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誘騙成功

昌黎縣令左應選正在縣衙大堂和衆位鄉紳總結今日的戰事,忽報城外有老熟人求見。

堂上的人聽得都是一愣,這時候城外全是韃子,縣尊難道認識建虜不成,不會又是漢人敗類吧。

左應選也是奇怪,自己千里之外趕來赴任,不認識什麼人啊。

忽然,他想起和自己同行而來的那位,估算起來應該是失陷在永平城了,難道真是他?

想到這裡,左應選臨時中斷會議,趕往城頭。

鄉紳們紛紛隨着左應選一起前往城頭,不是說信不過縣尊,經過這麼多天生死與共,都已瞭解縣尊的爲人,現在一起去城頭,只是想看看來者何人,究竟想幹嘛。

城外,幾名手拿盾牌的建虜護着李應芳前來勸降。心裡還想着,貝勒怎麼這麼看重這個漢狗,不但要護着他,還得聽他的話,配合他勸降昌黎城的行動。

他們不知道,這其實不是代善的主意,而是皇太極在信中的要求。

李應芳一邊等着一邊心裡想着,大金打了這麼多天,還是沒能打下來,現在自己要是能勸降成功,那就是一份大功勞了,必能受到大汗的重用。而後用自己所學,幫大汗征戰天下,說不定還能成爲開國功臣。

左應選上了城頭,看到離城大約一箭之地的地方,有一個穿大明百姓衣服的韃子騎馬站那,還有幾個真韃子拿着盾牌護在他身邊。

仔細再瞧瞧,發現果然是他,同鄉舉人李應芳。

左應選的心裡一緊,他是真投靠了韃子還是爲情勢所迫?

這時,李應芳已看到城頭來了一夥人,簇擁着中間一個身穿七品綠袍之人。仔細一看,認得那人,當下鼓足中氣,向城牆上喊道:“五彩兄,別來無恙啊,小弟火烈在此。”

“原來是你,來此有何貴幹?”左應選欲施故計。

李應芳還是站原地不動,大聲道:“五彩兄,平日你的嗓門不小,爲何如今比小弟的聲音還小,小弟可是爲救五彩兄而來的。”

“連日戰事,操勞所致。你說那話是什麼意思?”左應選面對知道自己底細的人,頗有點無奈,只好解釋道。

李應芳稍微催馬走近幾步又站住了,對着城頭喊道:“五彩兄,這纔打了幾天時間的仗,你就憔悴成這樣了。”

感嘆完之後,他又大聲喊道:“大金還只用了十分之一的力而已,大汗再次發兵五萬,馬上就來夷平昌黎。弟不忍兄長遭此兵災,特向大汗請命,救兄長而來。”

此時,誰也不知道,李應芳瞎編亂說,還給他撞了個正着,皇太極還真派了大軍前來。

左應選面對城外,嘴脣微動,低聲問身邊的石國柱:“可有把握一箭斃命?”

看李應芳的反應,左應選覺得他應該是真心投靠建虜的,這才問了石國柱。

石國柱見左應選如此小心,也不敢有搖頭的動作,低聲道:“有韃子盾牌護着,怕是難以得手。”

他倆的聲音再小,站他們身邊的鄉紳還是能聽到的,心想縣尊是又想用上一招啊。

不過他們微微有點奇怪,上次兩個勸降的人,縣尊不認識,還饒了兩人性命。

這次是他的老熟人,反而想要他的命,這麼一來,以後就絕了通過和談拖延時間的路了。

左應選眉頭微皺,略一思索,就喊道:“你說爲救我而來,有何憑證?”

李應芳一聽有門,連忙喊道:“小弟知道五彩兄喜明辨秋毫,爲民伸冤,已向大汗爲兄求來按察使一職,管一方刑名。”

左應選知道自己不能表現的太猴急,故作沉思狀,他不敢再說話,因爲他怕剛纔李應芳又走近了幾步,能看到自己說話。

他用垂着的手給周圍的人打手勢,指指他們,又指指自己,再指城外,如此反覆幾次。終於有人理解了左應選的手勢,開始大聲勸道:“縣尊,您不能拋下我們不管啊!”

其他人一聽,也跟着說起來,咋一看,城頭亂成一片。

左應選心底暗讚一聲,轉身面對他們說道:“此人絕不能爲建虜所用,有盾兵護着,難以射殺。本官決意誘他進城再行殺之。諸位假裝猶豫勸解本官。一會由萬人傑假裝不同意,本官會押你下去。”

李應芳在城下看着自己的誘餌拋出之後,左應選已經意動,在做其他人的工作了,不由得暗自歡喜。

等了一會,左應選終於對他喊道:“大金如何處置昌黎百姓?”

