇士走過的時候,你們一定要像看到祖宗一樣看待,讓大金勇士高興高興,否則惹怒了大金的勇士,就死啦死啦地!”

皇太極在城外大營已是盛裝等待,等時辰一到,就帶手底下的小弟一起入城,接受大明百姓,不是,現在是大金百姓的歡呼。

新進的奴才果然不錯,還沒等定好的時間到,就來彙報說城裡已安排妥當。

三聲炮響,志得意滿的皇太極在大明土地上帶着一羣遼東來的小弟開始進城。

白養粹帶着所有投降的官吏在城門處迎接,一看到皇太極的儀仗,馬上匍匐在地。

皇太極此舉就是要收買人心,民心,把永平變爲自己的城池,所以也表現出禮賢下士的做派,兩方人馬就在城門口表演開了。

躲在城門附近的劉武看得一清二楚,把他給噁心的連吐吐沫。

皇太極表演完了之後,就騎着御馬,當先入場,接受兩邊大金子民的歡呼。

人潮洶涌,簞食壺漿,迎接王師,只看得皇太極心花怒放。不過,他也是人精,能看出這熱鬧背後隱藏着的一絲悲哀。但這又怎麼樣,誰還會去計較這個呢,史書上只會寫大明百姓是如何的受苦,盼望大金來解救他們的一幕。

誰知道,沒走出多遠,忽然一塊磚頭從人從中飛出,直砸向皇太極。

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382章 菸草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866章 看稀奇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04章 報紙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95章 獻俘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385章 開封府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47章 空城計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382章 菸草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8章 思念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38章 產鉗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574章 應對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593章 殺明軍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841章 暴乳第762章 兵變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55章 僱傭兵第38章 兩策之論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78章 思念第64章 輿論之論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12章 傳言第28章 浩劫第85章 密謀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24章 話劇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87章 漱口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48章 吐血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122章 溫育仁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704章 宣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6章 面聖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34章 國營企業
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382章 菸草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866章 看稀奇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04章 報紙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95章 獻俘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385章 開封府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47章 空城計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382章 菸草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8章 思念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38章 產鉗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574章 應對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593章 殺明軍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841章 暴乳第762章 兵變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855章 僱傭兵第38章 兩策之論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78章 思念第64章 輿論之論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12章 傳言第28章 浩劫第85章 密謀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24章 話劇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87章 漱口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648章 吐血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122章 溫育仁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704章 宣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6章 面聖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34章 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