李應芳連忙回道:“他們成爲大金的百姓,自然也免去了兵災,不再有家破人亡之禍。”

“百姓家財如何處置?”左應選又問出了大部分人應該很關心的話題。

“大汗有命,不拿昌黎百姓一針一線,大金軍隊紀律嚴明,絕不會違背大汗的命令。”李應芳繼續信口開河,一心只想賺開城門。

護衛着他的建虜頭領是個懂漢語的,聽李應芳說話,心中暗自嘲笑。等進了城,我等自然不會拿一針一線,要拿就全拿,連命都要。

城頭上聽了李應芳的話後,又開始吵起來了,雖然聽不清楚他們吵什麼,但李應芳很明確是城頭的人意見不一。

他看到左應選又對城頭的人說了一通話之後,轉身喊道:“火烈賢弟,你可有何保證?”

李應芳一聽,還要保證,根本沒保證啊,不管大金的大汗還是貝勒,都沒說過啥保證,只是說讓自己儘管開價,只要昌黎能開城門投降就成。

他正猶豫着拿什麼做保證,以便讓昌黎城頭上的人能相信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嚷起來了:“除非那人能坦誠相待,進城來當人質,如此誠意,才能相信他。”

“對,只要他不是騙我們的,就不會害怕先進城當人質。”另外一個聲音附和道。

“縣尊,千萬不要投降啊,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祖宗。”這是萬人傑在大聲說話。

左應選大聲喝道:“你說什麼話呢,本官自有主張,來人,把他押下去嚴加看管。”

然後就是萬人傑一邊掙扎地相勸一邊被押下去了,不甘地聲音慢慢地遠去,顯然是被押走了。

“火烈賢弟,你看這......”左應選拖了一個長音。

李應芳把城頭上的一切都看在眼裡,聽在耳裡。

他心裡想着,他們有顧慮才顯得是真心實意在考慮投降這件事,我顯得坦蕩一點,他們看來才覺得確有其事。等大金軍入了城,就由不得他們了,自己自然也能安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應芳暗自打定主意,就對城頭上喊道:“五彩兄,小弟所言句句是真,如若不信,小弟願入城爲人質,以救兄長,救昌黎百姓。”

左應選爲避免反覆,假裝還在考慮,並未一口答應下來。圍在他身邊的鄉紳則是紛紛大聲呼喝喊叫,一個意思,縣尊如要投降建虜,此人必須爲人質才行。

左應選估摸了下火候已足,就對李應芳道:“那爲兄就委屈賢弟了。”

李應芳見城頭已答應,就轉身對護衛在身邊的建虜頭領說道:“這位爺,麻煩您回稟一聲貝勒,我進城去當人質,約定時間後,請貝勒及時進城。”

那人已得代善吩咐,要自己全力配合。而且他也沒有懷疑李應芳是以此爲理由假裝爲人質投回明國,真要是這個原因的,也不會投到一個必會被大金攻破的小縣城中去。

因爲以上幾個原因,這個建虜頭領同意了李應芳的要求。

雙方一協議,由城頭放下一個吊籃,把李應芳吊了上去,護衛他的建虜則回去稟告代善。

李應芳上了城牆後,對着左應選一躬身道:“五彩兄,這下可安心了吧,是否可以談談什麼時候開城門?”

左應選一聽,李應芳已脫離建虜控制,還在一心想勸降昌黎,心中最後一絲對他的幻想破滅,於是,裝作熱情地道:“先不忙,多日未見,先去縣衙爲賢弟接風洗塵一番纔是。”

周圍的鄉紳聽了一愣,這廝不是已經上來了,該殺該剮都是縣尊一句話的事了,縣尊怎麼還要和他去喝酒,難不成真得是要投降了吧?

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248章 鳥銃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391章 海蘭珠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323章 死營第12章 傳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762章 兵變第59章 廠衛第43章 早朝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570章 苦啊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315章 立威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41章 不成熟第156章 劉興祚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829章 嚴打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67章 洪承疇第5章 相信(3)第357章 報應第68章 老少合謀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174章 影響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97章 聞報震怒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
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248章 鳥銃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391章 海蘭珠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323章 死營第12章 傳言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90章 危機四伏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81章 廢墟新棚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762章 兵變第59章 廠衛第43章 早朝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570章 苦啊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315章 立威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41章 不成熟第156章 劉興祚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829章 嚴打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367章 洪承疇第5章 相信(3)第357章 報應第68章 老少合謀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174章 影響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97章 聞報震怒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